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将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漫客1

    赵显低头笑了笑,也不顾忌尚在场的小皇帝,开口说道:“皇嫂,这世上只有架起锅子煮白米,没有架起锅子煮道理。所谓忠君,不过是那些文人用来说一说的口号而已,这临安换了个主人,他们依然可以荣华富贵,你失了势,没有道理让别人为了一个假大空的口号去死,是不是”

    &n




第一百九十九章 用人制人
    离开凌虚阁之后,赵显负手来到位于皇城之中的政事堂。

    政事堂距离凌虚阁并不远,或者说正是凌虚阁距离政事堂不远的原因,成康帝才会如此钟爱凌虚阁,以至于十余年如一日的待在稍显低矮的凌虚阁里处理政务。

    相比于凌虚阁来说,政事堂要更为低矮一些,一眼望去只是一座不大不小的,几间房子勾连在一起,平凡无奇。

    这种院落,别说在皇城之中,就是放在清河坊的建筑里,也可以称得上寒碜二字,但是就是这一个不起眼的院落,主宰了启国上千万黎庶的身家性命。

    赵显站在政事堂门口,抬头打量了一眼政事堂门口那块世宗皇帝亲自题字的金匾,心里颇为感慨。

    这是他第一次来政事堂。

    在成康朝的时候,哪怕成康帝对他再信任有加,也从未提过半句让他进入政事堂,哪怕是成康帝驾崩以后,政事堂也是由陈静之把持,他没有进入政事堂的机会。

    现在,总算没有人能把他拦在这间小院落之外了。

    原本,守在政事堂门外的,应该是内侍监的宦官,但是此时,政事堂外的守卫已经悄无声息的换成了赵炳麾下的内府青衣卫,这些青衣卫大半都认得赵显,不认得赵显的也认得赵显身上穿着的四爪龙袍,于是纷纷对赵显半跪了下来。

    “卑职等见过王爷!”

    赵显挥手道:“小点声,莫要扰了宰辅们。”

    几个青衣卫恭声称是。

    赵显推开政事堂的木门,迈步走到里头的宰辅班房,只见几张书案前,首相谢康跟次相高明玉正在奋笔疾书,两位宰辅都聚精会神,此时已经是隆冬,谢相的额头居然在渗出汗水。

    赵显悄无声息的走到谢康身后,偷偷瞥了一眼谢康正在批阅的奏章,一眼就看到了江宁军开支麋费的字眼,这让赵显微微皱眉。

    谢康也察觉到了自己身后站了一个人,初以为是宫里侍奉的小太监,也不以为意,过了片刻他才发觉不对,猛然回头,这才看到头戴冕旒王冠,身着四爪龙袍的赵显,正负手站在自己身后。

    谢康眼皮子抽了抽,勉强一笑:“殿下怎么有空到这里来了”

    “恰好路过,就进来探望探望二位宰辅。”

    叔侄俩的对话,把伏案疾书的高明玉也惊动了起来,老大人抖了抖自己花白的胡须,对着赵显拱了拱手:“见过肃王殿下。”

    赵显对着高明玉点了点头,然后仍旧把目光放在谢康桌子上的奏章上面,微微皱眉道:“表叔,江宁军驻扎在夔州城,一应粮米都由西陈供给,咱们最多也就是支出些军饷,哪来的麋费一说”

    谢康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赵显说的是桌子上的奏章,这才苦笑道:“殿下,这奏章里的江宁军,不是被林大将军带去夔州城的那一支,而是江宁城左近的那一支。”

    说到这个,谢康大摇其头:“殿下征西之时,从江宁军调拨了三万人,而后陈……陈静之令江宁军募新兵补齐,于是江宁守将曹钦就开始在江宁一带募兵,初时兵部报到政事堂的支出也就是一百万两银子,但是到上个月江宁军满编之后,居然报了三百万两,这笔亏空被督察院的御使查到,陛下没有亲政,他们只能告到政事堂来。”

    “表叔这么一说,本王倒想起来了…”

    赵显目光悠悠:“当初征西之前,本王一直想找机会收拾这个曹钦,但是苦于被陈静之束住手脚,现在好了,本王连借口都不用找,就可以拿这个曹钦下诏狱了。”

    说罢,赵显把林青桌子上的这封御使奏书收进袖子里,微微一笑:“这件事表叔就不要过问了,回头本王让宗卫府去办。”

    谢康微微皱眉,轻声开口道:“七郎,有件事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赵显搬了把椅子坐了下来,淡淡的说道:“都是自己人,表叔有什么话直说无妨。”

    谢康有些犹豫,但是最终还是咬牙开口。

    “七郎你先前是宗卫府大统领,一心发展宗卫府自然无可厚非,但是你现在不再是宗卫府大统领,身份更是今非昔比,处理事情就应该把着眼全局才是。”

    谢康轻声道:“宗卫府现在在临安城,已经是权柄最重的衙门,应该加以限制才是,比如说按照朝廷的规矩,像曹钦这样的三品武将,就算有罪,也该兵部会同三法司审理,而不是直接交到宗



第二百章 下马威
    这个严分谊,自从倒向肃王府之后,赵显曾经单独考察过这个三十岁出头的书生,发现此人不仅才学不凡,而且权术之道,揣摩人心方面,很是有一些想法,恰好肃王府正是缺少这种人才的时候,赵显就把他收入肃王府麾下听用。

    这严分谊虽然好用,但是也不是没有他的缺点,比如说此人在陈静之落难之时,毫不犹豫的反水泼自己恩师一身脏水,足见他的人品其实不佳,不过赵显之所以用他,也不是看中他的忠心,而是看中了他一身钻营的本事。

    此人如果用的好,以后赵显可以不必挂心政事堂,只凭借这个严分谊,就可以远程遥控政事堂的走向。

    赵显把严分谊带进了政事堂之后,跟着高老头一起商议了一番婚期,随即打了个哈欠,对着两个宰辅拱了拱手。

    “今日忙了一上午,本王也累了,这就回府歇息,二位宰辅也要注意休息。”

    谢康跟高明玉对视一眼,齐齐的弯下了腰:“送肃王殿下。”

    赵显笑了笑,对着严分谊说道:“严翰林在政事堂里,要多听两位宰辅的话,勤快一些,好让两位宰相大人轻松一些。”

    严分谊对着赵显一揖到地,声音恭敬无比:“下官谨遵肃王殿下吩咐,定然竭尽所能,辅佐二位宰相。”

    见严分谊行此大礼,谢康面露不屑,而高明玉仍旧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脸上看不出任何异样。

    送走了赵显之后,谢康重新坐回了自己在政事堂的主位上,看也不看侍立在一旁的严分谊一眼,转头对着高明玉说道:“高相,肃王殿下这趟来,是个什么意思”

    高明玉看了一眼严分谊,摇头呵呵笑道:“还能又什么意思,如谢相所说,宗卫府权柄过重就会尾大不掉,同理政事堂自然也会这样,殿下让严翰林来看着咱们,就是不想让政事堂权柄泛滥。”

    说到这里,老头子转头对着严分谊笑了笑:“严翰林,你说是不是”

    严分谊擦了擦额头的汗,讪笑一声,不敢答话。

    “晚辈只是来帮着两位宰辅做一些杂事,别的一概不知,高老大人莫要取笑晚辈了。”

    谢康不轻不重的哼了一声:“自古以来,历代朝廷都是以士大夫治天下,宗卫府那等掩攒之地岂能跟政事堂相提并论”

    “咱们这位肃王殿下的想法,可能与前人有些不太一样。”

    说话间,高明玉看了一眼严分谊,咳嗽了一声,微微一笑:“还有,现在严翰林也在政事堂行走,咱们两个说话也该谨慎谨慎,否则给人告到肃王殿下那里去,可没有咱们的好果子吃。”

    谢康被这个老家伙逗趣的话说的一愣,随即也洒然一笑:“了不起就是罢官了事,难不成严翰林还能不许本相说话不成”

    严分谊被两个人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话说的满头大汗,连忙起身,对着两个人行礼道:“二位师相,晚辈有些不适,今日告个假…”

    严分谊现在是在政事堂行走,担任的是民间所谓的“储相”一职,从这个角度来看,他称呼谢康二人一声“师相”是毫无问题的。

    高明玉花白的胡须抖动,微笑着挥了挥手:“去吧去吧,记得明日早些来上班,否则累坏了我们这两个老头子,肃王殿下可饶不过你。”

    对比来说,谢康就没有什么好脸色了。他不冷不热的说了一句:“可不敢当严翰林一声师相,上一个被严翰林这般称呼的……”

    说到这里,谢康也住口不言。

    再说下去,他就会把严分谊得罪死,读书人之间,没有不共戴天之仇,哪怕看对方再不顺眼,也都会留下一丝余地,毕竟谁也不会知道下一个倒霉的是不是自己。

    反正该给的下马威也给了,是在没必要往死了得罪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小人。

    严分谊低下头,拱手道:“晚辈告退。”

    说罢,他狼狈退出政事堂。

    高明玉望着严分谊远去的背影,拍手称赞道:“这个后生了不得,该下手自保时捅陈静之刀子捅的干脆利落,现在该暂避锋芒的时候低头的也快,如果他身上没有这个叛师的污点在,将来至少一任宰辅是



第二百零一章 喝问
    这个曹钦,是赵显早在西征之前,就想要直接把他暗杀掉的,只可惜当时迫于廷推的压力,只给了曹钦一个教训,并未真正动手杀人。

    后来赵显被征西一事绊住手脚,无力顾及江宁军,现在时局稳定下来之后,赵显这才派赵慨亲自去江宁,要把曹钦拿回临安,不曾想竟然碰到了这种事情!

    曹钦与严靖刚好相反,严靖是将门出身的文官,而曹钦则是文官出身的武将,他是科举入仕,被成康朝的政事堂委任为江宁军副将,用来监督当时的江宁主将林青的。

    虽然赵显现在不太明白江宁那边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但是可以想到的是,这种直接把江宁军人数翻倍的手笔,绝不是他一个小小的曹钦可以做的出来的,这其中绝对有陈静之插手,甚至就是陈静之那个老货主谋!

    至于扩军江宁军的目的,多半是陈静之见西陲尽落于赵显之手,生怕赵显拥兵自重,因此想在北边的江宁,打造出一支壮硕的江宁军,用来制衡赵显的西陲军。

    想到这里,赵显心里愈发愤怒。

    他本以为,自己不说全盘掌控大启,最起码已经掌握了十之七八,可谁能想到,就在临安城北面三四百里的地方,就有一支十万人的军队,脱离于临安朝堂的控制之外。

    导致这个结果的直接原因,就是兵部对自己隐瞒不报!

    赵慷郑重点头,抱拳道:“卑职遵命。”

    “再派个人,去禁军大营把林大将军喊进城中议事。”

    “是!”

    说罢,这位外府大统领,带着一卫青衣卫,气势汹汹的朝着兵部衙门而去。

    见赵慷走的远了,赵显闷哼了一声,也迈步要走出王府大门。

    他刚刚走了两步,项樱的声音在旁边响起:“你干什么去”

    赵显脸上的阴郁散开,转头对挺着大肚子的项樱微笑道:“没什么,有点小事需要我去处理一下,你在家里乖乖养胎。”

    “没什么事才怪。”

    项樱低哼道:“朝堂大小诸事,也不见你迈出王府半步,刚才我看赵慷的脸都拧在一起了,你还说没什么事。”

    赵显摇了摇头,走到项樱身边,把她搀扶到了前院的一座矮亭下面坐下,低声道:“江宁那边出了点事,原本只有五万人的江宁军,估计是在前任政事堂的支持下暴涨了一倍,偏偏这江宁军守将曹钦还跟我有仇,陈静之那老货临死之前还是阴了我一手,给我肃王府留下一个这么大的隐患!”

    军队人数一旦到了十万这个级别,其重要程度就会迥然不同,如果江宁军现在还只是五万人,这五万人之中还有两万多原先林青的旧部,那无论曹钦怎么闹腾,江宁都翻不出什么浪花,但是现在江宁军的人数到了十万,就跟以前大不相同了,无论是他曹钦拥兵自重,还是叛逃投齐,亦或者起兵造反,都会给赵显带来巨大的伤害。

    要知道此时的临安禁军,可用之人也不过十五万而已!

    项樱皱了皱眉,脸色也变得不太好看。

    “还不是你自己大意,入主临安都一个多月了,到现在才发现江宁的异状。”

    她轻轻抚摸着自己的肚子,声音平缓:“现在江宁军不好收拾了,你总不能用禁军的性命去拼掉他们,看你如何收场。”

    赵显微微冷笑:“那曹钦的家人可都在临安城,手里捏着这个把柄,曹钦短时间内怎么也不敢乱来,等我用着这个由头,把兵部彻底握在手里,然后再去跟曹钦谈谈条件。”

    事已至此,跟江宁军硬来只会自己打残启国,想要尽量保持启国实力,就只能静下心来跟曹钦去谈这件事情。

    &n



第二百零二章 定策
    “江宁军事…是当初陈…陈静之给我兵部写的条子,那时候殿下您并未掌政,下官也只能听上官命令……”

    赵显冷声道:“条子上什么内容”

    “陈相在条子上说…西楚已经不成气候,唯独要防备狼子野心的齐人,所以江宁防线尤为关键,朝廷准备让曹钦在江宁一带募兵十万人,但是这消息隐蔽,为了防止齐人窥窃,因此陈相让下官在兵部文书上,仍旧写作五万…”

    说到这里,刘大勤苦着脸说道:“殿下,下官为官向来安分守己,只做自己分内之事,这兵部又执掌国器,因此下官十余年来在兵部之职上一直如履薄冰,从未敢逾越半分,这一点朝堂之上人人皆知,私养边军的罪名,可万万落不到下官头上啊……”

    赵显眯了眯眼睛:“即便刘尚书所说是真的,那本王回京掌政以来以一月有余,怎么未见刘尚书与本王说及此事”

    “我的殿下呀……”

    刘大勤叫苦连天:“下官以为此乃朝廷国策,政事堂里头应该统统有所记录,哪里能想到这是陈静之私用权柄啊!”

    赵显微微皱眉。

    这个刘大勤,所言句句恳切,还真找不到什么漏洞。

    他低头思索了片刻,随即沉声说道:“刘大勤,江宁军出了这么大的篓子,无论怎么说你这个兵部尚书都逃不了失职之嫌,今日拿你进诏狱,是宗卫府不对,稍后本王会让宗卫府放你回家,但是明日就会上书参你一个失职之罪!”

    刘大勤舒了口气。

    他在朝堂多年,论人脉还算可以,只要赵显愿意走正常程序,这件事就不会要了他的性命。

    就怕赵显在宗卫府私设公堂,直接把这件案子定死,以现在肃王殿下在临安的威严,只怕他刘大勤死在诏狱里头,都不会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替他说话。

    想到这里,刘大勤站直了身子,对着赵显拱了拱手:“明日里下官就引咎辞职,不劳殿下多费这一番功夫。”

    事情进行到这里,刘大勤心里也明白,这位肃王殿下是要把兵部收归自己麾下了,以赵显现在摄政临朝的身份,所谓尚书参自己,也只是走一个过场,与其这样,还不如自己识趣一点,主动辞职致仕,还能稍显体面一些。
1...145146147148149...2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