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八零甜妻萌宝宝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席祯




第125章 不是第一次
    回来后,徐随珠认真思考了一番,觉得吴主编的提议确实可以试试。

    她脑袋里不缺题库,也不缺经验,且是身经百战得来的实战经验,为什么不编成书给学生做参考呢

    既能帮到人、又能赚到钱,两全其美的事何乐而不为

    唯一担心的是,迟校长会不会不乐意会不会觉得她太出风头从而担心影响上课

    没想到迟校长二话不说就同意了:“当然出版啊!这是普通人求都求不来的好事儿啊!你咋还愁眉苦脸的”甚至比她还高兴。

    徐随珠:“……”

    顿了顿,迟校长陪着笑脸试探地问:“就是能不能在书封上印个‘峡湾中学优秀教师’的头衔”

    徐随珠忍不住笑起来:“这个可以有。”

    “那就行了!你忙你的去吧,等书出版了我一定去进它个几十册,放到图书馆让学生们借阅。”

    迟校长表面淡定,等徐随珠走后、把办公室门一关,手舞足蹈地嗨起来:

    哎呀呀!想不到有生之年,还能盼到学校的大名登上出版书的封面。这荣誉,怕是全县独一份吧县一中好像都没有过。

    啧!还说他们高薪挖来的特级教师怎么怎么厉害,再厉害能有徐老师厉害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两个第一,还是省级的。

    咳,虽然英语竞赛还只是半决赛,决赛在五月底,要等其他省的半决赛成绩都出来了再统一进行,毕竟是全国大赛嘛。

    但这不妨碍迟校长高兴,有个半决赛第一他就已经很满足了,决赛无论什么样的成绩他都接受。

    更何况,有徐老师在,不会差的。

    不得不说,半决赛的成绩一出来,徐随珠的热情粉丝又涨了一波。

    全校师生,哦,周晓露和田芳芳这两人除外,其他人对徐随珠佩服得五体投地。

    镇中的英语,曾经那是全县垫底的存在啊。谁能想到,不到一个学期,就被一个大学甫毕业的年轻教师给生生改了命运——

    不仅整个高三的平均分进步显著,个人竞赛居然冲进了半决赛,其中一个还获得了第一名。

    啧啧啧,这是多么神奇的转变啊!称之为奇迹也不为过。

    眼下得知省师范大学出版社在联系徐随珠出一本英语应试、应赛方面的教辅书,更是佩服得不行。

    “这下你是真出名了!省里几所高中,都来找过你了吧”

    同办公室的余老师、钟老师看到她回来,与有荣焉。

    “今年的先进不用说肯定有你的名字,再熬两年资历,就能冲一冲特级教师了。”

    徐随珠谦逊地摆摆手:“外人夸夸也就算了,你们怎么也这样。”

    “我们替你高兴呀!”钟老师走到她边上,食指点点她的额,“哪像你,在省城火车站儿子差点被抢这么大的事也瞒着我们。还当不当我们是朋友”

    “是小雪还是文军说的呀”徐随珠无奈道,“那俩孩子!我都说了不要提。”

    她这不是怕家里人知道急上火嘛,索性回来后谁也没说。

    “不是他们。他们把你当偶像,你一句话顶我们百句,哪会不听你的。”余老师解释道,“我是听二中的带队老师说的,她娘家不是我们村的嘛,昨天碰上聊了几句……”

    钟老师在一旁补充:“甭管从哪儿听来的,这么大个事,你居然不说,幸好没事,否则……哎呀呀,徐随珠,你是不是没把我们几个当朋友”

    “哪能啊!”徐随珠忙讨饶,钟老师的挠痒痒功太厉害,她吃不消,“好好好,我错了,下次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还有下次



第126章 姜枣益母膏
    周末的时候,徐随珠抱着兜兜回了渔村。

    一来想上福聚岛看看近况,筹备了两个月的珍珠贝养殖得提上日程了;二来,钓点海鲜,往省城送点,剩下的带回镇上,下周一请客。

    四月下旬,又是晴天,腥咸的海风吹到脸上,也不觉得冷。

    徐随珠没去麻烦表哥,把营养舱调成推车模式,行李塞在推车底下的筐筐里,再给小包子带上太阳帽、系上口水巾,推着小推车,慢悠悠地出了镇。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随兴所至地哼起齐豫那首——“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蓝天佩朵夕阳在胸膛,缤纷的云彩是晚霞的衣裳……”

    小包子似乎也很兴奋,拍着小手像是在给她打节拍,嘴里跟着嗷嗷不停。

    她飙高音,他也跟着尖叫。着实把徐随珠逗得不行。

    “儿砸!在家闷坏了吧放心,这两天,麻麻带你出海、上岛,痛痛快快玩两天。”

    何止小包子,她也闷坏了。

    省城回来这几天,不是忙着补课、批作业,就是接受这领导、那领导的电话慰问。

    当然,名义上是慰问,实际是想挖镇中墙角。

    也亏得徐随珠立志于做个面朝大海的包租婆、海岛主,否则还真有可能被挖去省城。

    那些人扔出来的糖衣炮弹着实过于诱人。

    “到家啦!兜兜是不是困了那先睡个觉觉好不好”

    到了家,见小包子打哈欠,徐随珠喂饱他之后放到床上。

    拿蒲扇掸了掸四面角落,还没放下蚊帐,就听到了小家伙发出的小鼻鼾。

    秒睡啊!

    徐随珠哑然失笑:看来高歌一路累到了。

    小包子睡着了,她轻手轻脚地放出八爪鱼卫士清扫屋子,归整起行李。

    然后从井里打了两桶水,把屋前屋后的蔬菜以及花木地给浇灌了。

    其实哪怕她不浇,她姑也会三五不时过来照看。这不,看床上晒得松松软软的被褥就知道了。

    但徐随珠喜欢做这些,以前她一个人住单身公寓的时候,没少养花花草草,得闲就在阳台上侍弄。

    浇灌的水里,兑了清扫卫士和分类降解垃圾桶压缩出来的绿色小废渣。

    别说,这玩意可真好使啊。

    镇上屋后的菜园子,打从用上这无色无味的废渣肥料后,不仅长得比别人家快,差不多同时下的菜秧子,别人家才只冒出一点芽尖,自家的已经是嫩嫩的小菜叶了。并且还不招虫咬,既省了农药钱,还绿色环保。

    所幸马大婶那屋,院墙砌得比一般人家高,尽管上面几排是镂空的,但不盯着看,别人也看不出什么。

    徐随珠每天早上走一趟菜地,沾着露水的嫩叶子,洗干净用蔬果机打成糊状,一部分调米糊糊,给小包子添辅食。

    剩下的和面,做面条或是调个鸡蛋韭菜馅儿包饺子,午饭也一并解决了。

    等再过些时日,番茄、豆角、茄子等蔬菜陆续成熟,她和小包子的饭桌就更丰盛了。

    因着这个原因,徐随珠侍弄起屋前屋后的菜圃更有劲了。

    忙完这些,回屋看了眼小包子,见他仍呼呼睡得香,就去地里刨了几块老姜,掘了一丛益母草。

    峡湾这边有食新鲜益母草嫩芽的饮食习惯。

    家家户户都会在自己院子里种一丛益母草,鲜嫩的时候当蔬菜,子实成熟了就当中药。

    蔬果机把姜和益母草打碎成泥,添入过年剩下的干红枣,和冰糖、枸杞一起分别放入烹饪宝的食材格,熬了两罐纯天然、原生态的姜枣益母膏出来。一罐收入系统包裹,一罐待会送



第127章 极品珠母贝
    摸摸鼻尖,徐随珠小声替自己辩驳:“哪回上岛我没干正事啊”

    “还好意思说上次去了半天,你做了啥尽懒在沙滩上看海了吧”徐秀媛好笑地睨她一眼,“我就想不明白了,这海出门就能看到,再好看,天天看年年看也看腻了。还有玩沙子,再细再白那不也是沙子总不至于是金子吧怎么跟个孩子似的,玩得不亦乐乎……”

    徐随珠抿唇干笑,心里直叹:姑啊!你是不明白,对那些成天忙忙碌碌的内陆人来说,躺在细腻的白沙上,看看碧海蓝天是多么惬意的事。

    “姑啊,我……”

    如今亲子鉴定都做好了,她再拖着不跟姑姑、姑父摊牌,似乎说不过去。

    深吸一口气,打算跟她姑好好谈一谈。

    “咿!啊!”

    结果小包子醒了,娴熟地翻了个身,两条小胳膊有力地支撑着身体,昂着小脑袋,咿咿啊啊地好似在喊人过去抱他。

    “兜兜醒了啊姑婆来抱你!”

    许久没看到侄孙了,听到小家伙的声音,徐秀媛高兴得跟什么似的,干脆利落地抛下侄女,踢踢踏踏直奔卧室。

    徐随珠好不容易充饱的气咻得一下又瘪了。

    算了算了,反正他说过,姑姑、姑父这边交给他来解释。

    她索性不管了。

    “fu fu fu!”小包子看到徐秀媛显然很高兴,显摆起他这段时间新学的词。

    徐秀媛只当是小娃子随意蹦出的词,欢喜地应和:“富富富对咯!我们兜兜啊,将来肯定吃穿不愁。”

    “fu fu fu!”小包子学语得更起劲了。

    徐随珠简直没眼看。

    “刚醒,穿好衣服让他在床上再待会儿,我先回去做饭,待会儿你们娘俩自己过来。”抱着小家伙逗了会儿,徐秀媛起身道。

    “哎,等下就过去。姑,晚饭简单点,我们又不是客人。你和姑父平时吃什么就做什么。”

    “行行。”

    说是这么说,当晚,徐秀媛依旧做了一大桌菜。

    并且抢在侄女前面说:“别看这么多菜,其实没花钱。”

    “我知道,自家渔场的嘛。可拿出去卖,不就换钱了”徐随珠无奈道,“我是在镇上,又不是去了哪个偏远的旮旯角,想吃什么没有啊”

    徐秀媛横她一眼:“你有是你的事,我做给你吃是我的事。再说,这些不全是渔场里捞的,喏,这条海鲢是王老太的儿媳妇送来的,活皮虾是老于送来的,带鱼也是别人家硬要给的……送东西的这些人,说起来跟你有关系,你忘啦你雇了好些人在岛上干活,活是辛苦了点,但日工资开的不比乡办厂上班低,有的是人抢着去,去了的人不想走,这不,三天两头往我们家送东西,我都收麻木了。”

    林国栋笑着拆老婆的台:“昨儿收到一篓子活皮虾,不是还在那感慨,没见你麻木啊。”

    徐秀媛被拆了台恼羞成怒,没好气地往男人碗里扔了块炸酥鱼:“你酒劲上头了是不是话这么多!”

    “扑哧……”徐随珠看得笑了。

    小包子站在坐车里,嘴里吸溜着鲜鲜的鱼丸面,听到妈妈的笑声,眉眼一弯,也跟着咧嘴笑起来:“fu fu fu!”

    哎哟,这小表情萌的,把徐秀媛俩口子看得心都融化了。

    第二天,一家人一早出发去福聚岛。

    路上,徐秀媛问:“随随,母贝苗种还没买到啊”

    “已经有眉目了,这不打算先把渔礁和支架铺好。下回来,我把母贝苗种和养殖网一起带来。”

    &n



第128章 包君满意椰树苗
    “荒地开得差不多了,环岛的路也铺了老长一段,想好种什么了吗”林国栋问侄女。

    徐随珠对此早有计划:“环岛的椰林大道两边到时种椰子树。新开的地种甘蔗、香蕉,四周错落种些桂圆、荔枝、桃子、桔子、柠檬树和竹子吧。等竹子长起来,平房后头对着竹林盖几间鸡舍,养上一些鸡……”

    “养鸡”徐秀媛听了她的计划,眼睛倏地亮了,“这倒是个好主意。”

    峡湾渔村因地理关系,很少有人家养鸡,有多余的精力,也都是养水鸭居多,随便喂点赶海捡回来的鱼虾蟹就能养活,不像鸡那么麻烦。

    可到过年,家家户户照样要吃鸡肉,因此如果能在海岛上养鸡,过年前需求量最大的时候运出去卖掉,倒是能填补些一年1600的租金。

    徐随珠听完她姑的分析,弯眉浅笑。

    可不就是看到这其中的商机,才想着买些鸡苗放养在福聚岛上的嘛。

    竹林长成气候起码得三五年,桃树长得还是比较快的,头年栽下,次年就能结果,鸡群先养在桃林间,东啄啄西啄啄,顺便给桃林除除虫。不够吃那不还有甘蔗地、香蕉田嘛,总能找到它们喜欢的食物。

    等桃树、竹子都长成了林,这些鸡就是地地道道的桃园鸡、竹林鸡了。

    想到后世价格飙到三百多一只的走地鸡,徐随珠越发觉得躺着数钱的日子指日可待。

    “既然要养鸡,到时候多雇几天短工,圈个地扎上篱笆,头几天我住过去,白天放出去、晚上撵进鸡舍,等鸡仔习惯就不用管了,山里头的野鸡,没人管不照样活得膘肥体壮的”

    “姑的办法不错。”徐随珠笑着竖竖大拇指,“不过长期工也要雇几个的,光徐大爷俩老可不够。东首大湾附近的地先留着,其余的荒山、荒地仍旧要一点点清理出来,到时候建度假村……”

    借着这机会,徐随珠将福聚岛的建设计划说给了姑姑、姑父听。

    徐秀媛听完不由咂舌:“好是真好,就是太烧钱了。”

    单光把修路所需的建材运进来,就要花不少人工费、机油费,想想就肉痛。

    同样的钱,在镇上置办一个店面,马上就能生钱,可眼前的岛屿,还只是个乱摊子。

    徐随珠笑着安抚:“计划嘛,不一定要马上实现的。国家不也有三年政策、五年计划咱们比照着来,姑你相信我,最迟五年,一定回本!”

    “行了,随随心里有主意,你就别操这份心了。”林国栋劝道。
1...3435363738...29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