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魔王又出手了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念笯娇
王子安旁边之人一阵错愕,未到求字环节,他怎么就自己托出了
也是,这种字,转瞬即逝,来的时候不能阻。
刘大伯惊讶过后,连忙看向陪同的电视台领导。
眼神很明显,录下了吗
主要是,话筒有没有开,距离够不够
第524章 白云千载空悠悠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魔王又出手了 ”查找最新章节!
上面的领导看过来,电视台的领导连忙看向摄影师和高举话筒的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一下紧张起来,第一时间检查设备。
摄像头开着,话筒开着,设备正常运转!
于是,摄像师旁的导演和工作人员给了领导一个ok的反馈。
电视台领导便立刻给刘大伯一个ok的反馈。
这叫层层上报。
不能逾越。
规矩就是这样,虽然死板,但利永远大于弊。
“文房四宝!”
刘大伯一声令下。
早就背着小马甲之类工具,时刻待命的工作人员立即在该楼层大厅布置场地。
王子安一愣,刚刚兴致突如其来,不吟两句觉得心里不痛快。
被周围的人误认为灵感来了。
“三三,刚刚那两句什么波涛汹涌,写下来啊。”眼见王子安有些愣神,一旁的刘仙女提醒道。
我的三三,果然还是那么流氓。
流氓得好!
不流氓的三三,魅力值能减一半。
王子安就想把她提起来吊打一通,只有波涛,哪来的汹涌
脑子里整天想什么呢
刘堂姐也在一旁来着,学生时代过去后,人的学习能力,记忆等技能会逐渐衰退,刘堂姐虽然听完王子安的有感而发,但也没能全部记下来。
别说全部,一半她都记不住。
本来她不记得有“波涛汹涌”四字,听堂妹这么一说,顿觉得自己想起来了。
流氓的表哥,确实很有魅力啊。
把流氓的魅力化作名诗名句,更有魅力。
写字桌和文房四宝都准备好了,王子安过去,伏案提笔,将“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题上。
岳麓书院之行后,这三个月,王子安开始练字。
还别说,练得很不错。
以前旁人能看懂一丢丢,现在,完全看不懂了。
他写的是狂草字体。
这种字体笔势狂放不羁,是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
一群人都看傻了。
不过。
“好字!”
“气势恢宏!”
“龙飞凤舞!”
一群人纷纷夸赞,带着欣赏的目光,视若珍宝。
王子安忽然觉得,自己有了些许制定规则和审美标准的能力。
能变废为宝,把没用的东西变成一些人争相追逐的玩意儿。
世界上最最重要的东西是空气,人离开它几分钟就死亡,但它最不值钱。
你消耗掉了大量空气,没有人向你要一分钱。
世界上第二重要的东西是水,人不吃不喝,不是先饿死,而是先渴死,人体的绝大部分组成物质是水,你消耗了大量的水,但却花费了很少的钱。
世界上第三重要的东西是食物,但它开始向你要了一些钱。
世界上最昂贵的东西是金银珠宝古董字画,但却是最不重要的东西,它对人的生存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就如衣服,它基本功能就是保暖和遮羞。
但奢饰品牌衣服很贵。
奢饰品牌衣服就一定穿得舒服和好看吗
不一定。
沉吟片刻,王子安继续下笔。
这一次,他用的是行书中的行楷。
行书是一种书法统称,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
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为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
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
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
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行书实用性和艺术性皆高,而楷书是文字符号,实用性高且见功夫。
相比较而言,草书则是艺术性高,但是实用性显得相对不足。
“黄鹤楼……”
这三个字一出,刘大伯等人心中舒了一口气。
能看得懂,还是全部。
附庸风雅,是物质追求过剩的人的追求。
很多有钱人不是没有苦恼,相反,他们的苦恼更多。
因为他们空闲的时间更多,思考的时间自然更多。
而思考是很折磨人的。
它衍生出空虚,寂寞,冷等消极情绪。
这个时候,有钱人就只能拼命追求虚无缥缈的东西。
他们尤其佩服那些文人骚客,因为文人骚客能自欺欺人。
就像情话,认真研究起来,都是废话,无用的。
但对方就是喜欢听啊。
王子安要写的,当然不是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
不应景。
他要写的是全唐七律之首,不古不律,亦古亦律,千秋绝唱——崔颢的《黄鹤楼》。
相传,李白游历至黄鹤楼,诗兴大发,忽然抬眼看到崔颢的题诗,连称绝妙后叹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然后搁笔离去。
这个大唐第一诗人,遭遇了诗人生涯从未有过的挫败感。
是黄鹤楼未能引发李白的诗兴
恰恰相反。
那天,李白专门选择了日暮时分便以远望的好时机,登上早已入梦的黄鹤楼。
当他放眼苍茫的楚天,面对着大江落日的美景,诗兴大发。
但就在他从侍从的手中接过饱蘸浓墨的如椽巨笔欲往墙上挥洒诗句时,只见崔颢的一首七绝早已在落日晚霞中绝世而独立。
李白握笔的手一下僵住了。
这个一天到晚耍大牌,两眼向上,鼻孔朝天,皇上召见都不鸟,一进皇宫就要大宦官捧臭鞋,连喝酒都只要月亮中的嫦娥作陪的大诗人,悲伤逆流成河。
崔颢题诗在上头啊。
这个最喜欢在祖国山河上题诗留念的大狂人,平生第一次,没能让黄鹤楼成为自己的主场。
直到多年后,他登上金陵的凤凰台时,才用另一首对崔颢《黄鹤楼》的模仿、致敬之作多少治愈了自己的心病。
今天,做为女主角的刘仙女,在登上黄鹤楼时,便一直待在王子安身边,她呆呆看着案上的白纸黑字。
做为科班出身,台词、朗诵功底为佼佼者的她,在王子安落笔后,朗朗诵来: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第525章 眼前有景道不得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魔王又出手了 ”查找最新章节!
夫唱妇随,珠联璧合,天造地设。
刘仙女的堂姐,现在心里突然冒出这三个词语。
刘仙女的台词功底虽然不是影视圈里的顶尖序列,但也属于一流行列。
最重要的是,《黄鹤楼》一出,当真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初看这首诗,人们最喜欢的是前四句。
它们简单,直白,通俗,易懂。
但再品,仔细品,才发现,后四句才是全诗的精华所在,更让人喜爱。
前四句只是铺垫。
但这个铺垫,却也是前无古人。
刘大伯等人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毫无心理准备,喜从天降一般,好比一场足球赛,才开场,对手就一记世界波破门。
所有人都还没反应过来。
品完《黄鹤楼》后,刘堂姐小嘴微张。
之前,她还担心王子安今天憋不出啥来。
从刘仙女那,刘堂姐知道,王子安没来过黄鹤楼。
江城,王子安倒是来过。
但因为赶时间,录歌,没来得及登黄鹤楼。
朗诵完《黄鹤楼》,刘仙女的目光就落在王子安身上,再也移不开。
此刻的王子安,全身上下都是磁铁阳极一般,而刘仙女的目光是磁铁阴极。
在场的,能跟刘大伯来的,都是年纪较大的老家伙。
《黄鹤楼》的每一句,他们都觉得是珍宝,八句连成一件国之至宝。
少一句,都成不了至宝。
越看,这首诗就越让人感动。
这些老家伙,虽然现在定居江城,其实他们的童年,甚至少年青年都不是在江城度过的。
他们来自祖国四面八方。
如果这是一首无名诗,作者不详,他们肯定会日思夜想,写出这样一首诗的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啊。
就如长城假使是一个人建起来的,人们怎会不想了解这个人是何人
刘父刘母不太喜欢女儿找娱乐圈的男星当男朋友、老公。
即便王子安还有另外一层身份——文人。
但此刻,他们觉得,不重要了。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然也。
基因其实才是上层社会最在意的东西。
他们总希望门当户对,其根本原因不就是想找优秀的基因吗
穷秀才,豪门是压根不稀罕。
但文状元,就算古代,皇室也愿意招为驸马。
以前,王子安的那些诗,被网友曲解,总让人觉得有点不正经。
现在,《黄鹤楼》网友你们再曲解啊。
饭圈再举报也没用,想搞文字狱,在《黄鹤楼》这首诗面前行不通了。
《黄鹤楼》可是崔颢千古传颂的名篇佳作,诗歌本身具有的美学意蕴,举世无双。
它有着意中有象、虚实结合的意境美。
诗从楼的命名之由来着想,借传说落笔,然后生发开去。
仙人跨鹤,本属虚无,现以无作有,说它“一去不复返”,就有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憾。
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正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
这几笔写出了登黄鹤楼的人们常有的感受,气概苍莽,感情真挚。
它有着气象恢宏、色彩缤纷的绘画美。
诗中有画,被认为是山水写景诗的一种艺术标准,《黄鹤楼》自然也达到了这个高妙的境界。
首联在融入仙人乘鹤的传说中,描绘了黄鹤楼的近景,隐含着此楼枕山临江,峥嵘缥缈之形势。
颔联在感叹“黄鹤一去不复返”的抒情中,描绘了黄鹤楼的远景,表现了此楼耸入天际、白云缭绕的壮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