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三国之蜀汉中兴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寒塘鸦影

    。

    一想到家人,刘封心中的愧疚更深,尤其是刘伶,这个儿子已经长到快六岁了,父子两人相处的时间总共加起来,恐怕还没有一年,甚至有时候感觉都十分陌生。

    “这是小公子的玩具,可是老夫人亲手做的。”刘福看到刘封发呆,在一旁轻声解释。

    他口中的老夫人正是黄月英,提起黄月英来,刘封心中愈发难受,诸葛亮这次为了救他殒命,如今成都又乱成一锅粥,诸葛果已经写信命人送去,不知道能否稍作安慰。

    益州的局面乱成一团,消息不明,一想起来就刘封心中着恼,怒其不争,这也是刘封心烦意乱的根源所在,如果换了别人生乱,他还能勉强冷静下来。

    “真是猪队友!”刘封用手抚着额头,走向大堂。

    “公子要吃猪油做的饭吗”刘福心中有许多关切和疑问,看到刘封脸色不太好,也不敢贸然去问,听他开口,赶紧跟着搭腔。

    “不用了,你去忙吧,不用管我!”刘封一怔,不由哑然失笑,刘福的老而失聪,力不从心,和现在蜀国的境地,又何尝没有相似之处

    “哦哦,”刘福答应着,转身要走的时候,回头说道,“公子,房间里……”见刘封已经迈步走进了大堂,便摇了摇头,转身离去。

    “咦,你怎么会在这里”刘封一脚踏进门槛,就看到孟婉儿正盯着满桌子的饭菜发愣,脸上神情古怪,有喜有忧,甚至偶尔还有几分羞涩。

    “啊!殿下,你,你来了……”孟婉儿被吓了一跳,听声音才注意到门口站着活生生的一个人,看到刘封,忽然又低下头。

    “这个荀方!”刘封顿了一下,无奈地笑着摇头,想不到竟把孟婉儿送到了这里。

    走到桌前坐下,看着有些手足无措的孟婉儿,“坐啊,我们又不是第一次单独相处,今日为何如此拘谨”

    “是!”孟婉儿不敢看刘封,低着头坐下,拿起桌上的筷子,却是动也不动。

    “你这是怎么了”刘封失笑起来,孟婉儿身上这种女儿的娇羞并不多见,大多数时候还是骄矜活泼的,甚至有几分狡黠,就算当初在熊




第757章 甄家三子
    笔趣阁 ,最快更新三国之蜀汉中兴最新章节!

    小憩一阵,再从府中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间,大街上依旧热闹,叫卖声此起彼伏,随着丝绸之路的大力开发,长安已经日渐繁荣,有了几分帝都的气象。来到府衙之中,却见荀方正在接待一位年轻人,看上去也不过二十五六,但此人一身穿戴极为讲究,都是上好的锦缎,唇上留着一撇髭须,面色沉稳,颇有气度,眼睛里

    透着几分精明。看荀方有事,刘封便准备转身离开,虽然这人相貌不凡,但荀方未曾提起,刘封也不愿多问,他现在可不是当年见了谁都要打听是不是历史名,求贤若渴的时候了,身为

    堂堂燕王,也要有一点身段才行。

    这并不是说刘封膨胀了,而是在这个时代,有时候必须要如此去做!

    “殿下,你来得正好,”不料荀方看到刘封从前庭走进来,却迎了出来,走下台阶低声道,“方才甄家的人来了,在调查甄显遇难之事,你看要不要……”

    “河北甄家的人”刘封背着手,看了一眼大堂中的人,双目微微一缩,点头笑道,“好,去见见!”

    荀方带着刘封进入府衙,那人看荀方的态度,就知道刘封身份不简单,早已经站起来恭候,神态从容,一看就是见过大世面的人。

    “这位便是河北甄家的三公子,甄景,”荀方介绍着,又向年轻人指了指刘封,“此位便是甄公子方才提到的燕王!”

    “哎呀,不想燕王殿下竟也到了长安,”甄景方才就被刘封的气度所慑,心中有几分唐突,此时听到竟是刘封,顿时面露震惊之色,连忙躬身抱拳道,“草民拜见燕王!”

    “甄公子不必多礼!”刘封微微颔首,示意二人落座,言道,“三公子来长安,是为甄家生意,还是为了令兄遇难之事”

    “唉,自从惊闻家兄遇难之事,家父在寿诞当日吐血昏迷,如何还能再做生意”甄景深深地叹了口气,眉头紧皱,“在下此来长安,正是调查家兄遇难之事。”

    “原来如此!”刘封点点头,看了一眼荀方,“可有线索了”

    荀方摇头,无奈道:“属下只是提供一艘官,离开长安之后,诸事一概不知。”

    甄景连忙摆手道:“在下并非此意,世元为了能让家兄尽早赶回河北,不惜提供官船,这等恩情,我甄家绝不会相忘,甄家并没有半分怀疑汉军的意思。”甄景来到长安,必定事先要到甄家在长安的临时别院去询问,那里还有甄显留下的几个人看守,经过一问便知,此事的确和荀方毫无干系,他主要还是代表甄家来感谢荀

    方出手相助之情。

    虽然此事事先无法预料,但甄景已经在江湖摸爬滚打近十年,这点商业头脑还是有的,能借此和长安太守拉近关系,这对甄家将来在西域的商路,可是有极大帮助的。“正所谓追根溯源,甄公子前来询问,也是应当的!”刘封倒是不置可否,顿了一下言道,“只是据本王所知,令兄遇难,乃是魏军所为,只怕是有人暗中操控,故意针对甄

    家。”

    “哦”甄景神色一动,忙抱拳道,“临行之前,我们家中已经有了一些线索,二兄正往汜水一带调查,在下奉命前来长安,却不知殿下有何高见”

    甄家早已调查过,甄显一行在汜水附近凭空消失,正准备派人仔细调查的时候,蜀军却奇袭虎牢关,紧接着洛阳也失



第760章 顽疾早除
    笔趣阁 ,最快更新三国之蜀汉中兴最新章节!

    荀方倒是没有追问刘封如何对付司马懿,想到国中之事,也叹了口气:“如能将司马懿逼出朝堂,魏国上下必定动乱,中原之患暂可缓解。只是属下担心,这益州之事,恐

    怕也会牵涉众多,引发朝堂震动。”“不错,此事我也想到一二!”听了荀方之言,刘封脸上的狠厉之色瞬间消失,变成了愠怒,手里的盖子咣当一声放在了茶碗上,冷声道,“刘永、刘理皆是无谋之人,他二

    人趁此机会忽然起兵作乱,背后必定有人暗中指使,这才是真正的祸端。”

    荀方见刘封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松了一口气:“不想天下未统,前方将士还在用命征战,朝堂之上,已然有了心怀叵测之人,当真其心可诛!”

    “哼,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刘封冷哼一声,“借此机会,我正好可一举肃清朝堂,重整朝纲,以后自当上下一心,振兴汉室。”

    “痼疾早除,防患于未然,倒也有利!”荀方微微点头,“益州之地,势力本就错综复杂,人心不齐,这一次动乱,有心之人必定尽数浮出水面,可一网打尽。”

    益州的问题,刘封何尝不知,这早在刘备入川的时候就已经矛盾重重了,刘备带去的荆州势力和当地士族本就不和,暗中较量。再加上刘焉当年在益州打压当地大族留下的诸多隐患和矛盾,让益州的情况变得错综复杂,不比东吴如今爆发的矛盾小多少,甚至牵涉还要更多,刘封一直还在担心此事

    。

    本来想局势稳定,等经过两三代人的转变,矛盾会逐渐消失,现在看来,这些人已经按捺不住,想要在老死之前垂死挣扎,索性就快刀斩乱麻了。刘封点头冷笑道:“是该下一剂猛药了!益州之事,如同如今东吴之乱一般,我早有隐忧,只是当初粮草兵力皆出益州,不敢下重手;如今我军拥有半壁江山,各州渐入正

    规,荆州、雍州钱粮充足,民心稳定,就算将益州之地重新洗牌,也不至于伤筋动骨。”

    荀方疑惑问道:“何为洗牌”“这个……就相当于对弈之人,重来一局!”刘封摸了摸鼻子,转移话题言道,“我先前便建议丞相重新制定人才选拔之事,将我军中文武大比和曹魏九品制相互结合,已经

    有了初步纲要,此为长久大计,我欲在新皇登基之后全面颁布执行,世元可要多费些心思,新政刻不容缓。”

    “遵命!”荀方当然知道此事的重要性,起身领命。当年以陈群为首制定的九品官人法,让陈氏一族名声大噪,反观荀家一族,自从荀彧劝谏曹操进位魏王,两人关系破裂之后,家族之力便一落千丈,荀家之人东奔西走,

    近乎破败。

    当年在颍川之时,荀家的实力甚至比之陈家还要强大,陈家有陈寔,创办太丘书院,门徒无数。

    荀家也有与陈寔并称为颍川四长的荀淑,更有八子秉承了乃父风范,时人称之为"荀氏八龙",名望如同噪物。再到后辈的荀彧、荀攸等人,也都是一时俊杰。再看看如今,荀家人被曹魏打压,几乎不见于朝堂之上,唯有自己被刘封信任提拔,才算有了出头之地,这一次刘封让他主持新政修改,荀方便知道是重振家族声望的绝

    佳机会,自然十分重视。

    &n



第761章 陈罪三条
    笔趣阁 ,最快更新三国之蜀汉中兴最新章节!

    深冬将至,大地一片萧索,寒风料峭,士兵们都换上了棉衣,虽然有些臃肿,却显得更加高大威猛。

    汝南城,一批五千人的新兵正在加紧训练,牛金亲自在一旁监督,地面上还落着一层白霜,枯叶之上凌霜点点,牛金的额头上却已经汗珠滚滚南阳一战,司马懿败逃汝南,却发现豫州和兖州的兵力几乎被抽调一空,先是大将军曹宇征调兵力往河北与刘封交战,紧接着东吴偷袭徐州,曹爽又从中原调兵,洛阳之

    战,夏侯楙又调走了十万兵力。就算中原已经几十年不曾征战,钱粮充足,也经不起一年内三次调兵的重任,各郡县的赋税已经提高了三成,刚刚秋收的粮草只能用来应急,一时间百姓怨声载道,苦不

    堪言。这一次征兵的效果也大打折扣,整个汝南城才有三千新兵入伍,加上先前的预备守军,勉强凑齐五千人,其他各郡县更不如汝南,民怨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魏军屡战屡

    败,节节败退,这让百姓对蜀军充满了忌惮。

    以往魏军最为强盛,入伍当兵,还能升官发财,建功立业,甚至光耀门楣,但现在接连失利,再去当兵,不是白白送死么虽然数月以来各郡县都发来征兵不利,收粮遇阻的事情,但最近司马懿的心情却很不错,看到这些书文,都只是静静放在一旁,既不催促,也不做评价,若是在以往,肯

    定早已勃然大怒,抓几名县令斩首以示告诫。

    自从得到刘封遇刺,诸葛亮和关羽双双丧命的消息,司马懿的确很是开怀了一阵,仿佛压在头顶的乌云一散而去,整个人都清爽了许多。

    冬日暖阳,从窗外照进来,洒落在书案之上,温和而又懒散,司马懿拿着一本兵书正在观看,忽然一片枯叶从窗棂中飘落进来,掉在了他的手背上。

    司马懿微微一怔,拿起枯叶看了半晌,凛然笑道:“孔明啊孔明,不想你竟有如此逆天之术,但你救活了刘封又如何谅此小儿,能弥补得了你二人的损失么”

    手里搓动着枯叶杆,转了几下,叶杆便断裂,树叶掉落在脚下,司马懿扫了一眼,冷笑道:“一叶之枯,焉能使满树生芽”

    “父亲,好消息,好消息……”正在此时,却见司马昭急匆匆地从院子里跑进来,声音中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

    “何事如此焦急”司马懿不满地皱了皱眉头,不知道多少次提醒过他们,要喜怒不形于色,泰山崩于眼前而不变色,却总是如此失态。

    “父亲,方才长安细作来报,刘禅北巡之时,在武功遭遇山洪爆发,全军覆没了,”司马昭握着双拳,几乎是咬牙切齿地报信,又恨恨说道,“全军覆没!”

    “什么”司马懿双目微凛,狭长的眼睛猛然眯起来,如同嗅到血腥的野狼,凌厉而又警惕,还捏在手中的叶杆被攥得粉碎,沉声道,“消息可真”

    “千真万确,绝不会有假!”司马昭重重地点头,咽了口唾沫,大笑道,“长安细作亲自前来报信,听说刘封已经去了长安,早已不在洛阳了。”

    “嘿嘿嘿,”司马懿眯缝着眼睛,发出低沉的冷笑,一拍桌子,又大笑道,“哈哈哈,好,真是天助我也,天助我也!”

    司马昭满脸喜色,上前两步问道,沉声道:“父亲,刘封去长安,要不要再派人把他给……”“不必了!”司马懿摆摆手,瞥了一



第764章 德才兼备
    笔趣阁 ,最快更新三国之蜀汉中兴最新章节!

    刘封承认,杨仪是个有本事的人,但“蜀汉四相”中却没有他的名字,这就足以说明一些问题,而再根据历史上的表现,杨仪此人的确难以担当大任。

    杨仪同样也被诸葛亮看重,北伐之时带在身边,筹度粮草,参赞军机,甚至规划行军路线,都是不用太多思虑,片刻而成,可谓思虑缜密。

    但诸葛亮认为杨仪虽然才干敏达,但禀性过急,不能容物,生前已有密奏,暗中告诉刘禅,让蒋琬来接替自己。

    诸葛亮北伐病卒,杨仪诛杀魏延,领全师还朝,自以为可以接替诸葛亮秉政,刘禅虽嘉奖其功,却只是拜为中军师,任命蒋琬为尚书令,他却与尚书台无缘。

    杨仪自以为功勋至大,年宦先于蒋琬,才能亦过于蒋琬,如今位在其下,中军师并无实际统领,心中深深不忿,口发怨言,甚至说出当初不如投魏等大逆不道的话来。费祎以其言密奏后主,后主大怒,将欲斩之,蒋琬以其有功谏止,杨仪被废为庶民,徙汉嘉郡,至此还不肯罢休,又上书诽谤,言辞激切,官府不得不收押杨仪,最终大

    势已去,才恍然大悟,不胜羞惭而自杀。

    从这些表现和诸葛亮的评价来看,杨仪性情急躁狭隘,虽然有大才,甚至做事干练,但性格偏激、心胸狭隘,以至于牢骚满腹。正是因为这些,刘封知道杨仪身上有着恃才傲物的秉性,甚至有才无德,所以才将他调离朝廷,以他的能力,结交交州和越南各地,为将来统一中原做铺垫,这也是对杨

    仪的一种惜才保护。现在看来,杨仪和历史上一样,想要进入朝堂中枢之心不改,再加上蒋琬已经病危一年之久,就算论资排辈,似乎也该轮到他了,这一次借助顾谭之事向诸葛亮请示,其

    一便是提醒诸葛亮不要忘了远在南郡的他,另一方面正是借孙权打压陆逊等事来暗喻自己。诸葛亮其实与陆逊之间也有书信往来,甚至为了陆逊之事还请诸葛瑾帮忙劝说孙权,如今陆家、顾家都被孙权打压流放,远在南郡的杨仪便心有戚戚,他在武陵,远离中

    原,和流放颇有几分相近。

    这也正是杨仪性格狭隘的一种表现,他虽然是南郡太守,但权力却与荆州刺史不相上下,诸事都可以自行做主,甚至不用请示关羽,这些都是刘封和许诺过的。

    从好的方面来看,与交州的合作事宜,他都能自行决断,不失为一方大员,如果能将交州纳入大汉版图之中,功劳不比那些领兵征伐的武将小。

    但杨仪偏偏看到的,是他被安置在边疆蛮夷之地,调离朝廷中枢,不受重用,此次试探,恐怕心中已经颇有怨言了。

    不多时,有人送来饭食,却是鲍三娘亲自带来,怀中抱着关索的小儿子,胖嘟嘟煞是可爱,将近一岁,一双眼睛咕噜噜的,在刘封脸上转来转去,忽然露出了笑容。

    刘封不由想起小时候的刘伶来,将他抱在怀中,小家伙咯咯直笑,竟然不认生。
1...110111112113114...57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