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有警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醉深梦思

    城中一千余源政晴叛军遭到三千余反正将士倒戈一击,杀得源政晴家臣武士纷纷惨死刀qiangqiandan箭矢之下。徐义勇、

    刘忠信、梁雄、金象干等众将也率军加入平叛,迅速将城中千余负隅顽抗的叛军剿杀下去。

    逃出瓮城的千余附逆将士面对花誾率着一万余大军围攻上来,纷纷选择弃械伏地跪拜请降求饶道:“我们愿降,我

    们都是被叛贼源政晴欺骗南下勤王。”

    花誾一声令下道:“通通拿下”

    不下两千将士冲杀上去,将一千余附逆降军押走。

    瓮城中的混战还在继续,源政晴带着数百残兵败将拼死抵抗,被杀得退守到瓮城城门口内。

    陈瀚下令道:“升起所有千斤闸”

    “升起所有千斤闸”瓮城、西大门千斤闸缓缓升起

    城中平叛大军冲杀进瓮城中,瓮城中的附逆将士纷纷弃械伏地跪拜请降,徐义勇、梁雄带着数千将士冲进瓮城中,

    朝着附逆将士让出的一条道路直奔瓮城门冲杀上去。

    “忒带”源政晴见瓮城千斤闸大开,欣喜若狂,随着千斤闸缓缓升起,见城外一万余立花大军将瓮城城门口堵截得

    水泄不通。

    源政晴一脸绝望看着前后围堵冲杀上来的数万大军,双手握着武士刀狂呼下令道:“醒过、驼子你给”

    “驼子你给”源政晴身边的家臣武士自知必死无疑,纷纷拼死抵抗。

    徐义勇带着一千余将士冲杀到翁城城门口内,挥着武士刀杀得源政晴一众家臣武士纷纷尸横遍地。

    遍体鳞伤的源政晴双眼发红看着骁勇善战的徐义勇怒喝道:“小野义勇,殿下要亡日本,和人将会不复存在,别忘

    了你也是和人。”

    徐义勇怒骂道:“八嘎,我是华夏后裔,日本国是篡位者所建,大和国已亡,我会为大和国先祖报仇雪恨,随殿下

    屠光篡位者后裔。”

    “八嘎”源政晴双手握着武士刀朝着徐义勇劈来,徐义勇挥着武士刀迎上去,‘铛’两刀相接,接连拼死作战的源

    政晴体力不支,手中武士刀险些脱落。

    徐义勇带着一众将士冲杀上去,将源政晴制服在地,五花大绑起来。

    源政晴被徐义勇拖着进瓮城中来,一众附逆将士看着源政晴被俘获,一个个愤恨被其蒙骗受到牵连,死罪可免,活

    罪难逃,怕是要被派到他处征战。

    源惟信{由布惟信}听着徐义勇方才对源政晴那番话,忙朝着前方的家督花誾走来禀道:“主公,臣是源氏后裔,

    恐会受此牵连,臣愿改姓。”

    花誾看向家老源惟信宽慰道:“家老不必担心,殿下不会株连无辜。”

    “臣谢主公,臣想随主公姓。”源惟信还是担心自己人尽皆知的源氏后裔身份,以后恐会遭到牵连排挤,京都那帮

    老狐狸故技重施,想让海东王成为织田信长第二,必然会遭到残酷镇压,日本国朝廷彻底完了。

    “好吧”花誾没有改姓大友氏祖上汉姓秦氏,接受陈瀚建议去掉前后三字姓花名誾。

    西大门城楼上,陈瀚看着被拖上来的源政晴怒斥道:“乱臣贼子,我为你报了杀父之仇,封你高官爵位、领地、居

    城,你竟如此恩将仇报。”陈瀚一把抓起狼狈不堪的源政晴喝问道:“说,为何要背叛我。”

    源政晴冷笑道:“殿下欲亡我日本国之心昭然若揭,还得多谢殿下提醒我是源氏子孙,我岂会坐视日本国灭亡。明

    智秀光杀了织田信长,挽救朝廷,我却没能做到。”

    “你不过是跳梁小丑而已”愤恨不已的陈瀚一把将源政晴仍在地上怒喝道:“果真是京都那帮老狐狸蛊惑你叛乱,

    想让我成为织田信长第二,看我怎么收拾他们。”

    源政晴随即恳求道:“罪臣追随殿下起兵,布武天下,只愿殿下赐罪臣痛快一死足矣。”

    “如你所愿”陈瀚当即下令道:“来人,将此乱臣贼子五马分尸,枭首示众。”

    源政晴忙疾呼道:“罪臣愿qiefu谢罪,请殿下准许。”

    “即是有罪之人,qiefu何以谢罪。”陈瀚当即下令道:“拖下去立即行刑”

    “带走”沈飞忙带着手下将源政晴拖下西大门城楼

    瓮城中的数千附逆将士纷纷跪在四周角落下,五匹马拉着套在源政晴手脚脖子上的绳子,沈飞一声令下道:“行刑

    ‘驾驾驾……’五名骑兵挥鞭赶马,源政晴迅速被奔跑的五匹马拉起,随即四肢被拉扯开,鲜血淋漓,头颅同身子

    被拖着跑向瓮城城门口。

    一众附逆将士纷纷冲上去争相踩踏被五马分尸的源政晴手脚泄恨:“叛贼害惨我等了,将你挫骨扬灰以难泄我等心

    头之恨。”

    附逆将士本已得到开国封赏,平定朝鲜后加封在即,却被源政晴坑惨了,加封是不敢想了,不被重罚也是幸运,附

    逆将士能不恨死源政晴,源政晴首级被斩下枭首示众,四肢身子被附逆将士挫骨扬灰,死无葬身之地。




第三三零章 罢兵议和
    仁德宫大殿中,一袭绯色蟒袍的陈瀚面无表情端座王位上虎视着一众文武百官沉声道:“源政晴、源信义反叛皆因日本国君臣蛊惑所致,这帮老狐狸先策划谋杀织田信长,如今又故技重施对付我,罪不容诛。”

    “殿下圣明”李亿祺率先站出来附和道:“臣请殿下下诏诛杀倭国君臣,以儆效尤。”

    一众文武纷纷跟着附和道:“臣等臣附议,请殿下诛杀倭国{日本国}君臣,以儆效尤。”

    博学多才的徐光启出奏道:“启奏殿下,伪日本国本是篡权夺位奸臣真人氏所建,臣以为殿下当传檄天下,伐无道,诛灭伪日本国,一匡天下。”

    文武百官纷纷跪拜恭请道:“臣等奏请殿下传檄天下,讨伐无道伪日本国君臣,一匡天下。”

    “众爱卿言之有理”陈瀚声如洪钟道:“传檄天下:伪日本国乃真人氏篡夺大和国所建,我海东国新立,一匡天下,伪日本国君臣图谋叛乱,先谋害织田信长,今又蛊惑叛贼反叛,意图颠覆新朝,罪不容诛。……,诛灭伪日本国君臣,……。”

    文武百官纷纷伏地叩拜道:“殿下英明神武,伐无道,诛伪日本国,一匡天下,功盖千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众卿平身”

    “臣等谢殿下”文武百官纷纷起身

    开城之变叛乱平定后,损失不下五千将士,痛定思痛的陈瀚决心加强对兵权控制,逐步推行完善大营驻军制度。

    陈瀚随即道:“军务院文武听令”

    “臣等在……”一众军务院文武忙出列跪拜听令

    “着军务院仿效台海南山大营于谷山县建立谷山大营,于忠州建立忠州大营。谷山大营部署三万大军,镇守北方,忠州大营部署两万大军,镇守南方。

    各大营设守备一人管理大营军务,设监察使一人监督大营将士,设诸兵种教练若干操练大军。大营守备、教练、监察使没有统兵作战之权,各大营驻军以团、旅、连、队、班编制。

    命田潇为谷山大营守备,宋思林为忠州大营守备。各军种教练由军务院斟派,监察使由监察司派遣。设平壤战区、忠州军区,命沈有容为平壤战区督军,林江为忠州军区督军。

    战时由军务院或所在战区、军区所派将领前往大营点兵出战。于平壤战区设边军一万人防御边境,命元均为咸镜边备使,{后}藤信康为平安边备使。各府县由政务院组建府兵、民兵驻守。”

    军政两院一众文武纷纷领命道:“臣等遵命”

    “殿下英明”徐光启称颂道:“如此一来朝廷兵权在握,再也不会有将领领兵叛乱发生。”

    “殿下英明神武”一众文武纷纷称颂道:“…………”

    一众文武都明白殿下这是汲取源信义、源政晴拥兵反叛教训,开始收兵权,军务院、监察司的权利得到加强,政务院的权利也得以加强,拥有组建府兵、民兵之权。

    陈瀚随即道:“升监察司为监察院,命金时敏为监察使,权栗为军务使,前往中都任职。”陈瀚直接将金时敏、权栗带到中都台海城,授其朝中官职以示笼络。

    “臣谢殿下”金时敏、权栗两人原本想跟陈瀚对着干,遭到陈瀚釜底抽薪,只好认命接受新朝,将女儿、孙女送入宫中联姻,陈瀚自是欣然笑纳。

    赵明朗出奏道:“启禀殿下,臣以为大营驻军平时操练,还可就地屯田,减少粮食补给。”

    “臣等附议”不少政务院官员纷纷跟着附议

    梁雄出奏道:“启禀殿下,臣以为大军应当保持战力,若让大军去屯田,岂不沦为大明卫所兵,请殿下明鉴。”

    “臣等附议”一众军务院文武纷纷跟着附议,明显对政务院官员让将士去种田甚是不满。

    王平安出奏道:“启禀殿下,臣以为大营驻军在操练保持战力同时也应当适当屯田,自行解决大营驻军粮食补给。”

    “臣附议”赵明朗对大营驻军消耗大量钱粮深感担忧,眼下大军大多都是没有军饷,都是以军功加官进爵封赏领地田地,以后恐怕就会逐渐转变为发放军饷,政务院财政压力将会倍增。

    陈瀚道:“各大营驻军以操练为主,屯种为辅,种些蔬菜瓜果自给自足可行,不宜屯田,军队需得保持强大战力,方能保国安民,以后也不准许军队屯田,使军队丧失战力。”

    “臣等遵命”文武百官纷纷拜服领命:“殿下英明神武”

    刘阿杰进大殿来禀报道:“启禀殿下,建州使者求见。”

    陈瀚询问道:“建州使者为何而来”

    刘阿杰回道:“建州使者前来与朝廷商议停战议和之事”

    陈瀚当即吩咐道:“宣”

    王旭高呼道:“宣建州使者觐见”

    身披虎皮大衣头戴皮毛帽的何和礼带着几名随从进大殿来,朝着王位上的陈瀚单膝跪拜见礼道:“女真国使者何和礼奉女真国建州卫管束夷人之主之命,前来恭祝海东国王开国称王,这是我女真国建州卫管束夷人之主给海东国王书信,请殿下过目。”

    王旭忙接过书信呈上,陈瀚接过书信一看,上书女真国建州卫管束夷人之主佟努尔哈赤至书海东国王:……。

    何和礼在高从厚派一百将士引领着经临津江南下到铁原郡,随即南下赶来开城府,正好遇到开城之变,被驻守在开城府东面的大军禁止前行,开城府正忙着平定源政晴叛军,何和礼带着十几名随从等到禁令解除后才得以前往开城。

    何和礼探听得知开城出现叛乱,不过很快被平定下去,何和礼得知后喜不自胜,更是对自己出使海东国完成国主交代与海东国王达成停战议和将会是事半功倍。

    陈瀚虎视着何和礼问道:“努尔哈赤已建立女真国了吗”

    “回禀殿下,女真国是所有女真人领地称呼,并非一国。”何和礼解释一番,随即提醒道:“女真各部皆臣服于大明天皇帝陛下,海东国初立,不知可有向大明天皇帝称臣纳贡。”

    陈瀚对何和礼搬出大明天子来,甚是不满道:“我海东国本源自中原,国家新立,已派使臣出使大明,不劳烦使者挂心。”

    “原来如此”何和礼当即禀道:“启禀殿下,我建州驻守南方将士与贵国大军交兵,皆因倭寇逃入我建州领地,贵国大军攻入我建州领地所致,我女真国建州卫管束夷人之主前番受倭寇使者所欺,出兵南下文川郡,为贵国水师偷袭。

    我女真国建州卫管束夷人之主已查明真相,不愿与贵国交兵,派我出使贵国,一是恭贺殿下开国称王,二是愿与殿下罢兵议和。”

    “哦”陈瀚也深感惊讶道:“原来如此啊,罢兵议和亦无不可。”随即话锋一转道:“不过建州兵需得退出咸镜道及平安道,免得双方兵戎相见。”

    何和礼言辞格外强硬辩解道:“咸镜道、平安道北部一直都是我女真领地,为朝鲜人抢占,我女真国建州卫管束夷人之主不过是出兵收回,绝不会放弃领地。”

    “既是如此,那就只能兵戎相见了。”陈瀚刚得到沈有容禀报,陈冲率六千骑兵与四千建州骑兵交战死伤惨重,陈冲中箭。

    何和礼原本认为陈瀚定会答应停战议和,哪知陈瀚更是提出要开战,这可不是国主想要的结果,海西四部对建州威胁越来越严重,就差没出兵了。

    “殿下,朝鲜已亡,我们双方并没有深仇大恨,何必非得拼过你死我活。”何和礼随即提醒道:“何况贵国国内似乎也不太平啊,听闻开城刚发生了叛乱,殿下怕是自顾不暇吧。”

    陈瀚冷笑道:“不过是跳梁小丑而已,我海东大军数十万,难道还怕了你一个小小的建州吗海西四部只怕也很乐意与我南北夹攻努尔哈赤。”

    元均出列禀道:“殿下英明神武,我海东还怕了建州不成,臣愿领兵踏平建州。”

    “臣奏请殿下联合海西四部一举灭掉建州努尔哈赤”文武百官纷纷同仇敌忾出列奏请道:“臣等奏请殿下出兵踏平建州,……。”

    何和礼闻言大惊,真要是惹怒了海东国王陈瀚,陈瀚不顾一切带兵进攻建州,不但建州要玩完,自己栋鄂部最先要跟着遭殃,海西四部早已与建州剑拔弩张,定会趁机狠狠撕咬一口。

    陈瀚见自己一番强势态度,引得文武百官纷纷同仇敌忾,深感自得将手下文武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对外强硬外交作风果然能成功转移内部矛盾,陈瀚虎视着何和礼喝问道:“努尔哈赤要战便战,我海东自当奉陪到底。”

    何和礼顿时底气全无,忙拜服在地请求道:“殿下息怒,我女真国建州卫管束夷人之主自是愿罢兵议和,只是殿下所提条件太过苛刻。”

    陈瀚对与努尔哈赤争夺咸镜道、平安北道北部崇山峻岭不太感兴趣,加上冬季来临,天寒地冻不宜开战,但又不得不摆出一副强硬外交姿态,威慑住努尔哈赤,方才好抽身南下中都台海,应对正集结兵力的西班牙人大举入侵。

    西班牙殖民者自从占领吕宋后就已开始计划实施进攻大明,为此还对大明东南福建沿海做了详细调查,计划雇佣日本浪人,狂妄自大的西班牙殖民者接连不断上奏菲利普二世叫嚣着征服大明,让大明成为印加帝国第二。

1...169170171172173...25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