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逍遥人生路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码码字过过瘾

    “好了,好了。啰嗦。”

    黄菲羽嘟着嘴道。

    “哼。你这家伙。赶快的,别磨磨蹭蹭。”

    &nbs




第九十章 胡浩轩
    黄菲羽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有相亲的这一天。

    满打满算,今年她才二十二岁,刚从校园走出来一年。

    虽然她也曾经想过自己有个男朋友是怎么样的场景,也曾幻想过自己成为别人女朋友的话是要小鸟依人还是当一个霸气的女王。

    但这些幻想都是建立在有人追求自己,自己也满意的情况下。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要通过相亲的形式来认识一个男朋友。

    再说了,在她印象中,只有那些嫁不出去的,急着结婚的女人才需要相亲。为什么这样的事情要落在自己身上

    这样想着想着,黄菲羽就不太乐意了。

    凭什么老娘要沦落到相亲的程度才能找男朋友我又不是没人要,你看那李河不是喜欢我喜欢得像发狂一样么……

    一想到李河,黄菲羽就甩了甩头,脸色就难看了起来。

    然后她干脆就打开天窗问正在开车的母亲道:“妈,我这算不算是相亲”

    黄菲羽的母亲叫刘美琴,只见她闻言看了黄菲羽一眼:“相什么亲就交给朋友怎么了我跟你说,等下你要见的男孩子的父亲跟你爸是发小,现在生意做的很大的。你老爸现在的生意周转有点困难,要借一点力。你跟他认识一下拉好一点关系,那你爸这边也好说话。知道吗”

    刘美琴不这样说还好,她这么一说,黄菲羽觉得更难受。敢情这不是相亲,这是要卖女儿。

    但涉及到父亲的生意,黄菲羽不说话了,开始闷闷不乐起来。

    刘美琴见她不说话,也安心的开车。

    半个小时以后,车子就来到了fs禅城。

    两千年左右的禅城还远没有后世那么多的高楼大厦,但这几年却有了一个新地标——百花广场。

    百花广场于1997年开张,楼高五十四层,高204米。一落成,就立即成为整个fs的焦点。在此之前,fs还没有过这么高的楼,其一到六层的大商场也每天也吸引无数人前往消费。而楼顶的旋转餐厅也是一大吸引人眼球的地方。站在这样的高度向下俯瞰,整个zc区基本可以一览无遗,天气好的时候可以看到几十里外的东西。

    而这个旋转餐厅在现在的fs来说也是一个高档场所,一份牛排的消费就要一两百块钱。普通人可不敢随便进来。

    在这个年代,能到这个餐厅消费一次可是值得对外炫耀的事情。

    而刘美琴在地下停车场停好车以后就带着黄菲羽进了电梯,一路朝着顶楼的旋转餐厅去。

    虽然今日是初七,旋转餐厅的消费也不低,但餐厅里基本上都坐满了人。

    刘美琴带着黄菲羽来到餐厅,四处看了一眼,然后发现一张偌大的桌子上坐了一个年轻人。

    刘美琴眼前一亮,拖着黄菲羽就往那年轻人走去。

    这个位置很好,是难得靠窗户的位置,坐在位置上,基本整个禅城都尽入眼底。难得的是,整个餐厅还是缓慢旋转的状态,虽然慢得让人察觉不出来,但景色却会产生慢慢的变化。

    刘美琴带着黄菲羽走到那张桌子前,人还没到,脸上就堆满了笑容,远远打招呼道:“哎呀,小轩,等了很久吧。不好意思,路上堵车来晚了一点。”

    年轻人听到声音,将目光从窗外的景色转到餐厅里,脸色有点愕然。

    但看到刘美琴身后的黄菲羽时,他眼前一亮,站了起来,笑着道:“啊,刘阿姨,你来了。赶紧请坐。”

    “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

    刘美琴打着招呼道。然后拉着黄菲羽,又对她道:“叫人啊。”

    黄菲羽尴尬地说了一声:“你好。”

    年轻人上下打量了黄菲羽一下,同样堆起笑容,道:“你好。”

    只见年轻人年纪二十三四岁左右,衣着时髦,左耳耳垂上带着一个闪亮亮的耳钉,头发前面一撮染成了红色。

    见到黄菲羽坐下,他赶紧给刘美琴和黄菲羽的杯子上倒上了茶。

    然后刘美琴开腔道:“小轩啊,等急了吗”

    年轻人一边给黄菲羽倒茶,眼睛一直盯着她,见到刘美琴讲话又转过头来,道:“不急不急。”然后他放下茶壶,并没有坐下来,而是朝着黄菲羽伸出一只手,道:“你好。还没有自我介绍,我叫胡浩轩,来自香港。”

    黄菲羽有点紧张地站了起来,也伸出一只手,说



第九十一章 你一定行的
    四月份。

    何旭文首批印的五千本书终于出厂,其中第一第二卷各两千本,第三卷一千本。

    这五千本首印量对何旭文来说压力非常大,虽然他后妈答应给他五十万的资金作为周转,但何旭文最后只拿了二十万,算起来人民币也就五万左右。

    这二十万支付完印刷厂的印刷费、房租、交通费杂七杂八也只剩八万不到了,但剩下的事情却一点也不轻松。

    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怎么将这五千本书卖出去。

    在这方面,何旭文显得有点束手无策。

    巨人出版社只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出版社,没有营销人员和自己的销售渠道一直是何旭文最头痛的问题。

    在台湾,出版业高度发达,书店到处都是。但书店多并不代表你的书就一定能放进书店里卖。

    因此,在台湾有一个特殊的行业,叫做中代。

    也就是出版社与销售渠道的中间代理商。

    这些中间商掌握着大量的书店资源,因为台湾的小型出版社实在太多。这些出版社大多跟何旭文的巨人出版社一样,只有寥寥的几个人,一般只负责收稿、编辑和出版等事宜。至于专业的营销人员基本大部分的微型出版社都不具备。

    因为台湾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遍布整个台湾起码有数千家的书店。要打通所有书店的关节,将自己的书送到每一间书店里不是每一个微型出版社可以做得到的。就算能做得到,那么所要付出的营销成本也难以计数。

    所以,面对这种情况,出版社与销售端的代理商便营运而生。

    但这些代理商的费用可一点不便宜,收的费用最多可以占到一本书的利润百份之五十左右。

    这样的代理商就像一只吸附在微型出版社上的一条吸血虫,将本来利润就不是很高的微型出版社的利润压倒很微薄的程度。

    但就算这样,很多出版社为了维持生存,还是不得不靠着这些代理商来负责发行的事宜。

    何旭文遇到的问题也差不多。

    但他也找过一两个代理商。其中有一个是他们曾经合作过的。但那个发行费却一点不便宜,一本售价为八十台币的书,每卖出一本他们就要收取百分之三十的发行费。

    这样的费用是何旭文无法承受的,而且代理商还需要垫付前一千本的费用。这样的条件更让何旭文无法接受。

    看着堆在出版社的那五千本书,何旭文想来想去还是没有想到解决目前困境的办法。

    借钱是不太可能的了。

    后妈那里他已经是硬着头皮拿了人家的二十万。他本来跟这个“彩阿姨”的关系不太好,自从母亲去世,这个“彩阿姨”住进他们家以后,何旭文就很少回家了。他曾发过誓,以后不再踏进那个家门口一步。

    但为了自己的梦想,他已经打破了这个誓言违心地从她那里借了二十万。要是让何旭文再去问她借,何旭文觉得自己实在拉不下这个面皮。

    所以,他咬了咬牙,最终还是决定要自己去跑书店。

    他的目标不大,就台北来说只有两百多家的书店。

    只要能在这两百多家的书店打开销路帮他度过这个难关,那剩下的事情就容易解决了。

    何旭文说干就干。

    他提了一捆五十本左右的《武动苍穹》,骑上了自己的小铁马就突突突的前往zq南路。

    第一个目标就是刘念中的“雅林二手书店”。

    虽然诸多烦事缠身,但何旭文到了“雅林”的时候脸上却是一副春风满面的样子。

    他提着那捆小说,径直来到收银台旁,放到收银台的桌子上,对埋着头看小说的刘念中大笑道:“老刘,我给你送钱来了。”

    刘念中抬起头,说道:“死胖子,什么时候你找我有过好事儿”

    然后他又看到收银台上的那捆小说,兴奋地道:“行啊,猪头文,小说印好了让我看看!”

    他放下手中的小说,从那捆小说里抽出一本打量,啧啧道:“不错哦,封面很好呢。一看就很有气势。”

    何旭文道:“能不有气势么美工我都花了三千多呢。”

     



第九十二章 诚品书店
    何旭文从刘念中的书店出来,骑上机车就朝着诚品书店的敦南店赶去。

    诚品书店可以说是整个台湾最具代表性的书店,始创于1989年,自诞生之初就大大改变了台湾的书店格局。经过十年左右的发展,诚品书店已经成为台北的文化地标,到了林凡重生前那会儿,诚品书店已经发展出四十多家的分店,并集合了书店、画廊、花店、商场、餐饮等复合模式,成为众多小资的集散地。

    而且很多到台湾来旅游的人很多就是冲着“诚品书店”来的。

    一家民营书店能开到吸引游客、增加外汇收入、刺激经济、提升形象的地步,放眼全球,除了台湾的诚品书店,无出其右。诚品成为台湾文化提升的指标,还一度引起艺文界探讨“诚品现象”。

    在这里,你可以悠闲地捧着一本书,然后在书店里品尝浓香的咖啡,在咖啡香与书香中慢慢品味一种洋溢着小资情调的感觉。

    特别是敦南店,自1999年推出二十四小时不打烊的经营模式以后,敦南店更是日夜都是挑书看书的客人。

    而随着诚品书店这个牌子的打响,诚品书店的新书销售榜则在业内慢慢地展现出强大的影响力。

    何旭文第一站就打算到这里碰碰运气。

    如果能成功在诚品书店上架自己的小说并能在新书榜占据一席之地的话,那接下来的局面就很容易打开了。如果能在诚品打响自己的名气,哪怕他不用亲自去跑书店,也自然会有人求着他来拿书。

    但前往诚品书店的路上,何旭文心里却有点忐忑。

    毕竟他不是通过正规的渠道推书的,能不能成功地在诚品上架,还是个未知之数。

    十来分钟的时间,何旭文就骑着他的摩托车来到诚品书店的敦南店。

    说实话,作为一个出版人,诚品书店何旭文经常来。

    作为台湾最有名的书店,何旭文来到这里就如同来到自己家一般的熟悉。而且书店内的气氛何旭文也很喜欢。

    一踏进诚品敦南店大门,就可以嗅到书店内附设雅座所飘逸的浓浓咖啡香,伴随着书香,两种香气在空气中奇妙结合,散发出迷人的气息。明亮、开阔的空间,具有欧洲图书馆风味的书城,空间对称而有层次,连贯中有区隔,一反传统书店的沉闷与规格化,以沉稳、优雅、温馨的色系,作为其装潢特色,创造出充满人文艺术气质的氛围感受,让每个人一进入诚品书店,就不自觉地轻声细语、放慢脚步。

    不过作为一名客人跟作为一个推销人员的心态是完全不同的。平时何旭文有空的时候就很喜欢到这里拿一本书,然后到售卖咖啡的卡座买上一杯咖啡,一边喝咖啡,一边看书。

    但现在的何旭文却没有了这样的心情。他背着放着样书的背包,径直来到收银台前面。

    “先生,有什么能帮到您吗”

    收银台前的美女服务员一如既往地带着迷人的职业微笑。

    何旭文道:“小姐,请问一下你们的经理在吗”

    美女服务员道:“哦,请问您要见我们经理有什么事吗”

    何旭文脸上保持着僵硬的微笑,道:“我是‘巨人出版社’的社长,想找你们经理谈一点事情,麻烦通传一下。”

    迫不得已,何旭文举起了出版社的大旗。

    虽然不是什么出名的出版社,但何旭文相信,诚品书店如果听到自己作为出版社社长的身份应该会见自己一下。

    “‘巨人’出版社”美女服务员有点狐疑地看着何旭文。一般情况下,跟书店接触的都是以经销商为主,很少有出版社的人直接接触。不过虽然少一点,但也不是没有。毕竟整个书店有几万本图书,跟出版社打交道也是经常的事情。

    然后美女服务员便道:“好的。先生,不知道您贵姓”

    “我姓何。”

    何旭文赶



第九十三章 陈经理
    “你好,陈经理。”

    何旭文走了进去,目光匆忙扫过这间并不算大的办公室。

    办公室虽然不大,但却布置得古色古香。中间是一张两米多长、一米多宽的红木书桌,上面堆了一些文件和书籍。桌子后面是两排大红木书柜,外面擦得油光锃亮,里面有射灯射着,打在满满的书籍上面。

    办公桌后坐着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男子。

    男子看上去白白净净,有点富态,但保养得很好。他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看上去稳重大气,但却给人一种很浓重的商人气息。

    见到何旭文进来,男子抬起头,露出商人常有的微笑,道:“你好。请问你是”

    何旭文第一次进行这样的推销,显得有点局促不安。但为了自己的梦想,他强作镇定。

    办公桌前有两张宽大的沙发椅子,但他并没有坐下,而是解下背包,从里面掏出几本样书,拿在手上。道:“陈经理。你好,我是巨人出版社的社长何旭文,很冒昧今天打扰您。我这里出版了一本书,想放到你们诚品来卖。但我又不认识你们采购部的同事,所以就直接来找您了。不知道您有没有空看一下我这本小说,内容很精彩的。”
1...2728293031...5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