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造反成功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烟波江南

    虽然严知理没有回答,但是严舒锦心中已经有了答案,怕是苏湖之战粮草不足这件事,真的是大伯严超算好的。

    严启瑜倒是仔细想了一下杜先生教的东西,又把需要背的书在心中默念了一遍,这才闭眼开始睡觉。

    严知理已经告诉他们要进宫的事情,杜先生和方姑姑那里提前打过招呼了,杜先生留的功课也被他们送了过去。

    这是严舒锦第二次进宫,和第一次进宫之间其实并没有相隔多久,只是感觉截然不同。

    第一次进宫还有些茫然和无措,这次进宫却格外轻松,就好像去亲戚家串门一样,虽然这个亲戚住的地方有些太大了。

    严知理只帮他们送到了宫门口,看着陈秋贴身的宫女把人接走,这才放心离开。

    陈秋早早就等着他们了,见到柳勤带着孩子们走过来主动迎了过去。

    严舒锦和严启瑜同时叫道:“伯母。”

    陈秋满脸笑容,看着两个孩子的眼神很温柔:“怎么没坐轿子过来走过来累不累”

    “坐了。”柳勤和陈秋其实也很多年没见,只是柳勤刚嫁给严知理的时候,陈秋就把她当妹妹一样照顾,两个人感情极好,说话之间也没有生疏:“只是到半路,宝姐和贵哥想自己走,我瞧着离约的时间还早,这才带着他们走了过来。”

    严舒锦说道:“伯母,不累的。”

    严启瑜在一旁点头。

    陈秋这才不再说什么:“我带你们去看娘,娘一直念叨着你们。”

    严舒锦主动上前把自己的手塞进了陈秋的手里,说道:“伯母,我可想吃你做的槐花包了。”

    陈秋看了眼走在严舒锦身边的严启瑜,笑道:“这有什么难得,等槐花开了伯母就做给你吃。”

    “也给弟弟尝尝。”严舒锦笑嘻嘻地说道:“弟弟都没有吃过呢。”

    陈秋有些期待地看向了严启瑜。

    严启瑜点了点头:“姐姐以前就说过,伯母做的槐花包子特别好吃。”

    陈秋眼睛红了下,却马上露出笑容:“好,多给宝姐和贵哥做一些。”

    其实开始的时候严启瑜心中有些怕陈秋的,毕竟那天吃饭陈秋的模样把他吓住了,不过后来听姐姐与他说了伯母的事情,心中又觉得伯母很可怜,他一直对姐姐口中那个哥哥很有好感的。

    严启瑜想了一下,又看了眼母亲,这才走到陈秋的另一边,伸手握着她的手说道:“伯母也吃。”

    陈秋使劲点头,看着严启瑜的眼神越发的慈爱起来。

    严老夫人年纪大了,起得比较早,开始的几天被人伺候着,还有人陪着说话,严老夫人觉得挺舒服的,可是这才过了几天,就觉得无所事事了。

    原来的时候,每天早起就去买买菜,回来喂鸡收拾一下屋子,偶尔到门外的树下坐着和人聊聊天,好像不知不觉一天就过去了。

    如今别说买菜干活了,就是大儿子的那些妾室带着孩子来陪她说话,她都觉得和那些人聊不到一块,而且严老夫人总觉得宫中这些人都瞧不起自己,就连那些个孙子孙女都是这样的。

    如此一来,严老夫人越来越想自己从小带到大的宝姐和贵哥了。

    不管吃到什么好的,严老夫人都让人送一份给宝姐和贵哥吃,时不时就要念叨两句,不过她也有自己的智慧,从来不在宫里这些孙子孙女面前念叨,就怕这些人觉得自己偏心,到时候欺负宝姐和贵哥了。

    严超和严知理想给母亲一个惊喜,特意没有告诉她,所以严老夫人在看到宝姐和贵哥后,一把把人抱住,心肝宝贝的喊个不停,又让人赶紧端了糕点水果上来。

    严舒锦和严启瑜也很想严老夫人,他们两个都是严老夫人带大的,有什么好东西严老夫人都先紧着他们吃。

    “奶,爹给我和弟弟请了先生,上五天的课休息一天,我们太想你了,请假过来的。”严舒锦抓住严老夫人的手撒娇道:“先生可严了。”

    严老夫人一听,格外的贴心,拿了一块枣泥糕塞到严舒锦的手里,又拿了一块给严启瑜:“以后可不许逃课知道吗对先生要尊重。”

    这糕点是御厨特意给严老夫人准备的,味道偏甜腻一些,毕竟人老了口味重,严舒锦他们吃起来就不太合口了:“奶,我吃这个太甜了。”

    严老夫人闻言说道:“我让人给你们端点不太甜的,贵哥还在换牙不能吃太甜的。”

    严启瑜把嘴里的咽下去说道:“一块没事。”

    严舒锦也点点头,他们都不是浪费的性子,而且又不是难以下咽。

    严老夫人怎么看都觉得宝姐和贵哥好,忍不住嘟囔道:“怪不得给旭哥他们,他们都不爱吃,不合口也不直说。”

    严舒锦已经把枣泥糕吃完了,说道:“他们害羞,我和贵哥是奶带大的,有什么都敢说,等他们和奶你相处久了,就好了。”

    严老夫人伸手戳了戳孙女的头:“小机灵鬼。”

    严舒锦蹭到严老夫人怀里:“奶我想吃鸡腿和大肘子。”

    &nb




12.012 土包子的想法
    第十二章

    韩氏微微蹙眉,配上她绝美的容貌,让人恨不得把所有美好的东西都给她:“那是我表姐,而且休妻怎么了吕将军如今已经是高官,他的妻子不仅安要能排妥当家中的事物,还要能出门和人打交道,那女人不仅是村妇还大字不识一个,总不能吕将军回家还要自己管理府里的账务吧”

    陈秋和柳勤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心中有些难堪和不满。

    严老夫人气呼呼说道:“不认字怎么了我也不认字。”

    严舒锦一脸疑惑问道:“大伯,什么休妻另娶他为什么要休妻另娶”

    严知理也瞧不起吕将军,说道:“贬妻为妾,又另娶世家女。”

    “我记得方姑姑说过,婚事讲究门当户对,既然他当初娶得是农家女,那么他当时也不过是个普通农民。”严舒锦的神情平和,声音清脆带着女孩子特有的娇憨:“他妻子当年都不嫌弃他穷,也不知道他以后会发达,一直跟着他照顾他,怎么如今他发达了,就不要他的妻子了,这样只能同苦不能同甘的人……爹,你不要和他太接近,他人品不好。”

    严舒锦这话说的朴实,道理却是最正确的。

    严老夫人说道:“对,宝姐说的就是我想的。”

    韩氏脸色大变,勉强笑道:“宝姐年纪小不懂,我表姐世家出身,琴棋书画样样都会,定能照顾好吕将军,让吕将军可以专心为夫君做事的。”

    严舒锦看向韩氏:“我觉得你也很奇怪,既然你觉得世家出身很高贵,怎么还上赶着给人当继室这不矛盾吗”

    没等韩氏说话,严舒锦又问道:“而且你这表姐这么聪慧,为什么还要去抢夺一个村妇的丈夫呢爹,那个吕叔叔认识字吗”

    “不认识,而且年纪比我都大。”严知理丝毫不给韩氏留面子:“他儿子都要娶妻了。”

    严舒锦挠了挠脸:“所以你表姐看上了吕叔叔什么难不成是因为吕叔叔如今发达了,你表姐就去捡现成的”

    这话说的不客气,说到底也是严舒锦听了韩氏的话心中不舒服故意的。

    陈秋看着韩氏难看的神色一下笑了出来,说道:“宝姐年纪小,说话直,韩妹妹别和孩子计较。”

    韩氏咬唇,眼睛都红了看向一直没说话的严超说道:“夫君,我……我表姐只是仰慕吕将军是英雄,她怎么能这样说我表姐”

    严老夫人见韩氏说严舒锦就不乐意了:“宝姐还是个孩子,你多大人了,和她计较什么而且宝姐说的话哪里不对了”

    严超是喜欢韩氏模样的,对她也多有宠爱,看着她这个模样虽然有些心疼,只是他心里的想法和宝姐说的差不多:“行了,你回去吧。”

    韩氏像是站不稳一样晃了晃。

    此时刘氏也带着孩子过来了,严超说道:“让他们都回去。”

    韩氏直接带着孩子离开,出门的时候看到刘氏,刘氏的两个孩子穿着红色的衣服,打扮的格外喜气,韩氏打量了一番眼神带着不屑:“你想讨好老夫人,没想到人家连见都不愿见,白费你一场心机。”

    世家讲究一个雅字,很少穿这样艳丽的颜色,就连首饰一般都选玉这类的,金银这类俗气的东西很少上身的。

    可是这样的素雅,严老夫人并不喜欢,她喜欢孩子们穿的喜气一些,知道儿子有钱了,特意让人给几个孙子孙女打了巴掌那么大的金锁,还都是实心的,又难看又俗气,韩氏收了直接让宫女给收到库房去了,倒是刘氏还特意让两个孩子戴上去给严老夫人看。

    严老夫人对刘氏明显更亲近一些。

    刘氏注意到韩氏发红的眼睛,心知自己这次怕是被韩氏这个没脑子的连累了,她把拎着的点心交给了守在门口的宫女,温言道:“这是老夫人前几日提的白糖糕,我特意让人做了些,麻烦替我送进去。”

    宫女行礼后,这才接下来。

    刘氏根本没有搭理韩氏,早在几年前严超就不太去刘氏的房中了,不过刘氏的父亲是最早投靠严超的那一批武将,手上还有兵权,而她自己也为严超生下一儿一女,如今她的儿子还是严超的长子,没有嫡子的情况下,她的儿子就是最尊贵的。

    说到底刘氏比韩氏要看的清楚,刘氏现在指望的就是自己的儿子。

    屋中,严舒锦偷看了严超一眼两眼三眼,那机灵的小模样弄的严超心情大好,笑道:“宝姐有什么话要对大伯说的吗”

    严舒锦乖乖点头:“大伯,你别难受。”

    这话一出,屋中的人都愣了,有些疑惑地看向了宝姐。

    严超顿了下问道:“宝姐觉得大伯在难受吗”

    严舒锦小大人似得叹了口气,说道:“因为换作我是大伯,我也很难受的。”

    严超看着严舒锦的眼神格外的慈爱:“宝姐觉得大伯为什么难受”

    严舒锦掰着手指说道:“当初就是因为前朝的皇帝和那些世家太过贪婪凶残,我们家还算富裕也只是能吃饱饭而已,后来要交上去的粮食越来越多,家里过不下去了,大伯和父亲才离开的。”

    严超和严知理也想到那时候的日子,那时候家里除了他们兄弟两个,严老夫人他们都是一天两顿饭,他们家勉强能吃饱再存下来一些,后来赋税越来越重,实在过不下去了



13.013 土包子的狠心
    第十三章

    回到家后,严舒锦和严启瑜睡了一个时辰,就自己起来去找杜先生补课了。

    杜先生在府里有单独的院子,靠近偏门的位置,进出都很方便。

    看到严舒锦和严启瑜过来的时候,杜先生正在院子里烤东西,他也不知道从哪里弄了兔子来,已经快烤好了:“你们不会是掐着时间过来吧”

    不管严舒锦还是严启瑜都吃饱了,可是闻到香味,还是让人忍不住咽了咽口水,严舒锦带着弟弟走过去,笑道:“杜先生。”

    杜先生把东西递给一旁的书童,自己站起来拍了拍衣服:“这边坐。”

    像是早就料到严舒锦他们会过来,不远处摆了一张桌子放着三张椅子,三个人都坐下后,就有丫环端了茶水点心来。

    杜先生问道:“想好答案了吗”

    严舒锦和严启瑜都点头。

    杜先生笑着问道:“谁先说”

    严舒锦反问道:“先生想先听谁的”

    杜先生倒是没生气,而是端着茶喝了口,说道:“随你们。”

    严启瑜想来一下问道:“先生镇子里有多少青壮有多少老弱有多少孩子女人”

    这个问题他昨天忘记问了,想了一夜想出了两个办法,不过要根据镇子的情况来选择。

    杜先生挑眉看了严启瑜一眼,说道:“有区别吗”

    严启瑜愣了一下,正色道:“我觉得有很大区别。”

    杜先生看着严启瑜的坚持,心中满意,面上却很平淡说道:“我觉得没什么区别。”

    严启瑜有些茫然看了看杜先生又看向严舒锦,他本来以为姐姐昨天是忘记问了这个问题,可是现在看来,好像又不是,那是他考虑的方向不对吗

    杜先生问道:“想好了吗”

    严启瑜犹豫了一下点头说道:“昨天是姐姐先说的,今天我来吧。”

    严舒锦说道:“好啊。”

    严启瑜说道:“我觉得难民不太对,再怎么样也不可能只剩下老人和孩子,一般情况下,老人和孩子身体弱,出了什么事情都是最先没有的。”

    如果灾荒这样的事情,一般最先被抛弃的都是老人,其次就是孩子了,单单是抛弃还好一些,很多时候还会有易子而食的事情发生。

    这些严舒锦倒是没有见过,是听王夫人身边的一个婆子说的,婆子说自己运气好,最终活下来被王夫人救了,她就一直留在王夫人身边伺候着。

    严启瑜想了下接着说道:“我觉得封锁大门,不让他们任何人进来,然后每日从城墙上面用篮子把食物送下去。”

    严舒锦认真听着弟弟的想法,眼神闪了闪,倒是没说什么。

    严启瑜其实也有些拿不准:“除此之外还要报官,请官府派人来收拢这些人。”

    杜先生忽然问道:“既然这样,你为什么要问镇子中有多少青壮年呢”

    严启瑜犹豫了下说道:“如果青壮年多的话,我想在镇子里单独收拾出一个院子来收留这些人,然后让轮流巡逻守着院子。”

    杜先生点了下头,看向了严舒锦问道:“那你怎么想的”

    严舒锦摸索了一下杯沿,说道:“我不知道。”

    其实早在杜先生说完这个问题的时候,严舒锦就想到了要怎么做,只是她考虑了一夜,要不要换个答案。

    杜先生是她父亲安排来教导他们的,想来最迟明天,他们的回答就会传到她父亲的耳朵里,哪怕她觉得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却不能保证别人听了会不会觉得她太过狠心了。

    只是严舒锦记得王夫人说过,一个人如果太聪明了,难免会被人忌讳,哪怕是最亲近的人也是如此。
1...34567...9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