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有警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醉深梦思
“诸位夫人廖赞了”沈月看向一众文武官眷莞儿一笑道:“这件白狐裘是东洋商行毛总管自极北之地瀚州从当地部落手中购得,听闻极北之地瀚州白狐甚多,还有体型巨大白熊,甚是难猎。”
“瀚州”刘丽娘心思活络,旋即问道:“娘娘,不知东洋商行盈利几何”
“还请娘娘相告,贱妾们也想入股东洋武官眷目光纷纷注视着自己,微微一笑道:“诸位夫人相询,自当如实相告,东洋商行自成立半年以来,盈利甚少,东海野人各部的东珠、人参价值不菲,流鬼国、瀚州一带盛产黄金、皮毛,想必以后会盈利颇多。诸位夫人若想入股东洋商行,须得慎重考虑。”沈月随即又道:“今日与诸位夫人聚会,正好向诸位夫人公布西洋武官眷闻言欣喜不已,目光纷纷注视着沈月拿起一本厚厚的账簿翻开看了一遍后交给身边的贴身侍女芸儿宣读:“西洋商行今已拥有武装商船一百五十艘,于海外建据点数十,目前雇员八千六百三十余人,……,共计盈利白银一千六百万两,需发放雇员俸银六十万两,打造购买海船及修补维护所需两百万两,租借大明海岛港口所需两万两,修建扩建码头预算需三十万两白银。
预计明年新增雇员三千,海船一百艘,新建海外据点十余处,……,总预算需花费白银四百万两,所剩一千二百万两白银需得存留至少五百万两作为流动资金收购货物,估计到年底会有一千万两白银用作所有股东分红。”
一众文武官眷纷纷开始算着自家的股份会有多少分红,一个个喜上眉梢,不到一年时间竟获利十几倍,有官眷开始埋怨自家男人当时投资入股太少了,看着投资入股多的分红更多,一个个气得暗骂自家男人没眼光。
沈夫人同张姨娘正算着自家的分红,沈夫人算账不及商户出身的张姨娘,看着张姨娘拨弄着算盘珠算账,张姨娘算了一会欣喜不已道:“姐姐,老爷当初入股一万两白银,我们沈家能分到十万两白银。”
“十万两,太好啦。”沈夫人喜不自胜,却又深感叹惜道:“老爷当初若是多投些银钱入股该多好啊!”
“老爷当初也不知道西洋商行盈利颇丰啊”张姨娘宽慰道:“姐姐不必太过惋惜,还会有第二期增股融资,到时候我们家再多买些股份就是。”
沈夫人喜上眉梢赞同道:“妹妹说的是,一定要多买些股份,这可是躺着也能赚钱啊。”
“哟西”刘庆的两名东瀛妻妾也对丈夫买少了股份满腹怨言:“夫君当初为何就不多买些股份啊,……。”
“夫人,不是说会有第二期增股融资吗,我们家愿购买一万股份。”
“夫人,我们家也要再购买两万股份。”
刘丽娘当即道:“夫人,我们家购买十万股份。”
沈夫人一脸惊讶看着左下方的刘丽娘不解问道:“陈夫人,你家有一百万两银子吗”
刘丽娘附耳过来细说道:“我可以找娘家亲戚借”
“陈夫人真是冰雪聪明”沈夫人恍然大悟看向张姨娘道:“妹妹,我们沈家也要购买二十万股。”
沈月听着一众文武官眷纷纷嚷嚷着购买第二期增股融资,尤其是刘丽娘最先狮子大开口,紧接着一个个都加大投资增股,按照夫君制定的第二期增股融资计划只定为一百万股,沈月挥手示意道:“好啦,都静静,诸位夫人购买股份也需得量力而行,我会向殿下禀报股份分配。”
“谢夫人”一众文武家眷纷纷起身至殿中朝着沈月躬身相谢
沈月在香儿、芸儿搀扶着起身来扫视着一众文武官眷朗声道:“如今大小弗朗机夷兵力云集吕宋欲犯我台海,朝廷留守文武决议固守防御,待殿下大军回援,我等虽是女流之辈,男人们率军出征在外,我等更应该守好这个家。”
一众文武官眷纷纷拜服响应道:“贱妾等愿与夫人誓死坚守台海,等待殿下大军回援。”
“好”沈月深感满意,颇感身子乏力,随即吩咐道:“我身子有些乏了,诸位夫人都先退下吧。”
“贱妾等恭送夫人”
第三五零章 内忧外患
沈夫人同张姨娘被香儿引领着来到寝宫中忙朝着躺在软榻上歇息片刻的沈月万福见礼道:“娘娘万福金安”
“母亲、娘亲快免礼,都是自家人就不必多礼了。”沈月在香儿芸儿搀扶着起身来吩咐道:“快取锦墩来给母亲、娘亲坐”
“谢娘娘”两人忙坐下,沈夫人笑盈盈看向沈月道:“你大哥寿峻和你祖母一大家人刚从宣城老家渡海赶来,就想着同老爷过个团圆年,殿下让老爷驻守平壤府,怕是不能回来陪你祖母过团圆年了!”
沈月小脸颇感为难道:“朝廷大军在朝鲜刚平定倭寇之乱,北方一带局势复杂,父亲常年在辽东作战,朝廷需要父亲镇守北方。父亲不在,有母亲、娘亲、大哥、大嫂、弟妹们替父亲陪祖母过年也很好。”
“你祖母就是想着一家吃顿团圆饭,你爹一直驻守边塞,难得调回南方,一家人都迁到了台海城,却还是难吃顿合家团圆年夜饭啊。”
张姨娘出声关怀着女儿问道:“我儿,不知殿下年前可会回中都”
“女儿刚得知殿下已回北都九州城,还有东瀛各府县事务急需处理,年前怕是不能渡海回来了。”沈月也为自己如今虽看似尊荣无比,却是空守着偌大的王宫,心中空虚是何等惆怅,也只有召娘亲入宫倾诉。
女儿有了尊荣,却独守空房,张姨娘也颇感无奈宽慰道:“我儿放心,殿下会回来的,我儿可要好生养胎。”
“娘亲说的是”沈月最担心的是眼下即将与弗朗机夷爆发的大战:“眼下弗朗机夷即将来犯,女儿担心台海人心不稳。”
“我儿别担心,我儿现在最重要是照顾好自己和腹中外孙。”张姨娘忙朝着香儿芸儿吩咐道:“快扶我儿躺下歇着,方才就坐了很久,可别累坏了身子。”
沈夫人也跟着附和道:“对,月儿身子和腹中外孙要紧。”
沈月在香儿芸儿扶着躺下歇息看向娘亲张姨娘微微一笑道:“娘亲、母亲放心吧,女儿和腹中孩儿都很好。”
张姨娘看向女儿莞儿一笑道:“我儿若是诞下麟儿,可就是嫡长子啊。”
沈夫人颇感担忧道:“妹妹说的是,只是东瀛哪个外宅为殿下生下长子,听说殿下已将她册封为夫人,她有领地和家臣,还手握兵权,日后怕是会对外孙不利啊。”
“姐姐说得是”张姨娘也为女儿的处境深感忧心,老爷来信说殿下以联姻政策纳了不少朝鲜文武之女为嫔妃,张姨娘不敢当着女儿面说出来,怕影响女儿心情。
沈月微微一笑道:“娘亲、母亲别想太多了,还不知道孩子是男是女呢”
“我儿说的是”
沈夫人肯定地回道:“定是麟儿”
魍港县城林家老宅修葺一新的中堂(堂屋、厅堂、客厅)中,一袭青衣直身的林老爷子正与刚从福建渡海赶来的王东海相谈甚欢,林老爷子看向王东海问道:“东海,我们商队在南洋经营得如何了”
一身青衣直身的王东海忙禀道:“回老爷子,我们商队在爪哇岛以东占据了一座大岛,岛上盛产香料,被弗朗机人称作香料群岛,西洋商行袁总管已承认我们经营那座岛,只是还得老爷子亲自向殿下禀明此事。”
“一座岛而已,我们商队都已经占据经营了,就不必惊动殿下了。”林老爷子毫不在意道:“听闻西洋商行探险队在南洋南面海中发现了一座巨大的海岛,你知道航线吗”
“知道,就在爪哇岛东南,都已经开始移民建立据点了,听说海况很复杂,一般海船很难到达。”
林老爷子大喜过望道:“那我们也得去建立据点,抢占肥沃土地。”
王东海为之一惊,忙提醒道:“这恐怕不行吧,哪里可是西洋商行探险队发现的,属于西洋商行的地盘,我们商队若是贸然参与进去,怕是会生出事来,殿下哪里怕也不好交代啊。”
“说得倒也是”林老爷子深叹惜道:“都怪阿娇肚子不争气,若是生的是男孩该有多好,那可是嫡长子啊!”
“是啊!”王东海也跟着叹息,随即劝道:“老爷子也不必太过担心,娘娘是嫡妻,日后所出王子也是嫡子。”
林老爷子颇为不悦道:“可他也不止一位嫡妻啊,连东瀛那外宅都册封为夫人了,还有他那位同姓夫人听阿武说如今可是很得宠,都已有身孕了,台海城中哪个更不是等闲之辈!”
“不敢如何娘娘都是殿下明媒正娶的发妻,助殿下开创海东基业,岂是那三人能比。”王东海宽慰劝道:“娘娘还得主动与殿下和好,早日为殿下诞下嫡子。”
林老爷子欣然赞同道:“对对对,必须得尽早给老夫生个外孙。”
“阿爹”一袭大红袄裙的林阿娇抱着襁褓中熟睡的女儿正从后院中前来,看向王东海道:“海叔也来了”
王东海忙起身见礼道:“娘娘万福金安”
“海叔就不必多礼了”林阿娇随即抱着女儿坐在父亲右方
一袭绿衣袄裙的阿露紧随其后,忙接过林阿娇递过的孩子。
王东海出声道:“我刚从澎湖县渡海赶来时,见澎湖县军民正往魍港、北港两县撤离,听闻大小弗朗机夷即将出兵来犯,真有此事吗”
“确有此事”林老爷子肯定地回道:“台海城留守文武已颁布告示,要求沿海百姓坚壁清野向内陆撤离,避免大小弗朗机夷来犯涂炭百姓,大小弗朗机夷此番来势汹汹啊。”
林阿娇出声道:“大小弗朗机夷何惧之有,待夫君率军回来,还不将他们一举灭掉。”
“大小弗朗机夷是预谋已久,就等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王东海当即建议道:“老爷子何不召集部众参战,协助朝廷官兵守卫台海。”
林老爷子提起女婿陈瀚对林家部众大肆打压就来气道:“部众都让他拆得四分五裂,不少人可都心有不满,你让老夫如何去召集部众。”
王东海提醒道:“如此良机可不容错过,林家助朝廷官兵为殿下守住台海,殿下必会对林家刮目相看,对林家和娘娘以后可是大有好处。”
“东海说得对”林老爷子恍然大悟,忙道:“老夫去信让他们都给老夫放下怨言,协助朝廷官兵守卫台海,守住了台海,老夫为他们请功,他们所犯过错朝廷也会赦免。”
“这事能成”王东海欣然赞同道:“事不宜迟,得马上准备。”
第三五一章 田齐后裔
京都日本小朝廷覆灭后,本能寺之变织田信长被害真相在东瀛各地传播开来,皆因织田信长一统天下威胁到日本小朝廷,日本小朝廷联合源氏后裔明智光秀、丰臣秀吉等不满织田信长的织田家世袭家臣共谋发动兵变。
东瀛各地舆论在海东朝廷引导下不断传出的消息佐证引导下,纷纷对灭亡的日本小朝廷及丰臣秀吉政权大加讨伐,更是对篡夺大和国的日本国小朝廷痛恨不已,神权统治早已坍塌。
东瀛地区在海东朝廷制定的正本清源汉化政策引导下出现汉化新潮流,汉化单姓人口增长迅猛,其中以秦姓人口为最,其次是徐姓、刘姓、藤姓,田姓人口也在不断增多,其余汉姓皆有。
北都九州城初具规模的王宫瀛仙宫大殿中,一众海东朝廷文武按官职大小身着紫、绯两色官袍,陈瀚借鉴朱元璋制定的绯、青、绿三色禽兽补子绣纹官袍,在朝廷中恢复唐朝紫、绯两色官袍,地方官员着绯、青两色官袍,同时对禽兽补子绣纹做出修改。
身着紫色朝服上绣祥云大雁的政务院院正赵明朗出奏道:“启奏殿下,政务院已按殿下旨意颁布政令废除各种苛捐杂税,制定统一赋税、佃租,施行废徭薄赋仁政,北方各府县臣民无不感恩殿下天恩降临,民心已尽归我朝。”
身穿紫色织金蟒袍冕服头戴冕冠的陈瀚闻言大悦道:“好,政务院官员需得继续引导百姓尽快恢复生产,尽快从战乱破坏中恢复过来。”
“臣等遵旨”赵明朗、王平安、郑月娘忙带着一众政务院官员躬身领命。
陈瀚随即又道:“政务院准备在全国推行废徭薄赋,奖励生产,尽快让我海东各地臣民过上丰衣足食。”
“臣等遵旨”
徐光启出奏道:“启奏殿下,臣等已查明殿下祖上颍川陈氏确系战国齐国王族田氏(妫姓、陈姓)后裔。秦始皇灭齐后,齐王建第三子田轸在齐国尚未灭亡时已投奔楚国为官,封在颍川(官职非令伊),遂改回陈姓,是为颍川陈氏始祖。”
海东国鲸吞日本朝鲜,刚统一的国内制度迥异,陈瀚同朝廷文武制定了各种政策加快对国内制度统一步伐,同时也继承融入了不少东瀛、朝鲜制度,贵族制、分封制、府县制相结合,开国功臣皆有食邑领地。
陈瀚接受徐光启、赵明朗等文官建议准备建宗庙,陈瀚没有丰臣秀吉那么疯狂,为了证明出身高贵不惜给老爹戴绿帽。陈瀚深感诧异自家老祖宗居然还真大有来头,陈瀚决定将老祖宗好好利用一番。
陈冲闻言一喜忙出声道:“殿下,俺……臣祖上已是颍川陈氏,臣与殿下五百年前可是一家人啊。”
陈阿信也忙跟着禀道:“启禀殿下,臣祖上是威惠开漳陈圣王,也是颍川陈氏。”
“……”十几名文武也纷纷跟着认亲戚,大殿中姓陈的海东国文武还真不少,主要是永嘉之乱衣冠南渡,陈姓在南方逐渐成为第一大姓,加上陈姓一向繁衍较快,陈宣帝光儿子就生了四十二个。
陈大虎听着陈冲、陈阿信都自称是颍川陈氏,也忙附和道:“启禀殿下,臣祖上也是颍川陈氏南朝派。”
一众文武听着陈大虎居然还自报家门,殿下娶了你女儿,有违同姓同宗不婚娶,如今虽也有不少同姓通婚,可你倒好,还想着跟殿下攀上宗亲关系,陈冲那厮鲁莽也就算了,你也跟着瞎起哄。
陈瀚见中原、朝鲜群臣目光纷纷看向陈大虎,忙出声道:“颍川陈氏本是汉末魏晋巨姓望族,瓜瓞连绵,生齿甚众,派系众多,追根溯源自是一家人。”
徐光启随即禀道:“启禀殿下,大和国始王徐福本是齐国臣民,秦灭齐后随同齐国臣民浮海至东瀛建立大和国,壬申之乱真人氏(天武天皇)篡夺大和国建立日本国。吾主英明神武,一匡天下,灭日本国,算是为大和国复了仇。”
一众文武等纷纷称赞道:“吾主英明神武,一匡天下。”
大和国本是齐国臣民徐福所建,陈瀚祖先乃是齐国田氏王族,为海东国统治东瀛找到强有力法理依据,更是借此抬高海东国王陈瀚的出身比之大和国王族、日本国皇室、朝鲜李氏(新罗普通贵族)更加高贵。
陈瀚深感欣慰看向一众文武声如洪钟道:“军务院文武听令”
林江、陈阿信、陈冲等纷纷忙出列跪拜听令
“着军务院颁布禁浪人令、禁海盗令,命各地驻军官府严加禁止浪人流窜作乱,命水师出兵清剿沿海各地海盗,靖海安民。”
一众军务院文武纷纷领命道:“臣等遵旨”
陈瀚随即下令道:“着政务院颁布禁月代头令、禁露胸(主要针对朝鲜妇人)令,大力整改北方各府县低俗风化,必须严格执行下去,若遇反抗,格杀勿论。”
“臣等遵旨”政务院官员忙领命,无不对殿下下令整治东瀛、朝鲜地区存在的各种奇葩风俗深感惊讶,这也管得有些太宽了吧。
陈瀚颁布制定各种政策加强巩固海东国统治,海东朝廷大力整改东瀛、朝鲜地区的低俗文化,打击防范不稳定动乱因素产生,加快整合统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