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妥协的誓言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蝉鸣无声

    指挥作战的长官的确是个好长官,可对独立团就不算好了。侦察对面防线的事儿又交给了独立团。可怜的娃!

    曹金彪拽着李锦时的衣角,天太黑,他怕走散了,那样他的命可就没了。

    “咯吱……”李锦时听见了很微弱的声响,想都没想,抱起曹金彪就往远处扔,同时自己屈膝侧身,猛的一蹬地,空中一个翻身,落下后立马卧倒。就此时一阵的“轰轰”声响起,伴随刺眼的火光。

    踩地雷了!曹金彪泪就下来了。我的妈呀!看着离自己刚才站的地方不远处,一个接一个地雷被触动了,很快就把那一片覆盖了。很多人估计连惨叫都来不及就碎了。

    李锦时说什么也不会再往前了。这时候看曹金彪的样子估计也不会再往前了。曹金彪是真哭了,就是不知道他是为死去的兄弟们哭,还是哭自己差点没命了。

    “撤吧!差不多一个连就这样没了!撤吧!让狗日的毙了我也不能让咱们这群老兄弟送命了!撤退……!”曹金彪最后嘶吼着喊!

    又一次狼狈逃回来,独立团剩下的人回来后没人说话,就咬着牙,抿着嘴,擒着泪,怨恨的看着指挥作战的长官。

    “工兵营!上去排雷!”

    尼玛!原来有工兵营!有工兵营还让独立团的淌雷,这得要多大仇呀这是往死里整啊!

    独立团的人不再是一脸的怯意和丧气,多了一份怨气。估计都想着是不是躲后面对着这群王八蛋长官突突一阵。就是被歼灭了也痛快,这样太特么憋屈了。

    工兵营排雷后,全线部队顺利穿过对方防线,整个北线作战部队都有些窃喜。看着城墙已经不远了,可能这个首攻的功劳就会落在他们头上。当然独立团除外,整团的人真的就差从背后冲所有人打黑枪了。

    绥靖公署命令整个北线作战部队全军就地扎营,不得进城。

    独立团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执行着扎营的命令,眼睛却到处乱瞄那群王八蛋长官。看着他们铁青着脸,自个就觉得高兴。别管什么事吧,只要他们不痛快那自己就该痛快。

    原来你也有今天!龟孙子!活该!这是独立团知道缘由后的心声。别看都是嫡系,那也有亲疏,不是所有的嫡系都是大房养的,也有小妾生的,跟自家这个外室生的差不多。

    人家绥靖公署不让他们这些到达城墙根儿的进城,就是说他们的首功没了。自己打穿了防线,到达了目的地,然后乖乖的把首功让出去。简直太美了!

    到了第二天,独立团随着整个北线的作战部队进了城。

    李锦时发现这压根就是个空城,虽然远处还有零星的枪声。但李锦时知道,作为一个可以抗衡四百万的敌对方军事总部,绝不可能防卫的力量就是他们遇到的那些,即便南线遇到的阻击是他们北线两倍,凑起来的数也说不过去。这事不简单!

    到处是窑洞,半崖有,沟底有,山梁上也有。房前屋后都是整齐的菜洼地。整个城看起来很整洁,干净,有序。一条河从城中流过,河水清澈,隔不远就有个水渠把河水引出来,旁边设一个平台。你能想象人们有说有笑的在河边洗涮,聊天。

    李锦时都觉得可能在这里生活会很平和安详。能想象曾经这里的生活景象,该是怎样的热火朝天,朝气蓬勃。

    李锦时看着故意去破坏那些窑洞的门窗,突然有种厌恶。这不是军事设施,这是民宅,至于吗它碍你什么事儿了纯粹尼玛有病!

    实在看不惯一些官兵的行为,幸好指挥官分配了布防区域。否则李锦时真会忍不住悄么声的弄死几个。这个年代,从他心里是不想对同胞出手,除非危机生命,迫不得已。这是第一次有这种对一个毫不相干的人出手的念头。

    “团座,这战算打完了。今晚我就离开!”李锦时很直接




第七十一章 民国往事之逃命
    黄土的半崖一个堪堪容身的洞,说是洞有点夸大了。就是那么一个凹进去的坑。李锦时黑漆马虎的也实在不好找掩藏的地方。就怎么找了个算做隐蔽,又能让自己躺下的坑。先打坐,再睡觉。这毕竟是战场周围,李锦时不可能踏实的睡着,还又是大白天。

    周围几乎没一点响动,李锦时躺着还是打坐,始终无法做到静心,就扒坑口往外看。看着就想起了师父当笑话跟他讲的陕北《七笔勾》。其他的不知道,现在入眼的真正的是:万里遨游,百日山河无尽头,山秃穷而陡,水恶虎狼吼,四月柳絮稠,山花无锦绣,狂风阵起哪辨昏与昼,因此上把万紫千红一笔勾。

    师父教过的,学堂学过的,那些哼哼唧唧的男女情他记不得一句,这些倒一下想起来了。李锦时很奇怪他现在怎么会乱想这些。说实话,对于能在这穷山恶水的地方,踏踏实实待几年,还把一座城治理的井然有序,李锦时真觉得这解放军或许最后能赢,赢了或许对国家真有利。唉……想这些没用,自己…现在是个逃兵。

    晚上的陕北除了满天星斗,没有一丝光亮。李锦时看着这沟壑绵延的地形就知道不好逃。沟底转圈子难免遇到村寨,避开村子又必须得爬上爬下。不管是燕子三抄水还是八步赶蝉都不能尽兴施展。

    应该离开战场了吧,离独立团驻防点该有三五十里了。李锦时两夜没合眼,又在这一道道山岭山爬上爬下。真感到疲惫了!脑子都有些恍惚,纯粹靠一股劲儿硬扛,他还不能休息。

    “什么人”一声大喝。

    李锦时拔腿就跑,硬撑着集中精力,施展听声辩位。

    随着就是拉栓声,紧跟着一枪打来。李锦时轻松避开。然后……

    “嚓嚓,嚓嚓……”一阵一阵的传来,一个接一个的拉栓。

    “报告队长,有人路过咱们阵地。看着像装束。”

    “吹号,通知前方部队。继续隐蔽!”

    李锦时能听清他们的对话,知道这次自己闯漏子了,直接进入了人家的预设伏击阵地。这里面得有多少人啊

    突然一下子想通为什么进城那么简单了,也想通为什么会有阻击和撤退了,这是让追呀。放弃被当作头脑的总部,不在意宣传,不担心影响军心,按照设定局面配合着,给胜利。然后,乘胜追击……

    李锦时没时间替担忧了,他自己陷入了包围。漫山遍野的人,从第一把火把点燃,接着一片片一串串,密密麻麻。

    自己要栽了吗

    李锦时卯足劲,全力施展速度和听声辩位,冲一个方向,似乎相对薄弱的方向猛跑。

    左侧避开!我去!右侧又来。李锦时一个前滚翻,脚步没停继续前冲。

    李锦时已经冲进了人群,枪声少了。他变幻着步伐,左右晃动,不碰到任何一个人,他也没想着伤害一个。就这样如入无人之境,很快就越过了包围圈。

    这下怎么办像是商量好的一排子弹要过来,全部齐腰的高度,封死了左右差不多两三米的空间。李锦时凌空跃起,空中再次翻身。

    “砰”中弹了,打穿了。跟着来的子弹是纵向打的,有高人,居然能看出李锦时动作的后续位置。幸亏子弹没在身体里爆。右肺估计打穿了,李锦时能感觉到。右臂曲肘正好能堵住前面的弹洞,稍微偏外。这也是自己的听声辩位在关键时刻避开了要害。

    “他受伤了!我打中他了。”

    李锦时一个踉跄,这特么是个愣头青蒙的。估计平时打枪都不知道子弹往那儿飞。自己也是真的力竭了,连续两天没休息,又不停的跑。唉……还是在小沟里翻船了。

    “你打中个求毛!算了!别追了。不是。”

    “队长,他穿着衣服!还是个当官的。”

    “你知道个屁!你看他挨着你过去伤你了要是想弄死你很简单。不伤人,看来就是借过。算了!”

    李锦时远远的听到这话。终于有个明白人了。

    “谢过了,兄弟!后会有期!”李锦时忍着痛高声喊。他是像告诉对方,自己没伤,别太逼人太甚,否则会反击。喉咙一股腥味往上涌。妈的,这回耍大了!

    李锦时不得不窜进村寨了。他现在明白为什么自己借个道也被如此围攻。穿一身



第72章 民国往事之进山
    离石,这是离北武当山最近的一座城了。这里是解放区,李锦时多了份小心。或许没啥,但他多年的身份并不是脱掉军装就能从心里抹去。对于陌生的地方,连管理城市的方法都可能不一样,根本就是两眼一抹黑,不得不小心。

    本不想进城,一是李锦时来到城边正赶上天色晚了,二是他也确实需要很好的休息,怎么多天的带伤奔波,太累了。

    “后生,从国统区来的”话是国语,带着明显的地方味儿,得使劲儿听,专心才能听懂。

    “大叔,您怎么知道我是从国统区来的”

    “解放区的人没你怎么忧心忡忡的。你看看,那个跟你一样。再说了,你这跑不远的路吧从老西儿哪儿来”老头蹲一家客栈门口的蹲石上,拿根烟袋棍儿晃来晃去。

    “不是,从关中来。那边打开了。有亲戚在山里,想过来躲躲。”

    “用不了多久了。想躲就躲吧!你这大小伙子,就是虚了点。看你喘气都响。还我老头壮实。否则去当解放军算是个好苗子。”

    快算了吧!哥也是当兵多年了。打战都打烦了。

    “住店”

    “嗯,想歇歇再进山。”

    “也是,百把里地呢!你这后生估计得两天。进来了!”老汉说完扭身进去了。

    呵!敢情这大爷坐门口拉买卖来了。扯了几句,没深究,李锦时算是放心了。好歹这也算熟人不是。

    临街的是双坡的瓦房,当中开门,两侧厢房算是铺子。入门后正入眼的却是窑洞式的二层,右侧边有上楼的台阶。这边跟陕北还有些关联,即便平地上也有窑洞,纯粹的青砖窑洞。

    李锦时他不知道,晋中、晋北一带也都是青砖窑洞。这边的四合院都是窑洞和瓦房掺和一起的。

    正房该是主人住的,或者是上房,东、西、南三面的厢房都是客人住。离石算是从吴堡渡口过来最近的城,也有些往来的人。李锦时分不清楚是不是客商,反正装束都跟陕北一样。很少有长袍短褂戴帽的。

    第三天的清晨,很早李锦时就出发了,从店主那儿备了一天的干粮,还带着店主的嘱咐就进山了。

    他这也算是洗脱一路风尘,轻装上阵。

    有目标,无追兵,有希望,没负担,难得有这样赶路的心境。可惜,右胸还是隐隐作痛,这两天试着打坐纳气明显不顺畅,他知道这次伤着根了。

    春天总是时不时会刮过一阵风,也只有一阵风过来李锦时才明白店主的告诫多么有用。这尼玛什么风就怎么一下子,满嘴的土,满头的沙。原来的一路风尘都比不过这一次风尘。真该听店主的,提前挂脸上一块布!

    鬓发蓬松灰满头!这根本不管是不是女流。这七笔勾虽然刻薄,倒也形象的描绘了这实情实景。哦,这不是陕北了。却依然让李锦时体悟了与陕北的亲近。

    北武当山山峰奇骏,风景秀丽,远处山峰连绵,近处山势陡峭。虽还是新历四月,但松柏常青,整片山峰间布满了苍松翠柏,跟刚过去的黄沙路界限分明,身立其中,再回头看看,恍然如梦。

    李锦时站在山脚下时天已经黑下来了。这一路走一路土,本以为这里的人就见不着太阳。到山下没有了黄土飞扬,看看天连星斗都没有,才发现今天是阴天。

    仰头看看仿若登天的石阶,黑嘘嘘的,却感受到丝丝湿润。天老爷可别下雨呀!这还有四五里登山台阶呢!

    搁没受伤前,这点台阶真不是个事儿,而现在……到了山顶怕是要入夜了。

    大概过了半程时,天老爷还是很不给李锦时面子。淅淅沥沥的下了起来。春时的小雨倒不惹人恼,可零星不断下湿衣衫。到山顶估计李锦时从里到外透心儿凉。

    唉…没地儿躲呀!

    离山顶还有一段距离,李锦时发现了有用条石搭建的房子。山路湿滑,两侧悬崖,自己又伤势未复。李锦时决定随便找个屋子待到天亮再上山。

    冒着小雨在松林下扒拉了些生火的松果松枝,这一身湿啦啦的,得烤烤,否则凭自己现在虚弱的身体真不敢保会不会感染风寒。

    松枝有个好处,那怕有点潮湿,引着了火也就能燃烧,还喷着阵阵松香。李锦时脱了个精光,蹲坐在石头上慢慢的去烤干衣衫。

    这该是道观兴盛时知客的斋堂了,看着空间,能放下桌子,搭配几把椅子。还有个小里间,李锦时走进去看看,炕头还在。就想着今晚能展展腰了。

    “你是何人居然在我武当山引火”突然钻进屋里一人,看年纪五六十岁,着一身道袍,头结发髻。

    李锦时有点大意了。本以为深山,又是雨天,不管是道观里的还是山下的,应该没人注意石头房子里是不是有人。更何况即便有烟火,出门了也被雨幕融了。就没有警觉。这下麻烦了。

    李锦时就穿



第73章 民国往事之新生
    当晚李锦时是在豪哥的斋堂休息的,还被灌了一碗生姜水,又灌了一碗汤药。这一觉算是李锦时从西安出来以后睡的最沉的一觉了。

    固定的作息李锦时再次醒来,把豪哥也拽醒,他昨晚来了就是吃饭、灌药、睡觉,这洗涮地儿还不知道。

    豪哥嘟嘟囔囔的陪李锦时洗涮了,又告诉他吃饭的地儿,又准备拐回去睡觉。突然想起了什么,拽住李锦时。

    “你特么受伤了还操心锻炼有毛病吧!走,跟我睡觉去!”

    “这挺好,我找个地方打坐,看看能不能慢慢调息。这一个多月我一直在逃。”

    “呃…行。完了跟我说说这些怎么混的,再说说怎么还能受伤了!该不是又去救谁了吧你就是个憨货!”说着说着就走了,他觉得觉还得补回来。至于李锦时的事,有的是时间。

    豪哥,现在叫云慧道长了。恭敬的请来了他师父,奉上茶,开始让李锦时讲述这些年的事儿。他知道,这兄弟到他这儿就是来找落脚点的。这事他不敢随口揽,就把他师父,现在的北武当山真武观的住持拖来。目的是死磨硬缠也得让兄弟有个地方落脚。

    李锦时像别人的事那样,平淡的讲述了他这些年的经历。包括他自己对花园口决堤的猜测,对肖成汉他们的看法,对现在战局的考虑以及这次受伤,甚至曝光赈灾粮和帮助曹金彪脱身也说了。

    “那群狗日的真敢撅了大坝,为了能躲在西南安稳点才不会在乎其他人死活。老弟,这事干的漂亮!就是没多弄死几个敢贪赈灾粮的。要是哥哥在,咱兄弟俩直接当场弄死龟孙子。”豪哥又开始了。怎么当着他师父这嘴也不把门,也是,就他这性格,也就在自家人身边才放得开,随口胡咧咧。

    “曹金彪没怎么听说过呀!团长当初韩棒槌手下的团长……哦,鲁南那边的吧很少来济南套近乎。”

    “后生,叫李锦时对吧你师父是李景华”豪哥师父问起。

    “嗯。”

    “老相识了,当初江湖上混出名头的没几个了。当年,满清还是民国初来着,那时候贫道去沧州以武会友……”
1...1920212223...1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