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的最强大唐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张朱紫
    不多时间,梨儿真的给李承乾找来五个年轻人,都是男的。

    上官仪看着这五个年轻人,有点哆嗦,他可没有龙阳之好。

    “想必我的侍女,已经把大致要做的事情告诉你们,你们有什么疑问吗”李承乾道。

    其实梨儿是把这些人骗来的,你让这些人到处跑,他们怎么可能愿意她只是说,殿下需要写文章的人。

    “殿下,我不明白,为什么在您这写文章,居然有如此高的薪酬”一人问。

    “”

    上官仪和李承乾同时露出满脸问号,上官仪是不解,妓者什么时候还要写文章琴棋书画之外,又多了一个必备技能吗

    李承乾则是不解,报酬多,当然是要做的事情多,这有什么好问的。

    梨儿赶紧到李承乾身边,悄悄告诉李承乾,这些人并不知道要到各地去采访的事情,开始时候,梨儿说了这个,听完的人都走了,他们可不会骑马!他们也不想经常在路上奔波。

    “天上当然不会掉馅饼。”李承乾把他要这些人做的事情,告诉他们。

    上官仪算是明白,原来是这么个记者啊……

    梨儿招来的五个人,也是明白,这活,明显很累,他们都不想干。李承乾只能拿出大饼来诱惑这五个人,他相信,大家肯定不会拒绝的。

    “我这有一份样板报纸,你们先看一看。”李承乾说完,把报纸给他们。

    几人看完,都有些忐忑,那几首诗,可不是他们能写出来的,太子殿下的文采,其实他们这些普通人比得上的

    一人道:“殿下,我们更加不敢做这个记者了,这几首诗,谁写得出来”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李承乾无语,特么谁让你们写诗重点搞错了好吗!

    “我让大家写的,是第二页的内容,第二页我准备写一些各地的新闻,甚至可以减少第三页的内容,让你们有更多的发挥空间。”李承乾道。

    他说完这个,也是摇摇头,他也被带偏了,自己都没说到重点上面。

    上官仪疑惑:“那殿下,这第三页的诗词歌赋,我们就第一份报纸有”

    “当然不是了。”李承乾道,“第三页的诗词歌赋,我准备买来写在上面。”

    “买”上官仪大惊。

    众人也是大惊,包括梨儿,他原先以为李承乾要自己写这里的诗词歌赋来的,没想到李承乾居然要买。

    其实买诗这种事情,暗中交易的情况时有发生,有钱人想装个逼,装文化人,买几首诗自己吟出来,是不错的买卖。

    “殿下,我们恐怕买不起啊……”梨儿很忧愁。

    没错,暗地里的交易,除了贵,找不到别的形容词。

    “买的起,买的起,还会越买越便宜。”李承乾道。

    大家都很不解,搞的李承乾也有些疑惑。

    “你们为什么觉得买诗会贵呢”李承乾问。

    “殿下,你的诗这么好,完全没必要买别人的诗。”上官仪说完,李承乾明白了。

    &nbs




第223章:惊现大唐的震惊体
    六个人,各自拿着笔,开始思考怎么写,其实李承乾已经把怎么写告诉这里的人,他对这个公鸡下蛋的新闻要求,只有一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喜欢才会花钱买他的报纸,他的报纸总不能真的,只卖给各部和大户人家,小商铺,一般人家,才是他这个报纸主要出售的对象。

    已经有人开始动笔写,公鸡下蛋四个字,被他当做标题,李承乾看到的第一眼,就给这个人给了差评,这个标题,不行啊……

    他当然不会提醒,毕竟这是带有比赛性质的,大家还是各凭本事的好。

    不多时间,有人写完,拿给李承乾,李承乾没有急着点评,而是等所有人写完,才开始进行点评。

    “首先我要说的是,你们的标题,都起得很不好。”李承乾道,“什么公鸡下蛋,长安城公鸡下蛋,论长安城的公鸡下蛋,都差点意思。”

    上官仪疑惑:“可是殿下,你让我们写的,难道不是公鸡下蛋吗”

    “标题,要做到先声夺人。”李承乾道。

    他发现他并不好解释这个,他第一个想到的,是唱戏的亮相,就是先声夺人,给人深刻的印象的具体事例,但他不能说这个,大家不懂。

    他想了想,只能直接给这些人修改标题,让他们去领悟了。

    李承乾道:“我给大家几个标题,你们好好看,好好学。”

    他在纸上写起来。

    震惊!公鸡居然下蛋,它究竟经历了什么

    举世瞩目!下蛋公鸡,公鸡中的战斗鸡!

    真实经历!我和下蛋公鸡不得不说的二三事。

    “你们看懂了吗”李承乾道。

    大家都是咽一口唾沫,这样的标题,他们前所未见,但是,他们看到这些标题,就有一种迫不及待要去看文章内容的冲动。

    当然,战斗鸡是什么鬼啊!太子殿下果然语不惊人死不休……

    “殿下,你写的诗,如此的大气磅礴,意蕴深长,怎么写出的文章标题,却……”上官仪也不知道怎么说,他只觉得这些标题,太心急了一些。

    何止心急,简直就是吃相难看,没有人可以拒绝这样标题的文章。

    “怎么了”李承乾道,“诗词是创作,我要你们写的,是能卖钱的文章,二者的本质不一样。”

    大家也不傻,都是露出思考的神情,其中两三人,已经有点尴尬,他们写的东西,根本不符合李承乾的要求。

    李承乾继续分析:“所以你们二人的文章,根本不行,把公鸡下蛋这件事,反复的说,反复的论述,长篇大论,谁看了都瞌睡。”

    二人低头,他们确实是这样的。

    李承乾叹口气,这二人其实写的很正统,他读的古文,就喜欢把一件事翻来覆去的说,正反两面都要说一遍,换一两个词,再来一遍,一点都不简洁。

    “至于你,居然在讨论公鸡下蛋的原因,你特么真的知道原因吗就在这里瞎说。”李承乾继续道。

    李承乾很无语,这家伙,写的什么公鸡下蛋,乃是天降异象,有大灾降临,吸引眼球倒是很不错,但根本就是胡说八道嘛!

    上官仪有些好奇:“殿下,既然说他是胡说八道,那么你肯定知道公鸡下蛋的原因了,到底是什么”

    “公鸡下蛋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它不下蛋啊……憋得慌。”李承乾道。

    “”

    神特么憋得慌!

    其他人都是一脸懵逼,梨儿则是捂着嘴,偷笑,蛋要出来,不下确实憋得慌。

    “好了,不跟你们闹着玩了。”李承乾道,“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它本来是母鸡,但鸡群没有公鸡,它就长得像公鸡,来保证鸡群的完整,到了时间,它当然



第224章:全民诗人
    没想到,本应轰轰烈烈的白话文运动,居然是在这么不经意之间开始的,而且,李承乾之前并没有这样的想法,他只是想办一份能卖钱的报纸。

    但是,大家都没有发现,李承乾的样板报纸,本来就是用白话文写的,也不能怪大家,实在是白话文看着太舒服,大家一时忘记了提醒李承乾。

    几人对于李承乾的安排,反倒是没有什么意见的,原因很简单,李承乾的这个写法,要比以前的文章好写,当然了,大白话,怎么也不会比正统的文章还难。

    “既然大家知道该怎么写文章,那剩下的事情,想必各位已经清楚了,就从现在开始写吧。”李承乾道,“第二份报纸开始准备起来。”

    “殿下,我们六个人似乎不够,能不能……”上官仪道。

    “这件事就交给你处理吧,缺钱就找梨儿。”李承乾道。

    “好的。”上官仪带上他这几个手下记者,离开李承乾这里,至于狼人杀什么的,恐怕得等以后再玩。

    李承乾把之前太史局给他的资料,全部交给上官仪,让他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外头的人,看到上官仪带着六个年轻人急匆匆赶去他的住处,那里是他们临时办公的地方,还在等上官仪的狼人杀玩家们不乐意了。

    “上官仪,你要去哪里赶紧的,少你不好玩。”李祐道。

    “殿下,我答应高明殿下要当这个主编,是一刻都耽搁不得,改天,改天我陪殿下杀个痛快。”上官仪道。

    李祐很不满意:“你这人,真是无趣,刚才还说自己不愿意当的,现在又要当,言而无信,怎么可以”

    上官仪被李祐一番教训,也无话可说,他确实食言了,但,这么一个出名的机会,不把握住是会遭到报应的!

    他又说一遍对不住,就离开这里。

    几人来到上官仪的住处,挺大的屋子,李承乾给他的待遇还不错,他们直接把四张多余的课桌放在一起,写东西用。

    报社刚刚成立,出去采访不可能,先弄出几份像样的报纸出来,才是最重要的,至于上官仪,则是出去招人,起码二三十人,才能维持报社的日常运转。

    “各位,辛苦大家了,我可以保证,大家的收获,一定不会小。”上官仪鼓励道,“大家开始吧,照这份报纸写文章。”

    说完,上官仪离开。

    其余五人则拿起李承乾给他们的资料,仔细看起来,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些东西,居然是每日陛下早朝的商议内容……

    上官仪离开之后,李承乾没有闲着,他要尽快把购买诗词的消息发出去,当然不能在报纸上开始发这个广告,来不及。

    他选择一种原始的方式,那就是贴告示。

    “大唐日报报社,现需要各种诗词投稿,内容不限,一经采用,即刻送上一百钱。”

    李承乾害怕出现之前梨儿担心的那种现象,就是别人觉得他是彻底买了这首诗,他又加上一句。

    “大唐日报,是一份即将发行的报纸,每日最少发售一万五千份,刊登诗词,署名会是作者自己。”

    这个告示,在印刷坊印制五百份,到长安城各处张贴起来,大家都争相围观,不少人都是眼睛冒光,天上掉馅饼了免费宣传自己的诗词

    不对啊,这是给你钱,还帮你宣传诗词的节奏啊!

    以前大伙写诗,一般都是在大型集会,酒店,这些时间地点进行的,至于原因,很简单,在广阔的大草原上写一首诗,大家根本看不到好吗!

    诗这种东西,更多的是



第225章:捡到一文钱,把它交给……
    李承乾要是这么简单就能走,就怪了,不光是上官仪,他招来的其他报社人员,都盯着李承乾,双眼冒着绿光,要吃人一样。

    他们都被这里的诗,折磨的痛苦不堪,非要让李承乾也经受一下这样的痛苦才行。

    没办法,李承乾只得留下来,他刚来的时候,也看了一两首诗,至于质量,他只能用呵呵来形容,写的都是什么几把玩意连李祐那种堆砌的诗都比不上。

    咏柴

    我爱一片林,更爱一条柴。

    外头能遮阳,家里能烧火。

    看看这首诗,怎一个卧槽了得,李承乾大惊,我爱一条柴这句话,这么早就初具雏形了吗虽然这里更爱一条柴,大致的意思还是那个。

    这种东西明显就是大家闲来无事,随口吟的诗,这东西,就要拿来卖给他的报社他们也是要赚钱的,不是搞慈善的好吗!

    李承乾把这首诗提出来,问道:“上官仪,这首诗,算是什么水准”

    上官仪叹口气:“这首诗已经很不错了,有的甚至字数都不整齐。”

    “这么辣眼睛”李承乾道,“我还以为这种字数参差不齐的诗,要等很久以后才会出现,原来现在就有了啊……”

    上官仪不解:“殿下,你的意思是,这样的诗,将来会成为主流的诗吗”

    “你不必担心,这样的事情,要很久以后才会发生。”李承乾道,“你们要我留在这里也没有用,我总不能给你们改这些诗。”

    上官仪道:“当然不是要你改这些诗,我们看这些诗,你这个办报社的,不看一百几十首,对不起我们。”

    “……”

    这种道友陪我一起死的精神,简直让李承乾服了。

    上官仪想错了一件事,那就是李承乾不怕这个,他觉得李承乾能写出这么好的诗,欣赏水平应该很高,看这里的诗没就是对他的折磨。

    李承乾自己水平,也就那样,他看这里的诗,一点事情都没有。

    不多时间,有人来投稿,这个人,什么也没拿,就这么直接来了,而报社的人不知道,这个人,是闻名一条街的半首诗人。

    他自认写什么诗都不在话下,只是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只会写半首诗。

    他听说李承乾写的诗很好,还开了一个报社,要买诗稿放在自己的报纸上,他一时兴起,跑来要投稿,当然,能见到李承乾是最好的。

    他在路上经过一个大户人家,看到两个女子在玩耍,小脸红扑扑的,便吟道:“富家有娇女,双脸映晚霞。”

    没词了,继续走。

    路过一条小溪,看到小溪上面的大白鹅,道:“忽遇一条河,五只大白鹅。”

    又没词了,继续走。

    在地上捡到一文钱,很高兴,道:“捡到一文钱,去找李承乾。”

    他嘴里念念叨叨的,来到大唐日报的报社。
1...6566676869...8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