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有警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醉深梦思
第四七六章 天下粮仓
福建抚许孚远、浙江巡抚常居敬接连上奏大明朝廷报捷,两省官兵协同海东大军接连收复东南沿海,海东王陈瀚亲率十余万海东大军兵分三路进攻东南沿海大弗朗机夷寇,一路势如破竹,直奔南直隶杀去。
西班牙远征军一路攻城略地所向披靡,随着战线逐渐拉长,兵力更加分散,不得不大量招募汉奸仆从军作战,攻至淮安城已是穷弩之末,随即遭到黄雀在后的陈瀚率海东大军逐一歼灭,更是遭到汉奸仆从军反正攻杀歼灭。
内阁大堂中暖炉炉火旺盛,代首辅赵志皋与次辅张位端坐上位左右,正与兵部尚书石星、户部尚书杨俊民等朝中重臣商议国事。
赵志皋看向一众重臣春风满面道:“浙闽两省巡抚已上奏报捷收复东南沿海失地,广东不日将会有捷报送至,大弗朗机夷寇已是穷途末路,剿灭大弗朗机夷寇指日可待。”
户部尚书杨俊民最近殚精竭力吃住在户部衙门调集粮草辎重供给南征大军作战,忙得不可开交,也深感欣慰恭维道:“全奈元辅运筹帷幄,调度有方,方能化险为夷。”
石星也忙跟着附和道:“是极是极,全奈元辅指挥调度有方。”
端坐在右侧的次辅张位听着石星、杨俊民一帮北方重臣都对赵志皋大拍马屁,颇为不悦,拉长着马脸问道:“淮安府城为大弗朗机夷寇攻破,漕运总督李肱战死殉国,户部可知淮安府城中钱粮尚在否”
杨俊民一听张位直指户部如今遇到的大难题,自己正准备找首辅商议如何处置此事,忙禀道:“回次辅,户部刚接到宋经略派人来报淮安城中钱粮已被战乱大火烧毁,南征大军粮草告急,被迫从徐州、兖州府抽调粮草应急,此事还请元辅拿主意。”
赵志皋顿时大惊问道:“淮安城中都是南方各省运进京钱粮,果真是被大火烧毁了吗”
兵部尚书石星忙禀道:“禀元辅,下官得报淮安城遭大弗朗机夷寇攻破后大弗朗机夷寇突发内讧,城中因此起了大火,不少大弗朗机夷寇逃出城被斩杀,海东军在次日方才赶到一举收复淮安城。”
张位对淮安城中的钱粮被大火烧毁之事深感怀疑道:“一定有猫腻,大弗朗机夷寇不可能烧毁钱粮,钱粮定是被海东军转移走了。”
杨俊民听着张位一口咬定是被海东军将钱粮转移走,谁不清楚张位对海东王陈瀚不满,杨俊民也出声附和道:“淮安城起大火确有蹊跷,下官以为当派人南下淮安府查探清楚。”
“吏部立即安排巡抚南下查清此事”赵志皋以对淮安府城中的钱粮尽数被烧光也深感起疑,随即看向一众重臣提醒道:“事涉海东,须得谨慎处置,不可激发矛盾,若有突发之事需立即上报。”
花甲之年身形较瘦的陈有年新年后接替孙鑨出任吏部尚书,忙领命道:“下官遵命”
今岁大明朝廷朝中地方的人事变动较大,工部尚书曾同亨已去职,由南京刑部尚书辛自修接任工部尚书,但辛自修因年纪太大,又生了病,加上遭遇西班牙远征军入侵,并未到任,工部没有主官。
石星起身禀道:“禀元辅,据浙闽南直隶文武奏报大弗朗机夷寇火炮比之我大明工部铸造大将军炮射程更远,威力更大,能一炮洞穿城门,大弗朗机夷寇集中十几门火炮将杭州侯潮门轰塌,下官以为朝廷当立即派人南下获取大弗朗机夷寇火炮命工部仿大弗朗机夷寇火炮铸造一批先进火炮。”
户部尚书杨俊民当即起身反对道:“禀元辅,下官以为眼下南征大军钱粮紧张,不宜仿大弗朗机夷寇火炮铸炮。”
张位忙道:“兵部提议仿造大弗朗机夷寇火炮铸炮一事不能因钱粮紧张搁置,须知先进火炮乃国之利器,吾听闻海东国火炮威力无穷,吾大明东南沿海接连沦陷于大弗朗机夷寇之手,皆因火炮威力不足,排兵布阵也不足,须得尽快获得大弗朗机夷寇火炮仿造铸炮。”
一众重臣纷纷赞同道:“次辅所言甚是”
赵志皋也深感赞同道:“命工部、礼部派人南下寻获大弗朗机夷寇火炮准备仿造铸炮,户部有难处能理解,但此等威力无穷国之利器岂能不掌握在朝廷手中。”
杨俊民也只好赞同道:“元辅所言极是”
五十来岁身形高瘦的兵部职方司郎中杨于庭快步朝着文渊阁跑来,疾呼道:“急报,广东紧急奏报。”
赵志皋闻言大喜吩咐道:“快送进来”
“是”杨于庭忙将广东紧急奏报送进来呈递上
赵志皋老脸喜不自胜打开广东巡抚戴耀上奏的加急奏书,一看惊得脸色突变,一旁的张位忙问道:“发生何事了”
“广东”赵志皋不敢往下说了,自己与海东王陈瀚可没少往来,这事麻烦了,原本还以为王锡爵因大弗朗机夷寇入侵不能北上进京,在一众浙江老乡支持下代首辅也还能继续干下去,哪知出了这事。
张位忙从赵志皋手中接过奏书一看惊得不轻怒道:“反了,反了,他还真反了啊!”张位忙看向石星下令道:“兵部马上准备调兵前往广东迎战海东大军。”
“什么”石星及一众重臣惊得不轻,慌忙起身上前接过广东巡抚戴耀的加急奏书观看清楚,石星顿时吓得一屁股坐在太师椅上惊呼道:“这下麻烦大了”
张位看着一众朝中重臣一个个如丧考妣,深感自得暗道:“现在知道后悔了吧,晚了,你们一个个收了陈瀚派人送的不少钱财孝敬,老夫就知道陈瀚这贼子迟早会反,一直将其使者拒之门外。”
礼部尚书罗万化看着奏书也深感震惊不已,旋即又觉得不太对劲,看着一众如丧考妣的同僚道:“海东王已派使臣北上即将进京,此事有待查证,不能仅凭广东巡抚戴耀一家之言便认定海东王已反。”
海东使臣进京消息已经传进京,万万没想到广东巡抚戴耀的加急奏书上报海东大军大举进攻广东明军,已尽占广东,前后两件事让大明朝廷顿时搞懵了。
石星闻言恍然大悟,忙附和道:“对,此事还需查证方能定夺。”
张位气得不轻怒喝道:“还查证,尔等是想等贼子陈瀚率大军攻进京城里应外合吗”
石星当即反驳道:“休要胡言乱语”
“好啦,都别吵啦。”一向当和事佬的赵志皋提出质疑道:“若陈瀚真反了,南征经略宋应昌为何没有奏报,此事需待查证。”
张位悻悻然道:“都是一丘之貉,又岂会奏报。”
老好人赵志皋也被张位这话气得不轻指着张位怒斥道:“你放肆”
张位毫不惧怕赵志皋,当即朝着候在大堂中的当值太监王安吩咐道:“王公公,速将奏书面呈皇上,让皇上定夺。”
“是”王安目睹内阁中发生的急剧变化惊得不轻,朝中重臣一个个都如丧考妣,谁没跟海东王有过往来啊,包括陈公公、田公公都与海东王有往来,王安忙接过奏书赶往乾清宫。
第四七七章 万历寻仙
乾清宫御书房中,皇帝朱翊钧在手下心腹大太监们伺候着看奏书,南征大军经略宋应昌同淮安府知府李元龄上奏淮安城中钱粮被大弗朗机夷寇一把火烧光的奏书让朱翊钧气得拍案而起,心在流血,痛心疾首道:“朝廷赋税钱粮没了”
陈矩、田义一帮心腹大太监们忙宽慰劝道:“万岁爷息怒,消消气,保重龙体要紧哪。”
王安正好赶到乾清宫书房外,小心翼翼进书房来看着书房中的一幕深感担忧,没有急着进去,只是露了个脸。
陈矩等了一会才出来看向王安问道:“有何事”
“公公,出大事了。”王安轻声说完忙将广东巡抚戴耀的加急奏书递上。
陈矩打开一看惊得不轻,万岁爷刚为淮安府钱粮被烧一事险些气急攻心,若是再将这本奏书递上去,估计怕是要受到惊吓,陈矩当即吩咐道:“此事不得声张,咱家来处置。”
“是”王安见陈矩将加急奏书藏了起来,为之一惊,忙告退转身出去,却见张诚带着几名心腹太监前来,忙躬身见礼:“小人见过张公公”
张诚看都懒得看陈矩的小跟班王安一眼,径直进了御书房,见田义正忙着为万岁爷舒缓胸口,一脸震惊不已忙询问道:“万岁爷这是怎么了,快叫太医啊。”
田义看了一眼张诚不悦道:“万岁爷只是一时气急,龙体并无大碍。”
“是朕让他们不要叫太医,还嫌朕没喝够太医院熬的汤药吗”朱翊钧坐直身子看向张诚问道:“有何要事”
“万岁爷龙体康健,奴婢也就放心了。”张诚见陈矩在一旁走神,刚才见陈矩与王安在御书房外交谈着什么,忙禀道:“回禀万岁爷,海东使臣进京了,海东使臣正是以前常驻京城的沈副使。”
朱翊钧看向一旁的田义问道:“就是那个进献能止痛灵丹妙药的沈惟敬”
田义忙回道:“回万岁爷,正是。”
朱翊钧闻言一喜,当即吩咐道:“张诚,你亲自去接海东使臣沈惟敬进宫来,朕要亲自询问他海外仙山之事。”
“奴婢遵旨,奴婢这就去。”张诚闻言大喜,忙告退出御书房。
陈矩同田义伺候着皇帝朱翊钧查看完奏书,消息灵通的郑贵妃身着红色大袖袍子带着几名宫女迎候在书房外,陈矩看着皇帝同郑贵妃离去的身影,忙拉住田义来到僻静处从怀中拿出藏匿的加急奏书。
田义看完惊得不轻,颇为不满问道:“何时送来的”
陈矩忙解释道:“就在万岁爷气急攻心之时,咱家怕万岁再怒火攻心,才藏匿起来。”
“做的很好”田义对陈矩行事稳重赞赏有加道:“此事得缓一缓”随即又颇感疑惑道:“张诚不是说海东使臣沈惟敬进京了吗海东军为何会与广东巡抚戴耀交战,此事定有蹊跷。”
“田公公所言甚是,咱家也深感疑惑。”
沈惟敬同孟术在六十名精锐海东将士护卫下星夜兼程北上赶来,刚到北京城南永定门外就被兵部职方司郎中杨于庭带兵拦截住,随即被带进城前往兵部衙门。
张诚正带着一帮东厂番子从东厂出正阳门来,正好与杨于庭率领的兵部官兵带着海东使团在正阳门大街遇上,张诚看着海东使团旗帜上的‘陳’字图腾当即喝问道:“咋回事啊,兵部如此着急将海东使团请进城来。”
杨于庭一看是东厂厂公张诚,忙躬身见礼道:“下官兵部职方司郎中杨于庭奉兵部石尚书钧命请海东使臣前往兵部问话,元辅、次辅也等着海东使臣问话。”
“巧了,咱家也是奉旨请海东使臣进宫,皇上要亲自询问海东使臣。”张诚随即朝着海东使团马车吩咐道:“请海东使臣随咱家进宫吧”
一袭紫色官袍身披紫色貂裘大衣的沈惟敬掀开车帘走出来朝着张诚拱手一礼道:“海东使臣沈惟敬见过张公公”
“沈司士不必多礼”张诚忙催促道:“快随咱家进宫吧,皇上还在等着呢。”
沈惟敬深感惊讶,自己刚到北京城外就接连被大明朝廷兵部官员带兵相迎护卫进城,随即又被宫中大太监亲自带进宫,沈惟敬深感此番出使大明任到重远,说不定还会有危险,忙道:“好”
沈惟敬坐着马车跟随张诚进了正阳门,大明北京城皇城就是皇宫,朝廷各部官署分散在各坊与民居混杂,不似隋唐单独修建皇城官署区,北京城的总体规划比较完整,但各坊之间街巷胡同规划显得凌乱不堪。
海东使臣沈惟敬径直被张诚带进宫的消息已经传到兵部衙门,海东使团在副使孟术率着在海东使馆人员引领下前往海东使馆下榻,孟术亲自赶到礼部递上拜帖。
乾清宫偏殿中,大胖子朱翊钧看着跪拜在地一袭紫衣官袍的沈惟敬相貌奇特,朱翊钧从未见过这么丑的人,深感诧异问道:“沈司士,听闻海东国一支船队在大海中发现了海外仙山,果真有此事否”
“回皇帝陛下,确有此事。”沈惟敬一听大明皇帝原来是关心海外仙山之事,忙描述道:“海外仙山在东洋大海中,需航行数月方能抵达,寻常之人难以前往。”
朱翊钧顿时来了兴致,忙追问道:“仙山是何景象,可有得遇仙人”
“外臣未曾到过仙山,不过听从海外东土回来东洋商行船队武装人员讲述海外仙山高耸入云,恐直通九重天,仙山之下尽是一片仙乡乐土,返航西洋商行武装船队已留下数十人驻守。”沈惟敬故弄玄虚道:“外臣往来于东海之上,曾得遇出巡仙人指点一二,略懂炼制仙丹之法。”
“原来如此”朱翊钧深信不疑道:“朕也要派人出海寻仙,此事还需海东王全力配合,沈司士速将朕旨意传达给海东王。”
“外臣遵命”沈惟敬欣然领命,随即禀道:“启禀皇帝陛下,因狼兵劫掠广东百姓,我海东督军林江应广东百姓请求出兵击败作乱狼兵,与两广总督兵戎相见。还有部分刚归顺的降军将士担心遭到清算,与广东巡抚大军起了冲突,我王已严厉处置驻守广东将士,一切皆因狼兵作乱产生误会导致双方大范围战事冲突,还望皇帝陛下明鉴。”
朱翊钧闻言深感惊讶为何还没将广东官员奏书呈上来”
田义同陈矩忙拜服在地禀道:“回万岁爷,广东加急奏书刚到一会,老奴怕惊扰了万岁爷雅兴,是已没有及时呈报。”随即将广东巡抚戴耀的加急奏书呈递上
第四七八章 借花献佛
张诚在一旁看着田义同陈矩呈上广东巡抚戴耀加急奏书,恍然大悟,原来陈矩与王安在书房外说的是这事,张诚刚想开口当面揭穿田义陈矩欺君罔上之事,随即恍然大悟,暗道:“陈矩是为了万岁爷气急攻心着想,咱家才不会给你锦上添花。”
朱翊钧看着广东巡抚戴耀在奏书中大书特书海东王陈瀚造反蓄谋已久,欲趁机出兵入主中原,一向逆反的朱翊钧从来就对文官持怀疑态度,当即不满道:“一派胡言,丧师失地,还敢推诿罪责。”
沈惟敬趁机补刀道:“启禀皇帝陛下,我王已率大军主力南下回国,只留下部分将士暂为皇帝陛下驻守江南,我王绝无染指大明之心,还望皇帝陛下明鉴。”
“海东王助大明平定大弗朗机夷寇之乱,朕岂会不知海东王忠心。”朱翊钧随即又问道:“淮安城失火致使大明江南各省赋税钱粮付之一炬,朕深觉此事必有蹊跷,沈司士可愿为朕解惑。”
沈惟敬一听皇帝追问淮安城大火烧掉大明南方钱粮之事,忙回道:“回皇帝陛下,外臣当时尚在老家嘉兴府,对于淮安城失火之事略有耳闻,皆因西寇攻破淮安城后已是强弩之末,加之西寇又招募了不少汉奸走狗,想必是汉奸走狗见钱粮眼红与西寇发生内讧,致使淮安城失火,我海东大军次日方才赶至一举收复淮安城,城中仓储已烧成废墟,此事淮安知府李元龄也亲自查探清楚。”
朱翊钧深感怀疑道:“难道就没有剩下一点钱粮吗”
“倒是缴获些汉奸走狗和西寇劫掠钱粮,不过也被我海东将士当做军粮用掉,想必大明南征大军也缴获了一批西寇劫掠钱粮。”沈惟敬临阵应变,见皇帝已有几分相信,自己应该赌对了。
朱翊钧深受其生母李太后大肆挥霍钱财影响,又被严加管束造成逆反心态,直接导致张居正人亡政息,万历中兴不过是大明回光返照,紧接着全国各地民变起义造反不断,大明在刚愎自用的朱翊钧同文官集团内斗中逐渐衰败风雨飘摇。
“朕的钱粮就这么没了”朱翊钧很心疼淮安城的钱粮,只能叹息心痛。
沈惟敬随即拿出国书双手奉上禀道:“启禀皇帝陛下,外臣奉我海东国王之命前来与大明商议两国要事,外臣已带来我海东国国书,请皇帝陛下过目。”
“呈上来”
张诚忙接过国书呈递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