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三国之蜀汉中兴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寒塘鸦影

    他的兵器前端有三股枪尖,能将对手的兵器夹住并绞掉,可见这人也是以力气取胜,要不然这一招是没什么用的,反而成了掣肘。

    卡的一声脆响,关索的长矛被架在三叉戟的两股尖端之间,发出刺耳的声音,关索的力量正好大于常人,对方的招式瞬间就被克制。

    关索又有张飞的指点,更懂得对力量的运用,虽然黄脸大汉化解了关索的这一招,却在力量上输于对方,僵持了几个呼吸的时间,就在众人的惊叫声中看到三叉戟也飞了出去。

    看到兵器撒手,旋转在空中发出呜呜的声音,人群一阵骚乱,紧接着爆发出两声爆喝,两道人影各自向前,却是赵云伸手抓住了即将砸入人群的三叉戟,张飞也冲进场中抓住了关索的长矛,矛尖几乎要刺到黄脸大汉的脖子上了。

    黄脸大汉从错愕中回过神来,上前抱拳道:“关小将军勇力过人,在下佩服!”

    又对张飞说道:“谢将军出手相助。”

    &n




第104章 华佗的魅力
    来到华青堂,这里已经热闹得很,有的是来看病的,也有来拜师的,甚至有的只为好奇,来一睹华佗风采,门口的那幅对联也被大家津津乐道。

    刘封正往里走,突然有人喊道:“哎呀,将军大驾光临,快请进!”

    闻言一看,正是那天第一个报名的年轻人,笑道:“不用客气,你叫什么名字”

    那人没有想到刘封会对他如此重视,连忙答道:“小人叫姓张名平!”

    “哦!”刘封点点头,问道:“天天都这么多人吗”

    张平道:“是的,有的是来寻医问药的,但大多数却是来拜师学艺的,也有一些前来看热闹的,毕竟师祖开馆授徒是前所未有的壮举。”

    华佗的三个徒弟来了之后,教导弟子的事情就交由他们三人,每个人各有所长,也正好分开教导,而华佗则专心著作他的《青囊书》,有时间便去指导一下。

    刘封边走边问:“华先生可在”

    张平答道:“师傅正在里面接待客人呢!”

    看刘封平易近人,又多说了两句:“今日来的客人好像还不一般,平常师祖都是让三位师傅接待,或者便由我们来接待,今日的那个客人却让是师祖很看重,亲自接待不说,已经谈了一个早上了,这不,正让我去买些酒食呢。”

    刘封一听便知道来了高人,三国中医术能让华佗重视的寥寥无几,但有建安三神医存在,不禁问道:“可知来的是何人”

    张平摇头讪笑道:“好像也是姓张,具体我也不太清楚!”

    “姓张”刘封心中一阵激动:“我去看看!”难道把张仲景也给吸引来了

    张平不明白刘封怎么一下子如此激动,他还有别的事,也不好跟着去看热闹,只好揣着闷葫芦出门去了。

    穿过厅堂来到右边的一间房屋,赵博过去敲门,开门的正是华佗,抬眼看见刘封,笑道:“将军今日怎么有空光临,快请进!”

    一边将刘封让进屋里一边说道:“老朽今日来了个贵客!”

    刘封一看来人三十上下年纪,风尘仆仆,一脸胡茬,面容憔悴,但目光却很明亮,穿着一身青色衣衫,这应该不会是张仲景,张仲景好像比华佗还要年纪大。

    正想着,却听华佗介绍道:“这位正是江南名医张仲景的后代张继。”

    原来是张仲景的儿子,刘封心中了然,抱拳道:“令尊之名,早就听闻,只恨缘吝一见。”

    张继起身还礼,华佗笑道:“贤侄,这位就是提出开馆授徒的刘将军了。”

    张继吃了一惊,再次抱拳行礼:“将军能为医者如此着想,开辟开馆传道之先河,天下医者无不感激。”

    刘封摆手笑道:“先生过誉了,华先生医术无双,若是四处奔波,未免太过浪费,传道授业才能让更多人受益,令尊在江东也享有“医圣”之名,不知如今可好”

    张继脸色一黯:“家父已于去年离世,嘱咐在下寻找华先生学习医术,在下也是辗转半年才打听到华先生的下落。”

    刘封点头说道:“入得一门似海深,张长沙如此胸怀,医术高明自有其道理。”

    突然想到张仲景的著作,又问:“闻令尊著有《伤寒杂病论》,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对治疗各种疑难杂症都有总结和药方,的确为时间



第105章 拜访马钧
    自从说服诸葛亮之后,他和诸葛果的事情也算浮上水面,同时和关凤的婚事,也是不能改变的,首先刘备的金口玉言不能改不说,关羽也确实有把关凤许配给刘封的意思。

    不管刘封的身份如何,他都是关家的恩人,关羽恩怨分明,眼下似乎除了把女儿嫁给刘封之外,一时还没有更好的方法来回报他。

    最终商议的结果就是,刘封在同一天同时迎娶诸葛果和关凤,两人都是正妻,没有偏颇,和当年的娥皇女英一般,分侍左右,部分贵贱高低,这也是唯一妥帖的方法了。

    对于这个决定,当事人刘封自然是心中乐开了花,一心追求诸葛果,却搭上了一个将门虎女,哪有拒绝道理,诸葛果和关凤都没有排斥,他自然就“遵从”王命了。

    虽然如此,但这次诸葛亮主动邀请刘封去他家中,还是让刘封有些猜不透,来到诸葛府中,却也是普通的家宴,和平时没有什么两样,诸葛亮也和没事人一样默默地吃饭完,就去了书房,搞得刘封更是莫名其妙。

    黄月英一直观察着刘封的神色,看他患得患失的神情,抿嘴笑道:“你呀,就别胡思乱想了,孔明这是故弄玄虚呢。”

    “叔父政务繁忙,怎会和我玩笑”刘封更是诧异,以诸葛亮的性格,怎么会无故来捉弄他的

    黄月英失笑道:“他不过是想看看你彷徨无措的样子而已,行了,随我来。”

    黄月英起身,从后堂拿出来连弩,带着刘封也前往书房,刘封跟在身后无奈苦笑,万万想不到,诸葛亮也会有这么顽皮的时候,这算不算接纳自己的一个信号

    书房中,诸葛亮还在处理着一些公文,书案上摆满了竹简和绢布,年后马上就是春耕,整个益州的农耕都在重新部署,而且诸葛亮显然不是会生搬硬套的人,他正在对屯田制做新的改革。

    诸葛亮看着黄月英带来的连弩,还是觉得不满意,叹道:“体积还是太大,过于笨重,而且装置繁琐,看来只好用来安置在城墙上和关塞上了,装在城墙上御敌,还是能起到奇功。”黄黄月英也有些不甘心:“那就先这么用吧,等我我再研究一下,看能不能做些改进。”

    诸葛亮笑道:“我找子益前来,就是想解决这个问题,马钧已经被留在城中,该说动他来帮你做事了。”

    黄月英闻言欣喜道:“那太好了,如果马公衡肯帮忙,我想会事半功倍的。”

    诸葛亮笑着点点头,让刘封拿着连弩,随他到成都府的别院中去找马钧,马钧自从被刘封用计俘虏之后,便一直软禁在城中,除了限制自由,其他的一切都是待如上宾。

    庄园外有士兵在看守,刘封让赵博上前,打开了房门,走在前面,问道:“马先生在吗”

    半晌之后,西面的房间门打开,一个面貌淸颧的中年人走出来,留着一撮山羊胡须,看了刘封一眼,淡淡说道:“终于有人来见我了”

    刘封抱拳笑道:“前番对先生多有得罪,在下前来陪个不是。”

    马均没再说话,自行转身进入房间去了,刘封和诸葛亮跟着进去,赵博掩上门,在院中守候。

    马均看了诸葛亮一眼,发现这个人气度不凡,猜测道:“这位莫非是卧龙先生”

    诸葛亮笑问道:“先生从何而知”

    马均答道:“传闻诸葛孔明羽扇纶巾,飘逸绝伦,今日一看,果然名不虚传。”

    诸葛亮抱拳答道:“先生过奖了,亮不过乡野之民,安敢当此美誉”

    马均又看向刘封:“这位将军是”

    “在下刘封。”刘封抱拳答礼。

    马均脸上露出吃惊之色:“原来是刘将军,久闻大名。”

    刘封笑了笑,打量着房间问道:“先生这几日可住得习惯”

    &



第106章 收获满满
    说服马钧,对诸葛亮这样的人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而且马钧开口便是忠心报国,在道义上便落了下乘,在大义面前,诸葛亮连王朗都能骂死,何况一个马均

    当刘封让赵博当着马钧的面在院子里使用了一下连弩之后,马钧已经彻底动心了,这么新奇的东西,对他来说太有诱惑力了,对于喜欢发明创造的人来说,用机括发射箭矢的连弩压倒了马俊心中本以倾斜的天平。

    马钧归顺之后,刘封其实比诸葛亮还要高兴,这家伙要是在后世可是人人都景仰的科学家啊,不是有伟人说过,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

    诸葛亮直接排马钧去了工坊,刘封亲自陪同,马钧见两人对自己如此重视,顿时有种遇到伯乐的感觉,心中的隔阂也消失了许多。

    而文武大会经过三天的筛选比赛,终于也告一段落,总共有五百多人参加,比预料中的还要好,前五十名的人员都可以直接安排到军中训练。

    最后的排名赛中,武将个个实力不俗,出人意料的却是平常不怎么表现的赵统位列第一,关平第二,关索第三,其实令狐宇和秦羽二人与关索不相上下,只是在力量上略逊一筹。

    其他人员依次为:邓艾、关兴、李强,梓潼选拔的一名军中校尉葛政科,此人用一杆长枪,也是武艺非凡。

    最后还有一位韩斌,长沙人士,一口泼风刀也很有章法,虽然名列最后,但做为评选出来的十大武将,能力自然不凡。

    文才却大多是些内政人才,名单上比较特殊的都做了标记,刘封看了一遍,标注出来的有魏郡人氏张伟,字伯良,自称是张良之后,因曹丕废汉自立,便想投奔刘备,正好碰到了文武大会,干脆借此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另外一人名叫冯健字隐轩,是文王毕公高后裔,蒋琬特别标注这人是个内政高手,对于律法颇有见地,这些人都要在以后的表现中才能看出他们的本事,暂时无法定论。

    而在军事方面的就更少了,毕竟这可是要靠天赋的,就算马谡这样水平的也没有,不过取得最好成绩的却不是颜琰,而是一个叫徐陵的人。

    此人来自琅琊,不仅在内政和辩论方面不错,更是在阵法的军事推演上无人能及,两三个来回便被他杀得片甲不留,在综合能力他比颜琰高了一些!

    最后一位特殊的人才是个工匠,名叫李逸,字太玄,江州人氏,祖辈是鲁班弟子,这样的人才现在正是最需要的时候,正好让他跟着马钧。

    听完费炜和马良的报告,刘备笑道:“如此一来,我军中人才又充实了不少,依孤看,可先由军师安排到成都各处培养,待来年开春,查明各自身份之后,再做打算。”

    费祎领命而去,他还有许多善后工作还要去做,而且这次宣传时间太过仓促,有些人可能还在赶来的路上,刘封建议在文武大会的广场设置招贤馆,长期招纳慕名而来的人员,量才录用。

    刘备道:“的确是人才难求啊,这些武将大多也只是勇力过人,充其量也只是一前锋而,却不知是否有大将之才!”

    马良答道:“只要加以训练和培养,假以时日,便可量才而用!”

    诸葛亮点头道:“不错,不如就分配到各个军中先行锻炼,等战时再行调动!”

    刘备点点头也无异议,又说道:“这颜琰和徐陵两人如何”

    诸葛亮答道:“颜琰之才,擅于内政,明年正要进行农事改革,我观此人颇有才干,可让蒋琬先带着锻炼吧。”

    刘备点头道:“日次也好,那徐陵呢”

    诸葛亮看了马良一眼:“此人属后来居上者,我还未



第107章 骑兵计划
    刘备闻言顿时醒悟,笑着责怨诸葛亮:“原来军师与元直一直有联系,却不曾让孤知道。”

    诸葛亮忙说道:“主公恕罪,元直的消息我也是从他处得来,却一直未有联系,这还是元直第一次托人送信,为了给主公一个惊喜,所以一直未曾禀告。”

    “你们呐——”刘备无奈又笑了起来,擦着眼泪,对众人说道:“这是孤今天得到的最好的消息了!”

    又对徐陵说道:“既然元直推荐你来,那以后便跟着军师一起历练吧。”

    徐陵大喜,再次拜谢,他本是个孤儿,十岁就被徐庶收留,抚养长大,看他聪明伶俐,这些年悉心培养,并取名徐陵,就是为了弥补当年离开刘备的遗憾,他自然要全力以赴,不能给师傅丢脸。

    文武大比已经结束,转眼间就到了年关,这一天刘封去王府给吴氏和孙尚香问罢安,正准备劝说刘禅好好学文,听到马超和张苞回到成都,挂念着战马的事情,只好又暂时搁置。

    刘禅这个家伙依然是不学无术,刘备给他找了许靖这样的人物做老师,偏偏不听教导,整天和黄皓混在一起玩乐,刘备忙于政务,已经没有人能管住他了。

    对于这个黄皓,刘封也颇为头疼,人家现在没有犯什么大错,而且他和刘禅的关系特殊,如果强行动手,就有夺嫡的嫌隙,反而暂时不敢把黄皓怎么样了。

    心中愁闷着,不知道刘备死后,这个刘阿斗继承皇位,会不会真被正黄皓乱政,如果发现一点这样的端倪,刘封绝不会手软,打好基业,怎能葬送在小人手里

    “二十万匹战马”才到议事厅外面,就听到张苞的惊呼声,“那可以训练几支精锐的骑兵了,大哥,能不能把我也调到汉中”

    诸葛亮笑道:“三将军休急,有子龙和孟起在汉中训练,已经绰绰有余了,何况成都还有原来的十五万骑兵也需要训练,不都是三将军负责吗”

    张苞闻言愣了一下,嘿嘿笑道:“一听有这么多战马,我老张也心痒难耐,以后汉中的骑兵定然会更多,到时候我可一定要去。”

    刘封走进去,见礼之后问道:“父王已经决定调动子龙和孟起两位叔叔去汉中镇守吗”

    诸葛亮点头笑道:“不错,益州之地多山岭,步兵更适应作战,现有的十余万骑兵足够了,以后和羌人长期合作,在汉中交易更为方便,由他二人前去,正好就地训练,一举两得。”

    马超哈哈大笑道:“还是军师想得周到,三将军,我那些西凉铁骑精锐都留给你用,也够意思了吧”

    张飞还是羡慕马超能够重新训练那么多骑兵,心中高兴,嘴上却埋怨道:“你两个也太不够意思了,十三匹大宛马才送来五匹,分都不够分的。”

    刘封听到有大宛马送来,灵机一动对刘备说道:“父王,不如把这几匹战马作为此次比武大会胜出者的奖励吧。”

1...2223242526...57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