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最强大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张朱紫
听到三分之二这个词语,李恪李祐一脸懵逼,这是什么表示
李泰看看自己的脚,若有所思。
李承乾并不知道他这个三分之二引起了他的老弟们的困惑,他开始做标准的动作。
其余三人连忙跟着做,有了立正的经验,都很不错。
“哥,三分之二是什么”李恪问。
李承乾回想一下,他确实说了这个,一时顺口念漏了,尴尬……
“青雀,分析一下。”李承乾道。
这算是简单的数学思想了,他说了出来,动作也做了,这个问题对于青雀来说,也就不难了。
“哥你刚才把左脚微微伸出的大小,应该就是三分之二的脚,那么,三分之二的意思就是某物分三分,取其中两份。”青雀道。
“你俩听懂了吗”李承乾道。
李恪李祐一个点头一个摇头,互相看看,换了,点头的开始摇头,摇头的开始点头。
李承乾扶额:“以后教你们,现在军训。”
“跨立,跨立时,左脚向左跨出约一脚之长,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落于两脚之间。两手后背,左手握右手腕,右手手指并拢自然弯曲,手心向后。”
“像这样。”李承乾做好跨立的动作,再转身,让他的老弟们看清他的手部动作。
“蹲姿,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向下蹲去;左小腿垂直于地面,全脚掌着地,大腿靠紧;右脚跟提起,前脚掌着地;左膝高于右膝,臀部向下,上身稍向前倾,左脚为支撑身体的主要支点。”
听还是听的一头雾水,李承乾做好动作,让三人看,照着学。
训着训着到了中午,该吃饭了,青雀肚子咕咕叫了两声,李祐大笑:“哈哈哈,青雀哥哥你也有失礼的时候啊!”
咕,李祐的肚子长长的叫一声,孩子是累饿了。
“啧啧,阳杰你这一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啊。”青雀反讽。
“嗯,该吃午饭了,我叫人去光禄寺取吃的。”李承乾道
皇子们饿的早了一点,还没到光禄寺送饭的时候。
“殿下,殿下,炸鸡,老臣做出来了,味道真是好极了!”光禄寺昨天取了炸鸡食谱的老胡端着一大盆炸鸡冲过来。
他当然是给李承乾先做一锅尝尝是不是那个味道,陛下喜欢的味道。
李承乾惊愕,这特么确定不是宅急送太急了!不打电话就送来了!
老胡把炸鸡端到李承乾面前,脸笑成一朵花,菊花……褶子太多了。
李承乾尝尝,点头:“嗯,你做的不错。”
“殿下日后若是有什么新菜的想法
第11章 哦~数
午休的时间,梨儿回来,她一早上都在四处打听谁要去南方,谁是南方回来的。
她询问不少南方回来的人,关于辣椒的事情,得到的答复都是不知道,这也难怪,谁会没事干去野外辨认植物,又不是神农。
她也就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要去南方的人身上,告诉他们一定要多多留意一下。
“殿下,奴婢一共嘱咐七个要去南方的人,注意一下辣椒的事情。”梨儿道。
“嗯,我知道了。”李承乾道。
“奴婢下午继续去找人吗”
“不用了,这又不是什么大事,一味调料而已,不吃又不会死。”李承乾显得很洒脱。
不知道是谁想为辣椒这玩意组织航队来的……
“那奴婢先去吃饭了。”
“去吧。”
梨儿离开,青雀好奇道:“哥,辣椒是什么调料南方特产吗为什么我听都没听过”
李承乾闻言,心道,南方南美洲了解一下……
“辣是一种全新的味道,类似于……痛,可以让你的舌头很痛,很爽。”李承乾道:“辣椒就是辣味的来源。”
“很痛,很爽”
其余三人吞一口口水,他们对于这种痛并快乐着的感觉并不能理解。
“早上咱们进行军训,下午咱们学别的东西,进屋吧。”李承乾道。
李祐站在原地不动。
“阳杰,怎么了”李承乾问。
“哥,要是学之乎者也那一套,我宁愿站军姿!”李祐表示他作为军训课代表,是很牛逼的存在,而那些拐来拐去的大道理,他一句也听不进去。
李承乾大笑:“不是那些,我怎么会害你们呢,那些东西,华而不实,是用来统治平民百姓的东西,我要教你们的,是实打实的好东西。”
青雀皱眉:“哥,这些话不要在外头乱说,不好。”
儒家独大,什么家什么家的,可都不是只会说大道理的空谈之辈,排除异己的时候,手段之血腥,狠毒,堪比刽子手。
“我知道了,青雀。”李承乾道,“进屋吧,我要上课了。”
李承乾把三个弟弟安排坐下,一个方桌,正好一人一面。
他是盘腿坐着,其余三人则是跪坐。李承乾并不能接受跪坐,他很害怕这个。
“看来我得找时间弄一套高一点的桌椅板凳,这么盘腿坐着,时间久了,腿麻。”他心道。
他拿起笔,开始写字,写的正是0123456789这十个数字。
李祐眼睛放光,果然不是那些大道理,是很新奇的东西。
“这些符号叫做数字,全名阿拉伯数字,起源阿拉伯。”李承乾道。
“阿拉伯数字”其余三人重复起来,试图咀嚼出这五个字的意思。
“它们分别是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吧,九。嗯,可以把它们当成一种简单的记录数量的符号。”李承乾道。
他已经尽量简单的在说了,但三人还是有点听不懂,比如符号这个词。
李承乾见几个学生有点迷茫,他自己也开始思考是不是哪里说的不够浅显。
“我特么上的又不是师范,这造的是什么孽啊……”
他想了想,恍然大悟,是符号这个词让他的学生们迷茫了。
“符号就是把某样东西简化掉,我给你们举两个例子吧。”
他在纸上画了一个♂。
“这个可以代表男人。”李承乾道。
三人惊讶,一个大大的男人,用这个就代表了!
“这个可以代表女人。”
他又画一个♀。
三人看着这两个符号,终于明白阿拉伯数字的含义了。
只需要把他们和以前的一到九相互联系起来就行。
李承乾见他的学生们终于明白了,长出一口气,太难了,九个数字都这么难教,别的东西可咋办他深呼吸,继续开始讲课。
“那我再给你们教几个符号,加减乘除。”
他在纸上画出-x÷。
第12章 《治蝗疏》许行
梨儿午饭之后就一直在李承乾这里候着,她自然也听了一些李承乾的讲课,最后的奥数题,她也是很感兴趣,她捧着李承乾出题的原本,怔怔出神。
既然梨儿感兴趣,李承乾干脆给她一支笔,让她自己去算。
对于蝗虫这东西,李承乾的了解基本停留在这东西是一种昆虫上面,似乎还能吃。
大天朝的人民,除了米田共,别的东西都愿意去尝试一下,能不能做出美食来。当然,更狠的岛国人,米田共也有吃法。
而且他也没听过哪里有厉害的蝗灾,也不知道是没发生过还是怎么回事,难道是因为建国以后不许成精
“系统,有搜索引擎吗”
“本系统收录了宿主穿越之前所有的信息,可以创建搜索引擎。”
李承乾面前出现一个搜索引擎。
我类个去,我没事还能上个网了他试了试才知道,这个搜索引擎,只是搜索东西的,并不能用来和别人交流,也难怪,只有他一个人,和谁交流去……
他还挺想键盘侠们的,里面虽然有很多口吐莲花的喷子,但也有很多睿智……褒义词的睿智。他以前也喜欢在网上抖个机灵,收获别的的赞和评论也是他业余的爱好之一。
“蝗灾。”
他在搜索栏打出这两个字,开始搜索。
越看,李承乾的脸色越差,他之前的想法太天真了。这蝗灾啊,不是吃能解决的。
后世解决蝗灾是花了大力气的,还只是控制住,但依然会经常闹蝗灾,只是李承乾不知道罢了。
他也搜到东山市民集体捕捉蝗虫解馋,卖钱的新闻,但很显然,这是被控制住的小蝗灾,并不厉害。
大蝗灾,蝗虫遮天蔽日,所到之处,寸草不生,关键是吃完一处就走,吃完另一处又离开,行动极为迅速,根本没办法。
他找了找治蝗的办法,生物治蝗,养殖一些吃蝗虫的禽类,既解决蝗虫,又能卖掉禽类换钱。
这可以说是最好的办法了,但并不实际,太急了,没时间搞这个。如果史书记载的不错的话,还有三个月时间,蝗灾就要来了,他上哪找那么多鸡鸭去吃虫子
要用蝗虫养鸡鸭,也只能先杀虫,把蝗虫制成饲料,再养鸡鸭,才是来得及的办法。
第二个办法让他失神许久,无人机喷洒农药。
好啊,绝对是好办法,可他上哪找无人机跟农药去,哪怕他能把这两样东西需要的技术书籍找来,也不是这么几个月能造出来的,现在唐国的人民,还停留在连温饱都没解决的阶段,人均寿命不过30几,发展科技,先填饱肚子再说好吧……
他又pass掉这个办法。
至于一闪而过的蝗神庙,李承乾抱以呵呵,他觉得哪怕有神,那也只会是华夏民族的伟大先祖,只有他们有资格成神。
蝗虫这些生存全靠本能的节肢动物啊,就是那种路上踩死都不会注意到的东西。
漫无目的的搜索,直到他看到徐光启的《治蝗疏》。
明朝末年的科学家徐光启,他总结前人经验,加上自己的调研,写出这个。
“系统,《治蝗疏》来个,我看看。”
李承乾翻看一遍,确定这才是现在的大唐能用上的治蝗办法。
徐光启提出的治理蝗虫的方法有,割掉低洼积水处的水草,以清除蝗虫产卵场所;春夏间虫卵形成时,一旦发现有成行的松土,官府组织人力进行处理;虫卵变成幼虫后,要挖沟扑打;成虫后,官府收购蝗虫,鼓励民众扑打;要多种蝗虫不食用的芋、桑、豌豆、绿豆、大麻、芝麻等农作物;将草木灰、石灰等筛成细末后,撒在庄稼上,蝗虫就不会再吃这些庄稼。
他把这里面
第13章 二分的无限思想
军训已经压缩到清晨,李承乾又教了一些基本动作,比如向左转,向右转,齐步走等等。
当然,站半个时辰军姿是必须的,几人在院子里完成这些,离中午还早,接下来自然是进屋检查作业了。
三人回去之后都做了这题,答案也不一样,李承乾看看三人,道:“李祐,从你开始吧,你先说你算出来的答案是多少。”
“哥,我的答案是一千。”李祐道。
李承乾石化了,这题怎么能算出来1000这个答案的要么算对,2000,要么算错,10000,1000这个答案根本不在选择之内啊。
“说说你咋算的。”
“五只鸡,五天下五个蛋,一只鸡一天下一个蛋,一百只鸡十天下一千个蛋。”李祐道。
李承乾听完,心道这小子果然中了陷阱,更让他生气的是,特么居然连题目都抄错了……你特么到底是有多马虎,多不爱学习啊!
其余二人都在憋笑,李恪笑的是阳杰抄错题目,青雀则笑阳杰算错,题目也抄错。
“阳杰,你自己看看到底是几天!”李承乾把自己的题目原稿拿给李祐,李祐拿起来一对比,尴尬了,他华丽丽的少抄一个0,他抄之前还读过题的……
“罚你抄题二十遍!太不用心了!”李承乾道。
李祐想哭,少画一个圈圈,就被罚抄这么多遍,还有比这更倒霉的事情吗
“李恪,你的答案是”
“一万。”李恪道。
“错了。”李承乾道,“你还是没有用心做题。”
李恪一愣,他题目是对的,按部就班的做,怎么可能错
“青雀,你呢你算出来没有”李承乾问。
青雀是他唯一的希望了,其余两个已经gg。
“两千。”青雀道。
“嗯,总算还有个清醒的,你给他们两个解释一下。”李承乾道。
“五只鸡五天下五个蛋,那么五只鸡一百天就下一百个蛋,一百只一百天就下两千个蛋。”青雀道。
“计算方法是这样的。”
他在纸上写:5x20x20。
其余两人还是有点不明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