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最佳娱乐时代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白色十三号

    格雷恩里克摇头:应该不是,罗南安德森前段时间收购使馆影业时,因为资金不足,只收购了使馆影业的发行渠道,连片库都没有要。

    比利霍福特听说过这事,使馆影业的片库最后落在了狮门影业手中。

    两人都想不太明白,怎么看罗南安德森都不是个笨蛋。

    算了,别想这事了。比利霍福特率先放弃:一部粗制滥造的dv录像而已,不值得浪费时间。

    格雷恩里克和比利霍福特很快将这事扔到一边,继续在圣丹尼斯电影节上寻找有价值的影片资源。

    罗南回到洛杉矶后,首先关注了下正在筹备的两个剧组,这两个剧组目前的主要工作都是招聘演员,试镜才刚刚开始,还不到他介入的时候。

    其他像是道具制作场地选择器材租赁和场景设置等具体工作,都有专人负责。

    罗南这个制片人需要做的是掌控好大局,而不是亲自参与某一方面的细节进展。

    懂得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这是掌控大局的制片人必须具备的基础素质。

    而且除了杂务工之外,罗南为剧组聘请的都是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

    他宁愿用薪酬较高的有工作经验的人,也不会贸然启用新人。

    对于庞大的好莱坞来说,相关的电影从业者从来都不缺。

    好莱坞的现状就是工作人员找合适的工作相对困难,而剧组只要预算较为充足,往往有许多合适的选择。

    当然,筹备绝对算不上一帆风树。

    《死神来了这边,罗南有意吸引明星级别的演员参与,所以在选角导演提起托比马奎尔和克尔斯腾邓斯特有意向时,才让剧组与他们接触。

    这个年代,明星效应还比较明显,不用怀疑明星级别的演员能为剧组带来的话题性和吸引力。

    可惜,罗南制定的片酬吸引力严重不足。

    选角导演杰森与副制片人安德鲁先后与克尔斯特邓斯特和托比马奎尔的经纪人接触过,双方的片酬差距实在太大。

    克尔斯腾邓斯特那边要求100万美元片酬,托比马奎尔的经纪人更是咬住200万美元片酬不松口。

    剧组这边能接受的极限是50万美元。

    很顺利的,双方谈崩了。

    《死神来了是一部典型的商业电影,不可能为演员带来重要的学院派奖项,没有其他方面的好处,明星级别的演员自然不愿意降薪出演。

    出演商业电影随便降低薪酬,对明星来说是大忌。

    好在《死神来了的主要角色群收到了上千份演员的应聘资料,不愁找不到合适的演员。

    《王牌特工那边,导演保罗格林格拉斯制定了初步拍摄计划,但罗南接到了一份邀请,阿布扎比投资局邀请剧组前往阿联酋拍摄。

    跑到投资局眼皮子下面去动手脚?罗南当然不会这么干,以阿联酋相关设施不完善为借口,婉拒了阿布扎比投资局的邀请。

    这也是事实,阿联酋本土的电影产业连起步都算不上。

    另外,保罗格林格拉斯想要去里约热内卢伦敦纽约和东京等大城市实地拍摄,罗南劝他打消了这个念头,尽量在加州附近找合适的替代外景地拍摄解决。

    这部片子的真实预算根本不是对外显示的2500万美元,真要满世界飞着拍摄,剧组的资金很快就会用光。

    保罗格林格拉斯多少有点不满。

    罗南只能和稀泥,幸好保罗格林格拉斯是个专业性很强又高度专注的导演,基本上不怎么懂财务方面的东西,也不用怎么担心这位英国导演发现其中的猫腻。

    就算是发现了,罗南也不在乎,直接告诉他,2500万美元不仅是制片预算,还包括了宣发等方面的预算。

    充分了解好莱坞的运作规则,掌握《娱乐法案的规定,只要积极大胆的去做去想,办法总是有的。

    这方面,罗南一直在看,始终没有停下过研究的脚步,甚至向盛智律师事务所的高级专业娱乐律师黛娜安普顿数次请教。

    盛智律师事务所已经与相对论娱乐正式签约,黛娜安普顿是直接负责人。

    通过连续筹备这三部影片,罗南深刻认识到,电影的利润远不止来自于影片本身所能产生的正常商业收入,运作影片的过程中,同样可以获益。

    而是是符合行业行规和法律规定的合法收益。

    机会摆在眼前,总不能白白放过。

    罗南也在进一步完善之前就有过初步设想的阿三计划。

    根据他得到的消息,印度人又与梦工厂做过接触,不过总的来说还是比较谨慎,相比于阿联酋的石油土豪们,估计印度富豪的资金来的要困难一点,也没有土豪们超级壕的作风。

    托尼科赫这段时间一直跟在他身边,了解好莱坞的实地运作。

    罗南这人还是非常有良心的,有海伦赫尔与老安德森夫人的关系在,他是不会坑托尼科赫的。

    况且,相对论娱乐作为从事正当行业的商业公司,也需要信得过的合作伙伴。

    托尼科赫这人总体上来说比较靠谱,唯一的欠缺就是经验不足。

    这些都是可以随着时间来解决的。

    与此同时,罗南简单的敲定了新公司的框架,玛丽从沙海娱乐调配到相对论,不过暂时还要监管沙海娱乐和两个项目的财务,沙海娱乐的日常工作交给乔治克林特负责。

    新公司也进行了一次招聘,又聘用了几名员工,这个暂时作为控股用的空壳公司,想要真正发展起来并不容易。

    处理完这些工作,《女巫布莱尔的胶片拷贝和所有拍摄素材也运送到了洛杉矶,罗南先让人做了针对性的市场调研,又为影片制定了一个以病毒营销作为核心的计划。

    他也需要一个能叫人看到前景的计划,来说服手底下的员工,特别是使馆影业的发行人员。

    作为老板和绝对的控股人,他确实能强力推动这个项目,但这是最后的选择。




第88章 老本行(求推荐票)
    使馆影业非常简陋的拉片室内,众人寂静无声,看着即将结束的画面,好几个人在揉眼睛捏额头,似乎很不舒服。

    幕布上的画面变黑,宣告放映结束,加西亚松了口气,只觉得眼花头晕,再继续下去,说不定要吐出来。

    新老板从圣丹尼斯电影节上买下来的这部片子,比过往使馆影业从中亚地区花费两三万美元买下来的海外小制作还烂,甚至能列入他看过的所有电影当中,最烂的行列。

    院线发行部总监托马斯摘下眼镜,找来一张纸巾,揉了好一会眼睛。

    真是种折磨啊。

    这是新老板对于使馆影业的管理层不满,故意用这种酷刑折磨他们吗?

    托马斯看向线下发行总监特里,特里摇了摇头,显然也不喜欢这部破烂片子。

    宣传总监大卫比利亚沉默无语,思考这部片子的宣传点在哪里,结果一无所获。

    罗伯特关掉小型放映机,又拉开厚实的窗帘,看向坐在前面的罗南,眼中全是疑惑,为什么要买这样一部片子呢?

    难道罗南又要走过去的糊涂路?那部《绝地逢生的教训

    感觉怎么样?罗南问旁边凶猛的拉丁女郎。

    由于要重新剪辑,他特地将杰西卡菲尔顿叫了过来。

    杰西卡菲尔顿双手抱胸,或许是胸太软了,细长的手臂将高耸的山峰压向两边,导致衬衫扣子紧紧绷着,似乎随时都会脱线崩溃。

    镜头拍的很烂,业余水平。杰西卡菲尔顿是搞技术的,没必要说虚的:剪辑更烂。

    她疑惑道:这东西不会是你拍的吧?

    罗南捏了下有点痒的鼻子,说道:我从圣丹尼斯电影节上买的。

    杰西卡菲尔顿很诚实:发财了,不过是卖给你的那个人。

    窗帘这时全都拉开,加西亚打开灯,拉片室恢复明亮。

    你们要讨论这部片子吧?杰西卡菲尔顿是个技术狂,却不笨,基本的人际关系还是懂的,看到罗南点头,说道:我出去转一圈,你完事再联系我。

    罗南将她从繁忙的技术研究中拉过来,肯定不是单纯的看这样一部dv录像。

    杰西卡菲尔顿离开了拉片室。

    罗南站起来,看了看发行公司的这几位关键人物,说道:这是我在圣丹尼斯电影节上,以八万美元一次性买断所有版权的片子。

    听到这话,加西亚立即盘算起来,发行录像带和碟片的话,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回本?

    我准备将这部影片推入影院发行。罗南又说道。

    加西亚吃惊的看向罗南,这种片子有院线发行的意义吗?估计投入多少钱,都收不回来。

    特里和托马斯对视一眼,似乎都看到了对方的想法,上一次这个年轻人表现的很内行,手中又有融资渠道,他们还在为公司可能的大好前途而欣喜。

    这才多长时间,外行的一面就露了出来

    大卫比利亚眉头紧皱,估计投多少钱赔多少钱吧?

    罗伯特也搞不明白,罗南怎么突然就不靠谱了呢?

    罗南多少能看出下属们的不认同,甚至能猜到加西亚等人心中的质疑,如果手中不是有了些本钱,他绝对不会打这部片子的主意。

    这部片子制片成本很低,但想要成功,同样需要大投入。

    我准备为这部片子成立一个专门的发行小组。罗南很清楚,现在说什么也打消不了这些人心中的疑问,干脆说道:需要专人来负责这个发行小组。

    他目光从拉片室中几个人的脸上扫过:你们谁愿意负责这个项目?

    托马斯是院线发行总监,张了张嘴,又忍了下去,有个想法难以遏制的在脑海中浮现,这是要做什么?故意准备一个垃圾项目,然后排除异己吗?

    到时项目失败,负责人必须承担责任

    特里没有开口的意思,院线发行本来就不是他负责的业务。

    罗伯特看了看,见到没有人应声,站起来就准备揽下这个项目,或许罗南看到了他没有看到的东西。

    毕竟,两次阿布扎比之行,再加上《人类清除计划的成功,已经证明了罗南的眼光和执行能力。

    他心中早就认同,罗南站的比他和乔治高,看得也远。

    但罗伯特还没有开口,加西亚就说道:我反对发行这个项目。

    罗南看着加西亚,加西亚没有犹豫,本着对公司负责的态度,继续说道:影片质量一般,风险太大,容易带来亏损。

    他想了想,又说道:公司刚刚完成收购,如果发行的第一部影片就遭遇失败,会造成多方面的负面影响。这个项目要慎重。

    罗南暗自点头,这些话能反应出加西亚的责任心,如果他这个老板说要发行,加西亚不管影片本身质量如何,就去运作这部片子,那真要好好考虑这种人适不适合现在的位置。

    其实,罗南也是在暗自考察。

    新公司,新人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他不可能只看资料就能了解。

    我这边有个初步设想

    罗南说着,打开公文包,将几份复印本分别交给拉片室中的人:你们先看一看,这是一个以病毒营销作为核心的计划。当然,这只是初步计划,具体的实施过程,还需要你们这些专业人士来制定。

    加西亚没再说话,低头去看复印本,只是看了半页,就被吸引住了。

    这设想太过不可思议,好莱坞过往根本没有出现过吧?创意天马行空,问题是能成功吗?

    好莱坞固有模式才是最保险的吧?

    特里和托马斯翻过一页,再看下一页,心中有三分震惊,有三分荒诞,还有三分觉得可以试试。

    罗伯特咽了口吐沫,以最快的速度看完罗南的设想,对于那部破烂片子的看法忽然就扭转了。

    貌似能成功吧?

    换成别人,还真不一定,毕竟这样的计划需要强大的执行力。

    但罗南和自己这些人,肯定没问题。

    罗伯特脑袋里闪过一个念头:我们都是靠骗起家的啊,做起老本行来,那叫得心应手!

    大卫比利亚合上复印本,脑海里一遍遍过滤这个初步计划可能带来的效果,并且根据多年从业经验进行适当的补充。

    使馆影业刚刚入手,罗南非常清楚,双方处于初步建立信任关系的阶段,不到最后,不会使用强权推动的手段。

    一个很疯狂的设想。加西亚看向罗南,似乎不知道再说什么才好,组织了一会语言,才说道:也是个一旦成功就可能引爆社会舆论的计划。

    罗南笑了笑,等加西亚继续说下去。

    加西亚深吸一口气:有很强的可执行性,但风险很大。正常人不会因为看到疯狂的设想就跪拜,他反而疑惑道:按照这个计划执行的话,影片内容存在太多漏洞。

    罗南回道:所以,我找来了剪辑师,准备重新剪辑。

    加西亚依然有疑虑:这种营销策略,可能会影响到公司声誉。

    罗南需要的不是应声虫,因此很耐心的解答:发行公司隐藏于幕后,这部片子与工会没有任何关系,可以不用加入使馆影业的片头。

    他早就有所考虑,甚至在签署的版权合同附加条款中,都有注明:如果影片真的成功,等到曝光那一天,将影片的导演和主演们推到前台去,让他们享受媒体和影迷的欢呼,享受万道光芒,享受所有的一切。

    前世发行这部影片的艺匠公司,好像采取的也是这种策略,导演和主演们像流星一样划破天空,又迅速沉寂。

    艺匠公司该怎么运转,还是怎么运转,没有受到多少负面影响。
1...4950515253...59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