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将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漫客1

    所以赵显才要取巧。

    这孔家,便是赵显取巧的方向,孔氏是天下文宗,在三分天下的格局里,他甚至可以在某种意义上代表天下正统,有了孔家,赵显就可以高举义旗,北进之路便会省却许多麻烦。

    哪怕孔家不同意倒向赵显,赵显也可以平灭曲阜城,再把这件事情推到北齐身上,打着替圣人世家复仇的名号,继续北上。

    赵显闭目沉思了片刻之后,这才睁开眼睛看向面前的这个孔家小妹,声音平淡:“都是摆在明面上的东西,这些事本王也就不瞒着孔小姐了,以我大启现在的能力,胜过北齐不难,甚至打进燕都也不是不可能,但是以一敌二,暂时还不是时候。”

    孔幼霜眨着眼睛笑了笑,然后柔声道:“既然不是时候,王爷现在又这么年轻,为什么王爷不能等一等”

    这是一个很深刻的问题,临安城里的不少人也有这个疑问,那就是启国现在的国力每一年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只短短五六年时间,就从当年跟西楚相当的水平发展到现在胜过北齐的地步,况且肃王殿下又这么年轻,只要再安心等个十年时间,那么天下便唾手可得,在这个局面下面,为什么肃王殿下要这么心急,非要在这个当口冒险北进

    赵显低眉看了孔幼霜一眼,然后轻声回答道:“为什么这么心急因为再等下去,等我大启国强民壮之时,再来打仗就没有意思了,这个答案孔小姐满意否”

    孔幼霜礼貌性的露出了一个笑容,显然是不信的。

    其实这一次进兵,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赵显的个人因素,他骨子里是一个很懒散的人,前世的时候别说野心,连个梦想也欠奉,但是这几年时间逼于无奈,他不得不把自己关在肃王府里,每日面对案牍文书,从早到晚,更可恨的是这种无休无止的工作,是没有一天能够休息的!

    要知道哪怕是临安朝廷里的文官们,每个月还有三天休沐,逢年过节的时候还是有休息机会的,但是赵显不一样,他是这个“军政府”的一把手,哪怕那些官员休息了,他还是得在肃王府里处理那些四面八方传过来的消息情报,以及暗地里林林总总的诸多问题。

    当年成康帝赵睿,就是因为在这个状态坚持了十六年之后,英年早逝。

    这种情况让他一度很苦恼,但是为了肃王府,以及肃王府的那些身边人,他又不可能轻易从这个位置上退下去,因为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死死地盯着这个位置,所以赵显便咬牙把自己闷在了临安城,一做就是七年时间。

    直到今年,启国内部的情况基本稳定之后,赵显才终于有机会能够走出临安城,去西陲看了看,然后他又实在是按捺不住,才想着这个时候进军伐齐。

    因为如果他能够拿下北齐,至多五年之内,天下便能够一统,到时候他就能够放下这许多东西,安安生生的过几天自己想过的日子了。

    不过这一次北进,也并不是全靠一股冲动,赵显还是详细盘算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哪怕这一次无法攻破燕都,至少拿下黄河以南,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第一百五十五章 背锅圣人
    尽管孔幼霜这么说,但是赵显仍旧没有去动食盒里的那些吃食,他今年已经二十六岁了,不再是从前那个少年人,什么美人恩重,红颜知己,都比不过他自己自己重要,因为只要他或者,他身边的这些人就不会出事,所以这几年以来,赵显变得越来越惜命。

    这恐怕也是古今那些王侯大多怕死的原因,很多时候并不是他们担心自己,而是一个人站得位置高了,他的存在就会影响身边一大帮人,你想要你在乎的人过的好,你就死不得。

    等到孔幼霜离开之后,赵显轻轻瞥了一眼这个看起来精致无比的食盒,对着赵希微微一笑:“你也忙活了一天了,把这些吃食分下去给兄弟们吃了,咱们准备准备,明日里还要赶路。”

    赵希先是点了点头,然后回头看了看自家王爷,轻声道:“王爷您就这般肯定,这个孔家会向咱们低头末将听王师说过,读书人大多都是有骨气的,这孔家是读书人的老祖宗,未必会这样跟咱们低头。”

    赵显轻轻吹了口气,在身后的铜炉里递了块碳,然后轻声道:“王霜打小练武,懂事之后就在军中厮混,他知道个屁的读书人。”

    “自仲尼传世以来,到现在两千年来不知道有多少读书人,但是真正出名的又有多少人”

    赵显语气不屑:“只是有几个出彩的人物,记在了史书传记里而已,他们是读书人不假,有骨气也未必不真,但是这并不能代表所有的读书人都有骨气。”

    古时候,有很多读书人值得钦佩,就拿赵显那个世界来说,是有不少值得称赞的人物的,例如诸葛亮,文天祥,海瑞之类,不管他们一身功业,但是在道德层面上终归是很难挑剔的,可是这并不能说明读书人就全部是好人了,就拿比例来说,历史上绝大多数的读书人,都是钱谦益那种人,事到临头,都会说上一句“水太凉”。

    这是人性使然,不光是读书人这个团体,每个人都有一颗利己心,所以你不能说自私不对,你只能说那些真能做到无私的人很是了不起。

    赵显伸手在火炉旁边暖了暖手,语气平缓:“再说了,孔家人虽然世代读书,但是归根结底,他们是一个世家,孔家的人都是孔家子,跟你理解的那些读书人不是一码事。”

    古时候但凡能够长久的世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在他们眼里,是家大于国。

    那些从春秋时期传承数千年的世家大族,无一没有自己的武装,长长振臂一呼,就能呼唤无数的乡勇起事,在他们眼里,王朝更迭跟他们关系不大,因为国变而家不变。

    孔家作为世家里头最长寿的一家,其中固然是圣人荫庇,但是他们自然也有自己的生存智慧,在这种存亡的选择面前,哪怕是暂时求存,孔家人也必然会答应赵显的要求。

    因为他们此时应下赵显的要求,以后哪怕赵显落败,姜家人找上门来,有圣人余荫,姜家人也未必会把孔家如何如何了,可是如果这时候他们拒绝赵显,这个手上染血无数的赵家王爷,很有可能真的会立刻狠下杀手。

    倒向赵家大概率可以存活下来,如果不同意,便会立刻消亡,这个题目孔家人做起来不会有任何犹豫,至于今天晚上孔幼霜的到来,也只是为了试探一下赵显,看这件事孔家还有没有观望下去的可能而已。

    现在,赵显明确的对这种可能说了不,那么明天的结果就已经很明显了。

    赵希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然后蹲在赵显旁边,学着赵显的模样捡了个木炭扔进了铜炉里,若有所思的说道:“王爷的意思是,孔家人跟读书人都怕死”

    “没有人不怕死。”

    赵显瞪了赵希一眼,没好气



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人物的烦恼
    不管孔元礼是一个怎么样的说辞,总之这一次赵显来曲阜的目的已经基本达到了,所以他也就不再难为孔家,而是微笑道:“既然是圣人托梦,那自然是要听从的,我赵家自开国以来,历来是与士大夫共天下,今后孔家便与我大启不分你我,能够迎圣人世家入启,想来我大启国中那些读书人,应当都会兴奋不已。”

    儒家发展到现在,已经有渐成儒教之势,因此那些读书人对于孔圣人已经膜拜到颇为夸张的程度,哪怕是陈静之还有谢康这种身居高位的读书人,闲来也是要拜孔子的,如果他们到了孔家,甚至还要对孔家的这个衍圣公行弟子礼,正因为孔家影响力强大,所以赵显才亲自来了一趟孔家,要把这个圣人世家从北齐的怀里强行拉到自己怀里。

    孔元礼陪着笑脸,从衣袖里取出一叠熟宣,上面密密麻麻写满小凯,字体清秀。

    “王爷请看,这是我孔家昨夜连夜起草的文章,名为《孔庙桧考究》,其中详细说明了孔庙门前老桧树的几兴几荣,此次桧树重新兴盛之年,王爷同年在临安捡到帝王玺,天命昭昭,令人生畏。”

    赵显眯着眼睛接过孔元礼手中的一叠白纸,从前到后详细看了看,只见这张白纸上详细记述了孔庙门前那株圣人手植桧树的来历,已经数千年来兴衰枯荣的经过,前后洋洋洒洒近万字,很是巧妙的把历史上的一些大事件与那株桧树联系在了一起,通篇文采清逸,读之只觉酣畅淋漓。

    不过这都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这篇文章把孔庙桧最后一次发枝,也就是元庆元年那一次,也给记录了进去,并且在文中提起了赵显在临安捡到传国玉玺之事。

    “夫圣人手植之树,上应天心,下应民情,前周之时,九州割裂,四海难一,故圣桧树羞于见世,枯死于孔庙之前,深藏于厚土之中。成康三年时,桧树再荣,年余便枝繁叶茂,先不知何故,近偶得知时年临安肃王子赵宗显,与府中得和氏之璧,秦皇之玺,方知天数有定,未尝改也。”

    “吾家自春秋以来,未尝断绝,何也幸赖圣人荫蔽也,圣人今降警示,吾辈后人敢不从之今有龙从南方而来,降临曲阜,吾当携家眷,从祖先…”

    赵显看到这段话的时候,心里也在暗暗感慨这些孔家人的厉害,本来这传国玉玺是赵显随口扯出来的借口,就连赵显自己都觉得有些尴尬,现在在这篇洋洋洒洒万余字的文章之下,这个理由竟然变得顺应天数了!

    更让赵显惊叹的是,古时候写文章都要推敲琢磨,极耗时间,尤其是这种要传于天下的文章,每一个字都要仔细考量,这孔家人只用了一夜时间,就写出了这篇洋洋洒洒万余字的文章,别的不说,这种文字功底,也足够让人佩服了。

    赵显拿着这几张熟宣,坐在椅子上仔仔细细看了半个时辰左右,这才把这几张纸放下,对着陪坐在下首的孔元礼轻轻一叹:“圣人世家,当真令人尽管,此文章文采斐然,又贯穿前后数千年,衍圣公竟然能在一夜之间写出来,真是让人钦佩。”

    孔元礼脸色微红,低头道:“王爷夸奖了,这孔庙桧考,我孔家一直在做,前面诸多内容只是抄上去而已,至于后面那些…也非出自老夫之口,乃是小女代笔…”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还是要脸的,不是他们写的,他们一般不会自己承认,因为如果给人拆穿出来,这一辈子就算是毁了。

    赵显眯了眯眼睛,轻笑道:“可是幼霜小姐”

    孔元礼低头道:“正是老夫的那个幼女,这孩子自小喜爱读书,到了今日我孔家上下的藏书,大多都被她看过一遍,连老夫也自愧不如,如果不是因为是女儿身,孔家下一任家主此时都已经定下来了。”

    赵显点了点头,轻声道:“昨夜本王也有幸见了令爱,幼霜小姐不仅冰雪聪明,博闻广记,就连对于当今时势也颇有心得,本王是十分佩服的。”

    “王爷谬赞了。”

    孔元礼低头道:“王爷,大启与齐国大战在即,老夫在这里有一个不情之请。”

    &nbs



第一百五十七章 很有意思人
    终于,赵显带着孔家的文章,在当天就离开了曲阜城,不过与来的时候不一样的是,这一次他那辆玄黑马车里,多了一个人。

    赵显有些无语的看着这个坐在自己对面的女子,咳嗽了一声之后,故作镇定的说道:“明日就是除夕,孔小姐不在自己家里过年,非要跟着本王做什么”

    是的,坐在赵显对面的,就是孔家的小妹孔幼霜。

    赵显的马车是停在孔家的院子里的,当赵显告别的孔家一众人坐上马车准备离开的时候,才发现这个孔家小妹正襟危坐在里面,面若桃花。

    驾车的赵希仿佛没有发现这个偷偷藏在车厢里的“刺客”,马车就这样平稳的起步,朝着孔家的大门走去。

    这一次孔幼霜没有穿着昨夜的那个月白色小袄,而是换了一身青色的棉袍,头上还带着一个棉帽,只露了一个小脸在外面,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就这样看着赵显。

    更为醒目的是,她还背着一个不是很小的包袱在身后,一看就是要出远门的模样。

    此时,赵显的马车还没有出孔家,这位孔家小姐有些紧张的捂住了赵显的嘴巴,轻声道:“嘘……我瞒着父亲逃出来的,莫要让他知道。”

    赵显默默翻了个白眼。

    看来孔元礼所谓的“联姻”,只是这位衍圣公的一厢情愿,他的这个女儿根本不想嫁到肃王府去,这一次离家出走,估计是为了逃脱包办婚姻。

    等到马车出了孔家大门,整整两千禁军开始在赵显附近列阵卫护赵显的时候,孔幼霜才长出了一口气,用手撑着脑袋,静静的看着赵显。

    赵显被她看的浑身不自在,咳嗽了一声之后,轻声道:“幼霜小姐逃家之后,准备去哪里本王身边有不少使唤人,可以护送孔小姐一程。”

    孔幼霜脸色微红,低着头说道:“小女子自己是王爷的人了,自然是王爷去哪里,小女子就跟着去哪里了……”

    赵显刚刚喝下去的一口茶水,险些喷了出来,于是连忙抽出手帕,擦了擦嘴之后,有些狼狈的瞪了一眼孔幼霜:“什么时候的事情,本王怎么不知道”

    孔幼霜嘻嘻一笑:“先前父亲不是与王爷约定,等王爷大胜齐军之后,就把人家嫁给王爷吗”

    赵显闷哼了一声:“衍圣公那是说打赢之后,如今可还没有打。”

    孔幼霜眼珠子转了转,声音清脆:“可是昨夜幼霜问王爷此战胜算几何的时候,王爷说过胜算十成,那就是说此战必胜,以后幼霜自然是要嫁给王爷的了。”

    赵显被她这段话给噎住了。

    从逻辑关系上来说,孔幼霜说的话的确挑不出什么毛病,可是这时代的女子,哪怕是彪悍如同项樱那样的楚人女子,提起婚嫁的时候也是要红脸的,更何况是孔家这种圣人世家,礼教应该非常严谨才是,怎么这个孔家的大小姐,就直接逃家跟着“未婚夫”跑出来了

    难不成是北方人的性子,盖过了礼教

    赵显深呼吸了几口气之后,这才勉强冷静下来,他看着孔幼霜,一字一句的说道:“就你说的是对的,你现在也应该乖乖的待在家里,等着本王去接你过门,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偷偷跑到本王的马车上来!”

    孔幼霜有些委屈的看了赵显一眼,低头道:“人家是怕你打不赢齐军,所以想出来给你帮帮忙嘛。”

    赵显不轻不重的瞥了她一眼。

    “战阵兵略,都是男人的事情,你能帮上什么忙”

    “你瞧不起人!”

    孔幼霜轻哼道:“孙子,吴子,六韬三略,凡是存世的兵书,本姑娘哪一本没有读过,论起韬略,你们都要差本姑娘一大截。”

    赵显翻了个白眼:“孔姑娘读过这么多书,那你知不知道战国有一个叫做赵括的人”

    孔幼霜反驳道:“廉颇避而不战才被赵王换将,若赵括亦不战,焉能出将罪不在赵括,而在赵王!”

    “强词夺理。”

    赵显深呼吸了一口气,轻轻喊了一句:“停车。”

    赵希应声停车,回头对着赵显抱拳:“王爷吩咐。”

    &nb



第一百五十八章 来一炮?
    ?“王爷,这是何物这便是传闻之中的火炮么”

    兖州的军营里,孔幼霜好奇的眨着大眼睛,看向营门口那些炮口朝天,狰狞无比的肃武炮,声音清脆。

    赵显用手拍了拍额头,有些无语。

    不知道为什么,他本来完全没有把孔幼霜带回兖州的心思,也不知道这丫头给他下了什么咒,迷迷糊糊的赵显就把这个孔家的小姐带到了兖州大营来。
1...229230231232233...2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