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漫客1
“丫头你还挺有本事的,回头哥带你去临安城里玩,银子管够。”
赵灵儿眼珠子转了转,嘿嘿笑道:“哥,回头我再给你配一点药,保证嫂子她不会怀孕。”
既然项樱不能生子,那么就自然不可以怀孕,否则再打胎的话,更会伤着自己的元气。
赵显瞪了她一眼,随即叹了口气,低声道:“好。”
第一百二十二章 叔侄
给谢太妃拜完年之后,谢康站在谢太妃下首,过了片刻,这位话不是很多的礼部尚书闷声说道:“肃王殿下。”
赵显此时正在与项樱说话,闻言转身笑道:“表叔这么客气做什么,今日年初一,大家都是一家人,称呼名字就行了。”
“您要是不好意思叫我全名,就喊一声赵七也成。”
谢康犹豫了一番,开口道:“七郎,我有些事要问一问你。”
他说完之后,对着谢太妃拱手道:“姑母,您这里可有静室侄儿想跟七郎谈些事情。”
谢太妃看了谢康一眼,摆手道:“小楚,带他们俩去老身念经的庵堂里头去。”
这个被老太太唤作“小楚”的宫女,也已经是四十多岁的老宫女了,她对着赵显两个人笑了笑,低头道:“两位贵人跟奴婢来。”
楚嬷嬷走在头前,带着两个人走到静心斋最深处的一间庵堂,轻轻推开房门,一股檀香就扑面而来。
庵堂里没有太多的装饰,只是供奉了一尊菩萨像,一个矮桌子上面摆放了一套茶具,旁边是零散的几个蒲团。
楚嬷嬷笑道:“这庵堂是太妃娘娘平日里念经参禅的地方,从来没人敢打扰,两位贵人尽可以放心。”
赵显对着她点了点头,轻声道:“劳烦嬷嬷了。”
楚嬷嬷点了点头:“两位贵人慢聊,奴婢告退了。”
这位楚嬷嬷对着两人行了行礼,然后弯腰退出了这间庵堂,临走之前还顺手带上了门。赵显一屁股坐在其中一个蒲团上,把玩起桌子上的茶具。
这套茶具不是陶的,而是并不常见的白瓷,很是精美,如同白玉一般。
谢康跟着坐了下来,沉默了几个呼吸,开口问道:“七郎,我需要知道一些事情。”
赵显停下手上的动作,抬头看了谢康一眼,微笑道:“什么事情”
“西楚的事情,我想知道你在西楚到底做了什么。”
谢康沉吟了片刻,继续说道:“以及你以后要做什么。”
“是表叔你想要知道,还是山阴谢氏想要知道”
赵显语气平淡。
谢康皱了皱眉,沉声道:“老夫虽然不是谢家家主,但是老夫在京为官,老夫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谢家都会认。”
“表叔你不必这么正式。”
赵显耸了耸肩:“小侄此行,用了不少阴损的手段,这里就不提了,本来路过陈王府的时候,也只是想在陈王府埋下一颗种子而已。”
“正巧后来陛下他与北齐联合伐楚,小侄就趁着这个机会,挑拨了一下陈王府与西楚朝廷的关系,再之后的事表叔也该知道,陈王府脱离西楚,立国了。”
谢康闭目消化了片刻,随即继续问道:“你扶起了一个陈国,能掌控的住么”
“两代人以内,应该没什么问题。”
赵显笑道:“陈国地方太小,偏生需要的兵力又太多,项云深父子注定要靠我们大启的银钱,才能养的起十万玄甲军,咱们控制着钱粮,陈国就跳脱不出咱们的手心。”
赵显这种行为,就跟现在的某个世界警察一样,很多时候,它不必亲自出面,只需要支援一些物资,扶持起来一个听话的政权或者武装势力,就能够在目标地区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谢康微微颔首,继续说道:“如果齐人也在暗处给陈国银子呢”
赵显不屑的嗤笑一声:“齐人到陈国要越过长江,再越过江陵郡,否则他们就要从凉州一路过去,他们怎么运银子给陈国”
不像现代人手指一滑,就可以转账,在古代,大笔钱财的交易很是麻烦,光是押送就要费去不少心思。
想要运送十万两以上的银子,越过南启和西楚的国境不被发现,几乎不太可能。
谢康了然的点了点头,然后起身走到庵堂门口,朝着门外望了望,确认左近无人之后,他重新坐到了赵显对面,低声问道:“七郎准备如何破局”
赵显愕然一愣:“表叔这话是什么意思”
谢康淡然道:“老夫虽然读了一辈子书,却不是一个书呆子,你在江宁立了大功,又在西陲立下这般大的功劳,已然被那帮子文官视为眼中钉了。”
“前些日子你不在临安,没有见到当时崇政殿里的盛况,当时是十日一次的大朝议,整个朝堂上的所有文官,都把矛头指向了你,这些人众口一词,都在说你赵宗显——要谋反!”
第一百二十三章 何去何从?
“意欲何为”
赵显默默咀嚼了一遍这四个字,低声笑道:“表叔,你觉得我该何为”
一身儒士青衫的谢康沉默了半晌,最终还是沉声开口:“无论如何,你总不能像你父那样,被几个书生骂了几句,便发脾气丢下兵权,跑出临安养老去了!”
当年老肃王赵长恭的处境,一如赵显现在这样,临安城无论是文人还是百姓,都在议论他要谋反,于是这位权倾朝野的“赵定边”愤然丢下肃王军,自己卷铺盖到了肃州府去了。
肃州府原先并不叫肃州府,而是叫做衢州府,自古藩王都是因地名而封王号,唯有肃州府是因肃王王号而改了地名。
赵显对当年老肃王离京之事也是一知半解,只是隐约知晓自己那个便宜老爹与赵睿发生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冲突,然后径直带着三千肃王卫离开了京城,就藩在了肃州。
现在通过谢康的话他才知道,自己的父王居然是被一帮子文人给“喷”走的。
真是玻璃心啊。
赵显自嘲一笑:“表叔,父王他当年放弃兵权,未必真是被那些文人骂走的,他当时继续把持兵权或许不难,他担心的是我们七兄弟以后斗不斗得赢当今的陛下——”
根据赵显这段时间在临安宗卫府见到的资料来看,当年自己自己自己那六位兄长,都不是什么厉害人物,六位兄长个个好武,自己那位“前身”则是喜好诗文,七兄弟中,并没有什么太过出彩的人物。
而当今的成康皇帝赵睿,无论是手段还是心机,都很是高明,当年老肃王赵长恭能压他一头是因为赵长恭一身赫赫军功,可要是这王位传到了下一辈头上,老肃王也担心自己的这几个儿子,不是赵睿的对手。
与其争到底,让自家儿孙身死族灭,不如主动退一退。
所以面对赵睿的夺权,才愤然离京,给双方都留下了一些余地。
眼下赵显的处境跟老肃王相似却大不相同,两人都是功勋卓著,但是赵显却比赵睿要年轻的多,身体也要比赵睿好得多。
谢康张嘴还想再说些什么,突然这庵堂的门口传来急促的“砰砰”敲门之声,借着楚嬷嬷的声音在门外响起:“两位贵人,陛下来了,太妃娘娘让你们出去接驾呢——”
赵显跟谢康脸色同时严肃了起来,各自起身,准备出去接驾。
“知道了,我们马上出去。”
赵显对着门外沉声说道。
两个人推开庵堂木门,谢康特意盯了这个姓楚的老宫女一眼,赵显微微摇头,示意他放心。
谢太妃是个很精明的人,她指派的人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两个人一路朝着静心斋正门走去,走在路上,谢康有些不确定的问道:“今日初一,陛下应当在祭天贺岁才是,怎么有空到姑母这里来”
赵显平静说道:“表叔放心,我来给祖母拜年,你来给姑母拜年,陛下挑不出我们的错处的。”
谢康看了云淡风轻的赵显一眼,咬牙说道:“七郎你放心,谢家跟你是血亲,无论如何谢家都会站在你这一边。”
这话虽然感人,但是赵显却并不怎么放在心里,要说血缘,自己的父亲老肃王跟谢建谢康两人是姑表兄弟,肃王府落难,自己在肃王府中疯疯癫癫的时候,怎么不见他山阴谢氏出手相助
归根结底,还是要有自己的力量,只要赵显一日不失势,谢家自然是他的亲戚,如果有一天肃王府再次倒霉,该树倒猢狲散还是要树倒猢狲散。
毕竟山阴谢氏家大业大,谁也没有义务陪着他赵显一起去死。
赵显微微一笑:“表叔放心,我不会走父亲的老路的——”
……
两个人一路走到静心斋正门,只见身穿正装的皇帝赵睿正在跟谢太妃说着话,赵睿满脸笑容,对着谢太妃说道:“可有些日子未见了,太妃娘娘身子依旧健朗啊。”
谢太妃不卑不亢,含笑道:“有劳陛下挂心,老身这身子总算又熬过了一年,还要多让陛下费一些钱米供养。”
“太妃娘娘说笑了,朕巴不得您老长命百岁,也给这宫里添一些喜气——”
按照辈分,谢太妃该是赵睿的“奶奶”才是,但是皇宫之中,除了那位正牌的太皇太后以及赵睿的生母太后娘娘,其余的妃嫔就跟皇帝没有什么亲了。
真要让赵睿给谢太妃磕头,谢太妃也是不敢承受的。
赵显跟谢康走的近了,纷纷在赵睿面前跪下,恭声道:“见过陛下,陛下新岁吉祥。”
“起身吧。”
谢太妃望着自家的侄儿和孙儿微微一笑:“这外面怪冷的,进去说话吧”
赵睿微微摆手:“大寒天的,太妃娘娘快进屋去吧,朕跟七郎说几句话便走,就不进去了。”
谢太妃微微颔首:“既如此,陛下莫怪老身招待不周。”
说完她瞥了赵显跟谢康一眼,微微叹了口气,转身走进了静心斋。
谢太妃走远之后,成康皇帝转过身子,看向了眼前的两人。
此时他头戴金色明珠冠,身穿衮龙皇袍,一身祭祖用的正装,显然是刚刚进行过祭祀之事,他看了看赵显和谢康,然后故意板起脸孔,闷声道:“二位是在给太妃娘娘贺年”
谢康恭声说道:“微臣来给姑母拜年。”
赵显跟着说道:“臣弟来给祖母拜年。”
“怎么不见你们来给朕拜个年呐”
赵睿声音要去,谢康跟赵显被吓了一跳,两个人对视了一眼,最后还是身为礼部尚书的谢康开口回话:“今日新春,该是陛下祭祖的日子,午后陛下才该接受百官贺岁,因此不曾打扰陛下——”
按照启国的规矩,年初一这天早上该是皇帝一
第一百二十四章 是退还是进?
凌冽的寒风吹拂在赵睿原本就苍白的脸上,在他脸上显露出一些阴晦的青色。
如果他赵睿还能再活十年,或者说他的儿子赵寿此刻已经成年了,此时赵显的退避,赵睿会毫不犹豫的答应,并且是欣然答应。
可问题是赵睿没时间了。
早在成康十三年的时候,太医院里就有一名老太医隐晦的告诉赵睿,他的寿命已经不足三年。
成康十五年年初,他的身子更是每况愈下,一度在朝堂上咳血,当时的赵睿感觉自己随时都有可能撒手人寰。
直到药道人陈希夷的到来,才把赵睿的身子调理好了一些,可陈希夷毕竟不是真的神仙,老道士私下里不止一次跟赵睿说过,他命不久矣。
龙驭归天大约也就是这两年的事情了。
此时此刻,赵显万万走不得,赵睿需要赵显镇守在临安,让赵家的皇位能够顺利顺递下去。
成康皇帝勉强压制住了自己激荡的心情,深呼吸了几口气,对着谢康勉强一笑:“谢尚书,今日初一,宫中诸多礼法要办,你身为礼部堂官,该有许多事情才是,这就去忙去吧——”
谢康瞥了赵显一眼,随即躬身抱拳:“是,臣告退。”
赵显面带微笑,对着谢康挥了挥手:“表叔保重。”
谢康刚走,赵睿的脸色骤然阴沉下来,对着赵显低声道:“去凌虚阁说话。”
说罢他转身踏上龙辇,十几个小太监抬起龙辇,晃悠悠的朝着凌虚阁的方向走去。
赵显摸了摸鼻子,转身走进静心斋里,跟谢太妃还有项樱赵灵儿等人打了个招呼,自己徒步朝着凌虚阁方向走去。
凌虚阁赵显已经去过许多次了,距离静心斋并不是很远,事实上因为大凰宫不是很大的原因,宫中的任何一座建筑距离另一座建筑,都不是很远。
赵显轻车熟路的摸到凌虚阁门口,大太监李怀等在门口,给赵显递了一个暖手用的水袋,赵显接了过来,迈步走进了凌虚阁。
凌虚阁里,几尊巨大的青铜炉子,银骨炭正在不温不火的燃烧着,让这座不大不小的宫殿温暖如春。
凌虚阁的偏殿里,赵睿并没有坐在主位,而是在一张矮桌旁边席地而坐,无比贵重的帝冠帝袍被他随手丢在一边,散落在地上。
赵显踱步走了进来,正准备下跪行礼,赵睿带着怒意的声音传来:“你到底要干什么!”
赵显下跪的动作停止,三两步坐在赵睿身旁,轻声叹了口气:“皇兄你多心了,臣弟没有想要干什么,臣弟只是什么都不想干了而已,”
“臣弟生性本就惫懒,原先去江宁臣弟都是不想去的……”
赵显摇了摇头:“后来一件件事情,或者是因缘巧合,或者是皇兄你推波助澜,再加上一些些运气,臣弟才能得以立下一些功勋。”
兄弟俩都是席地而坐,几乎是肩并肩的模样,赵显微微一笑:“好在上天庇佑,加上皇兄你运筹得当,事情总算是往好处走的,眼下咱们大启不再风雨飘摇,既然如此,臣弟也就没必要继续呆在临安城了。”
赵显直视赵睿,轻声说道:“皇兄,就让肃王一脉再功成身退一次吧。”
“把你从西陲唤回临安,是陈静之的意思,后来临安大街小巷疯传你要造反,也跟朕没有关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