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最强大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张朱紫
咖喱加米饭拌匀就是印度手抓饭,好吧,用手拌匀,用手抓着吃,也是一个特点。
老胡并不明白李承乾为什么要让他把菜都做成糊状,他只得照李承乾说的做。
至于把菜做成糊状这件事,很简单,做好之后再把菜弄碎就成,老胡不解的地方就在这里,。菜做成这个样子,色香味都大打折扣。
色不用说,都碎了肯定不好看,香气会因为菜做成糊状而散开,而味道,基本上就是嚼碎的味道,层次感不存在了。
既然是吃大餐,李承乾当然要把人都叫齐,一起吃。他似乎已经放弃治疗,不再隐瞒玄奘在他这里的事实。
看到这些菜,所有人都是不知道怎么下筷子,而正好,这手抓饭,就是不能用筷子。
“我今天让大家品尝的,叫做天竺手抓饭,怎么吃呢就是洗干净手,用手抓着吃。”李承乾道。
他说完,大家都去洗手,几个女生没有动作。
“丽质,你不想尝尝天竺手抓饭吗”李承乾问。
“不想。”李丽质摇摇头。
李承乾看向其他几个女生,她们都摇头,看来这种狂野的吃法,她们并不能接受。
但是,李承乾瞧见李清清眼中的一丝渴望,果然,女汉子对这个很感兴趣,看来李丽质在李清清面前,完全不顶用啊,李清清才是真正的女汉子。
几人洗手回来,让人把菜用大勺子挖到自己碗里,开始用手搅拌
第202章:一口气吟三首诗
背不痒的李祐回去继续吃他的手抓饭,大家也从一开始的填饱肚子到现在的慢慢吃,吃得慢了,自然得聊点什么。
“玄奘,你去天竺,除了修佛,有没有别的想法”李承乾问。
“路上的风土人情我也想记录一下,为后世留下一点东西。”玄奘道。
李承乾点点头,这个想法确实不错,但和他的想法,还有些出入。
“你有没有兴趣帮我们大唐传扬一下我们的文化”李承乾问,“礼尚往来嘛,总不能只学习人家的东西。”
玄奘有点无奈,他此行是去学习的,别人恐怕对他的东西不感兴趣啊。
“殿下有什么建议吗”玄奘只得道,他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咱们最值得宣传的东西就是诗,你带几首诗给他们,让他们体会一下声律之美。”李承乾道。
要让天竺的人喜欢大唐的诗词,首先做到的,必须是简单,而简单的诗,其实是很难写的,也不多。
不过,李承乾这个要求并不算难办到,让他带几首诗去天竺,没有难度,给那些人念诗,也很简单,至于人家买不买账,就不是他需要思考的问题。
“殿下的想法不错,我可以带几首诗去天竺,只是我得提醒殿下一句,诗越简单越好。”玄奘道。
李承乾喃喃,简单的诗……
“高明哥,要不你现在就随便写两首简简单单的诗好了。”李祐建议。
李泰给李祐泼冷水:“天竺的人又不傻,随随便便写的诗,他们也不会很佩服。”
李祐满不在乎:“那就写两首简单又深刻的诗,高明哥,我相信你!”
李祐说完,所有人把目光放在李承乾身上。
李承乾叹口气,这叫他如何能低调他现在想不吟诗都不行了。
他想了想,对了,那首床前明月光,地上两双鞋的诗,很合适。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众人听完李承乾新吟的诗,全都目瞪口呆,真的是张口就来啊!太厉害了吧
“这首诗怎么样”李承乾问。
玄奘还沉浸在震惊之中,他听说过李承乾写的几首诗,但他没想到,李承乾居然是这么写诗的,吃饭的时候,突发奇想,就能写一首诗出来。
这不是关键,关键是他写的诗,跟吃饭一点关系都没有,竟然是关于思乡的诗,而且,定下的要求是简单,写的就很简单,简单而意味深长。
“好诗啊!”玄奘感叹,“这首诗,就算是刚刚学习汉语的人,都能体会到里面的优美,殿下,我有一个疑问。”
“请讲。”
“殿下都是这样写诗的吗真的就这么随便”
玄奘的疑问,有人代替李承乾回答。
李祐得意道:“当然了,难道你以为写诗要憋很久才能写出来一首吗”
他的语气,好像写出诗的人是他一样。
但是,让玄奘吃惊的,还在后面。
“一首诗够吗”他问,“要不再来几首”
“……”
这一下,玄奘是真的词穷了,他自认天赋不差,跟李承乾一比,简直不值一提,居然有这种人,能连续写出很好的诗。
他镇定一下情绪,想着能给诗坛再添几首好诗也是很不错的,就道:“自然是越多越好。”
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为了简单起见,李承乾连这首诗的后面四句都没有念。
“好!”李祐大喊。他就喜欢这种诗,简简单单的,听一遍就能记住。
其他人都被这首诗的意境迷住,久久不能自拔。
看着其他人有些发呆,李承乾又开口了。
春晓
 
第203章:死局
吃完饭之后,薛仁贵也回来了,他自然不会把自己饿着,只是觉得没赶上这一顿手抓饭有点遗憾,毕竟是外国大餐。
正好,李承乾让他第二天不要一早就去杜如晦那里,等等他,他也要去找杜如晦。
反正迟早得去找杜如晦,他知道这件事很麻烦,长痛不如短痛,与其长时间心里纠结,还不如趁早去跟杜如晦谈论这件事。
薛仁贵自然是点头答应李承乾的要求。
次日一早,李承乾硬是拖拖拉拉很久,他或许不愿意承认,他确实是有点害怕,害怕求人,前车之鉴,他这次去,很大概率是被臭骂一顿……
“殿下,我从来没见过你吃个早饭还得这么长时间的。”
李承乾叹口气,他这是发愁啊,愁的连饭都吃不香。
“走吧,薛仁贵,到时候,你要在一边站着,不要离开,知道吗”
“……”
薛仁贵沉默,他感觉李承乾这话,有一种要坑他的意思在里面。
二人在路上闲聊,薛仁贵把他最近在学的东西给李承乾随便介绍一下,李承乾听着听着,冷不丁问:“他教你这些东西,你能记住吗”
薛仁贵也是叹口气:“记不住啊……”
薛仁贵其实是有点谦虚了,他起码记了个大概,还能跟李承乾说几句来的。
“这杜如晦也是奇怪,身体不好,脑子也瓦特了吗给你灌输这么多东西,一口想让你吃个胖子不成”李承乾吐槽。
薛仁贵想到最近他学的东西,比他以前一个月都学得多,也是叹气,太痛苦了,还是之前每日无所事事的时候快乐。
中午,二人见到杜如晦之后,杜如晦有点惊讶。
“杜伯伯。”李承乾道,“我想求个东西。”
李承乾开门见山的话,似乎很合杜如晦的心意,他道:“高明你想要什么随便说。”
“能不能给我一个边境的通行证明。”李承乾道。
薛仁贵这才明白,李承乾原来是求这个东西的,也是,玄奘要离开大唐,通行证明这东西确实是需要一份的。
“你要这东西干什么”杜如晦问。
“有一位朋友要去其他国家,托我给他弄一个通行证明。”
杜如晦很不满意李承乾的回答,当然是有朋友要离开大唐,李承乾才会来求这个东西,他要知道的是具体的信息。
“你那位朋友叫什么是做什么的要去哪里你把这些都给我说清楚。”
李承乾只得道:“他叫玄奘,是个僧人,要去天竺。”
杜如晦惊讶地看着李承乾。
“高明,你不知道一年前陛下才阻止玄奘西行吗你如今帮他,说句不好听的话,就是在造反你懂吗!”杜如晦道。
“杜伯伯!您言重了。”李承乾道,“玄奘只是想去修习佛法,父皇不让他去,是因为外头不太安宁,又不是因为别的。”
杜如晦瓮声瓮气道:“你还知道外头不安宁啊,你这样送他出去,跟让他送死没什么区别。”
“可我们大唐,从来就不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人,他想去,我就想成全他,让他去。”李承乾道。
“不行。”杜如晦还是一口咬死不答应。
李承乾开始耍赖:“你不给我开证明,我就让薛仁贵离开你这里,兵法什么的,不学了!”
杜如晦没想到李承乾给他来这么一招,简直是正中他的要害,他只得看向薛仁贵。
薛仁贵无奈,只得道:“我听殿下的。”
“……”
“来人,带一份边境的通行证明来!”杜如晦道。
他在证明上签名盖上自己的大印,把证明递给李承乾。
“拿去!”
李承乾笑
第204章:翻译,商人,侍从
随着李承乾买的东西送来,玄奘有点蒙,这都是些什么玩意啊
外头送来的李承乾定制的衣服,倒也正常,是普通的僧衣,但袈裟,实在是太奇葩了,上面挂坠的东西,简直五花八门。
各种小件挂饰,玉的,木制的,象牙的,统一的特点是它们都被盘的很圆润,光泽很好。
李承乾说了不差钱,店主做这件袈裟的时候,也是满足了他多年的梦想,那就是在衣服上,配上各种值钱的东西。
李承乾觉得这个袈裟很不错,他见过不少模特,穿的也是这样,但玄奘没见过这种奇装异服啊……
“殿下,能不能给我换个普通的袈裟或者,袈裟我就不带了。”玄奘恳求道。
“不行!”李承乾果断拒绝,“这个袈裟,代表的是我们大唐的时尚潮流,花里胡哨的多好看啊,天竺那些僧人见到,一定很惊讶。”
玄奘知道个鬼的时尚潮流,他只知道这个袈裟,他是没法经常穿的,太招摇了。
“你现在就试试吧。”李承乾道。
没办法,玄奘只得披上袈裟,他一个感觉就是这个袈裟,比一般的袈裟三个都重……也难怪,上面这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不重就怪了。
“走两步,没毛病就走两步。”李承乾继续道。
“”
玄奘在屋内走一圈,他就像一个风铃一样,一动叮叮当当的响。
“好!”李承乾兴奋道,“有一个说法,说是能成大事的人,走起路来,都是很有声势的,就比如你现在的样子,走起路来,就很有声势。”
玄奘叹气:“殿下,这是声音,不是声势。”
“哎呀,不要在意这些细节,有了声音,你在加上一点气势,不就有声势了吗”
“……”
通关文牒也送来,封面是花了大工夫做的,很精致,上面的浮雕纹饰,摸起来手感很舒服,至于类型,是一些花鸟。
“这个笔记本怎么样”李承乾把通关文牒递给玄奘。
玄奘又是大为疑惑,这上面明明刻着通关文牒四个大字,李承乾为什么要说它是笔记本呢笔记本又是什么东西
他翻开,看到李承乾写的序,顿时不淡定了,这最后一句,到底是什么意思,挑衅别国国主吗
“殿下,最后一句能不能去掉”玄奘问。
“为什么”
“这样不好,我们要表现的爱好和平,不能随随便便说什么虽远必诛的话。”玄奘道。
李承乾思索一下,还是决定不改。
“不改,很多事情,不说清楚,有的人就会犯糊涂,他们犯糊涂把你扣下怎么办”李承乾道。
“殿下,我只是在那些国家经过,也不会去见他们的国主,最多见识一下风土人情。”玄奘道。
李承乾愣住,他没想到玄奘居然这么没有追求,就只是低调经过别的国家。他这是《西游记》电视剧看多了,以为玄奘能量很大来的,其实只是一个苦行僧而已。
“你既然来找我,我帮了你,你就是我们大唐的使者,拜访别国国主,是很正常的事情,他们要是不接见你,那就是不给我大唐面子,以后也就不要想着和我们搞好关系。”李承乾道。
玄奘已经做好准备,一路餐风露宿,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困乏起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但李承乾这么一说,玄奘这一路,貌似得走的风生水起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