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有警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醉深梦思

    努尔哈赤刚带兵杀到白岩镇,身后数骑飞奔而至赶来禀报道:“报,禀报国主,倭国使臣有紧急要事求见。”

    “倭国使臣”努尔哈赤一听是刚与自己达成停战议和不久的倭国又派使臣前来,忙吩咐道:“把倭国使臣带来”

    “是”建州牛录将领领命赶去带着倭国使臣前来

    一袭皮毛外跑罩着大黑和服,而立之年身型矮小的宇喜多秀家家臣山田半助打马跟着牛录将领前来,来到努尔哈赤马前忙翻身下马朝着马上的努尔哈赤伏地跪拜道:“日本使臣山田半助拜揭建州女真国国主大人”

    努尔哈赤上下打量着身型矮小,头戴皮毛帽的山田半助问道:“倭国使臣前来所为何事”

    山田半助通过翻译忙回道:“禀国主大人,九州义统率大军趁虚而入进攻吾国,已杀到高丽乌岭山口,吾主公命吾前来请国主大人出兵相助,吾主公愿以平安道相赠国主大人。”

    努尔哈赤听完翻译后深感震惊问道:“九州义统是何人贵国不是有数十万大军吗为何还抵挡不住九州义统大军进攻。”

    前番双方达成停战以后时,宇喜多秀家牛皮吹大了,马三非也大吹牛皮,可害惨了山田半助。古今中外都爱吹牛,中原历史上的战争号称数十万、百万大军的战争,不过是想在气势上压倒对方。参战军队水分很大,但还不算太离谱。

    山田半助忙解释道:“九州义统本是明国人,在吾国率九州一揆暴动,为吾太阁殿下大军击败后逃往明国东番。九州义统趁吾国大军征伐高丽卷土重来,攻占吾国不少领土。

    吾国太阁殿下抽调镇守高丽大批军队回国作战,九州义统出兵渡海进攻高丽,吾主公大军难以抵挡,因此派吾前来向国主大人请求出兵相助,愿以平安道相赠答谢。”

    “九州义统竟是大明人,他汉名叫什么”努尔哈赤听完翻译,听得云里雾里,甚是不解问道:“九州义统有多少军队”

    山田半助自是不敢说实话,若是吓得建州女真国主不敢出兵,那主公岂不更加危也,忙回道:“九州义统汉名叫陈瀚,九州义统只有五万大军,吾主公尚有三万大军,若得国主大人出兵相助,定能一举击败九州义统。”

    努尔哈赤听完翻译后盘算着自己出兵朝鲜腹地的好处,朝鲜人口众多,自己前番出兵攻下咸镜道大部分及平安道东北一带后实力大涨,若能再次攻取朝鲜北部地区,钱粮兵力将会更多。

    “好,我答应出兵南下助你主公击败九州义统。”努尔哈赤认为山田半助口中的九州义统大军最多也就是大明东南沿海实力雄厚的海盗,欣然答应出兵。

    努尔哈赤随即下令道:“传令扈尔汉、费英东出兵攻下整个咸镜北道,命何和礼撤军回来,随我出兵南下,助倭队击败九州义统,攻入朝鲜,获取更多钱粮人口。”

    “是”传令兵领命打马赶去传令

    何和礼、扈尔汉两人一路追杀着长白两部联军分别杀入纳殷部及咸镜北道东北六镇,俘获两部部众及朝鲜日本附从军数千人。

    纳殷部部长搜稳塞克什慌忙带着三千部众残兵败将北逃回长白山天池北面的部落领地,幸得何和礼接到努尔哈赤军令撤退,没有再追杀上来,暂时躲过一劫。

    朱舍里部部长裕楞额被扈尔汉一路追杀落荒而逃到茂山镇,扈尔汉在后衔尾直追,裕楞额慌忙渡过豆满江逃回朱舍里部领地,扈尔汉直奔向会宁镇杀去,与出兵北上的费英东三千大军在会宁汇合,继续攻略咸镜北道东北六镇。

    搜稳塞克什、裕楞额两人逃回部落领地后忙派使者向海西女真四部求援,组织部众男女抵御扈尔汉、费英东两人统率的八千大军进攻。




第三二三章 一体化
    陆启航、陈璘、徐义勇{小野义勇}、何崇奇、金象干统率两万大军随后赶到汉江入海口,接到陈瀚军令后出兵北上进攻黄海道、平安道沿海。

    陈瀚命源政晴统领一万余大军为先锋北上攻下开城,再攻取黄海道东北谷山郡一带。同时下令林江、陈冲暂停攻入咸镜道,避免与努尔哈赤建州骑兵交战。

    梁雄统率五千大军镇守汉城一带,陈瀚亲率五万各路大军北上渡过临津江,进入开城,随即渡过礼成江攻入黄海道,留下源信义{蒲池信义}统率五千大军真州开城。

    李亭岩、李延馣也率三千黄海道义兵对刚撤兵北上的宗义智发起fangong,与北上赶来的陈瀚大军在凤山郡汇合,陈瀚率五万余大军北上黄州。

    陆启航、陈璘统率两万水陆大军北上抵达大同江口后分兵作战,陆启航、徐义勇率一万水陆大军按照陈瀚军令指示北上安州府,抢先攻取安州府清川江流域,阻止大明辽东兵南下介入半岛。

    陈璘、何崇奇、金象干统率一万水陆大军经大同江逆流而上赶到黄州与陈瀚五万余各路大军汇合,兵力增加到六万余,直奔平壤府杀来。

    镇守平安道、黄海道的侵朝日军第一军团总大将小西行长得知陈瀚亲率海东大军北伐攻入黄海道,总指挥宇喜多秀家率一万大军北撤退守到江原道、黄海道北部。

    小西行长立即决定退守平壤笼城作战,紧急下令正南下京畿道的宗义智、大久保忠佐撤回平壤城,同时下令驻守安州的后藤信康撤军南下平壤笼城作战。

    面对陈瀚统率三倍于己的大军来攻,小西行长深感担忧自己能否坚守到总指挥宇喜多秀家的建州援兵赶来。更令小西行长震惊不已的是后藤信康、大久保忠佐竟然派使者与陈瀚往来,欲做内应。

    书房中,一袭大黑大名官袍的小西行长看着一身大黑和服的家臣{妻弟}小西行景惊问道:“行景从何而来”

    小西行景毫不隐讳道:“吾从海东国主军中前来,国主对兄长甚是看重,特命吾前来劝兄长主动开城出降,国主命吾带话给兄长,若兄长负隅顽抗,国主将会立即出兵攻破平壤城。”

    “国主大军中有很多国崩,小早川隆景坚守乌岭天险被国主大军一举攻下,平壤城岂能抵挡国主大军进攻。”小西行景见兄长目光紧盯着自己,忙拜服在地劝道:“还请兄长主动开城出降,保全整个家族。”

    小西行长沉思半响后出声问道:“九州义统何以待吾”

    小西行景闻言大喜道:“国主承诺会重用兄长,兄长可入朝为官,亦能领兵作战。”

    “入朝为官”小西行长深感欣喜,自己本是商人子弟,靠着慧眼识人资助丰臣太阁,成为一方大名,商人出身的小西行长带着商人本性意志不坚,绝不会为丰臣氏陪葬,小西行长资助丰臣秀吉不过是奇货可居。

    小西行长随即问道:“九州义统已获朝廷何职”

    “九州义统并未上洛”

    “纳尼”小西行长深感惊讶问道:“难道九州义统想取代天皇”

    小西行景回道:“国主即将进位海东王,恐怕天皇将会不存在。”

    小西行长对京都傀儡朝廷并不在乎,商人无国界,小西行长的眼光一直都是向前看,不然也不会跳槽,当即道:“吾愿开城出降”

    “哟西”小西行景为兄长做出的明智决定欣喜不已,兄长得到国主重用,自己也将会跟着沾光。

    小西行景随即脸色一沉向小西行长报丧:“兄长,父亲在名护屋城病世了。”

    “父亲”小西行长闻言顿时悲痛不已,义父兼岳父作为播磨国堺豪商,自己能有今日地位都是义父所赐。

    小西行长是堺豪商小西隆佐义子,又娶了小西隆佐亲女小珠,小西行长因救过宇喜多直家被破格提拔为武将,随后又与丰臣秀吉接触,遂转而成为丰臣秀吉家臣,加藤清正因此鄙视小西行长的商人行径。

    小西行长带着一众第一军团两万余将士主动开城出降,来到大同江东岸的海东大军营地请降归顺,海东大军随即接管平壤城。

    王旭出大营来高呼道:“宣降将小西行长觐见”

    小西行长带着女婿宗义智、后藤信康、大久保忠佐,家臣南条元宅、内藤如安等进入帅帐朝着一身戎装正襟危坐的陈瀚拜服在地请罪道:“罪将小西行长率众将主动开城来降,请国主接受吾等主动请降。”随即递上降表

    “准”陈瀚当即应允,随即接过王旭递上的降表打开看完吩咐道:“平身”

    小西行长同一众将领听完翻译纷纷高呼道:“谢国主”

    赵明朗出奏道:“启禀主上,政务院也准备好入城仪式,恭请主上起驾入城。”

    一众文武纷纷伏地跪拜恭请道:“臣等恭请主上入城”

    “进城”陈瀚当即起身带着一众文武出帅帐

    田潇率骑兵营在前打马入城开道,王旭带着侍卫队护卫陈瀚左右,沈飞带着特战队护卫在陈瀚卫队前后警戒,何崇奇率水师在大同江上早已搭建起浮桥,迎接主上陈瀚率军入城。

    陈瀚带着一众文武大军渡江经城东大同门入城,平壤城中百姓纷纷跪拜于附近狭窄的街巷中恭迎大军入城。

    銮舆中正襟危坐的陈瀚目光不时斜视着四周街巷中瘦弱的城中百姓,战争状态下粮食匮乏,看来平壤城粮食非常紧缺。陈瀚对政务院官员安排的入城仪式深感自己犹如棒子宇宙无敌大元帅般至高无上。

    陈瀚入城后在礼仪官大儒赵宪弟子朴廷亮引领下前往城中高丽王朝于公元1325年为祭祀箕子而修建的崇仁殿,陈瀚大张旗鼓祭祀箕子,意在表明自己建立的海东国是继承箕子朝鲜、王氏高丽,而非三韩土著建立的新罗、朝鲜zhengan。

    王氏高丽zhengan是汉人王建所建,王氏高丽加强中原华夏文明在半岛传播统治。李氏朝鲜是三韩土著所建,遂另起灶炉,以其神化始王檀君替代箕子朝鲜,直接否定中原王朝对半岛统治,与安南国如出一辙。

    陈瀚在平壤城东北牡丹峰上七星门与玄武门之间的中峰乙密台进位称王,乙密台上遍竖‘陳’字图腾旗帜,迎着东北风猎猎作响,整个乙密台四周皆是海东大军将士驻守封山。

    文武百官纷纷拜服在地恭请道:“臣等恭请吾主进位称王,臣等恭请吾主进位称王,……。”

    一袭冕服头戴冠冕的陈瀚走上十几米高的乙密台,转身虎视着乙密台下的文武百官道:“准”

    徐光启忙拿出进位称王诏书宣读道:“吾惟海东之主,海东诸国征战,涂炭生灵,……。吾本中原庶民,荷上天眷顾,祖宗之灵,遂乘逐鹿之秋,致英贤于左右,戡乱以武,一匡海东天下,广开台海、朝鲜、东瀛、南洋疆域,进位为王,……。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文武百官纷纷三呼叩拜恭祝道:“臣等恭祝殿下一匡海东天下,进位称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陈瀚挥手示意道:“众卿平身”

    “臣等谢殿下”众文武纷纷起身相谢

    陈瀚随即朝着徐光启吩咐道:“宣读政令诏书”

    “臣遵命”徐光启忙接过刚升为中书的熊廷弼递上的政令诏书宣读道:“奉天承运国王,诏曰:吾惟海东国王,亲率诸将校平定朝鲜,威加海内。为强中央之权,于朝鲜设府县:

    置平壤府、安州府、海州府、黄州府、开城府、汉城府、忠州府、清州府、全州府、光州府、熊津府、晋州府、釜山府、庆州府、尚州府、江陵府、原州府、安东府、水原府。……。废除奴籍,分发田地,……。”

    陈瀚在朝鲜推行府县制,命军政法监三院一司派出文官武将治理镇守朝鲜各地,加强对朝鲜各地统治。陈瀚颁布废除奴籍制度,同时分发田地,得到广大沦为奴籍的朝鲜奴婢贫民衷心支持。

    西京王宫大殿中,陈瀚正召集一众心腹文武商议重要军政事务,一袭大红蟒袍的陈瀚端坐王位上看向一众心腹文武道:“朝鲜初定,有不少朝鲜文武实不甘心臣服于我朝,该当如何处置。”

    田潇出奏道:“启奏殿下,臣以为当杀一儆百,倒要看看朝鲜人还敢有不臣之心。”

    “万万不可”徐光启忙劝阻道:“启禀殿下,朝鲜初定,臣以为当安抚笼络朝鲜人,杀伐只会令朝鲜人与朝廷离心离德。”

    “不错”陈瀚欣然赞同,权栗、金时敏等文武就是李氏zhengan拥护者,陈瀚当即道:“我决定釜底抽薪,将所有朝鲜豪族、贵族、富商、大户迁往中都台海城,彻底消除朝鲜叛乱根源。”

    郭再祐、赵宪、金千镒、李亭岩等义兵将领出身都是豪族、贵族、地主出身,没有大量钱财支持,如何起兵抗日。丰臣秀吉征伐朝鲜也想尽快结束朝鲜战事,加藤清正还搞了放榜安民,但并没有作用。

    赵明朗闻言惊喜不已拜服称颂道:“殿下英明神武,如此一来,朝鲜有不臣之心乱贼若无钱粮何以起兵反叛朝廷。”

    一众文武纷纷跟着称颂道:“殿下英明神武,一匡天下,……。”

    “光迁走豪族、贵族、富商、大户还不够”陈瀚随即道:“我决定将朝鲜大部分将士调往东瀛驻守,同时留下一批东瀛将士驻守朝鲜,实行互相制衡政策,加强对朝鲜、东瀛统治。

    尽快将东瀛、朝鲜整合起来,将朝鲜、东瀛人力物力为我所用,出兵南洋、西洋,广开海外疆土,归顺朝鲜文武也将会加封,赐封田地,使其尽快归心。”

    徐光启盛赞道:“殿下英明,臣以为殿下若想笼络朝鲜文武,最好策略是与其联姻,纳朝鲜文武之女为妃嫔。”

    赵明朗忙跟着附议道:“臣附议”

    “臣等附议”一众文武纷纷恭请道:“臣等恭请殿下纳朝鲜文武之女为嫔妃,已固江山。”

    “我不是种马”陈瀚对一众文武纷纷跟着徐光启奏请纳归顺朝鲜文武之女为嫔妃甚是不满道:“我已有三妻四妾,还纳嫔妃,我还想长命百岁。”

    赵明朗忙劝道:“殿下与朝鲜文武联姻不过是巩固朝廷统治,殿下国事繁忙,自是难以顾及后宫。”

    王平安也跟着附和道:“赵院使言之有理,臣附议。”

    陈瀚听着手下文武让自己将所纳朝鲜文武之女当做花瓶养在后宫,自己是否愿去宠幸联姻嫔妃,全凭一时兴致,可惜这帮朝鲜妙龄女子将会成为政治工具牺牲青春。

    “准了”陈瀚随即看向一众文武道:“既然是联姻,你们也别想跑掉,每人需纳几名朝鲜女子为妾,以后都是自家亲戚,如此才能将朝鲜完全纳入朝廷体系之中。”

    “殿下英明神武”一众文武纷纷称颂欣然领命道:“臣等遵命”



第三二四章 釜底抽薪
    进位称王后,陈瀚召集一众文武商议派出使臣布告天下自己建国称王之事,最主要是与一海之隔的大明天子朱翊钧搞好外交关系。

    一众文武齐聚较小的平壤王宫大殿中,朝鲜文武自成一群,东瀛文武一伙,追随陈瀚元老文武人数最多,三五成群一片议论纷纷,讨论着政务院刚颁布迁朝鲜、东瀛贵族、豪族、富商、大户至北都九州城、中都台海城一事。

    侍卫队在陈瀚称王后被改名为禁卫军,王旭升任禁卫军虎贲中郎将,一身戎装的王旭在大殿前下方高呼唱报道:“殿下驾到”

    文武百官纷纷伏地跪拜高呼道:“臣等参见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身穿绯色蟒袍,头戴王冠的陈瀚端坐王位上挥手示意道:“众卿平身”

    “臣等谢殿下”

    陈瀚扫视着众文武道:“何崇奇”
1...164165166167168...25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