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最强大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张朱紫
李承乾这才注意到,挖蝗虫卵的不止壮年劳力,小孩子老人都来了,他们负责捡蝗虫卵。
“他们不上学么”李承乾小声嘀咕。
听到李承乾嘀咕的薛仁贵回答了他的疑问。
“乡下的孩子,上学都是用农闲时间上学的,有时候突然要去帮忙田里的事情,他们甚至课都可以不上,就去地里干活了。”薛仁贵道,“殿下不知道,却也正常。”
薛仁贵说的很平常,在他看来,这确实没什么,任何时候,吃饭都是第一位的,地里的事情做不好,吃不饱,学什么学
李承乾皱着眉头,他还是觉得知识是第一生产力,当然,之乎者也那一套不算。果然,这个时代,只要解决了吃饭的问题,那么其他的问题,都算不了什么了。
只有衣食无忧,人们才会去想别的事情,譬如孩子的教育问题,或者组织一些娱乐活动,或者弄点交流会……
他不再多说什么,专心挖,不多时间,三人攒了一小堆,也够尝尝味道,他便让其余二人停下来。
“叔,县令摆的大锅在哪里”李承乾问。
“你沿着这条路一直走,能看到。”
三人上路,不多时间,果然看到不少人在河边洗
第83章 一撮盐引发的惨案
一边走,李承乾一边往嘴里捏了一撮蝗虫卵,除了油腻,他再找不到别的形容词。蝗虫卵本身就是蛋白质和一层皮,吃着就是极为油腻的,加上油炸,更加油腻。
没有任何调味料,连遮盖一下油腻都做不到,哪怕他吃过一段时间油少的饭,但那些饭味道不至于差了他的。
他嚼着,心里越来越憋屈,真是忍一时想想就亏,退一步时时不爽。
李承乾转身,朝着官府的人道:“你们怎地这样,连几粒盐都放不起吗你们自己吃饭不放盐的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们懂吗”
一时之间,所有人都看向他,和李承乾聊了几句的那人也是呆呆看着李承乾,他没想到这家伙居然是个刺儿头啊,几乎是白吃还不愿意,还要加盐,这不是没事找事么。
突然发难的李承乾引起了县令的注意,李承乾在他看来就是个十足的刁民,穷山僻壤出刁民,刁民怎么治打一顿就老实了。
县令一个眼色使下来,几个衙役围上来,李承乾眉毛一挑,这是什么意思不让他说话吗
“救命啊,县令纵凶伤人啦!”李承乾大喊,很做作,仿佛他这么大喊,就有侠义之士出来救他一样。
最先声援他的,不是侠义之士,而是排队的群众。
“陈云松你干什么不放盐就算了,你还差人打人吗”
“对,不让我们吃盐,还不让我们说话吗”
衙役们恶狠狠看一眼在队伍里bb的人,说话的人马上脑袋一缩,老实下来。李承乾翻个白眼,果然,世界上最真实的人,从来都是人民群众,简直真实的一批。
“你们别过来啊,我告诉你们,我,上面有人。”李承乾伸出中指,指指天空,要是现代人看到他的吊样,得骂一句活该。
衙役们听到李承乾的话,往天上一看,有个屁,还上面有人。李承乾把手里的油炸蝗虫卵左右摇摆一下,作势要泼,油很多,泼到身上不是好事情。
他这副无赖样子看的众人无语,他们还以为李承乾真有多大本事来的,结果,就是这么抵挡衙役的,排队的人,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终于,在李承乾演够了之后,薛仁贵上前,站在李承乾左前方,挡住衙役,李清清也往右前方一站,凑凑热闹。
“你们不要多事。”衙役道,“我们只是奉命抓闹事的人。”
“我也是来闹事的。”薛仁贵只是一句话,霸气侧漏,直接让衙役们无话可说。
既然没什么好说的,那就打呗,衙役们冲锋,薛仁贵也开始出手。
李承乾不是响马贼,县令当然不敢让手下对他动刀动枪,只是想教训一下这个刁民。而不动刀枪,这些小鱼小虾连李承乾身都近不了,薛仁贵只是一抓,一扔,一抓,一扔,循环往复,不多时间,一个站着的衙役都没有了。
本来想帮忙的李清清傻眼了,这是什么打法把这些衙役当小孩子吗反正薛仁贵给他的感觉就是这样。本来想要帮忙,和二人打好关系的李清清,只能像个呆子一样立着,看着薛仁贵收拾衙役。
县令没想到他这些看着年轻力壮的手下,居然成了乌合之众,在一个十四岁的少年手下,一招都撑不下来,像是小孩子一样被教育,他悄悄往后一躲,准备跑路。
小口吃着炸蝗虫卵看热闹的李承乾,在暗中观察县令的动向,他见那人要跑,赶紧带薛仁贵去堵人。
被堵住的县令陈云松没办法了,只得面对李承乾。
“三位小侠,你们不要逞一时之快,而犯了大错,我好歹是一方父母官,出了事情上面查下来,你们不会有好果子吃的。”陈云松道。
他心里暗暗后悔,为什么不多带一点人为什么要这么大意,觉得
第84章:游侠儿之争
屠龙少年化身恶龙,那也是屠龙之后的事情啊,虽然这个外国故事大唐的百姓们不知道,但其中的道理大家还是懂的。
什么时候特么屠龙少年一上场,没说几句话呢就成了龙他爷现在流行这个了吗当场认孙子可还行……也难怪围观群众一时之间难以接受。
当然,难以接受归难以接受,反正便宜还得占,现场又恢复了秩序,大伙继续去炸蝗虫卵。
其实,除了李承乾直接吃,其他人还真没像他这样吃的,这蝗虫卵油炸之后,个个吸满了油,拿回家,放到饭里,香。
这里不给放盐,回家把盐放上就行了,又不至于家里穷的连盐都吃不起,要真是这样,那大唐的人民,该反了李二了。
薛仁贵和李清清拉着马,在最后跟着,李承乾最前方,桑泉县县令则紧跟李承乾,指路。
桑泉县城当然没有长安城繁华,城里今天人更是格外的少,都去田里挖大米了,有便宜不占王八蛋,大家对于占便宜这事是很在意的。
陈府算是桑泉最大的住宅,李清清看到之后有些胆怯,她溜进过不少宅子,但当官的宅子她没敢进去过,总算还知道个好歹。
把马交给下人好生照料,几人进去陈府,没想到宅子里已经有人在等陈云松,是一个儒生,看着明显是生气了,吹胡子瞪眼睛的。
“周师,什么风把您吹来了”陈云松赶快报以笑脸。
“县令大人,您架一口大锅,把我那些个学生全勾去挖地了,我不来这,还能去哪”
周师,名叫周敦,教学大半生,教出来不少人物,陈云松也得尊称一声周师,是桑泉县学的教谕。
现在离五月份的田假还早,今天也不是十天一放的休沐,学生们全特么跑了,他这个校长兼老师的,很尴尬好吗!
他也不能一家一户去叫自己的学生回来上课,只得补发一则放假通知,放假三天。但是,一肚子的火气没处发,便来了陈云松住处,等他回来,好好说道说道。
陈云松心道今日真是倒霉啊,怎么麻烦都找上门了不过周敦这点问题和李承乾一比,也算不了什么。
“这样吧,我过几天找人把咱们县学大修一下如何”陈云松道。
周敦为了这事没少找陈云松,但陈云松也是一个拖字诀,连具体时间都不说给周敦,周敦虽然之乎者也懂一大堆,但遇到这个官场老油子,也是一点脾气都没有。
“日期,说个具体的日期出来。”周敦也学精明了,他知道这个县太爷滑溜得很,不问的清清楚楚,他是怎么也放心不下的。
“治蝗这事忙完就派人去修如何”陈云松道。
“可以。”周敦点点头,这三天假放的不亏,还赚了。
陈云松松口气,转身看向李承乾。
“爷,您坐。”语气之低微,谄媚,甚至让人不忍直视……
头一回见到除了孔颖达之外的儒生老师,李承乾也是有些好奇。说起来,孔颖达应该算是这个周师的上级了,他大唐书院要是办大了,他也就是这个周师的上级,他现在就是用一种上级审视下级的态度看周敦的。
周敦教书育人几十年,看人,特别是看小孩,看的也是很准,他却有些看不透李承乾。
李承乾穿的,倒不至于多么好,是普通的粗布衣服,但是,气质,却和他的穿着大大的不符。
他教的孩子,十岁的时候,都是正顽皮的时候,当然,也有一些教养不错的大户人家的孩子,举止很合乎礼仪。但他们和李承乾一比,周敦的评价是,相去甚远矣。
只是简简单单的坐着,和周敦对视一眼,李承乾眼睛仿佛可以说话一般,尊重,探寻的意思
第85章:张口就来
“你叫什么”周敦问。
“薛仁贵。”
“薛仁贵,你要知道,这世间很多事情不遂人愿,但更多的事情,要看自己的努力。”周敦道。
虽然薛仁贵很想怼一句,他现在已经走在一条很好的道路上,但显然这时候并不是暴露李承乾身份的时候。
“谢谢先生教诲。”薛仁贵结束这段争执。
周敦点点头,露出孺子可教的表情,他又将目光转向李承乾,显然,他想听李承乾怎么说。
“额,周师,我不是游侠儿硬说是游学,我是真的出来游学的,到处看看,增长见识。”李承乾眼角抽搐,特么不要扯着他不放好吗就算他答应了当学生,孔颖达也不答应好吗!
“你不要胡说,哪有像你这般小的年纪,就出来游学的父母不会担心吗”周敦非要打破砂锅问到底。
“他们自然不用担心,有薛仁贵这个很厉害的游侠儿护我周全。”李承乾道。
这时候陈云松小鸡啄米一般点头,他最有发言权,薛仁贵的生猛,他实在是深有感触,有这样的生猛小将跟随,确实这天下可以随意闯荡。
“周师你是不知道这位薛仁贵小郎君的厉害之处,我手下的衙役,没一个可以在他手上过一招的。”陈云松语气夸张道,“说不定他将来会是我唐国的一位将军哩。”
“将军你莫不是在说笑话,将军是那么好当的”周敦笑道,“若是这样,将军也太不值钱了!”
陈云松翻个白眼,哪怕是个普普通通,资质平平,实力不强的少年,只要是跟在李承乾身边,跟紧了,文的,将来就是宰相之流;武的,必然是将军之流,还是那种心腹大将。
听到周敦嘲笑的薛仁贵心中暗暗下了决心,不就是将军么,别人不信他可以当,他还非要当给不信的人看看!他要做将军,他要做大唐举世无双,天下闻名的大将军!
“当不当将军且是二话,反正他护我周全是绰绰有余的。”李承乾道,“至于我为什么出来游学,自然是因为我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了。”
虽然他这话说的很随意,但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啊,周敦听完,立刻把眼睛瞪得跟牛一样大。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真的太好了,这是十岁的孩子能说出来的话吗不,这不是话,是警世名言,是千锤百炼才能说出的佳句啊!
“好,好一个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小郎君你是自己想到的还是在哪里看来的”周敦问。
他自己都没发现,他对李承乾的称呼都变了,变成小郎君了。
李承乾也是一愣,这个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话都被后人说烂了,甚至还有一道辩题: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还是行万里路不如读万卷书
当然,在他看来,辩论貌似唇枪舌剑,其实却是没多少意思的,很多时候,辩论都是炒冷饭,说来说去,说破大天来,也就是那些辩题,那些道理,能推陈出新的少之又少。
看一场辩论,有时候还不如去弄堂小巷看两个中年妇女对骂,骂街来的爽快。当然,骂街时候粗鄙之语是少不了的,但是如果认为她们骂街单纯用那些粗鄙之语那就错了,还有粗鄙之歇后语,这才是精华。
他呆了呆,摇摇头把脑子里奇奇怪怪的想法抛出去,开始想周敦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siri……咳咳,系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的出处是什么”李承乾问。
“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有一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明代书画家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二》里面明确写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八个字。”
“那这么说,我章口就莱的这一句,又特么成了抄袭我本意不是这样啊,系统,你要为我作证!”李承乾心中感叹。
&
第86章:李不器
“子曰:君子不器。李可,不如你就字不器,李不器,如何”周敦道。
“系统,这老东西骂我不是个东西,我该怎么漂漂亮亮地骂回去”
“……”
系统虽然很想保持沉默,但片刻之后还是给李承乾解释:“君子不器,意思是让你不要只拘泥于小道,成小器,而是广泛地学习,成大器。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希望你能成为一个博古通今,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鸡毛蒜皮的全才。”
“握草,那岂不是说这老东西骂我不是个东西,我还得夸他骂得好天理何在啊!”
显然,李承乾并没有听进去系统的解释,他还是觉得他被人骂了。
“……”
系统终于可以保持沉默,它毫不犹豫地保持了沉默。
李承乾偷偷看看周围几人的表情,发现他们脸色都不错,看来,都是懂君子不器什么意思。哦,合着原来就他一个丈育啊,他有些难以接受。
特别是陈云松,心里暗喜,这周师虽然开始时候说的话很让他担心,但最后这个不器,总算是让他放心了。李承乾作为李世民的接班人,用君子不器来形容,是最恰当不过的。他不得不说,周师算是瞎猫碰到死耗子了。
没办法,李承乾只得捏着鼻子道:“多谢周师建议。”
“周师,我与李可还有一些事情要谈,您不如先回去吧。”陈云松道。
“好,今日遇到李可小友,也是人生一大乐事,哈哈,我就先回去了。”周敦道。
他也不多想为什么一个县令,要和一个十岁的孩子谈事情,说到底还是李承乾的表现彻彻底底地折服了他,他下意识觉得李承乾和陈云松谈事情也没那么突兀,那么难以接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