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白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漫客1
好在通州府距离绍兴并不是很远,马车一路颠簸,只在第二天就到了绍兴城的门口。
一进去绍兴,类似于临安城的那种烟火气就扑面而来,各种叫卖的声音在街上吵嚷一片,极为悦耳。
由于事先知会了谢家人,所以众人刚到绍兴门口,边有一个看起来二三十岁的年轻公子,等在了城门口。
赵显下了马车,白衣公子作势要跪,昂赵显轻轻拉住手腕。
“你是大表叔家里的表兄谢呈吧”
这年轻人,正是谢家当代家主谢建的大儿子,一大早他便收到了消息,等在了这里。
谢呈苦笑一声:“庶子而已,王爷唤我谢呈便好。”
“庶子怎么了,我不也是庶子。”
赵显满不在乎的一笑:“大家一家人,表兄莫要客气,唤我七郎就是了。”
按照肃王府的情况来看,赵显跟妹妹赵灵都是那位肃王府的侧室所生,赵显的确只是赵长恭的庶子。
只是他这位庶子的运气很好,嫡子们都死了个一干二净,他才能坐到这个王位上。
&nb
第十二章 朝局
事实上,赵显的理解是有问题的。
对于谢家来说,读书明理才是最重要的,身而为人,立言立功立德才是谢家人追求的东西,至于经商,只是养活谢家数千口子的手段而已,并不被谢家人看在眼里。
哪怕是掌控谢家上下所有生意的庶子谢呈本人,也觉得自己做的只是一些“杂事”。
这是一个时代的思想观念问题,绝不是三言两语能够扭转的。
比如说谢建谢康两兄弟,就都是纯粹的读书人,他们一辈子也没有接触过商业这种“腌攒”事情,哪怕谢家的布行遍布江南,在谢家的读书人眼里,也只能是末流事情。
读书才是正经。
不过这一代家主谢建还算重视家里的生意,把自己的长庶子派去打理生意,算是把这一块牢牢的攥在了自己手里。
几个人在谢家颇为复杂的内府里左右兜转,走了大概半柱香工夫,才走到家主谢建的书房门口,谢建轻轻推开房间门,先把赵显请了进去,随即再迈步走了进去,他的大儿子谢呈走在最后面,轻轻带上了门。
三个人在书房里落座之后,头发已经带着花白的谢建最先开口:“七郎的事情,你二表叔在信里已经与我说了。”
说着他轻轻叹了口气,有些埋怨的说道:“不是老夫唠叨你,就算政事堂的那几位宰相与文官群起而攻之,七郎你也不该这般轻而易举的退出临安朝堂。”
这位从未进入过朝堂的谢家家主皱眉道:“你这样退缩,就会让那帮人以为你软弱好欺,将来就会更加得寸进尺,你现在退出临安容易,以后再想进去,可就没这么容易了。”
赵显心中有些诧异。
他此来谢家的目的,是为了跟谢家商量,如何应付朝廷即将对江南绸商的清理,怎么这个表叔丝毫不担心自家的买卖,反而对自己在朝堂的举动很是关心
不过,谢家对于他来说,是绝对的自己人,无论是谢康在朝的影响力,还是谢建在野的影响力,都是赵显迫切需要的。
他要仰仗谢家的地方很多。
因此他只能微微一笑:“表叔放心,从临安出来之前,我手里就只有一个宗卫府,如今从临安出来了,宗卫府仍旧还在小侄手上,小侄至多算是丢了一些面子,里子是没有丢的。”
“宗卫府不是久留之地。”
谢建皱眉道:“宗卫府虽然权柄极大,毕竟是个阴暗的衙门,不好登堂入室,你以后想要在朝堂上有大声音,就必须从宗卫府里跳出去。”
所谓“登堂入室”,是启国朝堂一个特有的官场术语。
登堂,是指登政事堂。
入室,是指成康皇帝最为喜爱的那座凌虚阁。
能位列政事堂,经常出入凌虚阁的,才能算是在启国朝堂有了自己的大声音。
不过,赵显并不怎么想进那座政事堂,甚至连凌虚阁他也不是很爱去,他的价值观跟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都是不同的。
换句话说,如果他的生命不受到威胁,他懒得花心思跟别人去去争权力,去斗心眼。
不过,从目前来看,这种想法是不可能的,临安城那些文官,不知为何就对他恨之入骨,启国上下更是有一大批武将的身家性命,也系在了他的身上,由不得赵显散漫下去。
想到这里,他对着谢建一笑:“无碍的,谢康表叔不是步步高升,在临安登堂入室了么”
“那是你征西楚的功劳。”
谢康脸色抽了抽,低哼道:“你在西楚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即便你父亲赵长恭也有些逊色,朝廷居然毫不封赏,只换给了二郎一个政事堂的名额!”
谢康能在半年之内,从礼部侍郎直接登堂拜相,赵显起到的作用功不可没,这一点,谢建都看在眼里。
否则,以山阴谢氏的底蕴,谢康做到礼部左侍郎代行尚书事也就做到头了,最多在告老还乡的时候,给他上一个尚书的虚衔,根本不可能像现在这般步步高升。
礼部尚书到入政事堂虽然只有一步之遥,但是这一步之遥,不知道难死了多少人!
“你二叔他这个宰相做的也没有什么意思,他给老夫写信了,说另外四个宰相抱团做事,他在政事堂里说不上半句话,进与不进没有什么区别。”
赵显眯了眯眼睛,低声道:“陈静之这老货,在政事堂掌权
第十三章 谢轻烟
三个人在书房里商谈了整整数个时辰,一直到夜半时分,赵显才从谢建的书房里走了出来,朝着自己的院子走去。
这场谈话,赵显不仅通过谢呈知道了江南绸商的细致情况,而且与谢建的谈话,让他获益良多。
谢家在数十年前还只是一个普通的书香世家,顶多是在仕林之中有些名声,能在几十年时间里,变成在朝在野都颇有影响力的大家族,离不开谢建的经营。
别看他如今对绸布生意不屑一顾,当年正是谢建,顶着家中族老的压力,带着谢家进入江南商场。
当然,谢家涉足商事的那会儿,正是老肃王赵长恭权倾朝野的时候,谢家作为赵长恭的表亲,自然能够在江南商场顺风顺水。
总而言之,这位看起来像是一个老顽固的谢家家主,绝不是一个普通的读书人,他骨子里的是那种看穿世事的精明。
跟他谈话之后,本来对大启朝堂一知半解的赵显,眼光已经大为不同。
回到了自己的房间之后,项樱正瞪着一双大眼睛等他回来,赵显坐到床边,呵呵笑道:“项大公主还没睡啊”
“你干什么去了,这么晚才回来”
服用了几天汤药之后,项樱的风寒已经好的七七八八了,看起来脸色也红润了不少,不再像之前那般骇人。
不得不说,那位丁神医虽然误入邪教,但是一身医术硬是要得。
“跟表叔他们谈事去了。”
项樱歪着头问道:“你看起来跟这个谢家很亲啊,你就对谢家这么信任”
赵显满脸正色:“那是自然,人以赤诚之心待我,我以赤诚之心待人。”
“呸,你又阴险又卑鄙……”
“唔……”
她一句话没说完,就被赵显强势的堵住了嘴巴,接着灯盏熄灭,南启与西楚之间的一场大战随之展开。
……
第二日清晨,等到温暖的冬阳铺洒在赵显的院子里,赵显才从床上爬了起来,这段时间他舟车劳顿,委实有些疲累,因此多睡了一会儿。
这个时代没有什么夜生活,所以赵显平日里都起的很早,今天一直到巳时初才起,着实是这段时间劳心劳力,有些乏了。
谢家这种大家族,家里跟肃王府的格局一样,都是一套一套独立的小院子,赵显虽然是在谢家做客,也是居住在这么一个院子里头。
他刚起床在院子里头打了一套陈希夷教给他的十段锦,就听到小院门口传来轻微的敲门声。
赵显愣了愣,迈步走到院子门口,拉开门一看,只见门口站了一个明眸皓齿的漂亮少女,少女头发梳的很是精细,略微有些婴儿肥的脸蛋很是可爱,她手里拎着一个食盒,见到是赵显开门之后脸色有些发红,慌忙行了个礼,然后说道:“见过殿下。”
看起来是来给自己送早饭的。
不过小丫头长的倒是挺可爱的,不能吓到了她。
想到这里,赵显微微一笑:“我跟谢家都是一家人,不必这么见外,称呼表少爷就行。”
那少女捂着嘴巴笑了笑,轻声笑道:“就算是一家人,也不能称呼您为表少爷呀……”
“这是为何”
“因为我该称呼你表兄才对啊。”
小丫头笑得很是俏皮。
坏了,认错人了。
赵显心中苦笑,本来他以为来送饭了肯定是谢家的丫鬟,没想到是谢家的小姐。
他有些尴尬的笑了笑。
“表妹是大表叔家的,还是二表叔家的”
少女略微皱了皱眉头,又不好直接提自己父亲的名讳,只能轻声道:“二爹爹家跟咱们家分家了呢,前些天全家都搬去临安了。”
这句话潜在的意思就是,她是谢建的女儿。
谢康跟谢建分家了
赵显皱了皱眉头,这兄弟俩关系向来很好,而且到了他们这种地位,也没有财产纠纷的问题,为何无缘无故就分家了
思索了片刻,赵显这才惊醒过来。
是了,谢康如今也位列政事堂,成为宰相了,自己到两浙来查绸商的事情瞒不住他,谢家定然是早就知道了。
估计是谢建这老狐狸,怕绸商之事祸及到谢家,所以才让谢康分了出去,这样哪怕山阴谢氏倒下了,以后还会有一个临安谢氏。
亏这个老头儿昨天还装作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称谢家的绸布生意为“杂事”!
好一个精明的谢家家主。
想通了这件事之后,赵显眉头舒缓开来,轻笑道:“原来是大表叔家的表妹,请问表妹芳名”
少女估计很少见生人,听到赵显这么直白的话之后,脸色变得通红,把手里的食盒交在赵显手上之后,一溜烟转身跑开了。
跑出几步之后,她轻轻转身,对着赵显嘻嘻一笑:“表哥,我叫轻烟。”
轻烟,谢轻烟。
这个名字听起来极美,但是在赵显听起来就有些古怪。
因为他会想到后世的香烟……
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谢轻烟已经跑出了几十步,等到她再回头的时候,发现自己这个远房表哥愣在原地,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她掩嘴轻轻一笑,蹦蹦跳跳的跑远了。
她哪里知道,赵显把她的名字跟某种不健康的东西挂上了钩。
愣神了片刻之后,赵显拎着食盒回到了屋子里,刚进屋就看到项樱正双手抱怀,对着自己冷笑。
&nb
第十四章 姻亲
在古代,表亲是允许结婚的,尤其是各种门阀之间,为了保持所谓的血统纯净,经常是通婚之后,再让表亲通婚。
更何况是赵显与谢家这种隔了两代的表亲。
而且,谢轻烟还是谢家嫡女,无论是身份还是地位,嫁给赵显当正室都绰绰有余,更何况是给他当一个侧室
即便是有一个安亲王爵位可以承继,那赵显也是赚了的。
再者说,赵显现在与谢家的关系,可以说是全面合作关系,如果在这道关系中间再加上一道姻亲关系,可以说是皆大欢喜。
换句话说,如果谢建是在私底下跟赵显提这个事情,赵显或许会犹豫一下,但是八成会把这件婚事答应下来。
项樱也不会有什么意见。
他们夫妻之间,虽然平日里会因为吃醋什么的打打闹闹,但那更多的是夫妻之间维系感情的一种手段。
项樱并不是那种小心眼的女人,这件事情谢太妃也跟她沟通过,她很清楚的知道,赵显不会只有她一个女人。
别的不说,只那个安亲王爵位,就注定了赵显将来至少会有两个老婆。
现在,他们夫妻俩反感的是谢建做事的手段。
赵显眉头紧皱,他极度不理解,在昨天夜里还是一副睿智深沉的智者模样的谢建,怎么会在短短一天之后,就变成了这副目光短浅的样子。
眼下,谢建把双方都逼到了一个尴尬的地步。
赵显不知道怎么回绝,也不知道怎么答应,因此只能沉默。
总之,他绝不能任由谢建摆布。
就在当场的谢轻烟见了赵显的反应之后,悲啼一声,哭着跑出了正堂。
谢建的脸色也变得有些难看。
他有他的苦衷。
二弟谢康从临安传回来的书信上明确写着,皇帝派赵显下来,是要清洗江南绸商。
清洗两个字,看的谢建胆战心惊。
他心里着急了,他就像一个迫切需要中举的秀才,为了中举不惜给考官塞钱。
而赵显就是谢家的考官。
给考官塞钱不要紧,但是在众目睽睽之下给考官塞钱,逼考官就范,这就很有问题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