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漫客1
这句话王霜说的极为真诚,半点没有反讽的意思。
赵希弯身抱拳:“弟子这就回临安城去。”
一身白衣的王霜闻言伸了个懒腰。
“快去快回。”
&n
第九十六章 道理在火炮里
?第九十六章道理在火炮里------
据记载,明末的红夷大炮,射程可以到达四五里乃至七八里左右,而且用的也是启国这种实心弹,重量轻则七八十斤,最重可达万斤,可以安放在木轮车上在战场上肆意奔驰。
而军器监出产的肃武炮,最初是用铁制,炮管沉重无比,重达数千斤,以至于江北之战的时候,不管是林青还是王霜,都只能够用它来守城,而不能用它来进攻,如今五六年的时间过去了,军器监在赵显的督促下,已经将肃武炮改良了多次,现在的肃武炮,是军器监出产的第三版,统一制式,重量大约在一千斤左右,底座是木制然后又两个工部巧匠制出来的木轮承载,比起初代肃武炮不管是精度还是重量,都改良了不知道多少。
如今的肃武炮,军中壮硕一些的汉子,一个人就可以推的飞快,而且射程也改进了不少,虽然没有到达红夷大炮那种恐怖的射程,但是从淮河这边打到那一边,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为了第一波进攻万无一失,这一次开炮的炮手,都是上一次江北之战中万无一失的老炮手,要知道炮手这个“兵种”,在启国已经出现六年时间了,这些老炮手本都是第一批接触火炮的人,也是军中新一代炮手的教师,几年时间就一直在跟这些火炮打交道,准度精度自然不必多说,这一轮火炮下来,数十颗跑到尽数落在北齐弓弩手的人堆里,一时间轰隆之声大作,一颗颗实心炮弹如同熟透的葡萄砸落在地上一样,溅起了一地猩红的“汁液”。
姜林在北疆战场上,也算是个见过阵仗的猛将,跟北蛮也是正面厮杀过的,可他什么时候见过这种场面这里距离河对岸,最少有两三里的距离,那些南人的火炮,居然可以直接落在己方的军阵里!
这还怎么打
以前听说过南启火炮厉害,可是万万没想到会厉害成这个样子,这完全超出了姜林对于战事的认知,因此这位在北疆能征善战的能量,一时间居然愣在了原地,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直到一枚炮弹在他身前数米的地方落地,炮弹好巧不巧的砸在了姜林的一个亲卫身上,身为亲卫当场被砸成齑粉,身为亲卫关键时候是要给主将挡刀子的,因此往往都是身着铁甲,于是这个被跑到砸中的亲卫,一身铁制衣甲四下横飞,又伤到了身边不少同袍,其中一大片铁甲好巧不巧的砸在了姜林腹部,巨大的冲击力之下,这个猛将被砸的当场咳血,委顿在地上,附近的一众亲卫立刻围了上来,大声呼喊。
“将军!”
北齐阵营大乱。
好在北齐的军伍制度还算健全,姜林倒下之后,立刻有淮军的副将顶上,对着传令兵大声呼喝。
“传令,立刻分散阵型,全体后撤!”
这个副将的命令还算聪明,肃武炮最致命的弱点就是实心弹大范围杀伤能力不够,只要分散阵型,肃武炮就很难再建功,很可惜现在军中阵型大乱,隆隆炮声之下,传令兵的大声呼喝基本听不清楚,在急促的鸣金声下,那些弓弩手只能闭着眼睛朝后方跑去,那里还管的上阵型分散不分散。
于是,那些淮南军的老炮手,不慌不忙的调整炮口,开始了第二波的炮轰。
又有一大波北齐将士,死在了炮火之下,一直到这些齐军逃出肃武炮的射程之后,这些炮手才停止了继续点火,开始用冷水给炮管降温。
而此时,江面上的淮南军,仍旧在不慌不忙的渡江,对面的齐人,连看也不好看他们一眼。
这就是技术领先的结果,另一个世界晚清的时候,清军其实也有火炮,也有洋枪,可英国人只需要把战船停在海上,就可以轰到广州城,清军根本无力还手,这就是技术碾压之下的战争。
&nbs
第九十七章 姐弟俩的应对
这一战,淮军将士连启国将士的面都没有见过,就伤亡了五千人以上,这五千人当中,有一半是死在火炮之下,另一半是他们在逃窜的时候,互相踩踏而死。
不仅如此,淮军主将姜林,被一片甲叶砸伤了胸腹,一直咳血不止,基本无法处理军务,淮军的几个副将在一起商议了一番,也不敢在固守淮河,而是一边带着淮军朝北边后撤,另一边飞速往燕都报信。
北齐明镜寺在淮军里头也有耳目,还不等淮军的信使到燕都城,明镜寺的一个掌镜就已经把消息传到了燕都,太康帝姬姜璇作为明镜寺的寺主,第一时间知道了这个消息,于是这位帝姬面无表情,从自己的帝姬府里走了出来,朝着燕都的皇宫走去。
此时正是正午,朝中散朝不久,大齐的宣武皇帝姜无忌,正在乾元殿里小憩,听到宫人上报说太康帝姬求见之后,宣武帝半躺在软榻上懒洋洋的睁开眼睛,轻声道:“请帝姬进来。”
“是。”
一个宫人弯着身子,把脸色发白的姜璇带了进来,见到了姜无忌之后,姜璇低着头,涩声道:“陛下,臣有要事报与陛下。”
宣武帝从软榻上起身,看了自己的胞姐一眼,微笑道:“皇姐今日怎么这般正经了。”
姜璇低着头,声音微颤:“陛下,出大事了。”
宣武帝这才正色起来,对一旁随侍的宫人挥了挥手:“你们先下去。”
“是。”
乾元殿偏殿里的宫人闻言,立刻全部退了出去,临走之前还不忘带上了房门,片刻之后,这间偏殿里就只剩下姜无忌跟姜璇姐弟两人。
宣武帝亲自起身,给姜璇搬了个凳子,等姜璇坐下来之后,这个北齐天子笑道:“出了什么事情,让阿姐你这副表情,阿姐放心,现如今天下事情,朕尽可以应付得来。”
姜无忌是隆武元年登基,此时已经是隆武六年的年尾,也就是大齐的宣武五年,做了五年多皇帝之后,姜无忌已经把北齐的核心权力,尽数握在手里,此时的姜无忌比起初登皇位的他要自信不知道多少,自以为天下间,已经没有什么事情能难得住他。
尤其是西陈姜无忌在被他挑拨之后,带着玄甲军义无反顾的进攻郢都,凉州之围虽然没有全解,但是此时西楚已经开始固守凉州的七座马场,不肯再在凉州拼命,总体来说北齐这边的压力大减。
这件事情之后,宣武帝心里更加自满,自以为自己算计人心的能耐,已经不输给那个南启的赵七。
事实上他这个心理并不是全无道理,北齐元庆朝之时,乃是天下最强的国家,不管是面对南启还是西楚,甚至包括凶狠的北蛮,北齐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那时候,天下间除了生老病死之外,的确没有什么事情能难得住北齐天子。
很可惜,元庆帝姜堰崩了。
姜璇有些失神了坐了下来,从衣袖里取出明镜寺送过来的情报,递在姜无忌手里,颤声道:“陛下,南人打过江来了,淮军与南人军队接战,连面也不曾碰到,就被火炮轰死了五千余人,在阵前观战的主将姜林,也被火炮伤到,咳血不止,此时生死不知!”
这一段话,如同晴天霹雳一般,砸在了姜无忌头上。
这个北齐的宣武皇帝飞快的扫过姜璇递过来的明镜寺情报,看过一遍之后,他的脸色因为愤怒开始变得有些潮红。
“赵宗显,赵宗显!”
姜无忌嘶声怒吼。
“五年前你占了江北,朕还没有找你算账拿回江北,你居然自己渡江来了,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太康帝姬深呼吸了几口气,抬眼看向自己的弟弟,低声道:“陛下,现
第九十八章 凶态
?从战略意义上来说,凉州之于北齐远没有之于西楚这般重要,因为北齐并不缺马,北疆还有大片牧场能够给齐国牧马,当年元庆帝之所以耗费心思拿下凉州,并不是想要强大齐国,而是为了削弱西楚。
所以对于北齐来说,凉州并不是不可放弃。
问题就是这位年轻的宣武皇帝,能不能咽得下这口恶气。
北齐元庆朝时,国力全胜,那时元庆帝姜堰已经在盘算统一天下了,可惜元庆帝不幸死在自己人的毒物之下,含恨而终,才把布了一半的局草草的丢给了宣武帝姜无忌,姜无忌这个人,凶狠有余,智慧也不是不够,但是前几年碍于年纪见闻,比起赵显来总是差上这么一筹,因此他只能事事吃亏,到了如今的宣武五年,虽然姜无忌比起从前成熟了不少,但是此时启国大势已成,再不用五年前那般铤而走险战战兢兢。
说句猖狂一些的话,如今的启国,哪怕正面横推齐楚,也不是没有胜算,赵显如今步步谋算,也只是为了求稳而已。
可是姜无忌并不知道如今的南启是个什么样子,也不曾亲眼见识到临安城军器监里的那些恐怖物事,他对于南启的理解,还停留在五年前的江北之战,现在淮南军突然出现的这种射程极远的火炮,让姜无忌整个人的头脑都有些发懵。
听了姜璇的话之后,他狠狠咬牙。
自打他即位以来,北齐就一直丢城失地,江淮之间,足足有两三个西陈大小,也被南启硬生生占了去,这五年时间姜无忌没有一日不想夺回江淮,可是现在他还没有对南启发难,那些可恶的南人,居然主动打上门来了!
更可恨的是,面对着区区十万南启淮南军,姜无忌此时居然束手无策,只能用淮军将士的人命,去拖延这支南启军的步伐。
而姜璇的意思也很明确,就是要他撤回凉州的大部分北齐将士,前来回援燕都。
姜无忌深深的低下脑袋,语气之中有些黯然:“皇姐,调回凉州守军,就真的能挡住赵宗显的这些部下么”
姜璇也长叹了一口气,摇头道:“具体情况我现在也不知晓,等会离宫之后我准备离开燕京去前线看一看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毕竟前线战事,这纸片上三言两语可说不清楚。”
说到这里,姜璇顿了顿,继续说道:“陛下,淮军兵围淮南军,挡不住多久,如果他们行动果断,至多半个月就可以全部撕开淮军的包围圈,请陛下做好准备才是……”
姜无忌抬头道:“什么准备”
太康帝姬低下头,声音嘴唇有些发白:“向南启求和的准备。”
在从前的一百多年里,三国之间纷争不断,但是谁都没有能力彻底打死另外两个国家,因此互相制衡的情况下,一旦一方求和,战胜的一方也就不再冒进,这是百多年里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就有记载的次数来看,南启在这百多年里,最少向齐楚两国求和了十次以上。
江陵郡,江北,之前都是南启的国土,在这十多次求和里,也尽数给了齐楚两国。
因为启国这个偏安一隅的小国,一直就是弱势的一方,哪怕当年那位战神苏定边在世的时候,启国也只是“不弱”,并没有到强势的地步,所以这么多年来一直是南启向齐楚两国求和,齐楚两国可没有一次向赵家低过头。
如果北齐这么做了,那简直就是百多年来未见之耻。
姜无忌脸色阴沉,讲究之后咬牙点了点头。
“且忍一时之辱,如果皇姐觉得这淮南军咱们当真挡不住,就代朕去一趟他们的军营里求和罢。”
姜璇颇为欣慰的点了点头,躬身行礼道:“臣,知道了……”
…………
淮河边上。
经过三天多的时间,淮南军众将士终于全
第一百章 改变
淮南军帅帐里。
大将军王霜当仁不让的坐在了诸位,至于这位北齐的太康帝姬,则是面色冷然的坐在下首,两个人坐定之后,王霜开口笑了笑,轻声问道:“听闻帝姬是嫁了人,生了孩子的,怎么不在燕都相夫教子,还出来抛头露面”
姜璇在北齐的宣武二年,嫁给了一个书生,两年前生下了一个孩儿,不过那书生驸马性子软弱,平日里在帝姬府里话也不敢说一句,家中大小事情都是姜璇一个人说了算,甚至就连明镜寺的差事,这位太康帝姬也没有放下。
姜璇抬眼看向王霜,声音微冷:“这话得本宫问侯爷才是,这江北是你们南启的祖地我大齐占了数十年的确理亏,因此五年前的江北之战也就一让再让,干脆把江北还了回去,如今你们居然越过淮河,踏上了我大齐的祖地!百多年前,贵国赵太祖在淮河边上挥下玉斧,约定与我大齐隔河而治,怎么烦了如今,赵宗显要数典忘祖不成”
一百多年前,天下初分的时候,南启的开国皇帝赵太祖,分别在淮河边上自己函谷关上挥下玉斧,与姜家还有项家约定划斧而治,史称赵挥玉斧,正因为如此,世人都称赞赵太祖仁慈,正因为这两斧子,终结了当时持续了数十年的纷争。
其实但凡有点常识的人,对于这段历史都十分清楚,当时三方势力都无力再打下去,更无力再开辟半寸土地,于是当时的启国赵太祖,舍下面子与另外两国约定疆界,非是仁慈,实是不得不为。
王霜身为启国大将,自然明白这段历史,闻言他只是淡淡的看向姜璇,轻声道:“帝姬此时知道我朝太祖挥玉斧的典故了怎么之前,贵国占了我大启江北几十年的时候,帝姬不出来说一说这段典故呢”
姜璇冷冷的看了王霜一眼,低声道:“大将军,江北之地我大齐已经归还贵国,你们还想怎么样”
“北齐占了江淮沃土整整一甲子时间有余,五年前还是王爷他拿着刀架在你们脖子上,硬生生抢回家的江北,现如今帝姬又过来卖好,说的像是你们北齐主动归还的一样。”
王霜笑呵呵的瞥了姜璇一眼,轻笑道:“如果帝姬此来,只是为了说这些,那么帝姬就请回吧,本将军务繁忙,没有时间跟帝姬扯皮,帝姬要是有兴趣,稍后本将给临安去一封信,让朝廷派几个礼部使臣过来,好好与帝姬辩个分明!”
“他赵宗显到底想怎么样”
姜璇豁然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怒声道:“难道还真以为我大齐怕了你们南启不成告诉你们,你们的火炮虽然厉害,但是打到最后无非是一个两败俱伤的结果而已,要知道这天下间可不止你我两国,真打到动摇国本的地步,只会平白给蛮楚捡了便宜!”
事到如今,不管是姜无忌还是姜璇,都还没有意识到赵显到底想要什么,直到现在,他们还单纯的以为赵显这次北进,只是为了向北齐展示武力。
毕竟百多年来,三国之间的交流方式一直就是这样,哪个国家强了,就欺负别人一样,一直都没有到见生死的地步。
说起来,七年前赵显在西陲从西楚身上割裂出西陈的行为,已经是百多年来未有过的大变了。
王霜淡淡的看了姜璇一眼,说话仍旧不温不火:“帝姬,你的这些话跟本将说没有作用,本将只是一个军汉,听朝廷吩咐,帝姬若真想结束这场纷争,应该去一趟临安才是。”
太康帝姬冷眼看向王霜:“本宫只想知道,你们到底想做什么!”
“还能做什么”
王霜低着眉头,看也不看姜璇一眼。
“想要做什么!自然是要打残你们北齐了。王爷他很清楚,这天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