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唐朝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肥皂快乐水
“什么8万贯我们只是说要捐款,可没有说要捐出这么多啊!再说,我们就是把家全卖了也拿不出来啊!”两位御史叫起了撞天屈。
李佑问道:“那你们还捐不捐了”
“臣等无能为力。”两位御史都退了回去,大殿上只剩下了魏征一个人。
“那还是大家均摊吧。同意的请站出来。”李佑说道。
大殿上没人应声。
这时,京兆尹楚恒站了出来,他说道:“陛下,臣有办法。”他是受李承乾之托行事的。
大家一看,有人出头,顿时松了口气。
李世民说道:“楚恒,你说说看。”
“陛下,太子殿下听说了国子监学子们的情况,十分担忧,在臣的陪同下,视察了国子监和其他学校的情况。让臣来想办法。
臣发动属下出主意,意外得知长安城里有几位商人,他们愿意为陛下分忧,情愿捐出30万贯,修缮长安城所有的官学校舍。”
大殿上顿时议论纷纷。
“啊,这些商人真是有钱啊。一定是奸商,不然,哪儿来的这么多钱”有人说道。
“是啊,真有钱,这些家伙为富不仁,让他们出点血是应该的。”有人说道。
“嗡嗡嗡,嗡嗡嗡”。
不等他们嗡嗡完,李世民高兴地说道:“好啊,这样的商人值得表彰啊,朕准许他们为国效力,为朝廷分忧的义举。”
李承乾马上站出来说道:“父皇英明,儿臣赞成。”
一群大臣们纷纷说道:“臣附议。”
那些不愿意出钱的大臣们也纷纷说道:“臣附议。”
李恪和李泰事先得到了曾文本和萧乾的通知,让他们出来支持,于是他们不甘示弱,紧跟着李承乾表明了态度。
李承乾、李恪和李泰三人之间互相争斗,只是为了太子之位,只要是不涉及这个方面的事情,对于朝廷有利的事情,他们也是支持的。无论谁当了皇帝,也希望朝廷的事情好办啊。
三位皇子的手下各自有一大批支持者,跟在后面一起附议。
李世民大喜,说道:“很好,朕决定,接受这些商人的捐赠,由礼部对他们进行表彰。”
大臣们中间有些人感到有问题,这明摆着就是在唱戏。他们虽然一时不清楚李世民要干什么,本能地就想反对。可是在目前的情况下,他们是无法反对的。
长孙无忌出来说道:“臣赞成商人们的义举,为了鼓励商人们继续为朝廷效力,臣建议,要树立这些商人为榜样,将朝廷对他们的奖励公告天下。”
房玄龄说道:“臣附议。”
曾文本说道:“臣附议。”
军方将领们一齐附议。
在李承乾
第一百三十五章 伟大的胜利
早朝,太极殿。
就在早朝开始之前,当有一段时间没有上朝的萧乾出现的时候,大家就觉得有些不寻常了。
早朝首先讨论了各部一些日常事务,就准备散朝了,长孙无忌出来说道:
“陛下,臣等讨论了对爱国商人的奖励条款,主要有以下两点,其一,由朝廷颁发助学义商的称号,由当地官府颁发匾额,准许其悬挂在大门之上。
其二,准许其推荐一名子侄,进入官学学习,参与科举考试,根据其成绩,符合选官条件的,委任为朝廷下级官员。”
别小看这么小小的奖励,却是为商人参政开了一扇天窗。有了这个开始,这扇天窗就再也难以关闭了,随着社会的经济条件的改善,这个窗口会越开越大的。
长孙无忌说完后,李世民问道:“众位爱卿以为如何”
李泰马上出来说道:“长孙大人的意见,儿臣赞成,商人有此爱国之举,朝廷对其进行褒奖,乃是鼓励商人继续保持爱国之心的基本举措。于国于民十分有利。”
李恪看到李泰抢先了,他也不甘落后,马上出来说道:“父皇,儿臣也赞成长孙大人的意见,商人也是我大唐的子民,长孙大人提出的奖励意见,儿臣以为十分恰当。”
李承乾没有抢过他们,只好等他们说完了,出来说道:“父皇,儿臣赞同,儿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大殿上一片赞成的声音。
文官中门阀氏族体系的官员们,觉得哪里不对劲儿,可是,还是没有弄清楚李世民的真正用意。个别心思缜密的官员,已经猜到了个大概,可是他们现在也无法确认,相互之间也无法商量。
“等一下。”魏征还是有话要说。他问道:“臣还有几个疑问。”
李世民不满地问道:“你还有什么问题”
魏征说道:“陛下,这些商人们是否是真的是自愿的,臣还有点怀疑,是不是有人胁迫他们这样做的。”
“是啊,臣也有疑问。”
“臣也是,那些商人为富不仁,怎么就突然觉悟起来了呢”
那些文官们终于开始说话了。
魏征说道:“臣请传那些商人上殿对质。”
“臣附议。”文官们说道。
李世民问道:“楚恒,那些商人们在吗”
楚恒说道:“陛下,他们已经在殿外候着了。”
“宣。”李世民说道。
不久,粮商贾进贤等人进来了。
等到他们行礼完毕,李世民问道:“你们捐助朝廷的官学,是自愿的吗”
“陛下,请让臣来询问吧。”魏征说道。
李世民“哼”了一声,很不高兴地说道:“行,你问吧。”
魏征对贾进贤等人和颜悦色地说道:“你们不要怕,在这里大胆地说出真相,没有人敢胁迫你们。”
贾进贤说道:“是,大人,草民一定实话实说。”
他朝着李世民再次行了个插手礼,说道:“陛下,草民是个商人,经历过战乱,吃尽了苦头。草民的家人11口,都死于梁师都叛军之手。”
说到这里,他一阵悲伤。
停顿了一下,他接着说道:“现在,朝廷内除叛乱,外御边患,给了草民等人和平安定的环境,草民等人才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草民等人感谢朝廷,早就有为朝廷效力的心愿。只是苦于一直没有机会。
这次,草民等人听说了国子监等官学急需修缮校舍,却缺乏资金,因此,特地捐出一些钱来,还请朝廷笑纳。草民等人都是自愿的,没有任何人胁迫。”
“是啊,草民等人都是自愿的。”商人们一起说道。
魏征点点头说道:“陛下,臣没有疑问了。”
这时,有人说道:“等一下。”众人一看,是礼部侍中王源。他是太原王氏子弟,是门阀氏族子弟代表之一。
他说道:“陛下,臣的家族中也有经商之人,他们平时都惧怕官府,臣还是怀疑这些人受到了某种胁迫,不敢说出实情。”
贾进贤等人一齐跪下发誓。
可是,文官队伍中,仍然有人持怀疑态度。
这下,这件事还真是难以说清楚了。
就在这时,萧乾站出来了。
李世民心里一阵紧张,如果萧乾说些反对的意见,局面会变得混乱起来。
萧乾清了清嗓子,说道:“陛下,各位大人,这件事,臣亲自做了调查。咳咳。”
 
第一百三十六章 突发状况
这次,从李世民开始,大家一起演了一出戏:
第一天,三场戏。
第一场、李佑出场,打消了官员们捐资助学的念头。
第二场、楚恒出场,提出了商人们捐资助学的事情。
第三场、长孙无忌出场,提议给商人进行奖励。
第二天三场戏。
第四场、长孙无忌出场,提出了朝廷对商人奖励的实施,他先说授予商人们荣誉称号的事情,将允许商人子弟参加科举考试的事情一带而过。
第五场、魏征出场,提出了商人是否受到胁迫,将人们注意力集中到了这个问题上。
第六场、萧乾出场,针对魏征提出个问题,做了最后的结论。
三位皇子、房玄龄、曾文本、高静明等人也在下面做了大量工作,在中间一直扮演群众演员,随时进行呼应。
这场戏十分成功,一直将门阀氏族体系的官员们蒙在鼓里。稀里糊涂地通过了对商人的奖励措施。这就为朝廷实施这一伟大计划奠定了基础。
大家都很兴奋。魏征也很得意,他笑道:“臣的反派角色演得不错吧。”
当时,李世民最担心的是那些人反对允许商人子弟参加科举这件事,这件事涉及到了社会观念问题,讨论起来,那就是个极大的麻烦。
魏征抢着出头,成功地将大家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商人们是否受到胁迫方面去了。
大家一致称赞。
李世民说道:“不错,魏征在关键时刻,引导了那些人的注意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萧乾撇撇嘴,不屑地心道:“关键时刻,没有我的配合,你们哪就那么容易过关呢。”不过,他心里也很高兴。
李世民早就主意着萧乾的神态变化,赶忙说道:“当然了,萧爱卿在关键时刻,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萧乾心里平衡了不少。
这次的胜利,还带来了一个额外的收获,那就是大唐高层更加团结了。李承乾、李恪和李泰第一次合作得如此融洽。
激动过去,萧乾开始泼冷水了,他说道:“别高兴得太早了,事情恐怕不会那么顺利的。”
房玄龄说道:“萧大人言之有理,朝廷的决策颁布后,恐怕还会有阻力的。”
李世民点点头说道:“是啊,大家还是要打起精神,准备应对某些人的反对。
不过,出了什么问题也不怕,朝廷为国为民的正义之举,任何人也休想阻挡得了!”
说到这里,他大手一挥,眼中充满了坚定的光芒。
众人都用崇敬的目光望着李世民,心中充满了信心。
不久以后,朝廷颁布了对商人捐助官学的奖励实施条件,并将公告下达到了全国各个州县。
公告颁布以后,极大地调动了商人们的积极性,他们踊跃报名,各地都出现了争抢这个名额的现象。
普通平民子弟都很高兴,这个措施给他们提供了接受教育,走上仕途的机会。
公告下达的第一天,很平静,第二天也没事。
就在大家觉得风平浪静的时候,意外还是发生了。
第三天上午,研究院。
李佑正在和黄素新和李端等人研究矿业学校办学的事情,他们商议,接着这次朝廷大力办学的东风,研究院招收一批商人子弟,进入矿业学校读书,解决办学资金的问题。
朝廷为了避免官府随意采用这种方式,胁迫商人出资的事情发生,规定了这类事情,必须上报尚书省,报请李世民批准。
此时,他们正在撰写报告,准备上报尚书省。
黄素新一边写报告,一边说道:“殿下,现在提出这个问题,恐怕不是时候,咱们这个报告写了恐怕也没有用。”
李佑说道:“先写了再说,我也不会直接送到尚书省,我准备先去户部找高大人,商议后再说。
今后,咱们做事一定要公私分明,别闹了半天,替朝廷做事,还得自己出钱。”
吐谷浑的事情,李佑身上的债务包袱,可是不轻啊。
突然,外面传来了跑动声,很快,白虎气喘吁吁地进来了。
“王,王爷,出大事了。”白虎说道。
&n
第一百三十七章 明星效应
今日家中有事,第二更下午两点更新。
听了李世民的问话,众人面面相觑。
学生运动最早有记载的,是西汉末年汉哀帝当政时,因为他要处置忠臣鲍宣。引起了一千多个太学生请愿,要求开释鲍宣。汉哀帝被迫接受了太学生的请愿,免去了鲍宣的死罪。
这次的学生运动是成功的,汉哀帝的声誉受到了很大影响。
李世民可不愿意落到汉哀帝那样的结果。
解决此事,无非两种途径。
其一,劝服学子们,让他们自行离开。
这些学子们一个个都是做学问的,背后还有那些文官们的指点,可不是那么好劝服的。
想想要和上千学子们辩论,谁有把握能够说服他们
就连房玄龄、长孙无忌包括魏征这样的顶级智者,一个个都很头疼。
第二个办法,就是强行驱散。
参与请愿的学子们,都是热血青年,极易冲动,强制措施很可能会引起暴力冲突,酿成流血事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