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竟然是李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醉花开
唐朝惯例,五品以上官员,由皇帝亲自任命,六品以下官员除员外郎、御史及供奉官外,文官由吏部,武官由兵部,按规定审查合格后授官,也就是所谓的“诠选”。
而进士及第,一般都会被皇帝立即授予御史与供奉之类的官职,这就意味着李白再次跳出了诠选的圈子。
此时的李白及众位贡士,早已在专人的引导下沐浴更衣完毕。
统一换上了浅青色的罗袍进士服、青鞓素银玉带,簪翠叶红绒花的展脚幞头乌纱帽、皂色官靴。
在侍御史的监督下,列两队来到宣政殿外。
李白偷眼望去,此时大殿内,文武群臣亦是分列左右,按照官职大小噤若寒蝉。
几名殿中侍御史,站在队列之外眼神巡梭着,以期找到那不合仪制的犯忌者。
手持戈矛的彪悍禁卫军,站立在御道两侧不远处,威严的护卫着大明宫禁。
此时,公鸭嗓子的宦官一声大喊:“皇上驾到!”
殿內殿外群臣立即叩拜,三呼万岁。
李隆基一声威严的:“众爱卿平身”之后,众臣起身,规规矩矩站立。
见众臣皆已站好,李隆基轻咳一声,紧接着洪亮威严的声音便响起了。
“今日大朝会,首先开始传胪大典。”
宦官闻言,立即站在御座旁抑扬顿挫的宣读起了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开元八年四月二十五,于含元殿试贡士三十五名,取进士及第三名,取进士三十二名,故兹诰示。”
接着便是金殿唱名,依旧是宦官那尖利至极的公鸭嗓。
李白此时才明白,宦官原来还有这个用处!土制扩音器!尖利嗓音分贝高嘛!
他在这里感慨、腹诽,“金殿传胪”
却已经开始了。
‘’一甲第一名,陇西李白,特授从七品上翰林待诏、殿中侍御史。
鸿胪寺官员连忙上前,引导着李白来到御道左侧,回礼谢恩。
‘’一甲第二名,博陵崔由,特授从七品下监察御史、校书郎。‘’
又有鸿胪寺官员上前,引领崔由出班,在御道右侧稍后回礼谢恩。
‘’一甲第三名,范阳卢山,特授正八品上监察御史、校书郎。‘’
鸿胪寺官员亦引领卢山出班,站在御道左侧,回礼谢恩。
此时唱名继续,只是点到名的进士,已经不再直接授予官职。
接下来的程序已经与李白无关,他闲的没事干,便趁机斜眼乱瞟。
没办法,第一次参加大朝会,与那刘姥姥进大观园也差不多!土包子一枚见啥都新鲜呗!
他见崔由是一位正当壮年的大叔,约有四十几岁的样子,脑袋大脖子粗,再配上这身浅青色的进士服,看上去简直不忍直视。
不由腹诽道:‘’老崔家的伙食可真不赖啊!‘’
卢山则是一个干瘪的糟老头,走起路来都有点颤巍巍,典型的老爷爷风范。
李白不禁沾沾自喜起来。
他觉
第三十三章 回乡祭祖
陇西李氏祖居陇右道,自从族中出了皇帝,宗族势力在陇右道,那简直如日中天。
家大业大,族中的人自然也是形形色色。
有鼠目寸光骄傲自满的,也有坐井观天不可一世的,还有遭人排斥以至于被边缘化的……
当然了,无欲无求,一心只想让宗族蒸蒸日上的贤人,那也是存在的。
前来邀请李客一家回乡祭祖之人,便是陇西李氏德高望重的九太爷所派。
这位九太爷,便是一心只想让宗族蒸蒸日上之贤人。
他今年已经八十有六,余生恐怕也就只有这点念想聊以了。
李客的前半生是失意的,认祖归宗一直是他轻易不敢触及的奢望。
原本以为,这辈子就这么晃晃悠悠凑合着就过去了。
谁曾想,一直不太听话的儿子,竟然在二十岁的年纪上,一下子给他带来了这么多的惊喜。
先是,莫名其妙的就当了官。
接着,稀里糊涂的竟然在京中闯出了偌大的名头。
诗仙听听这称呼!他听着怎么感觉到后槽牙有点儿疼呢只觉得咋那么不靠谱呢
“不豆是自己的龟儿子嘛!嫩个成了仙了呢”
尽管他有些纳闷,可是更令他吃惊的事,还在后头呢!
这个龟儿子,不但在寸土寸金的长安城中,置办下了这么大一座宅子不说,而且还祖坟上冒青烟,一路过关斩将就中了贡士!
然而,这特么还不算完!
金銮殿上一折腾,这小子竟然摇身一变,成了状元郎了!
这、这、这,老李家祖坟上,究竟冒了多大一股子青烟,才至于此啊
即使想破李客的脑袋瓜子,他也整不明白这特么到底是肿么了!
幸福来的太突然,李客想不明白索性就不想了。
既然儿子有本事,能折腾,将他想都不敢想的事都办成了,还患得患失干嘛!跟着傻乐不就成了嘛!
这股子乐呵劲还未过去呢!九太爷又差人来请他回陇西祭祖了。
好事啊!大好事嘛!
之前,只不过是将他的名字录入了族谱,族中的三长辈四兄弟,五大伯六大叔,七大姑八大姨,一个还不认识呢!
这次回乡祭过了祖,那可就真正意义上的认祖归宗了。
李客差点乐疯了!
见父亲如此在意此事,李白自然不好拒绝。
再说了,这个时代,金榜题名之后,回乡祭祖那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抱着出去走走,权当旅游的心态,李白陪同一家人出发了。
好在陇西离长安并不远,乘马车也就几日行程。
李家一行人三辆马车,晓行夜宿,不几日就来到了陇西峪县李氏家族祖宅。
行至门前,李白下车,但见重重院落拱卫之中的双重飞檐式门楼,修建的气派非凡。
四柱高耸之间,三个门洞之后,左、中、右三座朱漆大门,默默的彰显着李府的与众不同。
李白猜测,中间的那道门,应该是皇帝回乡时才会开启。
门房见九太爷邀请的人到了,慌忙打开側门,卸下门坎,将马车往府内让。
照壁之后,宽敞的庭院,黛墙环护,绿柳周垂,四面抄手游廊。
院中甬路相衔,山石点缀,花团锦簇,满架滕薇。
二进院落才是主院,李白一家顺着主道,在仆役的引领下一直往前行。
得到禀报的九太爷,在一众丫鬟仆役的簇拥下,颤巍巍的迎了出来。
李客见状,赶紧快走几步,笑着上前与之见礼。
“李客何德何能,安敢当得九太爷亲迎,折煞小子也!”
“都是一家人,不用如此客气!你可是咱们李家的功臣啊!哈哈哈!”九太爷笑的脸上犹如
第三十四章 郭子仪仆固怀恩
李林风恼羞成怒,嘴里不干不净的大骂着,想要将手抽回去,抡圆了重新再来过一次。
可是,哪里又能如愿。
他扭动着肥胖的身躯,将吃奶的力气都使出来了。
挣扎了半天,一只手臂就像是被铁钳子给夹住了一般,硬是动不了分毫。
气急败坏之下,李林风只得以势压人,口出狂言、开始恫吓。
“好、好、好!敢上我们陇西李氏来撒野!有种报上名来!必让你悔不当初!”
那名壮汉怡然不惧,面不改色道:“某坐不改姓,行不改名,华州郭子仪!本慕名而来,奈何,哼哼……”
郭子仪失望的摇头苦笑,似乎觉得世家大族也不过如此。
李白可不是滥好人,他对陇西李氏还没有归属感。
因此,本不想管人家家族内部的这些破事。
可是,当他听见眼前这个人竟然是郭子仪之后,他差点就懵逼了。
牛人啊!这位是!
日后平复安史之乱的那位大将军,可不就是他吗
大名鼎鼎的汾阳王啊!
若是没听说过此人,那,他有个坑爹的儿子,你应该听说过。
就是有家暴史的那个郭瑷嘛!胆儿不是一般的肥啊!敢打公主!
“打金枝”看过吧就那货!
若非他老子郭子仪是个硬碴子,有两把刷子,恐怕非得被他给坑死不可!
李白心念电转间,顿时就有了英雄惜英雄之感。
他再也不置身事外了,三两步走上前去,笑着抱拳道:“郭兄勿恼,远来是客,招待不周之处,还望海涵!在下李白,替族中这位兄弟向你赔礼了!”
说着,就装模作样的深施一礼。
郭子仪,还真有了点受宠若惊之感。
他与李光赞是旧相识,此番路过李家,本是要去长安参加今科武举的。
恰巧碰上李氏祭祖,之所以出现在李氏祠堂外,一来是,出于礼貌。
二来嘛!也是想见识见识士家大族的族祭仪式。
仅从李白刚刚所站立之处的位置判断,郭子仪便知道面前施礼之人,在李氏家族之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见李白能如此折节赔礼,郭子仪胸中的怒气便消了大半。
可是,还不待他搭话,李林风又疯了。
这货!平日里在族中仗着哥哥李林甫的势,一惯的嚣张跋扈。
被李白这么一搅和,他觉得自己丢了面子,心想:“一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山野村夫而以,犯得着你替我向他赔礼吗简直多此一举!读书读傻了吧”
于是,他横眉立目道:“你状元郎了不起啊你替的着吗才进李氏家族几天装哪门子的大尾巴狼”
李白这个气啊!嗨!这狗日的!难道是属狗的吗好赖话不会听呀
“今日是族祭,来的都是客,焉能如此说话”李白压下心中怒火,仍然笑着同他讲话。
不料,有的人偏偏就是那种欺软怕硬的脾性。
见李白好言好语,李林风以为又碰上软柿子了,更加嚣张跋扈起来。
他觉得自己的亲哥哥是国子司业,比李白这个据说才封了个从七品的待诏强多了。
不学无术的他,哪里知道翰林待诏到底是个什么官
待诏、待诏,等待皇帝诏见嘛!皇帝要是不召见,那不是就得一直等待下去
“当了这么个狗屁不是的官,你得瑟个球啊!赶紧给老子死开!”
李林风搂不住火,一不小心,将心里话全都说出来了。
这是红果果的骂人啊!婶婶可以忍,叔叔也不可以忍呀!
李白就算脾气再好,也不能被人指着鼻子骂吧
反手一巴掌就抽过去了。
&nbs
第三十五章 荥阳郑氏好狠
唐代的翰林院,与后世有所不同,此时尚处在翰林院发展的初期。
虽然人员与职责,还远没有明、清两代那么繁杂。
但是,隐隐已经展露出了天子幕府的峥嵘。
翰林院自大唐建立之初起,便开始设立。
初时,仅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有点类似于后世的中科院和工科院。
到了李隆基手上,翰林分为两种,一种是翰林学士,一种是翰林供奉。
翰林学士,担当起草诏书、给皇帝侍读、侍讲经义等职责。
而翰林供奉,则并无甚实权,只需要陪皇帝练练书法、切磋切磋棋艺、玩玩音乐、作作画、赋赋诗等,说白了就是皇帝的艺术顾问。
原来的李白,就是一名翰林供奉,因而他常常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
而如今,李白金榜题名,以状元郎的身份进入翰林院,担任的当然不是翰林供奉了。
翰林待诏是翰林学士院里的中层官员,属于翰林学士预备梯队。
在各朝各代,翰林学士始终是社会中地位最高的士人群体。
翰林院里集聚着时下知识分子中的精英,只有科举考试排名靠前的进士,才能够有资格进入其中。
故而,社会地位优越,被誉为清流之中的清流。
譬如在历史上,唐朝的杜甫、张九龄、白居易,宋朝的苏轼、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明朝的宋濂、方孝孺、张居正,晚清的曾国藩、李鸿章等等,皆是翰林中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