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小俏媳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王大姑娘
“刚才在这经过,看着像你,就进来看看,还真是你呢。”
第111章 大胆的去吧
今天去东安,事情不是那么顺利。
之前给国棉一厂供油一直找的东安饭店张师傅的拜把兄弟刘建生,几年来,他稳坐一厂大食堂的管食堂采购,颇有几分实力,所以让国棉一厂发年货采购的事情想让刘建生帮忙。
徐盛瑞却一直不看好刘建生的实力,他总想着找他还不如让顾明远,他随便去找个市里的领导要张条子就能解决掉。
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唐春景不想让顾明远出头。
一来顾明远刚做出成绩来,她不想在这样的小事上来麻烦他。二来,国棉一厂是大型国企,里面的关系盘根错节,她怕找不对人反而成了坏事。倒不如找个国棉厂内部的来办这事,知根知底,谁和谁有什么,都能摸清楚。无非就是费事点,可是一旦拿下,这就是长久的关系。
刘建生做事很痛快,当即就答应帮他们约见采购部主任,但也仅仅能引荐,其他的忙一点都帮不上。
即便是这样唐春景也是十分感谢,毕竟能帮忙引荐就已经很不错了。如果他们自己就愣头青一样的跑过去,说不定人家见都不会见。
见面三分情,只要见了面就好说了。
可没想到曹甸军一点面子都不给刘建生,见了他们一面就说了三个字‘不需要’,连带着刘建生都很尴尬。没办法,他们只得先离开。
之前,当听到刘建生说曹甸军胃口很大的时候,她还有些庆幸。她觉得只要用钱能解决,就不是事,可她搞不明白的是,曹甸军为什么说‘不需要’呢!
临到家的时候,唐春景忽然想明白了,曹甸军不是不需要,而是当着刘建生的面没有办法谈费用,说多了也没用!
想明白了,唐春景的心情轻松许多,反正她不会轻易放弃,这个单子她必须要拿下来。
回到家,从厨房里传来阵阵说话的声音,细细听着,都是关于大棚的事。天冷了,厨房里有锅有灶,烧起火来,比别屋暖和许多,所以就算不吃饭,大家也爱在厨房待着。
唐春景将自行车放下,拎了油进去,佳佳正趴在饭桌上写字,嫂子抱着唐煜喂饭,母亲和大姐正在切长得不好的黄瓜准备腌黄瓜咸菜,大哥坐在灶间在剥蒜,大家温声笑语,一派其乐融融的场面。
“娘,大姐,嫂子,大哥”唐春景挨个的打了招呼,然后把油放在了桌子上。
张桂芝看着油笑道,“二丫,要不是嫂子今天看到了,你说什么时候你才能把油拿回来”
“我这不是拿回来了。”唐春景笑眯眯的说道,“一瓶两斤,四块五一瓶,一共九块钱。”
“油坊真的不便宜给你们啊”张桂芝说道。
唐春景说道,“若是便宜,我不早往家带了”
唐春华开口问道,“二丫,你上班的地方就在咱们镇上啊。”
“镇上就是个生产的工厂,我大部分的时间还是在东安,有时候过来看看。”
罗氏停下手中的忙碌,“好啦,二丫回来了,吃饭吧,家里有油,以后别买了,挺贵的。”
唐春景洗手,帮忙盛饭,“带回来给大家尝尝,下次带豆油,豆油便宜。”
“好不容易有了工作,别搞特殊,免得被人嫌弃。”
唐春景听着母亲的话,心里暖暖的笑道,“他卖多少钱,咱就多少钱买,不会搞特殊的。”
第二天一大早,唐春景便出了门。
 
第112章 他们不降价
唐春景特别喜欢看嫂子懊恼的眼神,想当初她还在背后说要看自己哭,这下她可看不上了。
之前的时候大姐一点都不相信,靠着卖黄瓜就能有一千块钱的收入,但是现在,她一点都不会质疑了。
唐春景拿着小石子在地上画来画去,无聊透顶!刚想起来走一走,就看到徐盛瑞一脸阴霾的从国棉一厂的办公楼里走出来了。
唐春景连忙站了起来,往前迎了几步,问道,“没谈拢”
徐盛瑞咬牙,“谈拢个屁,上来就问能不能接受20的回扣,如果接受不了那就免谈。”
唐春景直皱眉,他的利润,一个油坊挣的还不如一个采购部主任多!
刘建生说的没错,这人胃口确实大!
徐盛瑞默默地说道,“你的推断是正确的,昨天刘建生带我们去,他确实不好张口要费用,我把回扣都给他加到10了,他都说免谈,二丫,我看这笔买卖没法谈了。”
一时间唐春景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她站了半晌,说道,“走,我们先回去。”
两个人都很沉默地朝着国棉厂的大门走去。
忽然从外侧的岔道上走过来一个年约六十的老者,他穿着国棉一厂的工装,头上戴了一顶厚实的帽子,脚上穿了一双灯芯绒的棉鞋,手上搬着个塑料筐,似乎很吃力的样子。
“徐盛瑞,你去帮个忙。”唐春景小声说道。
徐盛瑞有些不情愿的走过去,说道,“大爷,您要搬哪里去,我帮您。”
“不用了,你们忙你们的吧。”
唐春景也走了过去,笑道,“大爷,我们没事,您不用客气。”
徐盛瑞直接伸手接了筐子,里面应该是些染料什么的,特别的沉。
唐春景好奇的问道,“大爷,您得快退休了吧。”
“快了,明年夏天。”老者笑眯眯的说道,“谢谢你啊年轻人,看你们不像是我们厂的员工,来干嘛的”
唐春景觉得没什么不能说的,笑着解释道,“对啊,我们不是国棉一厂的,我们是做金花食用油的。”
老者慢慢的说道,“金花食用油听着挺耳熟的。”
“滴滴金花,香飘万家,”唐春景微微一笑,“这个广告词,市委的崔主任都知道。”
“崔主任你说的是崔同禾”老者惊讶地说道。
唐春景更惊讶,“您知道他昨天他刚去过我们的油坊视察过,曾给予过高度评价。”其实不是特意,只是路过,顺道看过罢了。
老者点点头,“你们是去找曹主任的”
“是啊,”唐春景叹口气,“听说国棉厂今年要给员工发福利会进行自主采购,油是生活的必需品,我觉得无论发什么都没这个实用。而且我们的食用油是整个东安市品质最好的,而且价格便宜,比发其他的东西实惠多了,所以我们就过来问问能不能采购我们的食用油。”
“看样子没成。”老者笑道。
“您说对啦!”
老者问道,“怎么没成呢,发油倒是个好主意。”
唐春景肯定不能说曹甸军要回扣的事情,只得含糊其辞的说道,“曹主任不采购应该有他不采购的道理吧。”
老者呵呵的笑起来,“你真是个实在姑娘,是曹甸军找你们要回扣,让你很为难吧。”
“啊!”
徐盛瑞忍不住说道,“大爷,你们厂是不是就没有不知道他要回扣这事的”
眼看着就要回办公楼了,唐春景忙道,“我们不要讨论这个问题了,大爷这东西要送哪里”
“就在一楼,跟我走就行
第113章 酒酿圆子羹
唐春景微微一笑,“曹主任可能不是太清楚,我们春节前出售的产品都是特供的,两斤装的油都会送一两同品,实际上我们就是在等于降价了。”
厂长点点头,转向曹甸军说道,“我觉得给员工发油这个想法不错,你和大家商量商量也考虑考虑,最迟明天拿给我,你先出去吧。”
曹甸军有些不甘心,听这个女人的回答,他们应该没有把他要回扣的事情说出来,算他们聪明!不过,就算他们告状,他也不怕,他就咬死了口说根本就没这回事,反正口说无凭,厂长找不到他的证据,便不能拿他怎么样。
不过出了厂长的办公室,他又有些后悔,听这两个人说话的口气,与厂长的关系并不是太熟,早知道如此,那个小伙子过来谈费用的时候,他就该答应,现在倒好,厂长一介入,自己一毛钱的好处都捞不着,真是白白便宜了他们!
曹甸军一走,唐春景立刻说道,“厂长,不好意思,您问的时候我没有说实话。”
厂长摆摆手,双手拄在桌子上,了然的说道,“你就是说了,他也不见得会承认。好啦,这下你们该放心啦,明天再过来,让他给你采购计划。”
唐春景没想到厂长的处事风格,这么大气,连忙说道,“厂长,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您了,要不中午我们请您吃饭吧。”
老人微微笑道,“请吃饭就不用了,其实你们昨天来的时候我就看到了。”他说着看向窗外。
唐春景诧异,顺着厂长的目光看过去,他办公室的窗户正好面对大门,前面一览无余,任谁进去都能看在眼底。
“今天若是你们不帮我搬东西,恐怕我们就没这个缘分了。”老人说着眼中忽然出现了一股遗憾地目光,“同禾都赞赏的,想来不会错。”
厂长竟然再一次提到了崔同禾!
唐春景忽然有些明白,或许他们不仅仅沾了帮老人搬东西的光,或许是沾了崔同禾的光。看来这个人真不是一般的厉害,大型国企的厂长都这么赞赏他!
出了国棉一厂,徐盛瑞生气的说道,“曹甸军人品太差劲了,贪婪又无耻,张口就编瞎话。”
唐春景淡淡的说道,“他能做到采购部主任,就说明他还是有几分本事的,还是想想与他的关系怎么补救吧,不然他再给我们后期找麻烦。”
徐盛瑞有些恼,“真不想给他打交道了。”
唐春景听着他有些孩子气的话,不禁好笑,“你说你锻炼了这么久了,怎么还跟个炮仗似的,遇见火就着,就不能沉着一点,理智一点”
徐盛瑞无奈地两手一摊,“天生如此,我有什么办法,就像你和顾老大似的,等闲几个人能跟得上。”
“谁天生会这样,还不是慢慢锻炼出来的。”唐春景说到这里直皱眉,“说着说着又扯远了,明天找机会把曹甸军约出来,让他心理平衡一点,省得他给我们使绊子。”
“他能使什么绊子”
“厂长哪是那么容易遇到的,供货、付款,他有的是整治我们的方法。”
徐盛瑞叹了口气,“想挣钱真不容易。”
这已经算很容易的了,唐春景默默地想,种地更累不容易,赶上风调雨顺的时候,还能多收上三五斗,如果赶上年头不好,哭都没处哭去。
不管怎么样,国棉一厂算是拿下了,接下来还有二厂、三厂、锅炉厂、各机关单位等等,任重而道远啊!徐盛瑞说的真不错,想挣钱真不容易。
在东安市跑了一天,帮着徐盛瑞安排好明天所需要拜访的客户,傍晚又回了清水镇,油坊里还有很多事情要等
第114章 帮个忙
回到家已经很晚了,罗氏一边抱怨她回来晚,一边帮她去热饭。
唐春景已经吃过酒酿圆子羹,一点都不饿,便没再让母亲热饭,她打了热水,准备洗完头就去休息了。在外面跑了一天,累的浑身难受,真想躺到暖烘烘的被窝里,舒舒服服的睡一觉。
解了头发,转眼看到橱柜上放着的花生油只剩下一瓶了,她随口问道,“娘,怎么就剩下一瓶油,那一瓶吃了好吃吗”
罗氏淡淡的说道,“你嫂子今天回娘家了。”
唐春景顿时明白了,嫂子肯定送她娘家去了。今年家里种了大棚,嫂子回娘家便勤了些,三不五时的送点菜过去,或者送上二斤点心。
她并不是舍不得这点东西,而是觉得嫂子应该有个度,虽然家里的日子好些了,但是这花生油放在自家也是好的。不过年不过节,嫂子便巴巴的送了过去了,也太显摆了些。难道她忘了,她娘曾经是怎么要挟她的
罗氏站在旁边看着二丫洗头,说道,“二丫,你那工作到底行不行啊,每天都这么个跑法你得多累呀,实在不行,要不就不干了,跟你姐在家种大棚吧。今天你姐去卖黄瓜,一斤又涨了两分钱,算下来比你不干这个工作还挣钱呢。”
唐春景一边用洗发水搓头发,一边说道,“工作还好,我们卖油都是有提成的,只不过得到年终一起发,您就等着吧,过年的时候给您包个大红包。”
罗氏说道,“红包不红包的倒是没什么,娘是看着你忒累了,你大姐说要给你做件小袄,你想要什么样的,做对襟还是做个大襟的。”
“我大姐整天干活挺累的,别让她给做了,我去年刚做了一件新的啊。”
“你大姐说做件薄的,套在大衣里面穿,你整天骑车子,穿不了太厚的。布料她都买了,你就让她做呗,不让她做,她不心安。”
唐春景刚想说话,忽然外面响起了一个声音,“二丫回来了啊!”接着张桂枝撩开门帘进来了。
“快关门,你妹妹洗头呢。”罗氏说道。
张桂芝赶紧关了门,侧着身子走了进来,站在门口问道,“二丫,你以前说让你哥去一个地方干活,是不是就是在油坊里当工人”
“是。”唐春景心道,嫂子旧事重提,一定没什么好事。
“二丫,嫂子,有件事求你,你看成不成。”
“嫂子说求多见外,您有事就说,我要是能做得到,还能不帮”
张桂芝呵呵的笑了一声,“二丫现在说话办事就是和从前不一样,这事搁你那或许不是什么难事,让我弟弟去你们油坊干呗。”
唐春景就知道没好事,她为难的说道,“油坊现在不招工人了。”
张桂芝无所谓的说道,“你看你在油坊里都能接待领导了,安排个人进去有什么难的。我弟弟又不是外人,他媳妇怀孕了,现在赋闲在家,连个收入都没有,就算不当工人,你随便给他找个活干干也成啊。”
唐春景十分无语,张桂芝说的好轻松啊,如果能多招工人的话,她还用得着花那么大的价钱安排工人加班吗招上三五个工人把另一套机器开开,不就行了
她慢慢的给张桂枝解释,“嫂子,虽然现在允许搞副业了,也允许发展个体,但是国家的管控还是挺严格的,像我们这种技术型的个体,师傅再加上徒弟最多不能超过七个人。就算老板有再大的胆子,也不敢和国家的制度抗衡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