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协的誓言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蝉鸣无声
不得不佩服二哥的运筹呀!自己这辈子是赶不上二哥了,记得小时候师父说我不比二哥差呀怎么差距这么大怎么现在就想着直来直去的,不懂的拐弯了妈蛋!绝对是这傻婆娘给传染的。
等下一辈吧,可现在实在看不出仁锋仁锐能比得过冯迪。见识比不上就算了,可这胆略连自己的一点都没学上。见风使舵不知道跟谁学的自己跟裴青都没这毛病,这孩子怎么就这么没一点骨气!这才几天,就跟唐建国混一起了,好的跟亲兄弟似的。
算了,胆子小安全,见识短慢慢长吧。至于心眼小,这得是他姥爷教的,从小跟着他姥爷太多了。赵锦成把孩子想了想就放一边了,这也不是道德和人品上的问题。
工总最想报复的是暴力机关,他们也知道,几次他们被干翻,几次被带进去,包括几次大的行动都是暴力机关带了头,整个谋划也是暴力机关。
对于暴力机关工总没敢掉以轻心,冲击他们这些单位,工总几乎整备了所有的精锐力量。本来想着重点突破,再逐个清扫。可惜……
 
第118章 下乡
唐建国这几天又开始惶惶不可终日了,他是真不想到农村去。去特么的接受再教育,早被教育过了,结论就是绝不再去。
广播一次次响起,就像揪他的心。他正好是老三届,正是在下乡的青年范畴。
唐建国最后决定自己先不报名,或许就被遗漏了呢。他决定先去乡下看看爹娘。躲上个一年半载再回来吧,到时候估计这阵风也该刮过去了。
申淑芳再次活过来了。这段时间她也就还知道吃喝拉撒,日子怎么过来的她一点没印象。出家门只有在领供应的时候才出去,每天就是躺着、坐着发呆。在听到广播时才觉得突然回魂儿了。
离开吧,离开这个只有惨痛记忆的城市,离开这个伤心绝望的的城市。找一个没人认识自己的地方,就那样默默无闻地度过这一生,或许是自己最好的归属。
“爹,娘,我想下乡。”冯迪一本正经的跟冯锦飞和苗素馨说着。
“不行!绝对不行!姥爷快咽气了,不能临死前见不着你。小迪呀,听姥爷的,咱哪都不去,就搁家里。姥爷给你讲故事。”苗老头还没等冯锦飞说话,就叫起来了。一点也没有快死的迹象,甚至都不像个快八十岁的人。
“爹,这不是说咱不想去就可以不去的。恐怕是他们这一批人都得去。”冯锦飞知道躲不过。不过他对于冯迪下乡并不反对。一个男孩儿,老待在家里不是回事儿。总得经历,就如当初他不反对冯迪加入队伍参加运动一样。
“说说吧,想去哪里咱们武汉的知青有去南方、有北方的。”
“我想去北方。按说我的祖籍该是北方,可从不知道北方啥样,都是听爹爹讲的。想去看看!”
“姥爷还没去过北方呢!”苗老头嘟囔着。
“爹,你别闹了。你年轻时可是还去过京城呢,还去过天津卫,济南也去过的,还有……”苗素馨还准备一个一个城市说下去,被苗老头打断了。
“行了,行了。爹那不是为你们活的好点吗!难道你就乐意看不见小迪”
苗素馨是真舍不得,可她知道,一个是政治态势要求老三届必须下乡,二个是现在这年月躲开了也好,最主要的她也懂男孩子不能一直守家里。她也听冯锦飞说了,她家儿子的本事不比当初冯锦飞离开济南时差,还要强很多。想来那时候自己男人就能带着锦成一路从济南跑到武汉,自家儿子也不会差。何况那时候是战乱,而现在是国家统一护送。
冯锦飞没有再说什么,只是从脖子上拽下了地字牌玉佩,然后给冯迪戴好了。
“你知道这玉佩的含义。你马上成人了,爹爹也五十了,以后传承的事儿交给你了。有机会一定要尽力找到你大伯的后人。”
“爹爹,孩儿还会回来的。”
“爹知道。就是你要远行了,爹爹总得送你点什么吧!爹就觉得这算爹最拿的出手的礼物了!”冯锦飞说完笑了笑,仿佛卸了担子。可冯迪却一点担起担子的情绪都没有。
唉……破四旧,破四旧,把有些规矩都破掉了。想摆个香案,有个仪式,估计整个武汉都找不到一柱香一张黄表纸。算了,如其不伦不类的郑重其事,还不如简单明了的说了算了。
苗素馨没参言,她能感觉到冯锦飞的情绪,似乎是觉得不完美的情绪,一种遗憾或者缺憾的情绪。她不懂为什么,但她能感觉到。她也突然有种遗漏了什么的感觉,觉得父子交接该是很郑重的,现在却显得单薄了点。
&nbs
第119章 同行
冯迪想着还是先替这女生找到位置,放好行李比较合适,看她那样子想举起行李再放到行李架上,估计也难。
随口问了声,没想到跟自己是邻座。倒没想多少。
冯迪拉开窗户,还没等跟有什么动作就看见冯锦飞正夹着行李,带着苗素馨往这边来。
当汽笛响起时,苗素馨感觉火车带走了自己的一半魂儿,另一半被冯锦飞的手拽着,眼泪就流下来了。
即便已经有了准备,也告诉过自己坚强,可儿子离开的一瞬间还是管不住眼泪。使劲盯着刚才还开着的窗口,努力回忆儿子摇手告别的瞬间,那一刻的画面深深的烙心底了。
“就这么走了…!”苗素馨喃喃着。
“嗯,走了!”冯锦飞也有些不爽利,心里堵的慌,发酸。也不知道怎么劝苗素馨,都一样的感受,差别只是他忍着没流下泪。
“我看见小迪后面那个女孩子挺漂亮!会不会是早约好了”想不明白女人,前一刻伤心欲绝,这一刻就转到八卦上了。
“呃…应该不是。你该了解小迪,他真要是有对象,不会瞒着家里。”
“就是看见挺好看的,不知道会不会分一块儿,那样也有个嘘寒问暖,洗衣做饭的。”当娘的都这样,从来不信自家男人和儿子能干了那些杂活。
“你这是给儿子使唤丫头还是找媳妇”
“都一样的!”
冯锦飞一脸黑线,什么都一样的。苗素馨洗衣服还是自己教会的。
冯迪可不知道他爹娘这会儿已经秀恩爱了。当汽笛响起,他把窗户落下的一瞬间,才有了离开爹娘的觉悟。很难受,一下子空落落的,鼻子都有些发酸。
火车的咣当声似乎早就开始了,也有一阵没听见汽笛了,也就是火车已经驶离了武汉。正一路向北。
冯迪突然想起,自己还坐在靠窗的位置。这是那个女生的座。整理了整理心神,赶紧起身。
“不好意思,坐你的座了。换过来吧。”
“没事,你坐吧。”申淑芳也就是在冯迪说话时才醒了神。刚才她看到了冯迪关上窗户时的神情,其实她一直就关注着这个男孩子的一举一动,包括他的父母。
她本来也有父母,却被她逼死了!她本来也可以切身感受这种送别的温情,可自己跟父母已是阴阳两隔,始作俑者还是她本人。
就在刚才,她恍惚间都是记忆中的父母,还有她挥手煽她爹娘的动作。相比冯迪,她更想哭。
整节车厢里并不都是他俩这种细腻伤感的人。更多的人都是怀着激昂的心情,准备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边疆的建设中,因自己响应伟大号召而兴奋。因此,车厢里一直就是喧嚣又嘈杂的,伴随着脱离爹娘的乐观,像出笼的鸟儿,叽叽喳喳的鸣不停。
“我见过你”冯迪没跟着站起来唱那些早该唱烦了的革命歌曲。转头跟身边的女生说话,毕竟靠窗口的座位是谁都想坐的。
“我汉阳一中的。”
“我也是。我高28班。你呢”
“31班。”
“认识一下,我叫冯迪。”
“我…我…我叫申淑芳。”申淑芳是真不想说起自己的名字,特别对曾经熟悉环境里走出来的人。她知道她应该算是臭名远扬了,甚至是恶名昭彰。
“你就是那个……不好意思!”冯迪一下响起她是谁了,又突然觉得失礼,赶紧打住了。他看到这女生的脸色已经很僵硬,并逐渐变得煞白,表情里带着绝望。
其实冯迪对于道听途说的的消息一
第120章 北上
火车停下时,天已经黑下来了。还记得上车时只是前晌。午餐晚餐都是火车上的盒饭,对于知青专列,国家组织的还是很周到。对于盒饭这种形式,口味已经不重要了,是不是好吃都可以吃光。
一直听说北方是很冷的,在郑州换乘车时冯迪才真正感受到什么是冷。想到自己还会再往北,心中不由的有些期待。
他们这一列车并不全都是去内蒙的,反倒是去东北的更多。没想到申淑芳也报的的内蒙。冯迪也是无语了,看来分道扬镳还有得等,这苦力也就有得做。
两个人的行李很多了,毕竟出行是需要带被褥的。可冯迪真不好意思扔开了不管,别管是不是同校,也别管有没有逼死爹娘的故事,看着一女生艰难的搬运行李,而自己就是再多一倍也一样轻松,冯迪的心里确实过不去。
算了,能帮就帮点吧!说不定那一刻就分开了。
车厢再次塞满后已经不再是统一的湖北话了。有些话根本听不懂,这还是冯锦飞教过他一些地方话呢,冯锦飞会说的也是北方话居多。
冯迪无所谓,都只是搭乘一列火车而已,能不能交流无所谓的。唯一不太自然的就是这个申淑芳居然还跟自己邻座。他不知道是不是也陪着扯些闲篇,度过这漫长的旅程。
申淑芳这时候却有种轻松感,仿佛一直挤压在自己周围的力量突然就消失了。看到周围除了冯迪这个不错的男生,已经没有自己眼熟的人,也没有耳熟的语言,她知道自己能解脱了。就算是逃避,也算逃开了牢笼。
“你能听懂他们说话吗”申淑芳现在有强烈的交流,她很久没说话了,都担心自己会不会语言功能退化。现在只有一个知道她过去,却可以谅解的男生,她觉得自己可以跟他说说话。
“不能。”
“他们能听懂咱俩说话吗”申淑芳现在说的是武汉本地话。
“别说他们听不懂,就是我也有些吃力。”冯迪懂武汉话,也会说。可他一直说的普通话,冯锦飞和苗素馨一直是用普通话交流,只是陪苗老头时才带些武汉本地话聊天。
“他们都是哪里的”申淑芳有些没话找话了。主要是憋太久了。
“应该是上海、江苏一带的,还有湖南的。”
或许是天黑了,或许是真正远离了家乡,更有可能是车厢里不再是同一种语言。总则,车厢不再像出站时的喧哗,多数人是窃窃私语。也没多少人像申淑芳那样真正的放开了,反倒想说话了。就是冯迪也有些疲惫,有一句没一句的应答着她。
不知不觉中冯迪也睡着了,醒来时搪瓷缸里的水已经凉了。突然想起爹爹讲过的故事,火车上是同行最多的,自己却真的睡死了。还好这是专列,自己还真是缺少经历。就是申淑芳依着自己肩膀,都没有一点感觉。
冯迪轻轻的动了一下,不得不这样,他需要去卫生间了。
申淑芳迷瞪着睁开眼,还不自觉的抹了一下嘴角,看到冯迪正看着她,刹的脸红了。其实她嘴角没哈喇子,就是习惯动作,可还是觉得挺丢人的。得!早丢人丢惯了,这会儿反倒在意了。
“我去换点热水,你需要吗”冯迪也不好意思说自己着急尿尿。
“要不一会儿你坐里面吧。”冯迪看着申淑芳欠起身让自己过去,后来想了想又说“还是算了,窗口风大,还是我坐里面吧!”
冯迪是走了,还带着她的搪瓷杯。可申淑芳心里却没法平静。虽然在冯迪看来这都是很平常,可对她,除了爹娘从未有人替她考虑过,即便是当初在工总对她有意的男人或者男生,都不曾如此细微的考虑到她。
冯迪回来后没有再睡着。就那样听着火车
第121章 终点
所谓新鲜从词义就表明了它的短暂。
现在应该还是初春,塞北的荒凉不是南方人能接受的景象。
火车再次驶出太原后,窗外再没见过一丝绿色。即便火车一路向北已经走出很远,仿佛就没动过一般,还是一样的枯黄色。间或着还能看到远处山阴处,一片片仍未融化的雪,没有诗句里洁白无瑕的感觉,灰尘覆盖的都已经与山体一个颜色了。
见过了南方四季翠绿的山林,就这么过了一个晚上,入眼的高山连绵,却是光秃秃的,表现的只有悠远和苍凉。
整个车厢里都是安静的,没有一个人发声。不再是离别的伤感,也不是投身边疆的激昂,酝酿着一种对未知胆怯的情绪。
所有人都盯着窗外,不管是不是临窗座,目光都盯着窗外。没人感叹大地的广漠,也没人抒发连绵起伏的远山。都这样傻傻的看着外面。
“这就是塞北”申淑芳问完这句话,都感觉自己刚才憋了好久的气,狠狠的吐出来了。
“还不算,听我父亲说,等过了雁门关才算。”冯迪也从没想过是这样的景象,两只眼睛都没有焦距,就感觉晃过的都是一片枯黄的空旷。
“没想到是这样!”
“你心中想象的那样”
“白雪皑皑,连绵着松柏青翠的群山,山下有牧民骑着马,高声的唱着嘹亮的歌,一群群和雪一样洁白的羊。”
“噗呲……”冯迪还没接茬,申淑芳背后就传来一声。
“同学,你真有诗意!你说的那画面或许有,但肯定不在这地方。看见没这里的山上没树!”
好吧,申淑芳这几句无病呻吟的句子倒是带活了车厢里的人。最起码不是刚才那种沮丧。一个个开始高谈阔论,显摆自己的见识。从风土人情,到水文气象,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申淑芳刚听见别人笑还真差点恼怒,她太敏感了,对于外界的情绪多从恶意揣度。接下来的场面却始料不及,这是怎么了怎么车厢里又嘈杂起来了。
冯迪倒是摇摇头,嘴角也挑了。也觉得挺奇妙的。
从离开武汉时单衣,到郑州换成棉袄,一群人在车厢里应该是不冷的。可一过雁门关突然觉得这火车就是个破烂,到处漏风,钻进来的风干巴巴的,像刀子一样割的皮肤疼。
不断有人从行李架上拿行李,翻腾着找还能往身上添加的衣服。冯迪也觉得靠窗的那半个身子凉了,他记得自己有件军大衣,是他爹专门购置的。毕竟他爹算是在北方待过,知道该备些什么。
“你不冷”冯迪刚穿好大衣,可看着对面的申淑芳坐着没动,只是身子离开了窗口。就多嘴问了一句。
“我…我没有大衣。武汉从来都不太冷。这次还是知道北方很冷,才买了一件棉袄。”申淑芳说这话感觉跟诉苦似的,越说越声音低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