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好女婿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任国成

    身为内阁首辅,史可法的文笔自然绝佳,写罢又经过钱谦益和王铎二人的润色,三人先后在上面签名之后,便派人送入了司礼监盖印。虽然崇祯昏迷不醒,不过只要由内阁拟旨经司礼监盖上玉玺之后,这便是一封完全合法的圣旨,皇帝看没看过并不重要。

    对内阁的这封圣旨,主掌司礼监的韩赞周自然举双手赞同,圣旨一到司礼监便盖上了玉玺。

    陈越的事情解决了,接下来便是最重要的立储之事,国不可一日无君,一旦崇祯驾崩就必须得有新君登基。而以崇祯现在的病情,必须得尽快确定储君人选。而崇祯无子,立哪位藩王为储君就必须进行商议了,而这个权力自然在内阁或者说在朝廷的手中。几个阁老千方百计把陈越从九江赶到更远的武昌,也是不希望立储受到武将的干扰。

    诸位,陛下病重恐难清醒,其清醒时也并没有留下口谕圣旨,立哪位藩王为储,只能由我等替陛下决定了。各位可以畅所欲言,看看哪位藩王合适。

    此等大事,自然得由史可法这位内阁首辅当朝官员第一人主持,故史可法率先发话,希望能够现在内阁中形成决议,三人意见先统一,然后再通报朝廷诸官员。

    钱谦益和王铎相互看了一眼,却没有说话。此等大事史可法这个首辅都没发表看法,他二人自然不宜早说。

    自古以来,立储有立亲立贤之说。然而贤终究是众人之说,众议纷纭难以分辨。故为了社稷稳定,各朝各代立储君时都是以亲为先,我大明更有长子承继大统的惯例。

    现在陛下无子,也无兄弟在,唯有从神宗的子孙中挑选继承大统的人选。现存的神宗子孙中唯有惠王和桂王两藩,以本阁的意思,储君当从惠桂两藩之中产生。

    身为首辅又是清流的一员,史可法向来支持按照血脉伦序选择皇储,如在福王之时,虽然当时钱谦益上蹿下跳勾连众多的东林党大臣,试图以立贤为名拥立潞王继统,潞王是神宗的兄弟一枝,在血脉上要更远一层。史可法经过慎重考虑后,认为还是应该从神宗子孙中选择皇帝人选,和当时的凤阳总督马士英密议之后,决定立神宗的儿子桂王为皇帝,不过后来高杰刘良佐刘泽清等军阀强行拥立福王,马士英也倒戈,立桂王之议才作罢。

    那以元辅的意思便是立惠王了,惠王整日只知参禅信佛,万事不理,根本不谙任何世事,如何能承继大统?王铎冷笑道。

    就在去年冬天的时候,桂王朱常瀛薨逝,神宗的儿子中便只剩下了惠王朱常润一人,王铎才有此问。而惠王朱常润在所有朝臣眼里,是丝毫不通世事的废物,不管什么时候都没人考虑他当皇帝。

    惠王自然不适合当皇帝,但尔等不要忘了,老桂王虽然薨逝,但他的儿子还在,安仁王朱由楥和当今陛下辈分相同,可援由兄终弟及,由安仁王继统最为合适。史可法道。

    老桂王朱常瀛死了,但他还有两个儿子活着,便是三子安仁王朱由楥和四子永明王朱由榔,在史可法看来,由朱由楥最为恰当。

    史可法的话占据了大义,符合封建君王继承的伦序观念,钱谦益和王铎相视一眼,都知道不好反驳。

    不过涉及到储君之争,牵涉的利益实在太大,这种时候根本没法让步。钱谦益沉吟一会儿,终于开口。

    元辅所说不是没有道理,但有一个问题咱们得清楚。据传安仁王身体孱弱多病,而其所在广西梧州距离南京可是有着山水之遥,现在大明正是局势动荡的时候,陛下的病情有如此沉重。老夫以为没必要非得兄终弟及这么死板,而应当考虑到大明现在的实情。

    是啊元辅,钱谦益话音刚落,王铎立马跟上,若是正常年月,当然立桂藩一系最为适合,可元辅您也得看看现在是什么情况,湖广江西的西贼还未肃清,四川一省完全陷入流贼之手,北方的疆土丢失大半,满鞑猛攻山东登州将近半年,而朝廷却根本派不出援兵,一旦登州沦陷满鞑趁机南侵,局势将更加岌岌可危。

    想当初就是因为您舍近求远非要立桂王,才有了福王之乱,前车之鉴犹在,您可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

    胡说八道,福王之乱难道是本阁引起的吗?若是当初按照本阁的意思立桂王,桂王远在广西等到了南京需要半年时间,而陛下那时早就到了南京了,还哪里有乱局?史可法怒道。

    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嘛,从广西到南京数千之遥,走路至少半年的时间,咱大明可耽搁不起这么长的时间啊!王铎自知失言,连忙补救道。

    那以你的意思呢?史可法冷冷的看着王铎问道。

    元辅您也说过,立亲立贤,既然桂藩太远,但潞王却在杭州,距离南京只有几百里,旬日可至!潞王血脉虽然比桂藩远了一层,其贤明之处却尽人皆知,再加上其距离南京又近,由潞王继统最为合适!王铎笑道。

    潞王!想当初北京陷落的消息传到南方时,钱谦益便鼓动着当时南京众大臣们提议立潞王继统,现在王铎又提议立潞王,史可法怀疑王铎和钱谦益两人已经串通好。

    立统关系重大,谁率先劝进便有拥立之功,若是潞王真的继统的话,凭借今日的据理之争,这王铎便能排挤掉史可法在内阁的位置往前挪一挪。对这点,史可法自然心知肚明。

    牧斋公,对此事你怎么看呢?史可法向一直沉默的钱谦益问道。若是钱谦益也支持潞王继统,以二比一的情况下,史可法深知自己绝对独力难支。而很明显,钱谦益肯定会支持潞王,王铎不过是他的马前卒罢了。

    然而,钱谦益的话却让史可法吃一了惊,原来钱谦益和王铎并不是一伙儿。

    元辅,既然觉之兄说可以立贤,老夫又有其他想法。既然可以立贤的名义立潞王,那么是否可以用同样的名义立其他藩王,哪怕是远枝藩王呢?钱谦益笑道。

    钱牧斋,你什么意思?史可法还未说话,王铎冷然问道。

    以觉之兄的说法,潞王贤明,距离南京又近,可以立为储君。现在有一位藩王,贤明之处胜过潞王十倍,距离南京同样很近,是否也可以立他为储君呢?钱谦益笑着问道。

    贤明胜过潞王十倍,老夫倒是想听听你说的哪个?王铎冷笑道。

    钱谦益突然开口,明显是针对王铎,史可法的心顿时放了下来,安然坐在椅子上喝茶,笑看这二人撕逼。只要这二人意见不同,则一切便在他这个首辅掌握。

    唐王朱聿键!钱谦益凝住笑容,从口中蹦出五个字。

    王铎愣了一下,忽然哈哈大笑了起来。

    唐王,钱牧斋,你是来搞笑的吗?唐王一系是太祖所传,并非成祖后代,而且唐王的辈分比之陛下高了两辈,谁当皇帝也轮不到他啊!

    觉之兄,是你刚刚说要立贤,唐王自奉甚俭宽明恭俭,不饮酒,精吏事,洞达古今,勇于任事,循良爱民,而有抚绥大略。当初清兵破关抢掠,唐王刚刚继藩,便毅然募兵北上勤王抗清,并为此惹下了牢狱之灾,如此有担当的藩王哪个能比得上?

    眼下大明正值动荡之际,需要一位英武敢为的君主,带领大明澄清玉宇收复河山,潞王貌似贤明却生性懦弱,并非合适的皇帝人选。而唐王虽然伦序疏远,却也是皇家血脉太祖后裔。想前宋时,南宋群臣能排除异议,立宋太祖一系的宋孝宗为太子,我等又如何不能抛弃固有的传统,立同样是疏远宗室的唐王继统?而如今的大明,和南宋之时又何其的相似?

    钱谦益的一番话有理有据,令王铎哑口无言。史可法的脸色也严肃了起来。

    史可法原以为钱谦益反对王铎立潞王,所以才推出唐王搅局,可现在看来,钱谦益却是早有准备,推唐王出来绝非偶然!

    对唐王,史可法也有所了解,毕竟逃到南方的藩王根本没有几个。唐王的情况和钱谦益说的差不多,若论个人能力的话远比其他藩王更适合当天子,毕竟敢于募兵并亲自带兵勤王抗清的没有几个,而唐王不仅做了,带兵北上时还和途径的流贼厮杀了好几场,竟也取得了一些胜利。

    所以从能力从敢于任事来说,唐王远在其他藩王之上。可是立储君却不能只看能力,更要看血脉的远近。所谓明正才能言顺,唐王的血脉太过疏远,若是立他的话必然引得天下百姓群情议论,甚至引发大明的动荡。

    而立桂藩甚至是潞王,要远比唐王更加的合适,毕竟血统之念在大明深入人心。

    唐王,血脉终归太过疏远,并不合适!深思了一会儿,史可法出口道。

    为何不合适?唐王难道不是太祖的后裔朱家的子孙?钱谦益反问道,这个时候元辅你不能在抱着血脉说事了,我们身为宰辅,要有责任为大明选择一位合适的君王,一位有能力带领大明中兴的君王。和大明的江山社稷相比,血脉伦序这些又算不得什么!

    钱谦益刚刚一直闭口不言,谁知道现在却坚持己见来了,史可法顿时觉得十分的棘手。钱谦益是东林党党魁,在士林中影响很大,虽然经过福王之乱威望有所损伤,可是在朝堂上依然有着不少的拥护者。若是钱谦益和自己意见不一的话,必然会使继统之事横生波澜,若是时日拖延良久被有心人利用,说不定福王之祸会重演!

    内阁中,三个大佬争执不休,一个个面红耳赤,难以达成统一意见。三个阁老各自推举自己拥护的藩王,各执一词谁也不肯放弃。而若是连内阁都不能统一的话,放置在朝堂将更加的不能统一了。史可法头疼的发现,这件事真的很棘手,很难!他虽然身为首辅,有着最高的权力,却也没法强行决定此事,因为若是有太多朝堂大臣反对的话,必然会引起分裂。而现在的大明,根本经不起震荡。

    班房中几个阁老争执不休,内阁的属官中书舍人都被远远的赶开,听着隐隐传来的争执声,这些属官们一个个面面相觑,原来,这些向来一团和气的大佬们也有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

    不知过了多久,争执声渐渐小了,然后便看到次辅钱谦益和阁老王铎从首辅史可法的班房走出,各自回了自己的班房。

    于是,各属官便知道争执结束了,各自向着自己的工作的班房走去,去服侍各自的上官大佬去了。

    争执的结果出来了,争执了半天三人也没有达成统一意见,最后不得不相互妥协,约定三日后举行朝仪,由六部九卿的大佬一起,来决定储君的人选。

    这样无论哪位藩王得到了多数人的支持,其他人也就没了意见,是消除争端的最好办法。而储君的人选,便从三人支持的桂藩潞王唐王三人!

    :四千字,两章合一。




第741章 坤兴公主要出手
    对现在的朝廷来说,立储才是最大的事情。原先九江战事正酣之时,朝中大臣们还担忧着一旦战事不利大明有倾覆的危险,若是大明完蛋了,立不立储还有什么用,所以前些时日虽然经常有大臣上疏议立储事,对朝堂来说,和西贼的大战再是更值得关注的事情。

    而现在,五十万西贼主力被击溃,齐国公指挥着军队高歌猛进正痛打落水狗,既然局势已经转危为安,自然要把精力放到立储之事上来。更何况皇帝崇祯中风病危,立储更是迫在眉睫。

    而三位阁老在立储之事上的分歧已经流传出来,群臣们更是议论纷纷各自争执不休,六部衙门中官员整日议论此事,便是连原本的工作都无心去做。三位阁老都各自有支持者,此刻也纷纷开始串联,以期望赢得更多的支持。

    皇帝病重不能理事,所有的事务都压在了内阁之中。三个阁老各有负责的一块儿,现在也都忙的连轴转,毕竟别的官员可以怠政,他们却是不敢,因为内阁是大明的中枢,这里事情要不及时处理的话,下面就会出现乱子。

    而身为首辅兼管兵部吏部的史可法,其身上的担子更大,现在江西湖广战事频繁,每天都有大量的奏疏递到他这里需要批阅,兵事如火,任何一封奏疏都不能轻视,都需要及时批复。

    元辅,这有一封齐国公亲笔的奏疏,需要您批阅。中书舍人李琦负责整理通政司送来的奏疏,分门别类之后再按照轻重缓急交由史可法处理,当看到其中一封时,立刻便是神色一变,连忙拿到了史可法的面前。

    齐国公陈越身为五省经略,负责五省民政战事,他的奏疏事关重大,任谁也不敢轻视拖延。

    史可法连忙放下手头的文书,接过来仔细看去,却是陈越向朝廷上报,江西流贼基本剿灭,首府南昌业已收复,告捷的同时也说其为五省经略没法事必躬亲这么大地盘自已管不过来,推荐在攻灭西贼中立下大功的兵备道阎应元为江西巡抚,负责接下来的江西剿匪事宜。

    兵备道阎应元?史可法皱起了眉头,他印象中就根本没有这样一个人,朝廷什么时候委任过这样一个兵备道了?虽然陈越在奏疏中罗列了阎应元的军功,可连自己这个内阁首辅都不了解这个人如何能委以巡抚这样的要职?

    齐国公出兵剿匪之前,朝廷给他过一些空白的委任状,他可着情委任一些五品以下的官员,只需要在兵部吏部报备即可。也许这阎应元是齐国公临时委任,并未来得及报备。李琦轻声说道。

    当时张献忠带着数十万大军顺江而下,湖广江西悉数沦陷,其形势实在危急,为了尽快出兵讨贼,朝廷给了齐国公陈越远超平常的权限,这件事史可法自然是知道的。

    不过五品以下的官员也就罢了,现在陈越竟要推荐江西巡抚人选,江西巡抚可是一省之长封疆大吏,岂能等闲视之!

    来人,去请兵部尚书王寅过来,本阁要问一问这个阎应元的事情。史可法吩咐道。

    大的事情由内阁处理,但普通的战事军情都是报到兵部,阎应元的事情兵部尚书王寅应该知晓。

    乾清宫里,贤妃张秀儿正在喂崇祯吃粥,用银勺舀起玉碗里的米粥,小心的吹了一会儿,等凉了以后再喂到崇祯嘴里。崇祯依然昏迷不醒,一勺子的粥往往会有大半勺子从嘴角溢出,这时张秀儿便会放下碗,取出锦帕小心的擦拭。

    自从崇祯中风昏迷,张秀儿便衣不解带的侍候在崇祯榻前,一应服侍进食全都亲力亲为。

    一旁儿,奶娘正在给几个月的小公主喂奶,小公主吃饱了奶水在奶娘怀里挣扎了一会儿便沉沉睡去。

    坤兴公主坐在崇祯床榻一旁的锦墩上,在呆呆的发愣。

    这一天多来,发生的事情实在太过突然,令坤兴实在心绪难平。

    三弟定王被害,父皇中风昏迷,接连的打击便是一般的人都受不了,何况坤兴也只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女!

    对自己的弟弟三皇子,坤兴公主一直以为他已经死了,因为这么长时间以来一直没有一点消息,肯定是和其他两个兄弟一样死在了乱军之中。可谁曾想刚刚得到他活着的消息,却是被害的噩耗!

    对这样的打击便是坤兴都受不了,更何况是原本就病重的父皇了!

    可是经过内心的伤痛以后,坤兴也渐渐冷静了下来,开始盘问其中详情,并喊过韩赞周询问其中的细节。韩赞周当然把三皇子被杀的事情推得一干二净,只是说死于满鞑的追杀。

    坤兴公主心中有着极大的疑惑,因为在她看来,既然东厂的人已经把三弟从山东救出,进入到了淮安境内,而淮安已经是大明的势力范围,又怎么可能在那里被满鞑追上杀死?

    所以其中必有阴谋!而东厂的人绝对逃不了干系。

    可即便知道有阴谋,坤兴也不敢多问,因为她知道现在不必往日,父皇中风昏迷不能理事,这内宫掌握在韩赞周的手中。而经过试探之后,坤兴公主发现便是首辅史可法也指望不上,其太过迂腐不会听自己这个公主说什么。

    而自己唯一能够依靠的陈越,却带着大军远在数百里之外的九江。

    而现在据说,内阁以及满朝官员正在争论着立哪个藩王继统!

    父皇还在昏迷还未驾崩,这些朝中官员便商量着迎立新的主子,这让坤兴公主觉得更加的寒心!

    不行,必须想法让陈越回来,这样才能掌控住朝中局势,父皇只要还在,我看哪个藩王敢进入南京!

    只要陈越回来,便可以着手查明三弟被害的真相,抓住害死三弟并致使父皇中风昏迷的凶手,为弟弟和父皇报仇雪恨!
1...297298299300301...4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