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有警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醉深梦思

    陈瀚坐到史世用一旁问道“史千户有何要事”

    “许同知命我带锦衣卫暗中潜入倭国策反倭国大名,收集军情,配合征倭大军迅速击败丰臣秀吉。”史世用端起茶

    杯喝了一大口茶看向陈瀚问道“特来求计与陈游击,还请陈游击不吝赐教。”

    陈瀚闻言一喜道“我已派手下与被迫臣服于丰臣秀吉心有不服大名及其家臣暗中联络,已有大名及其家臣愿与我

    里应外合出兵讨伐丰臣秀吉。”

    “太好了”史世用大喜过望道“此番攻灭倭国,陈游击厥功甚伟,皇上可是对陈游击寄予厚望啊,东瀛以后还需

    得陈游击镇守。”史世用随即问道“陈游击以为还有那些倭国大名可以拉拢策反,倒戈一击。”

    “倒是有不少”陈瀚向史世用提议道“岛津义久、德川家康、伊达宗政、立花誾千代皆可策反,不知锦衣卫调派

    了多少人手潜入倭国,这帮大名可都是墙头草,万不可轻信。”

    史世用笑道“我们锦衣卫自是加派了不少人手潜入倭国,听闻有东瀛忍者效力与陈游击,此事还需得陈游击鼎立

    相助。”

    陈瀚会心一笑道“我会安排手下东瀛忍者与锦衣卫精诚合作”

    史世用问道“听闻陈游击在东瀛有一侍妾,还是大名之女,陈游击可愿为我们锦衣卫引荐。”

    陈瀚与史世用附耳细说一阵吩咐道“还得史千户帮我与陈总兵沟通好,监军萧公公哪里也要配合好。”

    史世用欣然赞同道“我会向陈总兵、萧公公提出配合陈游击与我们锦衣卫行事”

    “如此甚好”陈瀚喜不自胜,有锦衣卫从中穿针引线,更是对征服日本信心十足。




第二四八章 出征倭国
    七月初六,陈瀚从台海城动身亲率三万余水陆大军出发,停泊驻守在基隆港的东海水师、东洋水师战船纷纷赶到台海城城北码头搭载陆师将士出海。

    台海城城北码头上停泊着三十余艘高大如城的战船,整个河道中停泊着两百艘战船一望不到尽头,等候着搭载陆师将士出海。

    前来为父亲兄弟、丈夫送行的将士家眷百姓纷纷挤满北城外瓦市一带,从南山大营赶来,正穿城而过的两万余大军将士正依次登船,满载将士的战船纷纷开拔顺流而下前往淡水港集结。

    一身钢铁铠甲,头戴红缨钢盔的陈瀚武装到牙齿,带着众将打马出城北门来。王旭带着侍卫队护卫着主公夫人出城来,沈飞带着特战队在前后戒备。北城门外的众将士,送行的城中百姓见是游击将军夫妇前来,纷纷见礼。

    沈月带着一众女眷出城来为亲人送行,一身银白铠甲的陈婉钰胯下一匹枣红大马,带着身穿甲胄扮作侍卫的徐倩娘紧跟在后,小莲一身侍卫戎装紧跟着陈瀚身旁。

    奉命留守台海游击将军府的徐渭、刘丽娘、李阿岚、秦勇、郑海涛等文武纷纷恭祝道“恭祝主公旗开得胜,平定东瀛,凯旋归来。”

    “借众文武吉言,此番必一举荡平东瀛。”意气风发的陈瀚在马上扫视着一众留守文武下令道“众将士速速登船出发”

    “是”众将纷纷领命指挥手下将士登船,载满将士的战船开始驶出码头,停泊等候的下一艘战船随即驶入码头停靠,等候的将士纷纷登船出发。

    陈瀚翻身下马拉着送出城来依依不舍的娘子沈月纤纤玉手宽慰道“娘子可要保重身子,为夫定会尽快回来守着我们的孩儿出世。”

    “夫君也要保重,万不可亲自冒险冲锋上阵。”沈月含情脉脉的双眸仰望着夫君提醒道“妾身听闻东瀛忍者擅长刺杀,夫君可要当心,妾身和腹中孩儿等着夫君凯旋归来。”

    陈瀚一把将娘子沈月拥入怀中劝慰道“娘子放心,为夫命大着呢些许鬼魅魍魉伤不着为夫,再说为夫身边还有特战队、侍卫队保护呢,为夫可也不是吃素的。”

    陈瀚当众亲吻着娘子沈月额头道“娘子可要养好身子,萧浪刚从渤泥送来一批燕窝,娘子以后多吃燕窝粥,对你和孩子都有好处。”

    “妾身谢夫君”沈月小脸紧贴在夫君胸口打磨得如同铜镜般的明光铠上一脸幸福甜笑道“夫君但请放心作战,妾身会为夫君打理好府中之事。”

    “娘子不愧是为夫的贤内助啊”陈瀚拥着娘子沈月难舍难分,陈婉钰在一旁见姐姐与夫君温存很久,甚是羡慕姐姐沈月有了夫君的骨肉,夫君对姐姐宠爱有加。

    林阿武带着千余归顺的生番熟番将士前来,林阿武以千户领兵随军出征,扯着嗓门朝着陈瀚单膝跪拜道“标下林阿武见过游击将军”

    “林千户众将士免礼”陈瀚忙与沈月分开,见林阿武不满的目光不时大量着娘子沈月,陈瀚看向林阿武问道“大舅哥可是回了魍港,阿娇可还好。”

    “难得游击将军还挂念舍妹,舍妹很好。”林阿武气不打一处来道“怕是游击将军此番出征回来后就要做父亲了,可怜我那外甥却只能在外公家出生了。”

    陈瀚听着林阿武阴阳怪气,言语中更是对自己满腔怨气,随即吩咐道“林千户率众将士登船出发吧”

    “标下遵命”林阿武目光斜视一眼沈月,随即带着手下一千生熟番将士登船。

    一身黑铁铠甲的陈大虎带着一千将士赶来,前面的林阿武一千生熟番将士格外显眼,见女婿陈瀚一脸郁闷,陈大虎忙朝着陈瀚单膝跪拜道“标下参见游击将军”

    “免礼”陈瀚看向陈大虎下令道“陈千户速率将士登船”

    “标下遵命”陈大虎起身带着众将士登船

    谢婉娘带着一对儿女随沈月出城来送丈夫出征,依依不舍的目光注视着丈夫率领一千将士登上一艘高大如城的飞月船。谢婉娘拉着陈婉仪、陈仁俊姐弟上前来朝着陈瀚见礼道“妾身恭祝游击将军旗开得胜,凯旋归来。”

    “岳母大人快免礼”陈瀚见岳母目光看向身旁的娘子陈婉钰,忙吩咐道“大军即将出发,岳母与娘子尽快话别吧。”

    “妾身谢游击将军”谢婉娘忙拉着女儿到一旁叮嘱道“钰儿,你可要照顾好自己,姑爷带你出征东瀛,你自己也要争气,尽快给娘生一个外孙,看看你月儿姐姐可都怀上了,若是男孩,可就是嫡子啊。”

    陈婉钰不断点头道“娘,女儿记住了。”

    谢婉娘对不长记性的女儿提醒道“记住了就好,就怕你又当耳旁风,别再给娘丢脸,知道吗”

    “女儿知道了”陈婉钰对母亲不断叮嘱忙小鸡啄米般点头答应

    一袭青衣直身的徐光启也随陈瀚出征东瀛,负责起草军令政令,正登上陈瀚的座舰。

    徐光启被一身青衣道袍的徐渭拉倒到座舰飞月船船头来,一脸懵逼的徐光启看着徐渭问道“军师有何事”

    “子先,主公对你可是器重有加啊。”徐渭看向徐光启语重心长道“你能追随主公开疆拓土,日后必能福泽子孙,老夫有件事吩咐你,你得答应老夫。”

    徐光启忙道“学生力所能及,敢不从命。”

    “好,孺子可教也。”徐渭随即从怀中拿出两个锦囊递给徐光启道“这是老夫为主公定下的锦囊妙计,在关键之时方可用上,就由你代为转交给主公吧。”

    徐光启一听是锦囊妙计,听着军师徐渭叹惜声问道“军师之意是莫非此番征伐倭国不会一帆风顺。”

    “可能吗”徐渭冷笑道“主公年少轻狂,志向远大,奈何整个台海游击将军府都是一帮狂妄自大的匹夫,老夫前番劝阻反倒被骂,也只能出此下策了。”

    徐光启忙问道“军师,那主公攻灭丰臣秀吉,可有胜算”

    “胜负五五之数”徐渭对陈瀚出兵渡海伐倭不是完全看好,各种困难重重。

    陈瀚属于冒险主义者,就算没有绝对胜算,也要冒险拼上一回。

    “那军师何不亲自向主公禀明实情”

    “你以为老夫没有向主公禀明吗主公醉翁之意不在酒啊,主公意在东土,至于东瀛吗可以冒险一搏,对于主公来说成败都无所谓。”徐渭看向徐光启笑道“知道主公征伐倭国目的何在吗”

    “学生愚钝,还请军师赐教。”

    “当然是银子啊,这都不明白。”徐渭对徐光启这个书呆子脑壳还没开窍,颇有不悦道“没有银子,主公手下数万大军将士如何养家糊口。”

    徐光启躬身相谢道“学生受教了,军师独具慧眼,洞若观火。”

    徐渭一脸羡慕道“老夫是老了,经不起海上风浪折腾,子先你还年轻,好生跟随主公左右,必将前途无量。”

    “谢军师点拨”

    陈瀚登上座舰来,见徐渭正与徐光启在船头谈话,忙走过来看向徐渭道“军师该不是想随我出征倭国吧,军师怕是经不起海上风浪颠簸啊。”

    徐渭看向陈瀚道“渭心自知有余而力不足啊,未能随主公渡海征伐倭国,此生憾事也!”

    陈瀚宽慰徐渭道“军师乃我之子房,有军师坐镇台海,为我筹谋划策,必能决胜千里之外。”

    徐渭朝着陈瀚恭祝道“主公保重,渭在台海城恭候主公凯旋而归。”徐渭朝着陈瀚躬身一礼告辞下船“渭告辞”

    “军师保重”陈瀚也朝着登岸的徐渭拱手告别,座舰开始,看着娘子沈月依依不舍的目光,越来越远,越来越模糊,台海城也逐渐被河中洲茂盛的芦苇丛遮掩住。

    沈月及一众将士家眷纷纷目送着父亲兄弟、丈夫出征离去,战船顺流而下,越来越远,消失在北方茫茫河面上。

    两百余艘战船浩浩荡荡顺流而下抵达淡水县海港,与两万五千明军汇合,刚从那霸港赶来的东洋水师百余艘战船搭载一万五千明军将士出海。

    陈瀚在淡水港深水码头换乘刚建造好不久的远洋大战船,远洋大战船在整个水师编队中鹤立鸡群,高大的身影,别具一格的船型独领风骚。

    六万大军分别从淡水港、基隆港搭乘五百余艘联合水师编队战船浩浩荡荡出发,海面上帆影翩翩,遮天蔽海,桅杆上悬挂着大明水师、东海水师、东洋水师旗号。

    远洋大战船在台海水师编队阵中航行,远洋大战船桅杆上悬挂着陈瀚的大纛、图腾旗号。船上将士及随行船匠正在忙着操纵远洋大战船,整艘远洋大战船分前后两舵,前后左右四条铁锚,船尾安装两个直径一米的螺旋桨。

    船上安装无敌大将军炮六十门,前后舰炮共六门,都是加大口径200舰炮,更是按照陈瀚要求设计了线膛,第一批六门线膛炮立即安装到远洋大战船上,大大提高远洋大战船火烈精准度。

    所有台海游击将军府将士都换装穿上红衣长袖军装,赶制的渡海救生衣也挂在胸前。由于没有作战,甲胄也不用穿戴,减轻重量。甲胄就是在一大块护胸腹防铅弹、箭矢铁板,以及一顶头盔,头盔上可以加装锁子甲护颈。

    王平安按照主公陈瀚要求也只能选择简易办法打造十万套盔甲,军器营规模不断扩大,却仍旧有忙不完的任务打造军器盔甲。

    陈瀚设计由制衣厂及几家外包制衣作坊昼夜赶工的救生衣也很简单,采用羊皮、鱼皮等皮料用鱼鳔胶粘制缝合好充气而成,外糊上一层布料的救生衣诞生,所有台海将士都按照军令将救生衣挂在胸前,避免坠海沉入海底难以自救。

    陈瀚免费为国朝大军将领赠送三百套救生衣,刚开始不被国朝将领看重,随着有将士坠海,穿着救生衣的将士都能漂浮在海上被救上来,没有穿救生衣坠海的将士多半会因沉海没能及时救起被淹死。

    浩浩荡荡渡海征倭联合水师编队北上经钓鱼屿群岛临时停泊补给休整,钓鱼屿的捕鱼、捕鲸加工制作越来越成熟,逐渐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更是大量供给不断北上的水师编队鲸鱼肉以及各种鱼肉。

    随行出征的明军将士也被钓鱼屿的捕鱼业所震惊,更是羡慕台海将士每天都是大鱼大肉的生活,反观国朝将士,也只有将领级别靠着克扣军饷才能大鱼大肉吃。

    联合水师编队途经赤屿,随即出国门渡海前往琉球国,经久米岛抵达那霸港。在那霸港停泊休整一日后随即北上前往今归仁港、奄美港。



第二四九章 收买义兵
    朝鲜国王李昖君臣渡海内附大明,大明朝廷并未接管到朝鲜仅存的南方军队。消息传到南方,朝鲜文武纷纷仓皇出逃渡海前往大明追随朝鲜王李昖内附大明上国。

    朝鲜军队更是丧失抵抗信心,日军第五军团总大将福岛正则率本部五千兵马,偕户田胜成、生驹亲正、蜂须贺家政、蒲池信义等两万五千大军成功取忠清道。

    朝鲜庆尚、忠清、江原、黄海、平安、咸镜、京畿七道已经沦陷,尚未沦陷的朝鲜全罗道在职官员大部分纷纷跟着出逃内附大明,留下者甚少,整个全罗道处于瘫痪状态。

    全罗道光州的金千镒、全州高敬命早于6月1日组织义兵抵抗小早川隆景第六军团,金千镒、高敬命两人不得不接管全罗道,暂时稳定全罗道局势。

    李舜臣、元均率领的朝鲜水军将士得知王廷君臣渡海内附大明上国,水军士气低沉。正在修破船的元均也不想修船了,带着手下五六百残兵败将五艘板屋船前往大明追随流亡内附君臣,只有李舜臣还在犹豫之中。

    朝鲜只剩下全罗道得以保全,皆因庆尚道星州郭再祐于4月21日组织义兵,屡次令小早川隆景第六军团先左大将安国寺惠琼战败,使得小早川隆景第六军团无法顺利进入全罗道。

    面对庆尚道、全罗道义兵蜂拥而起,奋勇抵抗,加上全罗道以东多是群山峻岭,侵朝日军第六军团无法进入全罗道,总大将小早川隆景于是率第六军团绕道北上从忠清道从北方攻入全罗道。

    陆启航率南洋水师第二编队搭载陈武、梁雄统领的两千精兵借着东南信风渡海北上舟山沈家门港,随即横渡东海北上朝鲜全罗道西部沿海,在忠清道与全罗道交界处的锦江南岸临陂(群山)登陆。

    陈武率一千台海游击将军府精锐大军向东赶往最近的全州,增援全州义兵将领高敬命,并带来了不少辎重补给,义兵急需的箭矢也有数万支,陈武一千精锐大军加入,全州义兵士气高涨,接连伏击两支西进的日军,缴获不少兵器。

    梁雄率一千大军北上公州,陆启航也派出几艘适合锦江内河航运的沙船运送辎重前往公州。忠清道朝鲜官员大多已逃亡,公州出身的赵宪辞官归故里,散尽家财,与僧人灵圭组织义兵计划收复清州城。

    一千大明台海游击将军府大军突然赶来公州,更是坚定了忠清道义兵收复清州城决心。赵宪、灵圭两人联合大明台海游击将军府援军整顿义兵,开始准备出兵夺回清州城。

    陆启航率南洋水师第二编队南下全罗道光州,派使者率三百将士为金千镒送去大批箭矢兵器补给,金千镒一帮光州义兵正为辎重补给困难发愁,对台海游击将军陈瀚派将士雪中送炭支援感激万分,更是多了几分亲近。

    金千镒欣然答应陆启航所派使者提出的联合抗日,愿与大明台海游击将军府援军抵抗小早川隆景统率的第六军团入侵全罗道,并表示愿听从陆启航指挥抵抗日军进攻,陆启航并没有过多插手义兵内部事务。

    陆启航按照主公陈瀚指示接连派出使者赶赴庆尚道,与庆尚道义兵取得联系,协同抗击侵朝日军。随即率南洋水师第二编队赶往全罗道东南海域,以期与朝鲜水军汇合后与日本水军决战,一举击败日本水军,夺取对马海峡制海权。
1...113114115116117...25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