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贼纪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夏侯琇
“你们是什么人!竟然敢抵挡驿站的官兵!耽误了情报,要你们的脑袋!”士兵翻身下马,一手握住腰间的长剑,想要喝退几个年轻人。
不曾想,其中一年轻人胆子大,脾气火爆,受不得他说话的语气和方式,上来就一拳。
传信的士兵大意中了一拳,只感觉天旋地转,倒地不起。随后就被拖着送到治安署去了。
如此,李木传到帝都的情报又被耽误了一天,直到夜里才被治安署的一个小官员发现出了乌龙,急忙上报,可老皇帝已经休息了。
经过这么一番折腾,帝都里的高层除了老皇帝还不知道外,几乎所有有势力的官员都知道了:草原人开始折腾了!
第二天一早,夏侯战正要去上课,后头的曹刚匆匆忙忙地喊住了他,“夏侯兄,夏侯兄,出大事了!”
“何事惊慌莫不是聚莺楼的翠花赖上你了”夏侯战见他这般模样,只当又在糊弄他,干脆先下手为强。
“哎呀!都什么时候了,火烧眉毛了,你还有心情开玩笑!”
他见曹刚语气凝重,神色也很严肃,不像是开玩笑的话,心里“咯噔”他一下,“快说,到底怎么了”
“草原人沉寂了十五年,这会儿又要对帝国用兵了。昨天平原军的传信士兵已经到了,这会儿李大将军的奏折应该呈上皇帝陛下了。”曹刚一口气把话说完,但是他的神情和语气一点都不担忧焦虑,还夹杂着一丝欣喜。
“该来的还是要来了!”他在心中想到,“看来我也得好好筹划一番才行,才能有机会上到前线去,否则如何能有机会实现心中所想”
曹刚见他不说话,神色却是几经变化,估摸着也能知道些。“夏侯兄,我们保定军官学院的学生,应该会随军去的,这点不要担心。”
“你怎么知道”
“帝队培养军官,可不是学学嘴皮子上的功夫就行的。学了不上战场,等于是白学!所以,我们去是会去的,但是到底谁统兵,得看今天的朝会了。”
此刻在玄武门前,聚集了所有的大大小小的帝都官员,太子、武亲王等人全部到齐了,就等着老皇帝的召见。
昨天平原军传信的士兵在街上闹了一通,又被抓进了治安署,一来二去,消息就传遍了帝都的上层社会。他们都知道情况紧急,不约而同地一大早就聚集在玄武门前,可以
407 新任署长
"爱书网"访问地址更换为 font>
老皇帝正正身姿,咳嗽了一声,大殿里才再次安静下来:“兵部,你有什么看法”
兵部尚书赵大人立即站出来:“陛下,臣以为速速发兵才是!草原人骑兵迅猛,整个北方省只有三城的毗连区是山丘,不好用兵。可是一旦他们拿下三城,互为犄角,以汉城为大本营,就可以横扫其余的平原城镇!南下直逼江陵,往东会危及帝都安全!”
“其他爱卿又有何看法”
这时太子站出来了。他对着老皇帝行了一礼,“陛下,眼下各城镇的守备军都不能抵挡草原骑兵的锋芒。我们既要快速出兵,又要能够抗衡草原骑兵,现成的军队就有一支!”
武亲王身躯震颤了一下,眼角的余光瞥了太子一眼,“哼,狼子野心!父皇要是顺了你的意,那皇位还不早就是你的了!”
任是谁,都知道太子所指的军队是哪一支——野戍军。野戍军四年前征蛮归来后,就一直驻扎在帝都外,拱卫京畿。不仅可以拒外,还可以稳定帝都内部的局势,不至于有人敢挟天子以令诸侯。
虽然太子说的冠冕堂皇,说的有道理,可是,老皇帝能把野戍军调去打草原人自身安危怎么办这话要是出自其他人还好,可他却先开口,给人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感觉。
老皇帝不喜,却也不说话,冷冷注视着大殿内众人。他希望有人可以站出来反对太子的意见,但并没有,包括武亲王和曹正。
“这老四到底怎么想的难道他不想和太子对抗,要服软了吗”他在心里思索着,“还是说他也想要野戍军出去,自立山头”
“太子殿下,臣不认可您的意见。”就在老皇帝胡思乱想的时候,当朝宰相鲍瑞站出来反对太子。他受老皇帝重用,关键时刻当然要为老皇帝分忧了。“野戍军拱卫京畿,不可随意调动。否则草原人胆大妄为,要攻击帝都,陛下安危如何”
老皇帝很满意。
可是太子却不依不饶,“宰相大人,帝都不仅有五万禁卫军,还有两万的治安署士兵。加之城墙高大厚实,草原人若敢来,我定要率军将之歼灭于城墙之下!”他说的语气高亢,信誓旦旦。
鲍瑞本就是书生出身,岂会三言两语就给打发了,“太子殿下,陛下安危,大意不得!如何能够冒险陛下之安危,身系天下之安危,社稷的安定!陷陛下于危难中,那便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他和梦天机都是一般人,善于扣大帽子,说大道理,让人无从反驳。试问,谁还敢说调走野戍军的事说下去,不是不仁不义之人,就是意图不轨的人。
如此,太子只能默不作声了。他还是没有那个胆子,敢在众臣面前反驳鲍瑞的,反而是唱了句高调,“宰相大人说的是。陛下,是儿臣大意了,请陛下降罪!”
不过鲍瑞心中就跟明镜似的。太子几日前来找过他,想要跟他处关系。两人只是聊了些无聊的话,却不深入。不过他还是很奇怪,毕竟他当宰相有一段时间了,太子却在这个时候来跟他处关系,到底是为了什么
老皇帝哪里会降罪于太子,但是他对鲍瑞的表现太高兴了,觉得自己是选对了人,能堪大任!
忽然间,他想起太子所说的两万治安署士兵的事。自从十三皇子被免掉后,治安署署长一职就空下来了,有两月余。他记起了治安署还没有任命新的署长,当即就想到了合适的人选,那便是鲍瑞。
帝都内外一共有三股势力,分别是禁卫军、治安署和野戍军。禁卫军守卫皇城,由郭烈掌握,属于太子的势力。野戍军拱卫京畿,由曹正掌握,属于武亲王的势力。而治安署,负责帝都内的治安,权力极大。以前治安署是归十三皇子,十三皇子又依附于老皇帝,所以算起来治安署是掌握在老皇帝的手里。如今十三皇子被贬,治安署就空下来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人选。
老皇帝是不会轻易把治安署交到太子或者武亲王的手里的,否则就算自己不会被逼退位,帝都也会发生内乱。有一股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势力,他就能制衡太子和武亲王,使得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太子刚刚说到了治安署的事,朕想起治安署主官的任命还没有着落。治安署负责帝都内的治安,不可长时间地没有主官。朕决定,现在就任命新的主官!”老皇帝开口了。
所有人吃了一惊。老皇帝的这个决定,给众人的吃惊度一点都不低于草原人发起的战争。毕竟,草原人发动战争不会决定他们的政治命运,但是谁当治安署的署长一定会决定朝廷的局势走向。
“到底会花落谁家”谁的心里都是如是想的,除了太子。
“朕决定,宰相鲍瑞,兼任治安署署长一职,负责帝都治安!”老皇帝威严地说到。
众大臣听完老皇帝的任命,他们的心情都是既复杂又简单。说复杂,乃是因为他们与鲍瑞同朝为官,他直接从翰林院升至百官之首。现在,他又被老皇帝任命为帝都治安署的署长,掌握帝都一方势力。从翰林到宰相,又兼职治安署署长,才两月余,这绝对是任何朝代有史以来最快的晋升,也是最有权力的宰相!说简单,是因为他们都知道他是对老皇帝忠心,刚刚又勇于挺身而出,得此封赏,一点都不稀奇。
“臣叩谢皇恩!”鲍瑞当即跪倒在地。
“鲍爱卿你留下,到亁元宫来。退朝!”
众人“呼啦啦”地跪下一片,“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待到老皇帝离开了,这才站起身来。不过,不像往常那般,一下朝人各走光了,反而是人人都等着给鲍瑞贺喜。
“鲍大人,恭喜你!”太子一马当先,来到鲍瑞面前客客气气地说到。他的神色一点不尴尬,也不惊讶,仿佛早就知道了这么个结果。
“殿下客气了!”鲍瑞回了一礼。他心里甚是好奇,莫不是太子早就算到了今日的结果,这才在几天前主动示好自己是巧合还是必然这让他琢磨不透。
“鲍大人,有空我会再去拜访你。父皇正在等你,还是不要让他久等了好。”太子接着说到。
&nb
408章 三军
"爱书网"访问地址更换为 font>
老皇帝一听,对着夏侯明初问到:“夏侯爱卿,这夏侯战可就是你的儿子”
夏侯明初万万没有想到鲍瑞说的三个人之一就有他的儿子,心情激动得不行。听闻老皇帝垂询,当即就跪倒在地,“是陛下,夏侯战正是犬子!”
“平身。”老皇帝说到,“你的儿子可是不得了啊。如果朕没有记错的话,四年前他被昆仑的祖师玉灵子带走了,你特地来求过朕,是吧”
“是陛下!”夏侯明初站起身来,如实回答。
“那白家白景的死,虽说死于玉溪子之手,实乃因他而起。这可说明,他在
昆仑地位颇高,是也不是”
“陛下,臣不知此事。”夏侯明初诚惶诚恐,因为他的确不知道夏侯战与昆仑到底是何关系。
老皇帝对他的回答不以为意,继续说到:“那次的狩猎,你儿子可是夺得了头筹,杀了一头巨大的黑瞎子,可见自身实力不一般。夏侯爱卿,朕问你,你可知道你儿子实力到底怎样”
“陛下,内子光是自身的境界,是剑气巅峰,比之臣要厉害一些。”夏侯明初对儿子的了解,还是局限在狩猎时。他哪里知道,夏侯战和剑一封在金光洞一战,实力突破了剑气巅峰,直接到了剑罡中期。
“小小年纪,就能有如此实力,甚至还超过了你这个父亲!所以说,昆仑出手不是偶然。”老皇帝有所明悟,“鲍爱卿,真要如此,三人手下的军队从何而来”
鲍瑞心中早就准备好了答案,当即说到,“陛下,白家白辉跟太子走得近,是太子的势力,而禁卫军又属于太子一方,不如从禁卫军中抽调两万;曹家曹刚,其父曹正是野戍军的大将军,属于武亲王的势力,不如从野戍军中抽出两万来。这样的话,禁卫军剩下的只有三万人马,野戍军抽出两万后,实力也有所下降,正好一举两得。”
“哈哈,鲍爱卿,你真是朕的谋臣啊!”老皇帝越听越高兴。他知道鲍瑞此举的深意,实际上就借机削弱禁卫军和野戍军在帝都的力量,同时又适度,一方不能压倒一方,还能组成足够的力量去对付草原人,简直一举两得。不过,他只听了白辉和曹刚二人兵力的来源,那夏侯战呢
鲍瑞一直都在注视老皇帝的表情,只要他稍稍一个变化,就能揣摩出个为什么。不等他开口询问,鲍瑞接着说到,“至于夏侯战麾下的兵马,臣以为,可以治安署的名义进行招募,只要规模有五千人即可。”
“五千”老皇帝不明白为什么是这个数目,露出困惑的眼神。因为他了解两万禁卫军和两万野戍军是什么概念,比之草原王廷的金狼军和黑鹰军同等数量起码要厉害一倍!但是鲍瑞居然只给夏侯战五千治安署军队,还是要现成招募的!这战斗力比之草原王廷最差的军队都有所不如,去了就是送菜!
不仅是老皇帝不明白,夏侯明初更是不明白。要知道,夏侯战可是他的儿子。虽然儿子厉害,但这不是白白让自己的儿子去送死吗刚刚对鲍瑞还产生了一种好感,瞬间他就在心里破口大骂,大骂鲍瑞是个酸书生,不懂军事还敢妄谈,比之赵括还不如!
“是的,夏侯战是学院里最出色的学生,给他五千兵马,绝对不会落后其他二人。”
老皇帝不好质疑,于是又问夏侯明初:“夏侯爱卿,你觉得如何”
夏侯明初正愁不敢说话,生怕老皇帝就此答应了。得到开口的机会,他立即提出疑问:“鲍大人,如果是五千治安署的士兵都还好。可是如果是五千没有接受过训练和打斗的士兵,以我统兵的经验以及对草原人战斗力的了解,只怕……”他实在不好说鲍瑞是纸上谈兵,毕竟人家是当朝宰相,又是治安署的署长,自家的儿子还在他手里。
鲍瑞笑了笑,对着夏侯明初说到,“侍卫长大人,我对令公子并无敌意,反而很喜欢。我说五千人马,也不会害他。主要还是考虑到帝都内的制衡,不能给治安署的兵马,就连招募也不能多,五千正好!”
“可是鲍大人,战斗力这么差,如何与另外两人争功”夏侯明初觉得自己必须为儿子说上几句话,哪怕是从五千变成一万也好。
“侍卫长大人你错了。”鲍瑞撇过头对老皇帝说到,“陛下,三人之中,主要看太子和武亲王的争锋。夏侯战不可过于强大,否则就会成为另外两方的敌人,这是不利的。所以,这就是为何臣要让他三人保持巨大实力差距的原因。”
“可是……”
“好了夏侯爱卿。”就在夏侯明初还要说话时,老皇帝制止了他,“鲍爱卿的话说得有道理。鲍爱卿,你按照刚刚说的,回去拟一道圣旨,明天在朝堂上宣读。退下吧。”
“是陛下。”鲍瑞起身行礼告退。就在他离开后,夏侯明初竟然也跟了出来。显然,夏侯明初还想从中周旋一二。
“鲍大人,鲍大人。”
“何事侍卫长大人。”却是鲍瑞停住脚步,笑着回头问到。
“鲍大人,你只给犬子五千人马,岂不是置他于险地吗”
“非也非也。”他摇摇头,“侍卫长大人,你对你的儿子了解太少了。你放心吧,五千人马够了。他呀,可是有高人相助的,莫要担心。”
“高人何人”
“等到时候了你就知道了。”鲍瑞不欲多说,转身就离开了,只留下夏侯明初一人站在亁元宫门前。
“唉,这本是该高兴的一件事,怎么成了这样!”他懊悔不已。如果他不是在场,没有亲耳听到,也就罢了。可是,偏偏他却无能为力,“战儿,为父真是没用,不仅不能帮到你,连句话都说不上啊!唉”
第二天,凌晨五更天时候,从玄武门一路往琼霄殿去,灯火通明。那白玉石台阶上,有不少的影子在移动,却是上朝的官员。有的官员路上碰到了,三三两两一路聊过去;也有一个人走动的,没人敢随意搭话。
“大哥,大哥。”一道影子在前面走着,后面一道影子在后边追着。没一会儿,两道影子就并排走在一处。
“五弟。”太子气色不错,面容没有一点倦意。反倒是五皇子气色差了许多,眼圈有些黑带,“怎么,没有休息好吗”
“本想昨夜里就去找你的,想想就算了。现在遇见你也方便,让你有个准备。”
“何事”
&
409章 郭烈的故事
"爱书网"访问地址更换为 font>
等到众臣都散去了,礼部尚书白礼急急忙忙地找到太子,要同他商量白辉的事情。
“白大人,这里不便说话,还是到太子府去吧。还有,你去请下郭大人,这件事情少了他,是谈不成的。”太子对白礼说到。
白礼点头称是,立刻又小跑着出去追郭烈了。从他听到圣旨里说要白辉担任主将的时候,他就觉得大事不妙。白辉的斤两,他是知道的,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字:傲。虽然他不喜欢这个侄儿,但毕竟是白家嫡系,少不得要求神告佛,助白辉一臂之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