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好女婿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任国成
连续数年来,天灾**接连不断,山东的百姓已经过惯了这种麻木的日子。
对大部分百姓来说,大清和大明没有多少区别,他们一样要缴纳赋税皇粮,他们唯一希望的是战乱能快点过去,希望朝廷能够减免一些赋税,希望朝廷不再加赋。
所以,当齐王陈越带着大军从胶东进入青州以后,并没有得到想象中的百姓们箪食壶浆相迎,而是所经之处百姓们纷纷逃避,或者麻木的看着这支庞大的军队。
山东百姓困苦久矣!陈越叹道。
新任监军道李彦直脸显痛苦的点点头,王爷说的是,山东百姓确实困苦太久了。
山东临近京师,和辽东隔海相望,昔日东江军粮草补给很多都得山东筹措,后来先是有孔有德叛乱占据登州抢掠登莱,半个胶东糜烂。
然后满清五次入关抢掠,三次打到了山东,鲁西鲁中最远打到胶东吕州,大半个山东被满跶洗掠,数十万人被掠到关外为奴为婢。
山东人和满跶仇深似海,所以才有连绵不断的反抗。不过反抗越多,受到的伤害越大
属下只希望王爷您能彻底驱赶满跶,夺回京师,把满跶赶到关外,如此山东百姓才能安享太平!
陈越:我会禀明朝廷,豁免山东百姓三年赋税,以酬谢他们在这一年多来抵抗满跶做出的牺牲贡献!
李彦直大喜:属下代山东百姓谢过王爷的大恩!
陈越摇摇头:何止山东啊,河南,陕西,整个北方这十多年来连年的战乱,早都困苦不堪了
李彦直道:大乱之后必有大治,只要王爷您能驱逐满跶收复旧土,我大明中兴在望!
大乱之后必有大治陈越咀嚼着这句话,若有所思。
是啊,北方的百姓困苦十多年,现在恐怕最希望的便是和平了吧。只要能够消弭战乱重现和平,谁统治这片土地并无问题。这也是另一个时空满清占据了北方之后轻易统治下来的最大原因。
而且,经历了十多年的战乱之后,整个北方人口锐减,原来因人口众多造成百姓无地可种的压力不复存在,大量的土地抛荒,只要你肯出力,就有活下去的希望。
即便是满洲贵族跑马圈地,可还需要大量的包衣农奴给他们耕种,只不过土地的主人由士绅变成了满洲贵族,百姓们活下去还是不成问题。
所以,大明中兴不是没有希望。
彦直兄,你认为战后朝廷应该如何施政?陈越试探着问道。因为李彦直的举人身份,天然便是士绅的一员,虽然在东番岛呆过一些时日,陈越也不能确定他是否和自己是一路的人。
王爷,李彦直沉默了一下,突然一笑,这要看王爷您的志向是什么了?
此话何意?陈越问道。
若是王爷你只是想山东乃至整个北方迅速稳定下来,无为而治是最好的办法。大明以前怎样以后还怎样就是,人口锐减后的北方足以保证每个百姓都有地可种,只要朝廷稍微减免些赋税,大家活下去就有希望,这是最快安定下来的办法。
而若是王爷您胸怀大志,想着大明能够彻底占领关外灭了满跶,一统草原建立远迈汉唐的功业,那便是另一种施政策略了。
陈越沉默片刻:彦直兄你也在东番呆过,当知本王之志。自大明立国以来,除了太祖成祖时期威霸天下,后来便江河日下国力一日不如一日。
土木堡之变,明军精锐一朝尽丧,从那以后明军便如同被打断了脊梁一样再也没有雄起过。
乃至到了嘉靖年间,区区几十个倭寇便能横行东南打到南京城下,整个明军的战斗力糜烂到了极点,诺大的大明竟然无可用之军。
幸有俞龙戚虎等一干将领在,又有张居正一帮良臣出现,我大明国力勉强恢复,方才平定了倭寇之乱,然面对北方草原的宿敌蒙古人却无能为力,大明九边连年遭到蒙古人的侵袭。
蒙古没落下去,关外又起来了建州女真,我明军依然被吊打。萨尔浒之战,松山之战,我大明军队在历次大战中何曾赢过?
北方连年灾荒,暴民四起,我大明国都竟然被流民军攻破,几乎到了灭国的边缘。
即便本王能够一次次把大明挽救下来,可是若什么都不改变,用不了多少时间大明还会走回老路。
军队孱弱无力,朝廷国库一贫如洗,百姓们嗷嗷待哺活不下去,这一切都不能在继续下去!
我堂堂华夏,岂能任由别人欺凌!
故本王早就发下誓言,毕此一生必将让我华夏重现汉唐盛世,必让我大明威压四方万国来朝!
陈越铿锵的誓言让李彦直听得热血沸腾,但他还保持着心底的冷静。
若是按照王爷您的策略,必将彻底改变大明现在的制度,也必将得罪所有既得利益者,王爷,您真的准备好了吗?
陈越睥睨的看着李彦直:当本王从东番带兵回到大明那一刻,本王便做好了所有准备。本王将来的举动必将动摇所有士绅阶层的利益,彦直兄,你也是士绅的一员,你会放弃自身的利益站在本王一边吗?
李彦直平静的回视着陈越:若是我大明能够威加海内,若是我大明能够重现汉唐盛世,李彦直区区个人的利益得失又算得了什么?
在东番时,我便知道王爷您心怀大志,有着颠覆寰宇的野心。一开始我还犹豫着,不知道您的野心对这天下是好是坏。
可当我在东番时,看到区区的荷兰佛郎机等西夷小国便能不远万里来到大明家门时,当我看到西夷小国的坚船利炮时,那一刻我便知道了,大明是到了该变的时候了。
王爷,李彦直愿追随您的身后,誓死相随!
好好好。陈越哈哈大笑了起来,为又得到一个卓越的人才而感到由衷的欣喜。
第835章 穷途末路
当初洪承畴带着绿营兵主力回援济南时,留在胶东青州一带的清兵就没有多少。
当陈越带着十多万大军从莱州挺入青州府内,青州的少部分绿营兵哪里敢抵抗,逃跑的逃跑,投降的投降。明军一路上根本就没有遇到什么阻碍。
当大军到达临淄时,便得到了消息,李奕率领的西路军竟然攻破了济南,洪承畴的绿营兵主力被堵在了章丘。
陈越立即召集诸将开始议事。
李奕真是好样的,竟然短短数日便打下了济南,把洪贼堵在章丘!吴平竖指赞道,很为昔日小伙伴的成长而感到高兴。
金鑫也跟着赞了几句,心中却很是沮丧。他和李奕向来是齐王陈越手下不分伯仲的两员大将,现在李奕打下济南立下大功,在军中的威望已经远远超越了自己。而自己却一直作为齐王的先锋,没有单独领兵作战的机会
这李奕,本王当初让他带领主力北上,看得便是他用兵稳重的性格,谁知道他竟然冒起险来了。还好,及时打下了济南,若是他多磨蹭几日,等到洪承畴带兵赶到济南必将受到内外清军的夹攻,赢得着实有些险。陈越摇头道。
李彦直笑道:不管怎样赢了便是,王爷您不必苛责。现在洪承畴前无去路后有追兵,恐怕已经无路可走。王爷咱们应该立即部署军队,想法把洪承畴彻底留在山东。
陈越点点头,开始问众人的意见:诸位,下一步该当如何?
吴平在山东一年多,对山东的地形熟悉无比,当即道:章丘虽然到处都是丘陵,可从只要过了章丘从章丘和历城之间,再往北越过大清河,便进入到鲁北平原地带。
现在洪承畴虽然有十多万大军,却失去了粮草接济,要想保住军队的话肯定会逃往北方。所谓困兽犹斗,李奕他的军队久战力疲,未必能够拦住洪承畴。
王爷,咱们应该派出一支军队快速前进进行追赶。绿营兵仓促逃走如丧家之犬,只要咱们能够缀上其得知胶东大军攻来,必然军心尽失落荒而逃。
同时咱们再派出一路军队从临淄往北越过大清河,绕道赶往德州。洪承畴逃往北京,德州是必经之地,只要咱们能够打下德州,说不定能把洪承畴彻底留在山东!
陈越微微点头,吴平在山东领兵一年多来已经成长了太多,其谋略眼界远在同济之上。
李彦直:吴将军所言甚是。咱们这二十多万大军行军太过缓慢,要想留住洪承畴的话,必须派出精锐轻装前进。
金鑫急忙请令:王爷,末将愿意带领军队追赶洪贼,一定撵上把他彻底消灭!
陈越断然道:好,金鑫,我把最精锐的两万人给你,你带足十日的干粮轻装前进,务必缀住绿营兵!吴平,你带着三万本部胶东兵带足粮草,绕道赶往德州,一定要在洪承畴逃到之前打下德州,截住洪承畴的去路。其他诸将跟着本王大队,继续赶往济南!
陈越手下军队虽然有十多万之多,可除了他带来的四万军队还有吴平的五万胶东兵外,剩下的有三万余整编过的投降的绿营兵,还有莱州青州被打散投奔过来的义军两万余人。军队人数多且杂乱,又带着大量的辎重粮草,行军速度不可能太快。
既然判定洪承畴会逃跑,便不能再这么慢悠悠的行军,分兵追击也是必然。
于此同时,陈越还要分派军队,去占领青州府属下的各个县城。把整个胶东彻底置于大明统治下。
章丘以西二十里,一支多达十余万的军队停在了山野之间。当李本深派人来报济南已经丢失时,自洪承畴以下绿营诸将彻底陷入绝望之中。
李成栋误我!洪承畴悲愤的怒吼着,可是已经战死的李成栋再也听不见。
把西路明军歼灭的计策彻底落空,而洪承畴自己反而把自己陷入了绝境。没有济南的粮草支援,他手下这支军队携带的粮食不够半月所用。
洪承畴,都是你愚蠢的计策才使得山东落到了如今的局势,你说说现在该怎么办?八旗兵都统准塔再也顾不得临行时满清朝廷的嘱咐,整个大军以洪承畴为主帅让他不得干涉洪承畴的指挥,指着洪承畴斥骂道。
准塔将军,这一切都是我的过错,我会向朝廷向摄政王请罪。洪承畴转过头来对准塔道,脸上的神色已经平静了下来。
准塔带领的一千八旗兵是洪承畴最后的仪仗,有着一千八旗兵在,他才能弹压住手下这十多万军队。
咱们应该立即进兵夺回济南!准塔瞪着眼睛道。
洪承畴摇摇头:不可能了,当济南失守的消息传来时,军心已经尽数失去。准塔将军,绿营兵不是八旗兵,他们没有那种决死作战的勇气。您要是非逼着他们攻打济南,那是把他们往明军哪里推,大部分人会背叛大清投明军
济南失守,山东尽失,咱们如何向摄政王交代?准塔瞪着通红的眼睛问道。
交代不交代另说,现在把这十多万军队安全带回北京才是正经。有这十多万军队在,至少能够保住京畿附近。否者,单凭北京城内的八旗兵,准塔将军,您认为有可能打败几十万明军吗?
准塔张了张嘴,很想说八旗兵所向无敌谁都不怕,可是想想在扬州在芜湖的两场惨败,数万八旗子弟被洪水吞噬的往事,心中的话再也说不出口。而现在统领明军的正是击败多铎阿济格的南明大将陈越,和他对阵,谁有必胜的把握?
说服了准塔,剩下的事就好办了。大多数绿营将领早就惊惶失措,见洪承畴要撤退哪里有不愿意的?
于是洪承畴便派人给历城的李本深送信,让他在挡上半日,然后和大军汇合往北撤退。然后洪承畴开始安排撤退的事宜。对一支十多万人数的大军来说,安全撤退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谁先撤,谁殿后,不能慌要保持有序的撤退,否则一旦被敌军追上,便是一场大败
第836章 堵住其退路
崇祯十九年腊月二十六日,济南。
凌厉的北风渐渐停息,天空灰蒙蒙的一片。城内的战事早已停歇了下来,投降的绿营兵被收缴了武器关押在军营。
城墙上下,有成百上千的青壮百姓忙碌着,整理着战场上随处可见的刀枪箭矢,把尸体拖走运出城外掩埋。
在这个缺衣少穿的年代,只要一点点粮食,便有无数的百姓甘愿冒着危险干这些伙计。
城中原来的巡抚衙门,现在已经成为李奕的指挥行辕。众多的随军文职军官穿梭不休,整理归拢着各种文档。
占领一座城池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有着太多的事情要处理。
粮库军械库是攻入城内首先要占领并保护好的,粮仓里的粮食关系着十数万军队甚至满城百姓的生计。
其次便是巡抚知府衙门里各种田亩人口黄册,攻下济南意味着从此以后山东重归朝廷治下,这些田亩人口黄册对以后的统治至关重要,一旦有失再重新统计非常麻烦。
当然这些琐碎的工作不需要李奕这个大军的统帅操心,只有随军的文吏负责此事。
真正让李奕操心的是接下来的战事。
看着天气,好像要下大雪啊!站在大堂门口,看着灰蒙蒙的天气,李奕道。
下大雪好啊,下大雪冻死绿营兵那些王八蛋!马闯笑呵呵道。
绿营兵麻烦,可王爷他们还在来济南的路上呢,不是更麻烦?李奕瞪了马闯一眼,道。
嘿嘿马闯笑着不说话了。
大雪的天气,行军困难无数倍,这对敌我双方是一样的。不过有一点李奕却是心知肚明,那便是时间站在自己一方。
丢了济南以后,十多万绿营兵已经失去了根本,耗也能把他耗死。但李奕也知道洪承畴不会坐以待毙,所谓困兽犹斗,若是发起疯来也很麻烦。
所以对李奕来说,首先要做的便是守住济南,然后便是给绿营兵施加持续的压力,让他们不能轻易的逃跑。然后全军做好准备,一旦绿营兵露出逃跑的征兆,立刻发动进攻,让他们的逃跑变成一场溃败。没有什么比攻打逃跑的敌人更容易的了!
所以,李奕已经把城西的大营转移到了城东,配合着城北大营,共两万军队陈兵城外,由余枫统领,威逼着历城的清兵。同时广派哨探,一刻不停的查探清兵的动静。
李奕不会主动进攻,他要等齐王的大军前来,到时两面夹击才能把这十多万绿营兵悉数留下。
不过李奕知道清兵不会让这种情况继续下去,洪承畴老奸巨猾可能会有其他盘算。不过打济南他们是打不下来的,唯一能做的便是想办法逃走。
济南北面便是大清河,现在的大清河已经全面结冰足以供大军通过,所以绿营兵要逃走是肯定的!
李奕已经得到确切的报告,洪承畴的大军已经出了章丘群山,距离历城不到二十里。他会继续向西和李本深的军队在历城汇合,还是会抛掉李本深独自逃走?虽然往北没有什么大道。可这种天寒地冻的情况下,有没有大的山丘相隔,便是野地里山地也能行军,不过就是随军的辎重没法携带罢了。可李奕相信,对于急于逃命的洪承畴来说,丢不丢掉辎重根本不需要犹豫。问题是他会不会丢掉李本深这支军队。
马闯,若你是洪承畴,你会选择怎么办?李奕随口问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