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唐朝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肥皂快乐水
:
(iishu)是,,,,!
第九百六十八章 来自哈米德的邀请
【】(iishu),
:
当年李佑亲自授课的那班学生,跟唐逊一样,现在也都成长为了唐朝顶尖的造船工程师,具体负责建造蒸汽机的丁力,就是当年那班里的学生,此刻,他手举着火把对唐逊说道:“唐大使,你来点火吧。”
唐逊接过了火把,递到了狄知逊面前,说道:“狄大人,您来吧。”
狄知逊推辞道:“这可都是你们的功劳,我对此一窍不通,可不敢居功,这把火还是你来点吧。”
唐逊也就不再推辞了,他将火把投进了锅炉的炉膛里。
炉膛里已经放进去了很多干柴,还在上面浇上了猛火油。只听“轰”的一声,炉膛里猛地燃烧了起来。接着,一名粗壮的工匠不停地向里面加煤。
很快,蒸汽机就发出了轰鸣声,接着就微微地颤动了起来,早在另一端观察的工匠们,喊道:“转了,转了。“
唐逊和狄知逊等人也都围过去观看,众人就看到蒸汽机的另一端的一根圆柱带着一个圆盘飞快地转动起来。
唐逊握紧拳头在空中挥舞了一下,激动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
现在已经是七月下旬了,多年来李佑一直不停地在征战的路上,他有些厌倦了,不久前,哈米德给李佑发来了一封电报,希望他去波斯做客,李佑正想出去散散心,于是,就给已经登基称帝的李承乾发去了电报,李承乾很希望李佑能够回到长安,经过李佑的再三请求,李承乾同意了李佑前往波斯。
裴迪兰等人也要返回到大食国了,他不愿意走陆路,数千里长途跋涉实在是件辛苦的事情,因此,裴迪兰决定跟着李佑一起走海路,从波斯湾返回大马士革。
李佑计划首先前往扬州,指导唐逊建造铁甲舰,在扬州停留一段时间,等到了秋季再南下。
跟随李佑一起离开东瀛列岛的,还有刘仁轨率领的一支唐军舰队,他们护送着两万名倭奴国人、两万名高句丽人和一万名百济人
往金兰湾。
这五万人马由程处亮负责统率,他们将加入李恪统率的南征军。
李恪这些年来在南疆,李佑为他提供了大量的帮助,这次又为他送来了五万名军队,这是对他极大的信任。李恪决定在李佑南下的时候,他会亲自到金兰湾与李佑会面,他要宴请李佑,顺便商讨一下西征天竺的计划。
物部久美子这次没有跟来,因为李佑在海上长途旅行,他不愿意让物部九美子母子长途颠簸,跟着受罪。留在长安的萧婉玉等人很久没有见到李佑了,她们吵嚷着要跟着李佑出海,也被李佑劝阻了,他只想一个人出去散散心。
李佑这次出海点名要让陆童随行。接到兵部的通知以后,陆童十分兴奋,立刻带着数十名参加过远洋舰队的老兵们前往扬州。
李端也接到了李佑的命令,他带着数十名工匠,在对飞虎军的保护下,携带着秘密武器朝着扬州进发。
李世民也接到了李佑的邀请,他说自己岁数大了,受不了海上的颠簸,没有答应。这件事情令李佑深感遗憾,他很想跟李世民能够单独相处,尽一个儿子对父亲的孝心。
感到遗憾的还有张宝贵和阴广浩,他们现在责任重大,轻易不能离开长安,只好给李佑发电报,让他回来的时候,给他们带回来一些国外的珍奇宝物和美女。
扬州都督府。
明天李佑就要到扬州了,狄知逊十分发愁,李佑是个吃货,狄知逊实在是不知道该拿出什么美食来招待李佑。
扬州府的厨子们准备了一份菜单,上面有数十道美味佳肴,狄知逊望着菜单直发愁,这些菜品虽然精美,可是李佑在扬州待过不少的时间,这些菜他都吃过,这些东西对他来说已经没有什么新鲜感了,狄知逊问道:“还有没有什么特殊一些的菜肴呢?”
第二天下午,李佑等人来到了扬州。狄知逊在都督府设宴招待了李佑一行,狄知逊望着桌子上几十道精美的菜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殿下,这些菜虽然是扬州的名菜,可是,您都吃过,没有什么新鲜的了,臣这次特地为您准备了一道润州特色菜。”
狄知逊对厨子们说道:“端上来吧。”厨子就端上一盘鹅肉,放在李佑面前。
狄知逊亲自为李佑等人介绍这道菜,他对这道菜并不熟悉,特地让人写了一篇介绍词,他念道:“这道菜叫做茅山老鹅。茅山老鹅,仙山圣水之造化,洞天福地之灵孕。制醇浓之老卤,没**而濡浸;经旬日而沥干,串敞轩之向阳。吸日月之华,采山川之精;做鲜美之肴,成珍馔之味。皮薄肉嫩,望之垂涎;浅尝狂啖,益气滋阴;佐酒下饭,暖胃生津。”
狄知逊有些学究气,念这些绕嘴的词时摇头晃脑的,千羽看到他的样子,忍不住咯咯笑了起来,狄知逊不好意思地说道:“让郡主见笑了。”
狄知逊为什么称呼千羽为郡主呢?原来千羽是代表倭奴国与大食国和亲的,现在倭奴国没有了,千羽原来的公主身份自然也就取消了,为了给千羽一个合适的身份,李佑干脆把她认做了义妹,请李承乾城给她册封了一个郡主的身份。
李佑举起筷子伸向了那盘鹅肉,狄知逊、扬州都督府的官员们和厨子们,都紧张地望着李佑,不知王爷会如何评价。
李佑品尝了几口,点点头说道:“不错,味道很好。”
王爷的赞赏令狄知逊等人如释重负,一齐咧嘴笑了起来。
高志明一直都是随军出征的,每到一地,负责照顾王爷的饮食,每到一地,只要是王爷称赞过的美食,他都会记录下来,并且亲自学会制作方法。此刻他看到餐桌上也没有什么其他新鲜的了,就朝着后厨走去,去学习这道菜的制作方法。
唐逊很想把铁甲船和蒸汽机的进展情况向王爷汇报,昨天在宴会的时候,他就想提起这件事情,可是当时的场合不适合谈工作。于是,他强自忍住了,今天一大早,他就来到了王爷下榻的院子,要求见王爷。
:
(iishu)是,,,,!
第九百六十九章 无敌巨舰
【】(iishu),
:
唐逊请侍卫们通报了以后,就等着王爷召见,不久以后,白虎出来了,他对唐逊说道:“唐大人,你的事情很紧急吗?如果不是的话,我建议你过几天再来。王爷这些年太累了,我希望他能考好休息几天。
王爷这次来扬州,要待到秋天,你有的是时间向王爷汇报,你来过的事情,我会向王爷禀报的,王爷何时召见你,我会提前通知你的。”
唐逊的事情就是汇报扬州造船厂的发展情况,以及铁甲舰和蒸汽机的事情,也并不是太着急。他知道李佑刚刚打下了倭奴国,休息一段时间也是应该的。
他听白虎这样说,赶忙说道:“哎呀,我不知道是这样,没关系的,我的事情不着急,那就让王爷好好休息吧。”
白虎作为李佑的贴身亲随,以前从未自作主张,劝阻求见李佑的人的,他都会事先征求李佑的意见,根据李佑的吩咐行事。
今天是李佑到达扬州的第一天,长期在海上颠簸令他有些疲惫,今天早上少见地没有起来晨练。白虎体谅李佑的辛劳,第一次擅自作出了劝阻来访者的事情。
以往也会遇到以有人求见,而李佑不方便的时候,白虎都会让来访者等候,不会让他们回头再来,然后去向李佑通报。
李佑历来对身边的人要求极严,不允许他们擅作主张。宦官专权就是利用他们是皇帝身边的近侍,阻塞皇帝视听造成的。
上午九点,李佑起来了,白虎说道:“王爷,小的擅作主张,请王爷责罚。”接着,他就把唐逊求见,他是如何劝说唐逊的事情向李佑作了汇报。
李佑心中微微有些不快,不过他清楚白虎是一片好心,于是也没有责备他,只是说道:“下不为例。你派人去通知唐逊,三天后前来见我。”
白虎看到王爷说三天以后才接见唐逊,知道他是领了自己的情了,高兴的说道:“是,王爷,小的这就去通知唐大人。”
李佑起来了,高志明早已经守候了很久了,急忙为他端上来早餐。李佑刚刚吃了几口,裴迪兰过来了,他说道:“老李,金陵是个好地方,下午出去转转吧。”
李佑痛痛快快的游玩了几天,也就没有什么兴致了,于是派人先去唐逊那里要来了相关的材料,让唐逊就不要来都督府来汇报了,明天直接去扬州造船厂见面,
这天上午,李佑等人来到了扬州造船厂,远远地就看见大片的厂房,绵延数里,规模巨大。
唐逊等人在造船厂的门口迎接了李佑等人,陪着他们参观了厂区,观看了蒸汽机的测试,随后来到了长江边上的船坞码头。
扬州造船厂一共有18个船坞,可以同时开工建造18艘战舰,其中包括5艘大型战舰。众人看到船坞里面有很多战舰和运输船正在建造,其中的一艘战舰格外引人注目。
这艘战舰就是李佑亲手设计的铁甲舰,这艘战舰长达126米,中间宽46米,排水量可达7430吨,定员2320人,绝对是这个时代的天下第一巨舰。
这艘战舰的外形基本上与一级风帆战列舰相似,有13跟桅杆,所不同的船头变得更尖,船头和船舷包上了一层铁皮,增加了撞击能力和船舷的强度,以及防火能力。
在内部也使用了大量的铁皮,包着厚厚的木料,建造了32个水密舱,大大的提高了舰身的生存能力。
舰上降低了甲板的高度,没有安装拍杆、抛石机和床弩等武器,三层甲板中间留出了一排排的方形的孔洞,外面还罩着一扇木门。
这艘船的动力系统,除了上面的风帆以外,里面还留出了蒸汽机的位置,实际上是一艘机帆船。这艘战舰的主要动力还是依靠风帆来提供,蒸汽机作为辅助动力系统。
虽然蒸汽机的功率不足,但是在没有风或者风力太小的时候,却能够显示出它巨大的作用。
对于唐朝强大的造船能力,裴迪兰羡慕不已,大食帝国虽然征服了一些沿海国家,拥有了一定的造船能力,但是跟唐朝比起来差距很大,海军的实力也不可同日而语。
裴迪兰指着甲板上的方形孔洞问道:“老李,那些窗口是干什么用的?”
李佑笑道:“这个过一段时间再说,不是我故弄玄虚,而是说了你现在也不明白。”
这还真不是李佑故弄玄虚,那些方形的孔洞,是火炮的设击口,裴迪兰不知道火药是什么东西,火炮他就更不明白了。
这艘铁甲舰的建造不仅仅依靠造船厂本身,还集中了大唐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是大唐科技的一次集中体现,通过这艘军舰的建造,极大地提升了唐朝的科技水平。
这艘战舰也代表了这个时代可最高科技水平,绝对是无敌的存在。
李佑很期待这艘巨舰的建成,乘坐它去遨游世界。
接下来的日子平淡无奇,李佑大部分的时间都泡在造船厂,指导工匠们解决技术上的难题。
长安城,东宫。
根据李佑的建议,李承乾做了一件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创举,他没有搬进宫城,仍然让给李世民和他的嫔妃们居住,就连年号也仍然延续贞观的年号,此举为李承乾赢得了至孝的美名,对于稳定实际上的改朝换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长孙无忌是左仆射,是文官第一人,在国内和平的大环境下,实际上的地位高于军方将领,是实际上的百官之首,当然是志得意满,作为拥立新皇的功臣,在李承乾登基之后,他首先考虑的是稳定李承乾的地位,他仔细分析了之后,觉得还是存在这不少的隐患。
张玄素在李承乾登基之后,水涨船高,不仅加封了太师,还成为了尚书房行走,与长孙无忌、魏征、侯君集并称四大宰相。
这天,长孙无忌来到了东宫,对张玄素说道;“张大人,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心里总是有些不踏实。”
:
(iishu)是,,,,!
第九百七十章 不太正常
【】(iishu),
:
张玄素问道:“长孙相公,您有什么疑惑?”
长孙无忌说道:“新皇登基了,可是地位却不稳固,现在还有三个大问题没有解决,我总觉得是巨大的隐患。”
张玄素猜到了他要说什么,他一直也在考虑这些问题,他试探着问道:“您是说那三位?”
长孙无忌点点头说道:“陛下现在的处境,你不觉得尴尬吗?”
此刻,两人是在一间密室里谈话,张玄素明知道周围没有其他人,他仍然下意识地有些紧张的四处望望。
他说道:“长孙相公,请慎言。”
长孙无忌说道:“这里就你我二人,没有什么可顾忌的。”
张玄素点了点头,说道:“您请讲。”
长孙无忌说道:“第一个问题是太上皇,他虽然退位了,可是他的影响力仍然不可小觑。陛下新皇登基,竟然不能启用新的年号,名不正言不顺啊!”
张玄素作为李承乾的老师,跟着他受了很多年的委屈,好不容易熬到了李承乾登基称帝,仍然沿用贞观年号。这样改朝不换代的做法,令他感到十分憋屈。
他问道:“长孙相公言之有理,您有何想法?”
长孙无忌说道:“让太上皇继续居住在宫城,显示了陛下的孝心,此乃十分明智之举。等到晋王殿下修建好了新的宫殿,太上皇就可以搬过去了,这件事情也就解决了。
可是,继续沿用太上皇的贞观年号,似乎就有些不太妥当了,显得陛下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张玄素对此深有同感,他说道:“是啊,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长孙无忌说道:“我的意见是,咱们一起向陛下进谏,动员大臣们一起上书。我再去找皇太后,请她劝说太上皇,由太上皇主动提出更改年号的事情。”
张玄素说道:“相公好主意,我赞成。”
按说这件事情,李承乾究竟是如何考虑的,长孙无忌、张玄素等人应该是知道的。在李承乾登基的时候,当时他们就提出过相同的意见,但是李承乾乾纲独断,直接就做出了决定。不更改年号的事情是李佑提出的建议,李承乾却没有告诉长孙无忌的人。这是为什么呢?
李承乾才智平平,在这一点比不上英明睿智的李世民。因此,在遇到重大事情的时候,他需要较长时间的思考,反复的推演,才能做出相对正确的决定,李承乾深知自己的缺点,他必须扬长避短,无论遇到什么事情,不轻易地发表示态度,给自己留出足够的时间三思而行。
所谓天威难测,就是要让臣子们猜不透。皇帝在想什么?这不仅仅为李承乾留出了足够的思考时间,还让大臣们觉得他很神秘,甚至感觉到李承乾比起快人快语的李世民更加难以对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