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的最强大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张朱紫

    “谢父皇,儿臣一定努力。”李恪道。

    这时候朝臣才活跃起来。

    “二殿下,这《声律启蒙》可否给我们国子监抄写一份微臣也想知道写出这个的大才是谁。”一名国子监的教授道。

    李恪还没说话,程咬金又插话了。

    “你这教授好没意思,不过是一堆对来对去的东西,有什么好求的”

    显然,他只是听出来xx对xx,里面的声律之美,他并不能够领会到。

    “程将军,您这回可是说错了,大错特错。”教授道,“这《声律启蒙》乃是奇书,得之可使背会之人随意写出诗词来。”

    不少大臣都是忍不住点头,他们也看出来了,恐怕就只有兵部的一部分人不懂。

    程咬金听完教授的解释,眼睛瞪得跟牛一样,歪着脑袋,陷入幻想:他的儿子,背会了《声律启蒙》,摇头晃脑吟出一首诗来……

    程咬金感动,眼泪要流下来,谁敢说他们家的都是大老粗以后也会有可以吟诗的人了!

    他盯着李恪,眼睛发光。李恪被吓一跳,以为程咬金要对他怎么样……

    镇定一下,他还是回答了教授的问题。

    “《声律启蒙》是我高明哥哥写的,你们想要的话可以问他。”李恪道。

    “太子殿下,您若是愿意把《声律启蒙》给我们,我愿意让出教授一职给您。”国子监的教授道。

    李承乾很无语,这教授一职对他来说,屁都不是,国子监的学生再牛逼,还能有他三个弟弟牛逼吗他连当他们三个的老师都很不情愿,当然,当着当着有点真香警告的意思……

    他发呆的片刻,孔颖达说话了。

    “高明,不如你时常来国子监教些东西,这可是造福万民的大好事啊。”孔颖达道。

    李承乾表示孔颖达这个“万民”用的实在是有点假,虽然国子监的学子来自唐国各地的都有,但并不能代表万民,他们充其量只是贵族阶级的代表罢了。寒门弟子只能奢望国子监,更别说平民,贫民了。

    现在的大唐,万民里面,八千都是平头老百姓,造福万民可不是这么造福的,这只能算是为贵族服务罢了。

    “《声律启蒙》也不是什么厉害的东西,改日我找人抄了交给您就行,至于我,教三个弟弟都很吃力,并没有余力去教其他人,高明恕难从命。”李承乾道。

    孔颖达很难受,教授则很兴奋。孔颖达知道,《声律启蒙》跟李承乾一比,确实什么也不是。

    程咬金大大咧咧上前。

    “高明说的对,他教三个皇子和我的几个儿子就已经很吃力了,你们那个国子监,你们自己管理就行。”程咬金道。

    “”

    李承乾歪着头,睁大眼睛不可置信地看着程咬金,这也太无耻了,居然就这么强行塞给他几个脑子里长肌肉的家伙当学生……程咬金,你是魔鬼吗

    “程伯伯,我……”李承乾心里苦啊,他想拒绝。

    “陛下,老程我一把年纪,没别的盼头,就希望自己的几个娃能像青雀那样算术,要是能吟几首诗,就更美了,还请陛下恩准。”程咬金道。说的很辛酸的感觉,看不出来,他还是个演技派。

    李世民点点头:“可以。”

    “儿臣有意见!”李承乾不乐意了,教他几个弟弟是关系在那摆着,教别人,凭什么

    “哦,高明你说说你有什




第67章 咏柳
    哪怕全长安城都在传唱这首《水调歌头》,所有人都知道这首词是李承乾写的,但是,亲眼见到的,只有寥寥数人,还都是李承乾的亲信。

    那么,就有很大的可能,李承乾的这首词是别人代写或者几人合写的,毕竟一个在诗词圈子从来没有名号的家伙,突然就拿出这么一首好词,怎么也有点说不过去,况且他年龄也这么小,简直让不少在诗词之道上淫浸多年的老面孔脸红。

    这时候。肖建仁又说话了。

    “太子殿下,您的《水调歌头》如雷贯耳,不如今日就再写一首差不多的诗词吧。”肖建仁道。

    众人一听,都在暗骂肖建仁无耻,《水调歌头》算得上是词人一辈子写出的最好的词了,最好又怎么能轻易再来一首呢

    他们觉得李承乾断然拒绝似乎也没什么问题,就看李承乾怎么应对了。

    “不,肖建仁,咱们今天玩个新鲜的,咱俩一起写诗,你一句我一句,你看怎么样”李承乾用诱惑的语气道,“你要是写的比我好,你可就是比写出《水调歌头》这首词的人,更厉害的人了……”

    肖建仁想了想,觉得这个提议不错,他这么大的年龄可不是虚长的。

    “不知殿下先还是我先”肖建仁道。

    “既然你想让我作诗,自然是你先了。”

    李承乾道,他有实力,不怕别人抢先。

    “那我就不客气了。”肖建仁开始摇头晃脑,不多时间,“大明宫外垂柳好,窈窕姿态不见老。”

    他把早上看到的景色写出来,还用了拟人的手法,甚至压了韵,他的样子显的得意至极。

    不少大臣都暗暗点头,这两句很好,很切合这春天的美景,而且不显老把柳树写活了。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李承乾不假思索道。

    顿时,朝堂上下一片哗然,肖建仁脸色发青,他感觉李承乾随口说出的这一句比他摇头晃脑半天吟的要好。

    “肖建仁,咱们找人评论评论吧。”李承乾道。

    肖建仁只得硬着头皮答应。

    “父皇,儿臣斗胆,请您赏析。”李承乾道。

    李世民微微颔首,他问肖建仁:“建仁,你的那两句是什么来着”

    李二陛下也是不给肖建仁面子,他被李承乾的那两句诗迷住了,脑子里容不下别的诗句。

    明知不敌的肖建仁,还是只得把他那两句再念一遍:“大明宫外垂柳好,窈窕姿态不见老。”

    “嗯,建仁,你的这两句,点出地点,点出要描写的东西,把柳树写活了,很好。闪舞”李二陛下道。

    “至于高明的那两句,我的评价只有四个字:浑然天成。”李二道。

    果然,皇帝就是喜欢和稀泥,也不说谁的好,但看评价的话,李承乾的评价显然含金量更高。

    “孔师,您的看法呢”李承乾道。

    两人都是孔颖达的弟子,也就不存在护短不护短的问题了,加上肖建仁在这发疯,惹的孔颖达不高兴,他心里偏向李承乾一些。当然,李承乾吟的好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倘若把建仁和高明的诗句比作两个姑娘的话,建仁的诗句是一个浓妆艳抹的姑娘,虽然用词华丽,甚至用上皇宫,但还是差了些,太做作。”孔颖达道,“反观高明的这两句诗,则仿佛是一个天生丽质的姑娘,不施粉黛,简简单单,却显得极美。因此是建仁输了,输的很彻底。”

    肖建仁面如死灰,要知道,这首诗是他开的头,李承乾要顺着他的描写去写,本就很难,加上自己写的跟人家一比,确实差的太多,这么一看,简直一败涂地,他都快疯了。

    “建仁,不要放弃治疗,我再让程伯伯赏析一下。”李承乾道。

    大臣们都捏一把汗,特么随便拉个人出来赏析都比让他赏析专业好吗!真是会挑人!

    肖建仁眼前一亮,他似乎看到希望,他的这两句诗写的,比李承乾的那两句要艳丽的多,说不定程咬金欣赏水平不高,被艳丽的描写所吸引呢

    程咬金有些惊讶,他万万没想到评诗这种文绉绉的事情还能落到他的头上,这时候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不过,既然



第68章 皇帝有赏
    如果说之前文武大臣还在想怎么把自己的儿女塞到李承乾的书院,那他们现在的想法就是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李承乾那里。甚至孔颖达也在想怎么把自己的孙子送到李承乾那里。

    自己的孙儿,自己肯定会毫无保留的去教,而在李承乾那里,则能学到很多连他都不知道的东西,接着把这些东西和自己教他的东西融会贯通,成就必然超过自己。

    可惜牛逼哄哄的李承乾所拥有的知识,恐怕不是人一辈子可以学会的,孔颖达还是饶了他那可怜的孙儿吧。

    这时似乎李承乾和他学生们的展示告一段落,李世民很舒服,从来没有这么简单的装过逼,爽。

    “高明,你做的很好,朕很欣慰。”李二陛下道。

    “谢父皇。”李承乾道。

    两人都觉得好像有什么事情很重要,但就是突然想不起来了,只得尬聊两句。

    “父皇,儿臣还有两首歌没唱呢,您就急着结束宴会了吗”李丽质终于坐不住了,她看这俩父子的样子是要打完收工啊……没她事儿了。

    李二突然想起来了,这可是压轴好戏啊,他怎么就给忘了呢

    “对,丽质,快快上前来唱,朕都要等不及了。”李二道。

    同时反应过来的李承乾看看李丽质,果然,李丽质正冲着他咬牙切齿,他赶紧四处看看,然后回到长孙无忌那里。

    李丽质来到大殿中间,开始唱李承乾版的《水调歌头》,别人只道好听,从没听过这种唱法,很新鲜。李世民简直要流泪了,这才是他想要的效果。

    那些饭桶暗侍卫和李承乾唱的是什么玩意跟李丽质唱的一比简直就是噪音啊!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一曲完毕,显然,大家还没听够,宴会,没有歌曲助兴,算什么宴会现在才算是真正的参加了一次宴会。

    “各位爱卿,想必大家都听出来了吧,这首《水调歌头》以后就这样唱。”李世民道。

    “陛下英明。”有人立刻一发马屁送上,其他人都没这个人快,李承乾偷偷看一眼,并不认识,但可以确定,这个人,是个人才。

    “丽质,唱得很好,你想要什么赏赐”李二陛下很偏心,李丽质唱首歌就有赏赐,其他人也不知道有没有。

    “父皇,儿臣还有一首歌没唱呢。”李丽质道。

    “还有好好好,丽质你继续唱吧。”李二陛下有些惊讶,他居然不知道。

    暗侍卫没有报告《夜空中最亮的星》这首歌,他们被李世民强行留下唱《水调歌头》,差点要了他们的小命,之后他们很默契的无视了这首歌……

    这可是在大唐皇宫唱摇滚的经典场面,李承乾不由地坐正坐直,见证这历史性的瞬间。闪舞

    “父皇,这首歌叫《夜空中最亮的星》,是李承乾哥哥无意中哼唱的一首歌。”李丽质道。

    “好,唱吧。”李世民道。

    “夜空中最亮的星,是否……”李丽质开始唱起来这首歌。

    《水调歌头》比较柔美,还有些古风,《夜空中最亮的星》则完全就是现代歌曲,还是摇滚,但人都是热爱美好的,所有人都被这首歌的情绪所感染,李丽质的嗓音空灵清澈,特别适合这首歌。

    不少人都哭了,也不知道是思念谁,或是思念故乡。李世民听着这首歌,也是感慨良多,谁说皇帝就一定很舒坦他偷偷揉揉眼睛,只当是眼睛进了沙子。

    啧啧,这摇滚果然不错,大唐的人也太没见过世面了吧,随随便便一首歌就把他们唱哭,甚至连我的便宜老爹都不例外,牛逼啊。李承乾心道。

    李丽质唱完,大明宫久久平静,最后还是李世民打破了这份平静。

    “朕……咳咳。”李二刚才心中难受,嗓子里卡了一口痰,咳两声才使声音洪亮起来,“丽质,你唱的真好,真不愧是朕的掌上明珠。”

    “朕封你为长乐郡公主,食邑三千户。”李世民道。

    “谢父皇。”李丽质道。

    她谢完李世民,得意看一眼李祐,李祐急的不行,为什么李丽质得了赏赐,他连屁都没捞着这也太不公平了吧!他要不是因为害怕李世民,就要当场去求李世民。

    “恪儿,上前听封。



第69章 没有xxoo的69章,索然无味
    长孙无忌总算知道薛仁贵带进来的箱子是干什么的,薛仁贵把它抱到李承乾身前,放下,咚的一声,听声音就知道很沉重。

    李承乾不得不吐槽一句,这皇宫连个安检都没有,也不怕他箱子里有炸弹,不过现在貌似也没有比较小的杀伤性武器,安检松散也很正常。更主要的是李承乾并没有带武器进来的动机。

    下蹲,打开箱盖,他首先拿出来的是一个竖切面标本。

    “诸位请看,这是一个标本,它向我们反映了快要出生的蝗虫在土地里的样子。”李承乾道。

    “呈上来。”李二发话了。

    蝗灾三五年就要来一次,李世民并不陌生,但他对于这个标本的兴趣却很大,以前也没人闲到去做这东西。

    临机从李承乾手上取得竖切面标本,拿给李世民,同时,李承乾又把其余标本差人分给各部尚书,宰相们。

    所有得到标本的人都在研究这玩意儿,好奇心重的还摸摸蝗虫卵,其实早就烤干了,就剩一层干皮贴在凹槽里面,没什么质感。

    “高明,就是这小小的东西,长出来的蝗虫”李世民问。

    “是的。”

    “它们还毁了朕的千万亩良田”李世民仿佛质问,仿佛自言自语。

    当然了,这天下的良田,确实都是他的。

    “高明,这些制作标本的蝗虫卵哪里来的”李世民又问。

    “是城外田垄里面挖来的,一锄下去,满满的都是这玩意儿。”李承乾道。

    李二眉头皱的更紧,若是真的像李承乾说的那样,那蝗灾很可能就要发生了。

    “高明,既然你拿出了这个标本,就别告诉我你没有应对的办法。”李二道。

    李承乾闻言,并不着急,饭还得一口一口的吃不是。他再次蹲下,取出第二个标本,是还原地下有蝗虫卵地面的标本。
1...1920212223...8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