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好女婿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任国成

    为君者不必事事亲力亲为,若是这样,要大臣们何用?

    为君者只要做到耳聪目明,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知人善任,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做到这些就可以了。至于繁杂的朝政,涉及到真正的大事才需要过问,像一般的庶务交由内阁处理便可。朝臣们做事不好,有督察院御史们查漏补缺,有锦衣卫为公主你盯着,所以没必要事事亲力亲为。

    看着坤兴公主认真的样子,陈越生怕她变成另一个崇祯,便挖空心思劝诫着。

    听了陈越的话,坤兴公主仔细思考好久,这才点点头。

    人家明白了,可是人家现在对好多事真的不懂,想尽快熟悉朝政啊。坤兴委屈道。

    陈越笑笑:熟悉可以,但不许太累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熟悉政务也得慢慢来,不能指望一日吃个胖子。

    坤兴点点头,知道陈越是担心自己,为自己着想,乖乖道:知道了

    你刚刚说我父皇被朝廷那些大臣们愚弄是吗?你现在还让我相信他们?过了一会儿,坤兴公主突然想起什么,疑问道。

    愚弄很正常,相权君权之争历朝历代都有。文官们总想把皇帝当成一尊佛供起来,天下事才能任他们为所欲为。所以才有万历爷被大臣们逼的数十年不上朝。

    而一个皇帝若是能做到耳聪目明,便能明辨是非不被大臣们愚弄,才能掌控着这个天下。陛下错就错在一登基便废除了厂卫,等于是自断了自己的耳目,然后他听到的看到的都是文官们告诉他的,又岂能不受愚弄。

    而公主你却不同,现在锦衣卫掌握在咱们手里,而且锦衣卫规模会越来越庞大,又有谁敢愚弄咱们?所以和陛下相比,公主你的起点无疑要高出很多。

    对大臣们既要防范,又得信任,要不然这么多的朝政事务该如何处理?

    坤兴公主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不懂没有关系,有我呢,慢慢学就是。陈越笑道。

    坤兴公主点点头,依偎在了陈越胸前。

    阿越,这天下如此,难道真的是我父皇的过错吗?坤兴公主还有些耿耿于怀。

    有陛下的责任,更多的却是大明的固有顽疾。陈越道。

    你能不能详细说说?

    大明的顽疾很多,最大的顽疾便是朝廷百姓贫困,财富都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宗室勋贵士绅,这三批人占据了大明九成以上的财富,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百姓贫困不堪。若是平常年月,大家好歹能有口饭吃,日子还能过的下去。可是最近这几十年,天气越来越冷,北方连年旱灾颗粒无收,百姓们嗷嗷待哺。而朝廷非但拿不出赈灾的钱粮,反而为了对付关外的满人连年加征赋税,使得百姓们雪上加霜,才不得不铤而走险,于是便有了了陕北流民的暴动,持续了十多年之久,而大明也因此落到如今的境地。

    不过现在大明丢失了半个河山,封在北方的宗室大部分不复存在,南方的宗室本来就不太多,而北京的勋贵们大都不复存在,南京的勋贵两年前被我清洗了一番,现在也只剩下寥寥几个。如今三者中唯一存在的便是士绅,而偏偏在南方士绅们的势力根深蒂固。

    进者为官,退者乡绅,这大明与其说是你们朱家的,不如说是士绅们的,在这南方,士绅们控制着大明八成以上的土地,控制着大明九成以上的财富,朝廷的旨令仅仅能下到县城,而广大的乡村便是士绅们的天下!

    士绅们掌握着大量的土地,却不需要缴纳任何税赋,士绅们掌握着天下所有的生意,却从来不缴商税。南方的商贸发达之极,茶瓷丝绸棉布行销天下海外,可是朝廷每年收的商税寥寥无几,朝廷的收入只有盐税田税,殊不知真正的税收大头却是商税,可是这些生意都掌握在士绅们手里,而大明根本没有商籍,便是想收商税也无从收起。

    朝廷的税收都压在那些贫困的百姓身上,都说江南富裕鱼米之乡,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可是每逢灾年,还是有无数的百姓卖儿卖女。

    士绅,便是附在大明躯体上的水蛭,一日不清楚,大明便一日不能康复!

    可是,若是没了士绅,谁来为我朱家管理天下?而咱们要真的对付士绅的话,必然满朝反对,处处烽火,不用满鞑打来,恐怕士绅们便能把咱们推翻。坤兴公主疑问道,虽然她和崇祯一样,对着官员们本能的不信任,可是却也知道,大明离不开士绅。

    陈越赞许的点点头,很是为坤兴的聪慧感到高兴,咱们自然不能轻易对士绅们宣战,至少现在不能。天下未定,咱们需要一个稳定的朝局,所以我在和史可法他们虚与委蛇,即便打入南京也没有动他们一人。

    只有咱们的实力达到一定的程度,等到咱们赶走了满鞑收复了江山,威望一时无两之时,才能真正对他们动刀。

    当然那时也不是把他们全部杀光,而是要推行士绅一体纳税,征收商税人头税。

    而且,咱们要培养咱们自己的势力,培养真正能取代这些士绅们的力量。

    士绅们仰仗的便是科举做官,非进士不得做官这个规矩,咱们要渐渐把这个打破。

    不考科举也能做官?坤兴微微皱眉问道。

    当然,谁规定的非得进士才能当官?那些读书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靠着熟读四书五经,靠着会些几篇文章便能当一县之主,可是很多人庶务一点不懂,即便做官事情也都是下面的胥吏们去做,既然如此,为何不能让胥吏们直接做官?这些胥吏都是世代为吏,若论熟悉政务谁能熟悉得过他们?可偏偏非进士不得为官这条规矩,使得无数的人才智不得施展,没有上升的途径,只能拼命的捞好处。若是给这些人打开一条出路,这些人未必不能做的更好。

    比如现在的江西巡抚阎应元,原本不过是江阴的一个典史,干了多少年立了很多功劳才升为主薄,若是没有意外他这一生也休想当上知县。可是在西贼攻入江西之后,那些县令知府们一个个或者降贼,或者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城池被贼军打破,而只要这个小吏出身的阎应元,不仅守住了吉安府城,反而主动出兵击贼,击败了贼军大将,为我军牵制了数万贼军,若是没有阎应元,便是我想击败贼军也困难许多。你说说,那些举人进士出身的官员们,有几个能比得上这个阎应元?

    所以,我已经在江西做了试点,提拔这些有能力的吏员当官,辅以我驻军的军官,彻底改变江西的官制。

    现在江西湖广太多的地方沦陷,朝廷根本没有这么多的储备的官员,只能暂时同意我的要求。不过用不了多久,史可法他们肯定会上奏加开恩科,用新科进士取代我委任的官员,希望你到时一定要阻止他们。至少开恩科绝不允许。

    坤兴公主点点头,我明白了。

    陈越继续道:还有,我准备在南京开一座武备学堂,向天下广招学员,两年的学习期满之后一律进入军队。咱们大明的卫所军制早已败坏,只有改变军制,才能提高战斗力。

    同时,我准备以后再开始商学院工学院,培养各种技术性人才,以后慢慢的以这些学院的学生取代科举进士们,逐渐改变大明的官制,等到北伐成功,等到咱们的力量积蓄到一定程度之时,便是和士绅们决战的时刻,我大明到时必然会中兴!

    陈越的一番话令坤兴目瞪口呆,她完全没想到陈越布局如此深远,而听到大明必将中兴时,坤兴的呼吸局促了起来。

    大明中兴,这是崇祯一生的理想,也是坤兴公主以后的目标。而陈越的这番话,令坤兴公主看到了中兴的希望。

    :今天中秋节放假,回到老家帮着我爹收玉米,干了一天农活累的要死,九点钟才闲了下来,明天还得至少一天。但是想想现在时强推时期,断更会让编辑大大失望,更会令读者兄弟姐妹们失望,于是咬着牙写了四千字。




第790章 葫芦案
    一番长谈,陈越把自己的治国构思向坤兴公主和盘托出,坤兴公主由一开始的迷惑变得目光渐渐清澈了起来。

    总而言之,大明要想真正中兴,不是剿灭了流贼驱逐了满清这么简单,而是需要真正的国富军强,而不是现在国家贫困百姓更加困苦不堪。然而土地财富总是有限,士绅们占得多了,百姓们占得就少,所以士绅一体纳粮也是必然。

    不过现在大明内忧外患,不得不暂时安抚他们,不得不虚与委蛇。陈越叹道。

    坤兴公主点点头:没关系的,慢慢来就是,咱们都还年轻。

    可是有件事情我想请你谅解,便是郑家之事。

    韩赞周已经交代,是他把三皇子的事情泄露给郑家,导致三皇子被杀,所以郑家已经犯下了十恶不赦之罪,可是公主你也知道,现在的郑家盘踞在福建省,郑芝龙又是福建总兵,手中军队十多万,战船上千艘,势力庞大的很。

    若是公布了三皇子被害的真正原因,肯定会逼反郑家。

    郑家雄踞东南,水军强悍,想平叛并非容易的事。郑芝龙本就是海盗出身,若是其带着手下扬帆出海,再次为盗袭扰我大明海岸,其麻烦不亚于西贼之乱。

    所以我想密不公开三皇子的死因,把这一切都归在满跶头上,还请公主你能谅解。

    对坤兴公主来说,最恨得当然是害死她弟弟导致父皇中风的人,韩赞周是一个,而直接害死三皇子的却是郑家,陈越不希望她产生误会。

    坤兴公主却很冷静,阿越你准备怎么办?

    在陛下中风之前,韩赞周曾诬陷李国辅勾结满跶害了三皇子,咱们便按照韩赞周的说法,把罪名推在满跶身上,然后公布天下,如此郑家便和杀害三皇子的事情无关。

    而郑芝豹出兵与我交战本来就是奉史可法的命令,现在我既然和史可法和解,没必要再针对郑芝豹,所以过上几日便把郑芝豹等人释放掉,郑芝龙自然不会怀疑。

    虽然我和郑芝龙有些过节,那不过是海贸生意上的竞争,没到你死我活的程度,现在我已经封王,和你的关系有天下皆知,郑芝龙必然不敢再和我为敌,多半会想法和解化解掉过去的恩怨。

    等到恰当的时机,我会以朝廷的名义,召集天下所有总兵进京述职,到那时再趁机把郑芝龙拿下,然后以大军攻打福建,彻底摧毁郑家,为三皇子报仇!陈越把自己的计划向坤兴公主合盘托出。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一些时间本宫还等得起!坤兴公主点点头,同意了陈越的计划。

    翌日,史可法向监国公主启奏,说眼下内阁只剩下他一人,请求监国公主同意,补几个阁臣好协助自己处理政务。经历了唐王之乱,阁老王铎心灰意冷害怕受到牵连,已经上奏请求致仕,坤兴公主见王铎坚持便同意了其致仕的请求。

    而次辅钱谦益因唐王之事,自感有罪,便止足家中,上疏请朝廷查明己过。而史可法的意思钱谦益有功无罪,理应继续入阁理事。

    监国公主准奏,派人去请钱谦益回内阁,同时同意了史可法再推选几位阁臣的请求。

    按照朝廷惯例,入阁大学士推举必须有一名三品以上的官员提名,再由六部九卿朝廷所有三品以上的大员进行廷推,只有得到半数以上大员们的同意,才有进入内阁的资格。

    前大学士路振飞户部尚书高宏图分别得到了数名三品以上官员的举荐,这两个名额自然是史可法和陈越博弈后的结果。

    廷推的结果不出意外,路振飞和高宏图分别得到了半数以上朝廷大员支持。于是史可法便让人把廷推结果报给监国公主知晓,请求监国公主允诺。

    监国公主很快批复下来,同意了廷推上报的内阁增补人选,然而让众人意外的是,在路振飞和高宏图的名字后面,监国公主又增加了一个人名,却是兵部尚书王寅!

    廷推入阁是大明朝廷的惯例了,但除了廷推以外,还可以中旨入阁,也就是由皇帝直接任命内阁大学士,而监国公主代行皇权,自然有任命大学士的权力。

    当然,对于有骨气的大臣们来说,很多人以中旨委任为耻,遇到这种情况多半会力辞不做这个大学士。可是对王寅来说,他本身便只有举人的功名,按照明朝非翰林不得入阁的惯例,若是走正常途径,他这一辈子也别想入阁。而王寅本身也不在乎什么颜面不颜面,他紧跟着陈越之后早晚会和东林党这帮文臣们为敌,又岂会在乎他们的看法,于是便高高兴兴的进入了内阁,成为排在史可法钱谦益路振飞高宏图之后的第五顺位大学士。

    内阁补足了五位阁老,各阁老各司其责,朝廷的政务也步入了正规。户科给事中熊汝霖上奏,针对唐王之事,应该组成三法司进行会审,共同厘定唐王谋乱之举。

    经内阁讨论之后,同意了熊汝霖的上奏,宣布正式组成三法司,由刑部督察院大理寺共同审理唐王之乱。而与此同时,锦衣卫也把抓捕的一干人犯唐王郑芝豹方名夏刘孔昭等移交给了刑部,而意外的是,罪犯韩赞周在狱中突然暴毙,据传是咬舌自尽

    于是便有御史上奏弹劾锦衣卫指挥使刘能,说锦衣卫草菅人命严重失职,致使重要人犯竟然死在了锦衣卫诏狱中,刘能却大大咧咧的反驳,称这些年来死在锦衣卫大牢的罪犯没有一千也有八百,死个鸟人算什么事情?更何况锦衣卫已经录过了韩赞周的口供,人是死是活没有多少干系。

    有了锦衣卫提供的口供,在加上三司会审审讯的结果,唐王一案是罪犯刘孔昭伙同韩赞周趁着崇祯病重之时,试图谋夺皇位。很多大臣们不明真相受到了蒙蔽,所有的罪名都由韩赞周和刘孔昭顶了,而韩赞周已死,刘孔昭下落不明,目前朝廷已经下发了海捕文书,全天下通缉刘孔昭



第791章 江西巡抚阎应元的奏疏
    内阁大学士增补之事让史可法等人颇不舒服,却也无可奈何,对王寅的入阁只能捏着鼻子承认了下来。事实上不承认也没有办法,监国公主代掌君权,有权利任命大学士,现在也不过是中旨任命了一个大学士人选而已。而王寅是陈越的人也是众所周知,没有人愿意因为此事惹得陈越不痛快。

    这些天来,一系列的事件证明陈越的态度还是很好的,对文官们也非常温和。带领军队进入南京之后,不仅军纪严明对百姓们秋毫无犯,便是陈越本人远没有以前的嚣张跋扈。除了韩赞周等少数人以外,基本上没有抓捕什么大臣,更没有抄家杀头之类,便是连曾经指挥军队和自己为敌的怀远侯常延龄都轻轻放过,丝毫没有追究的意思。

    而唐王一案的尘埃落定,牵涉唐王的一系列大臣一个没有追究,三法司会审的结果罪名仅仅由死掉的韩赞周和不知去向的刘孔昭担了,齐王陈越对此丝毫没有不满,更是让文官们放松了警惕,渐渐放下心来。而陈越这几天来也只顾处理军务,整肃京营,对朝政完全没有理会,这让史可法深感满意。

    现在的朝局和崇祯清醒时差不多,不,应该说比那时更好,毕竟崇祯清醒时喜欢所有事情都亲自处理,弄得内阁也不过是皇帝秘书而已,哪像现在,一切朝政大事都出自内阁之手,自己等人的权力达到了极限,一举一动都关乎这个国家的局势命运。公主监国,也没什么不好,史可法很是为自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而自豪。若是那时自己做出了其他选择,现在大明还不知道乱成什么样子!

    然而就在这时,一份来自江西巡抚阎应元的奏疏打破了朝局的平静。

    这是一个平静的上午,内阁几位阁老各自在自己的值房办公。五位阁老,各自负责一块的事务,最后所有的事务都在首辅史可法这里汇总,然后再呈报宫里披红。

    东阁大学士王寅是原本就是兵部尚书,在内阁也是负责和军务有关的事宜,因为史可法知道陈越别的不管肯定不会对军务松手,与其派其他人负责军务和大都督府发生摩擦,倒不如干脆就让王寅负责这一块儿。

    不过因为王寅和陈越关系太过密切,史可法一直在关注着他,对于王寅处理过的事务一般都会再亲自核实一遍,以防徇私。

    大明战事频繁,涉及到军务的事情实在太多,而军务又太过重要,便是史可法也不敢轻视,这不,今日他便从王寅派人送来的一大堆奏疏中核查出了问题。

    王阁老,这到底怎么回事?史可法当即就让人把王寅请了过来,指着奏疏问道。
1...317318319320321...4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