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协的誓言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蝉鸣无声
挑凳夹层是五六十条黄鱼儿。祖师爷不让后辈子孙从事师门行当,让三家都过正常人的生活,等盛世时用挑凳里的黄鱼儿做本起家。这是留给三家起家的资本。现在算是有盛世来临的迹象了,可惜,我无法享用了。
三叔,师门传承的事儿别想了。这就是个负担,祖师爷既然让后辈子孙不得从事师门行当,也就是说不在意师门传承了。倘若大伯能有幸传下来,也算幸运。
仁锋仁锐根本不知道师门的事,这点我清楚。他俩也没机会传承。要不,算了吧。
我出事是必定的,这点我知道。但我不能容忍残害我爹娘的人活着,绝不能!从这一刻起,我的命就注定了。
从此以后我会少和家里人来往,担心出事了再连累。我做不到我爹那样的算无遗策,只好选择疏离的办法。三叔,请别见怪!
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申淑芳这个女人了。申淑芳从十七八跟了我,也有些年了。她不是个坏女人,年轻时的一些做法有些悖了常理,那个时代,谁也说不准。
我知道家里人不会待见申淑芳,这点我也不强求。即便强求,估计我现在也没办法了。
或许我跟她会有个孩子,我还是希望未来我死后有个香火,也希望冯家不在我这辈断了血脉。申淑芳也有这方面的意愿。
或许跟了我也算是拖累她了。
三叔,一旦我跟申淑芳有了孩子,不管怎样,孩子是我的。
现在我出事了,您考虑怎样安排她或者她娘俩吧。尽量照顾些,别让她或她娘俩受苦。至于三家起家的资本……三叔您做主吧!我会留给她的那些物件,都是些精品,是大伯、我爹还有三叔您多年的积攒,甚至还有祖师爷的收集。都还值些钱,够她或她娘俩活命了。
如果您觉得申淑芳有辱名声,就不搭理她也行。
有一点,三叔。侄儿要麻烦您。倘若我有后了,而申淑芳要另嫁,必须把小木箱和孩子拿回来,必须!决不能让我的孩儿改作他姓,更不能让遗物好活他人!
三叔,地字牌玉佩我会留给我的孩子。请您多关注。上面这点要求请您一定操心。侄儿这边给您磕头了!
小迪……唉!这又是何必呢赵锦成如此感叹,也不知道感叹什么了。
赵锦成准备拆掉挑凳时,从夹层边看到了塞在里面的信纸。没想到在那个时候冯迪就已经有了准备。
赵锦成这时候才认真的看师门这个挑凳。很寻常,跟一般磨剪子戗菜刀的挑凳一样,中间是三层,上下有夹板。
其实一直以为大哥二哥带着挑凳,只是对师父的念想。那怕是在最危险的时刻大哥都没舍得丢掉挑凳。
赵锦成那时候还小,不懂的分辨轻重,不注意。现在想起来,大哥带着他俩逃命时,最紧要的还真是这个挑凳。
做棺材的手艺人很喜欢黄鱼儿,更
第181章 人活着不能忘恩
赵锦成给冯迪的闺女起了名字,叫冯立萱。这时候才想起来孙子也该起名字了,就这样顺着叫,冯立明。
赵锦成自觉文化不高,到对于立萱的名字很是自得,那怕他查了说文解字,也是他选的。他真心希望这闺女可以无忧无虑的长大。
小立萱也就是在刚开始那几天不适应,却从不嚎啕,只是看着陌生的地方,陌生的人抿着嘴哭。眼泪吧嗒吧嗒的,看着裴青也陪着流泪,嘴里嘟囔着“造孽呀,造孽!”还不忘诅咒几声申淑芳。
这样可爱的小人儿,做个母亲,怎么可以就这样扔下呢唉!连爹娘都可以逼死,更别说闺女了。
赵锦成心里又搅乱了,乱成浆糊了。他又怀疑自己是不是又特么做错了是不是把母女俩都养着才是最恰当的做法可又想想冯迪的惨死少不了那女人出卖,自家绝不会接受那个女人。还是对自己的做法给予了肯定。就该这么办!
裴青因为照顾冯立萱,好几天才会到赵仁锋那边去一次,过去了也是匆匆忙忙的,着急回来。
赵仁锋开始不清楚,等他抽空回老房子看看,才知道家里多了个小姑娘。这是冯迪的女儿!
快两岁的孩子,已经能感知环境和氛围的好坏,也能体味人的情绪。赵仁锋那副嘴脸,咬牙切齿的,看着她。小立萱手指放嘴里,一步一步挪到了赵锦成的背后。
她觉得这个三爷爷对她好,现在也只有躲在三爷爷背后。她找不到爹娘了,好多天了,一直没见爹娘,她都快要忘记了。
可看到赵仁锋的瞬间,她想喊爹娘,让爹娘来保护她。她似乎记得只要喊了爹娘,自己就会没事。
赵仁锋没敢当着赵锦成怎样,很快又变得和蔼了。还伸手捏捏冯立萱的脸蛋,呲牙笑笑。
“爹,这是冯迪的闺女”
“嗯。你怎么过来了有事”
“没事,下工了,我过来看看。我娘呢”
“给你看孩子去了!”赵锦成自从冯迪没了以后,眼里越发看不上自家儿子。仁锐还好点,这仁锋真不怎么滴!没点担当,尽耍小聪明!
赵仁锋能感觉到自家爹娘待这闺女很好,甚至要比过亲孙子。这不行呀!
老两口都是离休干部,现在工资越来越高了。自己就是个烂工人,虽然现在厂子里还能凑合,可感觉越来越不景气了。自家的生活以后说不定还需要老两口补贴,这要是老两口心思放这闺女身上,那还了得
他知道自个没说服爹娘的能力,力量也明显不足。好在老二家里现在也快生了,或许可以撺掇老二一起跟爹娘掰扯掰扯。
赵仁锐现在一门心思钻棉纺里了,跟着他师父见天的想弄出个新花样来。
赵仁锋嘚不嘚嘚不嘚的跟他说半天,他一个字没进耳朵,不过还是知道让这个礼拜休息日回老房子看看爹娘。
“仁锐,大哥的意思你听明白了”仁锐的媳妇是云南知青下乡时划拉的,也是武汉人,挺知性的女人,书香门第。赵锦成都觉得儿子是撞大运了。
“嗯不就是回去看看爹娘吗也好久没回去了。”
“大哥让你一起说服爹娘,别养冯迪家女儿,让把女儿送到政府的福利院。”
“啊……那怎么行小迪哥没了。两家多年的关系,能帮就帮吧,又不是养不起。”
“嗯,你心里有谱就行。”王文倩跟冯迪打交道不多,但仅有的几次接触,冯迪给她留的印象非常好。不管是礼节还是处事方式,都很大气。
这些年见的事多了,对于冯迪家里的遭遇,也多少听刘珍大
第182章
赵仁锋没想到自己准备几天的说服,最后变成了这样。不但没有送出去冯迪的闺女,反倒让他爹定了调子:这闺女谁也不能惹!
刘珍也是丢给王文倩一个白眼。她听她男人说,仁锐家也是赞同把这闺女送出去的,临了了倒成了自己一家的想法。不站成统一战线,以后有你们受的!
别以为有点文化,有文化也不会有钱花。别以为自个了不起,不就是个民办老师吗还不如自己,自己好歹是国营厂的工人!
“爹,文倩的转正手续报上去了。咱家以前不是跟肖书记熟悉吗您看能不能……”仁锐这会儿才想起来媳妇路上说起的正事了。
“嗯……我试试吧。早年只是在你冯伯伯家见过,说过几句话。这次也是因为冯迪的事儿,才又跟人家搭了几句茬。不知道行不行。爹尽量吧!”
赵仁锐是一根筋,但是绝对不傻。看这场面很僵,就干脆把媳妇的事儿说出来,也算是转移话题了。可他没想到他大哥可不领情!
得!原来仁锐在这等着呢!赵仁锋那叫个后悔呀。不用说,想搭上肖书记,还是得用上冯家的线。他也记得当初肖书记可是没事就在冯家待着,关系是相当好了。
想想人家的地位,真要是自家像自己说的那样做了……
或许自己真的错了,没爹爹的眼光啊。这闺女不只是冯迪的女儿,更是冯锦飞的孙女,是最有可能被肖书记记挂的人。自己是不是也该对她好点
殊不知他又想多了。肖成汉压根不知道冯迪有个女儿,他爹也不敢让肖成汉知道这事儿。否则,申淑芳的事儿也成了大隐患,肖成汉可不是裴青的脑子。
“仁锋,这事就这样了这闺女咱家真养着呀爹娘的离休工资都花她身上了。就不想想自家孙子!”刘珍抱着孩子,坐在自行车后座上嘟囔。她还是不死心,她不了解她公爹是怎样的人。
“肖书记跟冯家关系很好。以后不但不能讨厌这闺女,估计还得对她好点。”
“你是说肖书记会……”
“嗯,肯定的。冯家就这一个后人。当初冯伯伯还是因为受他牵连才出的意外,说不准他心里有愧疚。这闺女就是个桥梁。看来还是爹爹考虑的长远。”
“二弟家也是,明白了也不通个气。尽让爹爹觉得就咱小气了。”
“估计二弟也是今天看情况才想明白的。就他那个呆子样,想不了那么多。以后尽量对这闺女好点吧。啊,你记住了,最起码不能在爹爹面前给她脸色!”
龟山上的野花开了,青翠绵延的山坡,星星点点的点缀着粉的、黄的、白的野花,让整个龟山显得特有生气,也宣布着又一个春天来了。
冯迪的坟头也长草了,冒出了零零散散的嫩芽。下葬时赵锦成烧火的纸钱灰,早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只留着新鲜的坟堆,说明了这是个新去的人。
今天是清明,赵锦成一家子,除了王文倩有身孕,在家照看冯立萱和赵立明,其他人都来给逝去的上辈扫墓。
赵锦成如以往一样,这边结束了会带着祭品去冯锦飞的坟头。只是今年又增加了冯迪。唉……
赵锦成摆好了祭品,没着急祭拜。他在等肖成汉,昨天那个秘书小陈专门来通知他,说书记可能会抽空来祭拜冯锦飞。
肖成汉是一个人上来的,秘书没有跟着。
肖成汉没管赵锦成挨个坟头的祭献,来了以后就蹲坐在冯锦飞的坟头。倒了杯酒,点了支烟,还给冯锦飞也竖了三支点燃。
锦飞老兄,兄弟对不住你!连累你了,最后连小迪…兄弟也疏忽了!我……我愧对老哥了。
老兄,好时代来了。真的,咱俩当初设想过的,展望过的那种时代真的要来了。可惜……老兄你没能看到。兄弟我真想能和你一起为这个时代奋斗,可是……老哥哥,兄弟连累你了!
锦飞老哥,你的才华,你的眼界,你的思维。就咱哥俩相处的那些年,让兄弟我受益匪浅,也让老弟我,现在能为这个时代贡献。可是,老弟我却
第183章 第一个坑
遛弯的老头老太太带个自家的孙子孙女很正常,街头巷尾,江边公园,经常见一老一少的组合。
赵锦成就带着冯立萱,整日的混在遛弯闲逛的老人中,可是他实在没一点老人的样。谁家老人能一只手举个两三岁的娃,还一路跑着。
“三爷爷,那个叔叔在干嘛”冯立萱看着不远处蹲在自行车旁边,满手油渍的年轻人,萌萌的问赵锦成。
“自行车链条又掉了!唉……咱们车辆厂的自行车,多少年了,老是这毛病。萱萱,咱们是不是该帮帮他”
“嗯,衣服脏了。三奶奶会骂的。”
赵锦成帮这年轻人装好了车链子,没注意年轻人的道谢,脑子里已经飘了。
时局稳定了,人们的生活好了,过日子已经不怎么愧对了。怕是车辆厂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可国营商店里的自行车还是紧缺,还是得找批条,托人才能买到。倘若来个车行,卖自行车会不会……
这个念头就像荒原的野草,开始在赵锦成的脑子里蔓延了,几乎充塞满他的所有思虑。
自己身体还行,有足够精力。政策放开,现在大方向是搞活经济,说白了就是想办法赚钱。为啥不试试看
师父留下的黄鱼儿,若放着永远是黄鱼儿。本来是用作三家起家的本钱,现在自己试试,倘若闯出个路来,这个小囡囡就会有个很不错的嫁妆,也省得自家儿子腻歪。
接下来的几天赵锦成到处打听黄金的价格,当然只能旁敲侧击,否则又不知道会有什么幺蛾子。
师父留下五十七条黄鱼儿,一条能值三四千,那五十七条就是……赵锦成自己也呆了!
现在都在羡慕万元户,谁曾想到师父留下居然有这么多的家当!几十个万元户呀!
“老婆子,我想去外面跑跑。”赵锦成觉得说服裴青应该问题不大,这老太太一直不服老,也想有事做。
“也没见你那天着家,不是见天的在外面跑吗还跟我汇报”裴青逗弄着冯立萱,眼皮都没抬,随口敷衍着赵锦成。
“不是,我要出去,去沿海城市看看,看看改革开放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然后看能不能找寻点活计,自己做点啥。”
“你不是说我不服老吗咋你也闲不住了”裴青这下当真了。不过还是奇怪赵锦成为什么今天怎么就有这念头了。
“身体还好,就是咱这俩儿子也比不上我。老这样闲着硬熬到死,也的确太漫长了。再说,从仁锋就能看出来,儿子们担心萱萱占咱家便宜。我想用小迪留下的东西做本钱,看能不能给这闺女攒些嫁妆。省得孩子们埋怨。”
裴青本来就是个不甘寂寞的人,否则也不可能解放前就能入党。没事做她才难受,自己这身体就是内退后才跨了的,一直上工肯定不会这样病怏怏的。
“想好做什么了”
“先考虑看能不能开个车行,卖自行车,不是咱车辆厂的,去看看飞鸽了,凤凰这种大厂家。出去看看,看有没有其他可以做的营生。”
赵锦成不是没受过苦,根本不在意是不是卧铺,别看五十多岁了,自觉一样能扛过去。裴青心疼老头,跑棉纺厂拍桌子骂人,给赵锦成开了介绍信。
赵锦成一路很希望能有个同行什么的,自己也见识一下现在的同行水平怎样。可惜,一路很安稳,严打的余威还在,宵小不敢乱动。
倒是真长见识,不用听声辩位也能听到各式侃爷。感觉到这车厢里就能把整个国家的买卖都做了,随便拉扯一下,那就是大生意。从批文到牙膏,从车皮到零担车,没有探不上的。搞的赵锦成都想凑过去问问。
赵锦成来广州看看开放是一方面
第184章 豁出去也就那样
赵锦成都在广州待了七八天了,期间给家里发了份电报,让裴青放心。
这几天他一直在晃荡,到处转悠,见人多的地儿就凑过去听。他想从市井的谈论中了解一个真实的广州,知道一点真实的改革开放。
他亏了六七百,大半年的工资没了。这还是他属于离休干部,就他两个儿子,差不多两年年的工资没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