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美男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半堕落的恶魔
太平公主用朝食的时候,知道女婿出去了,便把女儿与外孙女召了来,一起用饭,顺口问了一句:“六郎忙什么呢才回来第一天便出去,连顿朝食也不陪我用,便这么忙碌”
薛崇秀知道母亲不是真的生气,就是习惯了跟六郎逗闷子随口说的,笑道:“毕竟多年不在长安,长安的诸人诸事都需去做,还有宫里……这几日,莫说六郎,便是女儿也不得轻省。劳烦母亲帮忙递话和牌子进去,等着宫里的贵妃召见。”
太平公主听到要给宫里递牌子,撇了撇嘴,却没就此说什么,点头答应下来后,道:“六郎兄弟几个虽然因丁忧回乡守孝,但张氏还有其他族人在京里,你身为你们这一房的大妇,这几日是要忙乱些,罢了,本来为娘的还想多留你们几天,既如此,且先派人把屋子收拾收拾,诸事完毕再过来住几日便是。”
“多谢母亲体恤。”
薛崇秀陪着母亲吃了朝食,把女儿送到郑太太处,便开始忙自己的去了。小两口多年不在长安,现如今韦氏不在了,张家几兄弟分门立户,张昌宗又有御赐的府邸,这一次回长安来,自是不需要再回张家在京城的宅子,而是可以搬去御赐的府邸住了。
诸事忙下来,小俩口男主外、女主内的忙了一通,好几天便过去了,这还是张昌宗和薛崇秀手下有不少人在京里,许多东西都不需要临时置办,只需要直接搬进家里就行。
搬完家,张昌宗带着老婆孩子先去二叔家盘桓了一天,然后又去三叔、四叔家里,西府的亲戚走完,自该轮到师长了,宫里还没发下召见的话来,张昌宗便先去拜访陈子昂。张昌宗走完了亲戚就去他府上拜访,拎着酒去的,还带着老婆、女儿。
本来也要去拜访李钦让的,不过,李钦让前几年张昌宗还在北疆的时候,科举终于中了进士,在翰林院熬了两年,走太平公主的关系,出京做官去了。倒是陈子昂一直没出仕,娶了个妻子,目前儿子都六岁,能打酱油了。
见了人,行了礼,冲着一个六岁的小屁孩儿叫了师弟,陈子昂拉着张昌宗去了书房,当先就问他一句:“你当年忽悠我的那件事,我这都等了你八年了,还当真吗”
那表情,那语气,惹得张昌宗哈哈大笑,笑完了,才拱手道:“有劳陈师久等,船队不成型,人手不成熟,我怎敢让陈师登船!好在,历练几年,总算有了几分样子,弟子今日登门,就是想问陈师,雄心壮志犹在否”
陈子昂先前还一脸的不爽,听到这话,愣了一下:“成了”
张昌宗气定神闲:“成了!这几年,扶桑、百济、新罗周边的都跑遍了,远一些的占城、天竺也都熟了,我家文英也历练出来了,足以领兵护佑船队周全,再有陈师登船,事情就成了!”
一个大型船队的成熟,除了需要有技术成熟先进的船厂做支撑,还需要有航海经验丰富的领航员和水手,以及足够数量和强大的护卫。江湖曾有流言,百年海军,出海历来皆非易事。
张昌宗不需要建个海军,但要建个在大海上航行的船队,也不是简单的事情。而这些,张昌宗和薛崇秀都不是内行,他俩儿除了钱,什么都没有,一切只能从头培养起,好在,这么多年下来,总算成了。
张昌宗笑看着满脸惊讶的陈子昂,笑问:“陈师你呢准备好了吗”
陈子昂斯文扫地的抹抹脸,一巴掌拍案上:“还用问吗许多年前便准备好了!你让我学游泳,学会了;学航海的各种知识,也学会了;学……”
&nb
第428章进宫
如果不是李显想见他,张昌宗觉得婉儿师父大概是不太愿意见他的。讲真,他心里其实也不太愿意见师父,他心里还憋着气呢,也憋着大招呢,要见以后有的是机会,不急于这一时。
约莫郑太太也是跟他要一样的心思,早晨起来听说要去见李显和上官婉儿,连眉毛都没动一下,高高兴兴地看宝宁吃得鼓鼓的小嘴巴,看她吃下去一碗面,自己高兴得也多加了半碗。
吃完了饭,郑氏才淡然道:“见便见罢,趁这机会,看看这些年宫里可有变化也好,务必万全才好。”
对老太太的淡定和精明,张昌宗只有一声佩服可说,虽然已经说很多次了,但再加一次也是可以的。顺带一说,薛崇秀也很崇拜郑太太,目标就是成为老太太这样的人。
张昌宗:emmmmm
吃了早饭,一家子上马车,女眷们乘一辆马车,张昌宗骑马,慢悠悠往宫里去。到得北门,被监门卫的兵卒拦下,递牌子的功夫,宝宁悄悄掀开布帘往外看,见那么多披甲带刀的侍卫,很是惊奇的小声道:“好多人呀!”
薛崇秀怕她掉出马车,伸手扶着她腰,低声道:“这些人便如我们家中的护卫一般,也是护卫皇宫安全的,皇宫这般大,自然比家里人多。”
宝宁眨巴着大眼睛,似乎在说这样啊,眼睛眨巴几下,又好奇的探出头去,只是与高大的宫墙相比,马车实在太矮了,她根本看不到,不免有些沮丧:“皇宫好大呀,墙这么高,宝宝都看不到。”
薛崇秀正待说话,郑氏举起手,摆了摆,然后把宝宁拉过来,抱着她问:“宝宝觉得皇宫大还是外面大”
宝宁小脸皱起来,有些迷蒙。郑氏慈祥的笑,也不急,反而耐性十足的引导着:“我们一路从义丰过来,途经的山川河流不少,宝宝想想看,是途中见过的山大还是皇宫大”
宝宁歪着头回忆一路过来见过的山川,道:“山高,皇宫大。”
郑氏笑了,眼中全是喜爱之色,抱着她亲了亲,道:“宝宝真能干,都能分清楚什么是高,什么是大了。”
被夸了,宝宁笑嘻嘻地抿着嘴笑,脸上的笑,像极了她爹张昌宗小时候装乖的样子,看得她娘心里一片柔软。
“稍后我们就要进去皇宫里面了,宝宝可以好好看看,然后记着,待出来再比一比,哪里更大。这是祖祖交给宝宝的任务哟,完成得好有奖励的。”
郑氏诱导着,宝宁听见做得好有奖励,积极性很好的应下:“好!祖祖,宝宝会努力的!”
“真乖真棒!”
郑氏夸了她一句,微笑着注视着她,宝宁立即很积极的站在窗边,不时的往外张望。薛崇秀坐过去,扶着她腰,以防出什么意外,顺便小声的跟郑氏讨论:“太太,现在就教这些,会不会太早了宝宁还小,怕是记不住的,也不会明白太太的深意。”
郑氏淡笑着摇头:“无所谓早晚,不过是说给她听,听多了,见多了,自然也就懂了。难道你与六郎想把宝宁养成一个不知世事的傻丫头”
薛崇秀摇摇头,道:“女子生来便比男子艰难些,虽有我与六郎护持,这丫头当不至太过艰难,然我还是希望我的女儿能有独立生存的能力,这样即便我与六郎有什么,她也能立起来,而不是一辈子只会靠着父母耶娘。”
郑氏点点头,赞许的看她一眼,低声叹道:“我亦是这般想,活到如今这般年纪,我心底无数次的感激家族当初对我的教养,若无家族的教养,如何还有出宫的一日我自然是盼着宝宁一生平顺的,天真无邪固然招人喜欢,然我还是愿她知世事识人心。”
薛崇秀
第429章 婉拒
“陛下可是有边关不稳”
张昌宗板板正正地坐着,拱手请问。李显被问得一愣,摇摇头,问道:“卿家何出此言”
张昌宗道:“臣自先皇后当政时入仕,一直做的便是行兵打仗之事,读了几年书,自问比之朝中诸臣工,于理政一途上并无任何建树,唯有军略还能称道一二。陛下朝中,群英荟萃,人才济济,治国理政,自论不上臣这生手;军略一道上,于外,最少五十年内突厥再无法为害,纵观四方,唯有吐蕃还有几分国力。陛下以为然否”
李显连连点头:“对,对,卿家说的是。吐蕃该做何解卿家有何良策”
张昌宗淡然道:“当年大胜突厥,荡平北疆,臣命人送捷报入京时,曾附送疏奏一份,奏请先皇后命人抄送捷报于四方,邀四方使节于京城,夸耀武功,以震慑四方。先皇后采纳了臣之疏奏,吐蕃遣使入京求和,这几年,两国相安无事。可见,四夷畏威而不怀德,纵观历朝历代,无论是哪一朝,俱皆如此。”
李显听懂了,略略颔首,问道:“卿家之意,吐蕃这几年便不用管它”
张昌宗道:“非也,吐蕃与我朝,不会真心交好,大战不会有,然小股的劫掠骚扰想必难绝,该有的防备和震慑依然要做,陛下可选取良将出镇边州,遇到劫掠之盗匪,缉捕杀之,以兹震慑便可。”
“卿家言之有理。”
李显赞同的点点头,面上若有所思,竟忘了逼问张昌宗出仕的事情。张昌宗心下正合意,自然说话也痛快了许多:“臣观之,这几年之内,于外已无大患,陛下与朝中诸公正好于此时调理国内。说来,臣这些年镇守北疆,自出孝一路行来,有一事……臣思来想去,还想提请陛下与朝中诸公注意。”
“不知是何事卿家尽可道来便是。”
“喏。”
张昌宗应下,虽说不想搭理李显,但是,这个事情确实应该有人提上一提,不然将来酝酿下来就是祸乱家国的大事。张昌宗道:“敢问陛下,不知朝中对降于我朝的回鹘、突厥等部族的处置是何章程可有相对应的政策”
殿上,不止李显,包括上官婉儿、郑氏、薛崇秀皆面露意外之色,不意他竟会提出这个问题来。李显怔了一下,问道:“卿家之言何意”
张昌宗道:“上自太宗、高宗朝,中至天后当政,到如今陛下当政,历朝历代数次征战,到如今北疆已靖,累次征战,投降于我朝的部族,还有迁居我国的胡人等外来人口、部族,朝中可有统计对于这些部族如何融入我朝,如何在我朝的国土上生活,朝中可有何章程和政策引导”
李显直接被问了个哑口无言,他平日根本就没关心过这些事情,情不自禁地望向上官婉儿,上官婉儿也是一脸茫然,同样的,上官婉儿也不会关心这些问题。
郑氏低着头,若有所思,唯有薛崇秀明白他的心思,看他的眼神,明亮且专注,显是爱煞了他。
张昌宗道:“启禀陛下,臣之所以提这个,乃是这几年镇守北疆,常在河北道行走,只河北道境内,投降我朝而定居的部族便有不少,臣大约统计过数目……”
说着,立即就报上这些年他留意下统计的人口数目并那些部族在当地的生活情况。李显一开始表情还有些凝重之色,待听到现在境内人口并不如他预想的多的时候,竟露出松了口气的表情来,看的张昌宗顿觉无语,要不是顾忌着若是生了乱子,受苦受难的还是老百姓,真是不想搭理他。
忍了忍,张昌宗道:“安置异族人口,且是这么大量的人口,非是一朝一夕之间可完成的事务,必是一项长久且需细致的工作,望陛下早作安排,防患于未然。”
李显道:“此事既是卿家提醒,朕明日便召丞相们入宫商议。”
说着,立即分派身边的宫人,传召丞相们明日入宫议事,分派完了,看张昌宗不说话了,还笑着道:“朕欲以右骁卫大将军一职托付张卿,张卿意下如何”
张昌宗起身,行礼:“多谢陛下看重,然古人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些年在定州守孝,更觉己身才疏学浅,见识浅薄,臣想效仿古人,游学万里,增长见闻,便如臣方才所言,军略一道,陛下并不需要臣,政略又非臣所长,陛下身边人才济济,并无有需要臣的地方,便请陛下放臣出去走走吧。”
李显愣了一下:“朕看卿家方才侃侃而谈,还以为卿
第430章气氛拯救者
“夫人息怒。”
薛崇秀代替张昌宗行礼赔不是,看着神态恭敬,很有几分致歉的样子。上官婉儿瞥她一眼,顿了顿道:“怎不叫上官师父了莫不是六郎已不愿再认我这个师父”
薛崇秀微微一笑,抬起头来,笑看着上官婉儿,笑言:“总要师父允许才好逾越,毕竟,今时不同往日,对不对上官师父”
“哼!”
上官婉儿傲娇的哼了一声,却没说薛崇秀什么,反而转向郑氏,细细打量两眼,道:“阿娘看着气色较往年好了许多,看来六郎待您还算用心,算他还有可取之处。”
郑氏笑着道:“六郎是个好孩子,至诚至孝,待老身极好,便是至亲也不过如此。”
上官婉儿满意的点头,脸上虽然笑着,眼里却不免有几分怅然之色,顿了顿,看向乖乖巧巧跪坐在薛崇秀身边的小女孩儿,那模样儿像极了张昌宗小时候,只是因为是小女孩儿,较之张昌宗幼时又清秀精致了几分,看着粉妆玉琢,精致漂亮,心里不免就先欢喜了两分,脸色都亲切了许多:“这便是六郎与郡主的女儿是叫宝宁吗”
薛崇秀笑着应道:“回师父,乳名便是叫宝宁,宝宁,叫师奶奶,给师奶奶磕个头。”
“嗯。”
宝宁应了一声,从坐榻上起来,有板有眼的开始行礼:“宝宁拜见师奶奶,师奶奶万福。”
口齿清晰,动作流畅,进退间自有章法,显然是经过精心教导的,虽小小年纪,但眉宇间自透着一股沉静,叫上官婉儿看来,模样看着像六郎,气质、言行却像她的母亲薛崇秀。
想起六郎幼时的活泼可爱,上官婉儿心下不免有几分遗憾,但念及宝宁是个女娘,转念又觉得像薛崇秀好些,若是一个女娘长了六郎的性子,怕是全家老小都要头疼不已,只是,这样的性子却不及她父亲年幼时招人了。
上官婉儿心下遗憾,面上却不显,看小女孩儿给她行礼,也不忙着叫她起来,反而板了脸,默然不语,只目光幽幽地注视着她。
宝宁行完礼,不见上面那个跟外祖母一样年轻的师奶奶叫免礼,不觉有些奇怪,耐着性子等了一会儿,还是没听见声音,悄悄抬眼看了看,只见师奶奶就那么盯着自己看,样子有些吓人,心中不免有几分慌乱,不过,想及阿耶往日教的——
遇到不和蔼的长辈,笑就好了,没有长辈会拒绝爱笑的可爱宝宝!阿耶说过,宝宁是天下第一可爱的宝宝!
心里给自己打完气,宝宁立即仰起脸,冲着上官婉儿露出一个甜美的笑容来,虽然因为心底的害怕,凡是大人都能看出她底气虚来,但是,依旧不影响笑容的可爱度来。
上官婉儿需得努力克制,才能不让自己露出慈祥的笑容来,故意挑起眉,让脸上的表情刻意多了两分严厉。
宝宁立即不笑了,疑惑地眨眨眼,看来阿耶教的第一招没有用,没关系,宝宁还有第二招。
宝宁再接再励地给自己打气,旋即又露出一个更加乖巧甜美的笑容来,然后,小手举起来,小手指勾着嘴角,大拇指扒着眼睛,做出个惨绝人寰的鬼脸——
“噗嗤!”
上官婉儿再忍不住一声笑了出来,郑氏和薛崇秀愕然。而宝宁见师奶奶笑了,备受鼓舞,立即把鬼脸转向母亲和祖祖——
“噗嗤”
“咳咳……”
薛崇秀和郑氏,一个笑喷,一个直接被一口茶汤呛得直咳嗽,一时间,偌大的厅堂里,被小宝宁的一个鬼脸,弄了个人仰马翻,溃不成军。小宝宁还不懂大人复杂的想法,只以为是自己的绝招有用了,扒着个鬼脸,这边转转,那边转转,煞是可爱。
还是郑氏看不下去了,怕她眼睛和嘴巴难受,连忙慈爱的一把揽过来,把她的小手拉下来,给她揉嘴角和眼角,笑着问她:“哪里学的怪样子可是你那不靠谱的父亲教的”
宝宁脸上洋洋得意,闻言,得意之余居然还不忘记维护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