无敌之大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星河行者
孩子,老汉我虽也不富裕,可家中还有一些余粮,你若是揭不开锅尽管开口,可不要苦坏了身子。”
此时,窈娘方才相信赵不凡不是浪荡子,的确是认识自家郎君,可他为什么要满口的胡言乱语呢
她先是谢过了王老汉,然后朝赵不凡微微颔首,道:“郎君果真认识我家大郎”
大郎赵不凡微微一愣,转而一想,他这叔父数代单传,别无叔伯兄弟,可不就是排行老大吗
他躬身道:“好叫婶婶知道,小侄与叔父是在神都城外的龙门相遇的,虽然只有一日时间,但小侄对叔父那就是景仰得很……”?他说着说着,突然觉得哪里不对劲,因为他的窈娘婶婶一副浑身不得劲的模样……
他略一思索,立马明白了问题出在哪里。自相见以来,他光顾着高兴了,并没有将叔父认祖归宗的事情说清楚,就一口一个婶婶的,也难怪婶婶不高兴。
他先从常山赵氏的谱系讲起,着重说了赵无敌这一支的由来,以及彼此之间的辈分关系,方才渐渐打消了窈娘心中的疑虑和顾忌。
她不禁心中高兴,想不到郎君竟然出身一个大家族,这样一来,日后也就有了帮衬和依靠。
赵不凡接下来又将以后的事情简略地说了一下,并非是他不想细说,而是他所知有限,想细说也办不到。
事实上,他自从将赵无敌给送出龙门以后,对其后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而且,当日赵无敌急于回归朔方,也没有委托他前来家中探望。
赵不凡此行,既非赵无敌托付,也不是他自作主张。作为太平公主府的侍卫长,没有太平公主的命令,怎么可能离开神都
太平公主从赵无敌的只言片语中就已推测到其家中的大概,眼见着天气一日比一日寒冷,想来其家人定然十分艰难。
爱屋及乌之下,她对赵无敌的家人也多了份关心,因此令赵不凡前来扬州,找到赵无敌的家人,给他们带去一些钱粮衣物,至于名义吗……就说是赵旅帅的托付就好。
窈娘听闻郎君立了大功,已经成了府军旅帅,有了官身,不禁也为他欢喜了起来。
她脸上有了喜色,将她的绝世容颜越发地展露出来。竟让赵不凡有瞬间的失神,心中不断嘀咕:“怪不得昔日叔父初见公主的时候,竟然失态地称之为姐姐,却是原来如此。我这位婶婶相貌和公主还真有那么几分相似,就是青涩了许多……”
王老汉也是一名老府军,不过,因年事已高,早就已经退出了府军,让儿子顶了,如今就连儿子都将府军的位子让给了孙子。
他虽然一辈子都是小卒,可对府军中的官职却是门清,一个旅帅管一百号小卒,那也是一个不小的官儿了,不由得咧着没有几颗牙的嘴,乐呵呵地道:“呵呵,无敌这小子有出息,不过两年多时间就当上了旅帅,对我们家那小子上进多了。”
鸢儿不明白旅帅有多大,好奇地问道:“
第313章问世间谁可投靠
张兵曹侧着身子,身体以一个不可思议的角度扭曲着,靠近赵不凡,压低声音,将死者张三郎的真实身份和背景一五一十地告知。
死者和凶手的身份本来是有天地之别,一个是扬州折冲府折冲都尉的爱孙,一个是府军小卒未过门的妻子,此案处理起来本是极为简单,只要将凶手交给折冲都尉张翰就行,至于是杀是剐都和扬州官府没有关系了。
可如今却冒出了一个赵不凡,让此案多了一个变数,接下来的走势变得扑朔迷离,难以预测。
此案的案情一点都不复杂,无非就是“扬州第一害”张三郎企图调戏窈娘,结果调戏未成,反被窈娘失手杀死。
按照大唐律,虽然说杀人者死,但却也要综合考虑前因后果,以本案来说,窈娘是为了保住自家的清白,从而错手杀人,若有乡老呈情,倒也可以免除一死,最终很可能是判以流放之刑。
而且,此案属于民事,本是司刑管辖,与主管兵事的张兵曹本没有多大关系。可问题是,死者是扬州折冲府的折冲都尉孙子,而张兵曹就是扬州州府中专门同折冲府打交道的主官,加上他又在事发现场,因此也就难以置身事外。
另外,张兵曹对此案的最终走向也发生了浓浓的兴趣,因为赵不凡的介入,不可避免地将太平公主牵扯进来,将此案的性质给彻底改变。
这已经不是一个府军孤女错手杀死浪荡子了,而是变成了扬州折冲府的折冲都尉和太平公主府的角力,其过程将大有看头。?而且,张兵曹认为其间也暗藏着机遇,因为折冲都尉张翰是扬州的地头蛇,太平公主虽是强龙,但却在扬州毫无根基,若要压住张翰这个地头蛇,同样需要扬州其他地头蛇的帮助。
张兵曹自认为是一条地头蛇,且不介意为太平公主府效力,将另一条地头蛇张翰给拿下。
这一切全都是因为如今的天下大势,武后取代李唐坐拥天下已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而每当新朝取代旧朝的时候,对于官场来说都是一次重新洗牌,多少旧人倒下,又有多少新人上台。
每个人都是棋子,都面临被洗牌的命运,不上则下,不进则退,谁也无法洁身自好置身事外。
张兵曹也在踅摸靠山,以免在洗牌中被淘汰,可是他出身平凡,没有显赫的家世,其后也没有骗到世家大族的闺女为妻,因此混到如今,方才混到一个兵曹事。
他虽然混得不是很好,但是并不代表他没有眼光,纵观如今朝堂的局势,最显赫的新贵无疑就是武氏一族,也是想上进者最适合投靠的对象。
可问题的关键是,张兵曹他就是想投靠武氏一族,也没那个门路。
人家武氏一族如今正是红火的时候,作为当朝的新贵,其风头正劲,一时无两,随便一个子弟捞到的官职也比他张兵曹实在。
而随着武后的登基称帝,作为她老人家的娘家,武氏一族也顺理成章地成了皇族,可想而知,天下有多少人正在挖空心思地哭着喊着要蚁附于他们。
而他张兵曹既非豪门大族子弟,又没有一个手握大权的座师,哪里有机会接近武氏一族
他这个兵曹事,既不是主政一方的大员,也不是手握重兵的将领,里里外外,都找不到一点点能入武氏一族法眼的地方,值得人家效法刘大耳朵,从神都远赴扬州三顾茅庐。
可是,他既然生逢这个改朝换代的大世,岂能甘心坐失良机,平平淡淡地过一生
既然投靠武氏无门,那就退而求其次,将眼光放在别人的身上。
&n
第314章某家扛了
秋末冬初的红日虽然高悬,但却少了那份炽热,阳光撒在人的身上,也抵不过山风的侵袭,寒意袭人。
张兵曹的小九九打得不错,将有关张三郎的身份说个底朝天,又将他爷爷扬州折冲府折冲都尉张翰的底细给抖落出来,但却也仅仅是平铺直叙,就事论事,丝毫没有掺杂自己的感触和建议。
他虽然有心投靠太平公主,但却也不敢过早表明心迹。因为眼前并非是太平公主本人,在接下来与张翰的博弈之中,这个赵不凡赵先生能不能取得胜利还是一个未知之数,需要继续关注。
在官场中求活,就如同人在荆棘林中行走,一旦进入就没有了后退之路,唯有披荆斩棘,一路走到底。
至于如何走、从何处进入,需要提前仔细观察和考虑,因为一旦选定就不能更改,否则,墙头草总是最先被铲除的。
张兵曹还没有下最后的决心,因为他的决心是建立在太平公主、更确切地说是赵不凡的决心之上。
只有当赵不凡不惜一切代价,哪怕是鱼死网破,也要和张翰死磕到底,那么,张兵曹将毫不犹豫地投靠过去,用他全部的能量不择手段,也要把张翰给坑死。
现在,他该说的话都已经说了,不该说的也多少透露了些许,接下来,就是等待,等待赵不凡的反应。?他在观察赵不凡,不敢直视,只能用眼角的余光偷扫,想看看赵不凡接下来的反应是迟疑、犹豫、苦思冥想,还是大怒、不屑一顾……
赵不凡听张兵曹叽叽歪歪了老半天,早就不耐烦了,不断地蹙眉,好不容易等他磨叽完了,立即长眉一挑,眸光聚拢,鼻孔中重重哼了一声,冷笑道:“折冲都尉好大的官啊!
张兵曹,某家若记得不错,你们这扬州折冲府也只是一个下府,那折冲都尉张翰也就是一个五品官儿而已,用得着那么畏之如虎吗
某家还真没有把他看在眼里,敢欺负到我婶婶的头上,任他是何人,也要付出足够的代价。
这样吧,张兵曹,某家也不让你为难,这死的张三郎、还有那些个浪荡子都交给你带回扬州交给有司按律审理,只不过我婶婶可不会去你们衙门的,也绝不允许差人来问询。
哼哼,有什么事情,直接找某家就是!”
赵不凡大手朝那四个襕衫侍卫一挥,大声喝道:“兄弟们,将这些浪荡子交给衙役们。”
“是,将军!”襕衫侍卫齐声应诺,收刀入鞘,还不忘将浪荡子一人给踢了一脚。
将军张兵曹一头雾水,不由得偷偷瞅了赵不凡好一阵子,方才拱手告辞,领着衙役将张三郎给抬上,押解着一群浪荡子回扬州城去了。
此事一边是折冲都尉张翰,一边是太平公主府,都不是他一个兵曹事能惹得起的,眼前最紧要的是将张三郎给交出去,然后再根据事情的走向小心谋划。
赵不凡是太平公主府的侍卫长,因为太平公主虽然仪比亲王,但却没有开府建衙之权,否则,以赵不凡如今的身份那就是亲王府典军,论官职可比张翰这个下府折冲都尉还要高。
太平公主府不能拥有亲军,只能称之为亲卫,一字之差,赵不凡就做不成典军,而只能被称之为无职无品的侍卫长。
为了安抚和补偿赵不凡,以示对常山赵氏的尊重,太平公主特意找武后给赵不凡请了一道恩旨,加了一个从五品下的武散官。
这个武散官是武后恩旨特加的,并未曾经过中书门下的程序,因此被称之为
第315章丫丫驾到
几辆马车、数骑骏马,顺着月落湖畔快速而来,看其方向明显是冲着茅屋来的。
王老汉不由得大惊失色,心道不好,同时,他也很是疑惑不解。纵然是折冲都尉得知了孙子的死讯,起兵来复仇,可是这速度也太快了吧
这才多大会工夫张兵曹才刚刚动身,不可能赶到数十里外的扬州城,难不成折冲都尉张翰有神机妙算之能,掐指一算,就知道了孙子有血光之灾,并提前发兵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他张翰要是有这份能耐,早特娘地到神都去做大将军了。
那么,这些人又是怎么回事呢
赵不凡看了一眼,笑道:“婶婶莫慌,那是小侄安排来送东西的,大多都是我赵家子弟,也是您的晚辈。”
窈娘还真没有慌,因为鸢儿有了安置的地方,让她彻底了却心事,早就有了死的决心。
而一个人既然连死都不怕,试问这个世间还有什么人、什么事情值得她大惊小怪的
她心中多了一丝疑惑,觉得还是低估了这个常山赵氏的势力,不过,这不正是她所期盼的吗有一个强大的家族作为依靠,而且看这个赵不凡的态度,很明显常山赵氏对郎君很是看重,这样一来,郎君的前途也要宽敞得多,至少不至于受到自己的牵连了。
一行人来到了茅屋前,并没有立即进屋,因为那些车马也已来到。
七八匹骏马簇拥着三辆马车,马上的骑士高矮胖瘦不一,年纪也有大有小,不过,看上去全都精神抖擞,两眼锐利。
马车甫一停稳,就听当头第一辆车中有女子娇滴滴地问道:“到地儿了吗”
车夫陪着笑脸恭敬地答话:“回娘子的话,地方已经到了!”
“哎……这一路上把人家的骨头都颠散架了,可算是到地儿了,姐姐们,咱们快下车吧!”
随着声音响起,车帘一挑,从中走出三位姑娘,年纪大多十多二十来岁,生得虽不是国色天香,倒也十分耐看。
最先出来的是一个个子娇小的小姑娘,十五六岁年纪,圆圆脸,略有些婴儿肥,看上去满满的都是娇憨之态。
她站在车厢前,四处一打量,也没看车夫拿过来的脚凳,一提裙据,飞身而下。
她的身影异常灵活,姿态曼妙,衣袂飘飘,就如同一只穿花蝴蝶轻盈地落在地上,而且,还正巧落在赵不凡的面前。
“不凡哥哥,人家的骨头都散架了,你可要补偿人家,嗯,就将你新学的刀法传给人家一式……啊,不,要两式才行。”婴儿肥小姑娘也不见外,一把抱住赵不凡的胳膊,使劲扭动着身子一个劲地撒娇。
赵不凡看来也拿小姑娘没办法,想横眉立目呵斥一番吧,可看见小姑娘拿可爱的模样又于心不忍,只好蹙着眉头小声道:“丫丫,你都是大姑娘了,还这样子胡闹,成什么样子”
“哼!臭哥哥,不想教丫丫刀法就直说嘛,人家不理你了!”yy恼了,扭过头不理赵不凡,鼻孔中一个劲地喷气,不过,那眼角的余光却时不时地偷看一眼,似乎在等待着赵不凡来哄她。
丫丫是赵不凡的亲妹子,与其一脉相承也酷爱刀法,不过,与她哥哥比起来,天赋可差得不是一点,将一路泼风刀法都练成四不像,赵不凡哪里敢传授其七杀刀法
七杀刀法是他叔父赵无敌所传授,当时因为时间太过匆忙,也没说要收他为徒,不过,在赵不凡的心里,那是早就将叔父给当作师父看待了。
第316章家徒四壁
鸢儿拿着丫丫孝敬的玉簪,却犯难了,自家的头上并没有发髻,该插在哪里
不过,鸢儿是个聪慧的孩子,眼珠子一转,立马找到了目的,将玉簪递给了窈娘姐姐,并指着窈娘的罗髻,示意她将玉簪插上。
她虽然年纪小,不过,从玉簪拿在手中拿着光滑温润的手感,也知道是好东西。窈娘姐姐为了操持这个家,这些年很辛苦,从来没有戴过这些亮晶晶的首饰,而今,既然有了,自然该给窈娘姐姐戴上。
在鸢儿小丫头的坚持下,窈娘正好红着脸,低下身子,好让鸢儿替她给戴上。
鸢儿到底是小孩子心性,有了玉簪,顺手就将窈娘原先的竹簪给扔了。
窈娘忙不迭地将竹簪给捡起,并用衣襟仔细擦拭沾染的尘土,那模样仿佛手中拿着的不是一只竹簪而是价值连城的珍宝。
其实,一件物品的价值是不是价值连城,也要看是针对什么人譬如眼前的这只竹簪,对于别人来说,不过是一截竹子,可对于窈娘却是她的全部。
因为这只竹簪是赵无敌亲手制成的,并替她插在青丝之上。其间蕴含的是郎君的一片真情,岂是钱财可以衡量的?赵不凡等人虽然是她的晚辈,可不管怎么说,人家也是客人,自然不能老是让人家待在外面,因此,她硬着头皮将他们给让进了茅屋中。
茅屋不但破败,且进深不大,一连三间,中间是堂屋以及吃饭的所在,左手间是赵简夫妇住的地方,而今空着,右手边则是窈娘和鸢儿的“闺房”。
堂屋后面则是一小间厨房,只不过是用树枝和旧木板简单拼凑而成,看其样子恐怕很难挡得住风雨的侵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