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跨国巨头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地球不安静

    听马总这么说,方哲也不打算再跟马总等人打哈哈,在方哲看来,就像马总所说,汇众和阿里巴巴的主营业务有很大差异,两家合作的利益比敌对的利益更大,因此,方哲便有些坦诚的说道:

    “马总不知道您还记不记得,去年夏天,我在当时腾讯邀请召开的“企鹅诊断会”上说过,国内的互联网公司,做到我们这个级别,未来的发展方向只有两个,一个是向海外看,一个是向未来看,我觉得您和阿里巴巴应该也是如此。

    在我看来,国内电商行业的大体格局基本已经形成,那就是以你们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c2c,淘宝商城b2c等全品类电商平台为行业主体,京东,当当,蜜芽,聚美优品等垂直电商平台为行业副体,不断快速成长,消耗现有的互联网人口红利。

    另外,现在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新的移动互联网人口红利远比之前的pc互联网人口红利更庞大,也更重要,在这期间,如果马总您和阿里巴巴




第四百五十七章 1个亿的赌约(感谢书友“不吃苹果888”打赏)
    坐在方哲对面的马总和张勇等阿里高层,听完这话,心跳都怦怦的加快了跳动。

    眼角抽搐的马总向坐在他旁边的张勇看去,恰好张勇也默契地看了过来,二人对视,都从彼此眼中看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惊!

    阿里巴巴计划将香港上市的b2b业务公司退市,之后再谋求整个集团公司的打包上市,这是一个多月前,阿里集团内部最核心的高管会议上,才刚刚通过的讨论方案,然而现在,马总却从方哲这个外人嘴里听到了这则消息。

    有内鬼不,不太可能,且不说之前参与会议的都是阿里巴巴最核心的管理层,他们每个人的利益都跟阿里巴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就算某位高管真的利欲熏心,想要通过内幕交易等方式在股市赚钱,他也没有道理把这些消息告诉方哲,而方哲,更没有道理当着他的面说出来。

    所以,马总只能认为,方哲说的这些话,都源于他自己的猜测和判断。

    马总心思活络的时候,方哲的话进一步揭开了他心中的疑惑:

    “你们阿里巴巴虽然靠b2b业务起家,但现在阿里巴巴的核心业务是c2c和b2c,b2b业务的增长已经逐渐放缓,表现在市场上,阿里巴巴在港股的股价已经跌破了发行价,不管是股民还是各大投行都不看好。

    阿里巴巴的b2b业务子公司是在2007年上市,彼时淘宝才刚刚创办4年,并且一直没有盈利,马总您单独剥离赚钱的b2b业务上市,该给投资人的信心已经给了,该融的钱也融到了,淘宝商城从去年底独立出来到现在,想必马总和阿里巴巴已经看到了它背后可观的利益空间。

    所以到了现在,在港股的b2b业务子公司,不仅不会给整个阿里巴巴集团半点帮助,反而会因为上市公司的有关规定,限制整个阿里巴巴集团的布局和发展,所以我觉得,马总您是时候推动阿里巴巴在港股退市了。

    至于整个阿里巴巴集团的打包上市,我觉得这不仅仅是马总您和阿里巴巴高管们的期望,也是阿里巴巴的股东们和投资人的期望。

    当然,我更认为只有阿里巴巴整个集团的上市,才能让市场和大众们认识到阿里巴巴和电子商务真正的价值所在,才能让海外的投资者们认可和支持阿里巴巴,大大提速阿里巴巴的国际化进程!”

    如果,如果不是马总暗地里狠狠地掐了下自己的大腿,确认这就是现实,那么马总一定以为,方哲曾经偷听,甚至亲身参与了一个多月前的阿里巴巴核心高管会议。

    马总从未想过,他和阿里高管们煞费苦心制定的阿里巴巴发展战略,竟然如此轻而易举的被方哲猜透。

    透,透透的透,马总甚至感觉,方哲这番话不仅把阿里巴巴浑身上下摸了个遍,甚至阿里巴巴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如何发展,方哲比他这个阿里巴巴的掌舵人和领导者,还要熟悉和高瞻远瞩。

    业内都盛传汇众的方老板高瞻远瞩,目光如炬,如今马总可算是有了切身的体会,还好他和汇众没有直接插足电商行业,他要真做,阿里巴巴不敢说没有活路,起码是碰上一个前所未有的强大对手!

    马总心中戚戚半天,专门借口上厕所出去稳了稳心态,等重新回来的时候,才恢复了之前的淡定。

    &



第四百五十八章 生物科学
    方哲和马总1个亿的赌约,成了这次方哲拜访阿里巴巴留下来的一则趣闻,而后来,也不知道是谁走漏了消息,这则消息竟然被爆到了网上,引起了全网媒体和吃瓜群众们的热议。

    “方首富竟然比马总还看好双十一,真是稀罕!”

    网民们对于双方的获胜条件啧啧称奇,在他们看来,双方的获胜条件,更应该是反过来才对!

    对于网上的议论和喧嚣,方哲并无暇顾及,原本在方哲的计划中,这次拜访阿里巴巴是想推进两家公司的合作关系,因为在方哲看来,汇众和阿里巴巴的主营业务有很大差异,两家合作的利益比竞争的利益更大,而两家合作的关键和共同目标就在于,国际化!

    阿里巴巴在国内电商领域虽然已经成为巨无霸级的存在,但是在国际市场上,阿里巴巴可以说名声不显,没什么影响力,上次去美国跟ebay高层谈paypal合作的时候,方哲就想过,如果未来真要在微信中加入“购物”一栏二级入口的话,与其跟做事死板,毫无长进并且价值观不合的ebay合作,不如跟阿里巴巴合作。

    甚至于,就连汇众投资的京东,蜜芽等嫡系电商企业,都不在方哲的考虑范围之内,因为方哲知道,不管是规模实力,还是布局,亦或者管理层格局上,这些公司都跟阿里巴巴有着不小的差距。

    如果按照前世的发展路线,未来几年后,随着阿里巴巴整体在美国上市,阿里巴巴彻底迈开国际化步伐,不管是在海外的布局,业务规模和影响力,还是单纯的公司市值上,阿里巴巴都甩开京东等公司好几条街。

    前世的时候,腾讯抱着零和思维,投资扶持了京东跟阿里巴巴竞争,在微信中添加了直达京东商城的购物入口,但是今生,汇众微信跟腾讯微信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便是,汇众微信的用户来自全世界!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方哲愿意,他可以给任何一家电商公司插上全球化的翅膀!

    但是,老虎插上翅膀是如虎添翼,猫插上翅膀,废柴还是废柴!

    就连现在的阿里巴巴在方哲眼里,也还有些“废柴”,因为现在的阿里巴巴一还没有完成移动互联网转型,二还没有稳定增长的商业模式,三还没有整体在海外上市,既没得到海外市场和投资人的认可,更在海外没有多少知名度和影响力。

    所以最后,方哲还是放弃了现在就跟阿里巴巴合作的打算,如果马总足够聪明的话,他应该已经从两人的谈话里,对方哲的意图了解一二,也更应该有所警醒和努力,加快完成现阶段的战略任务,尽早达到跟汇众合作的资格。

    果不其然,就在方哲返回燕京后的11月底,马总在接受媒体采访,就如何看待当下国内电商行业的发展环境和竞争关系时回答道:“我们阿里巴巴不惧怕任何竞争对手,阿里巴巴未来的目标和竞争对手,是在海外!”

    不管是国内媒体还是网民们,都对马总的回答波澜不惊,因为过去,马总吹过的这种牛逼太多了,大家早就习以为常!

    时间进入2011年底的12月,这一天上午,方哲在家招待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姐姐方颖的前男友,左瑞超。

    虽然两年多以前,在方哲的人为干预下,姐姐方颖如愿考入了华清大学读研,避免了前世她和前男友因为异地恋而分手的“悲剧”,但现实却狠狠地往方哲脸上呼了一巴掌,他们俩还是在一年多前分手了,可见感情的事,即便



第四百五十九章 钱学森之问
    方哲把左瑞超这位姐姐前男友的拘谨,都看在眼里。

    现如今别说是只比方哲大两三岁的左瑞超,就算许多比方哲年龄大一轮甚至两轮的人,见到方哲也会有些拘谨不自在,这或许就是因为成就,身份等差距导致的人与人之间心态上的差距。

    “上次见你还是三年多前,记得那会儿我去华清找你,你还请我吃了一碗红油抄手面!”方哲讲起他和左瑞超第一次见面的场景,时光荏苒,不管是他第一次跟左瑞超见面,还是他重生,都已经过去了三年多。

    讲起往事,两人的关系明显拉近了很多,左瑞超也慢慢放松下来,从当时两个人见面,到后来两个人各自不同的命运轨迹,他和姐姐方颖的过往,以及现在他在瑞士留学的经历,都成了二人谈话的内容。

    渐渐地,二人的谈话内容聊到了国内外的教育环境差异上,左瑞超有些感慨的说道:

    “去了国外以后,我才真正感受到国内外教育环境上的差距,不仅仅是师资和科研条件上的差距,还包括学术氛围,人才培养方向等许多方面的差距,我们国内现在的教育模式培养的是知识型,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而国外培养的,却是创造型,发明型人才!”

    “钱学森之问”方哲回应道。

    “对,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左瑞超有些诧异的看了方哲一眼,他没想到方哲这个整天忙着赚钱的大资本家,竟然还知道这个。

    钱学森之问,是几年前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在时任总理看望他时向总理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所谓杰出人才,便是顶尖人才,是在某一行业或领域有过突出贡献,在全世界都能享有盛誉,权威赫赫的顶尖人才。

    纵观国内这样的人才,大多都是耆耋老人,成名数十载,而年轻一辈的后来者,却很少再有如此顶尖,如此出类拔萃的人物!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虽然很复杂,但其中很关键的一点便是教育!

    正如左瑞超所说,国内现在的教育模式,是一层层筛选精英,培养应用型人才,而国外的教育模式却是因材施教,努力让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天赋,培养创造型人才!

    两种教育制度各有利弊,前者培养出一大批精英人士,为祖国近几十年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缺点却是大浪淘沙,很多人的天赋都被埋没在堆积如山的课本里,很难出现出类拔萃的顶尖人才。

    后者经过数百年的洗礼,从牛顿到爱因斯坦再到一位位声名赫赫的科学家,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而同样这种教育模式的弊端之一便是,可能一位英国的初中毕业生,数学计算能力都比不过国内的小学生!

    孰优孰劣虽不能一概而论,但不可否认的是,当时代发展到今天,当国内大部分行业都开始从低附加值的中低端产业向高端产业转型的时候,过去的人多力量大已经派不上用场,取而代之的是在许多行业和领域,都需要出类拔萃的顶尖人才去功克一道道难关,许多领域的竞争已经力量的较量变成了智慧的争锋。

    也因此,从改革开放之后,各种985,211工程,863计划,千人计划等培养和吸引顶尖人才的国家项目层出不穷,但是依然很难改变国内顶尖人才稀缺的现状。

    一个多月前,方哲去美国出差的时候曾先后拜访和参观马斯克创办的特斯拉公司和spacex公司,也就是在那段时间,方哲对国内外前沿科技领域的差距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技术上的差距只是表面,人才上的差距才是根本原因。

    也因此,从那之后,方哲就萌生了回国后创办一个致力于改善这种现状的基金会,而



第四百六十章 喜马拉雅基金会
    “喜马拉雅基金会”

    左瑞超仔细琢磨着这个名字,这倒让他想起来,两年前,为了回应钱学森之问,为了改变国内难以培养出顶尖人才的教育困境,教育部联合多个部门和燕大,华清等国内十几所著名大学,开展了一项名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这项计划通过小范围内的试验性教育改革,旨在摸索培养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领域顶尖人才的经验!

    因为这项计划希望培养出最顶尖的人才,所以这项计划也被戏称为“珠峰计划”,彼时左瑞超在华清读研,他所在的生命科学专业正好也在这项计划的培养范围之内,因此他倒也听说过这项计划,现在方哲提到的喜马拉雅基金会的愿景,倒是跟这项计划有些类似!

    只不过,“珠峰计划”是国家牵头,通过跟高等院校合作试验教育改革的方式来培养顶尖人才,而方哲计划中喜马拉雅基金会培养顶尖人才的方式,却有点简单粗暴,那就是砸钱!

    虽说砸钱不一定能培养出顶尖人才,但是砸钱一定能提高培养出顶尖人才的成功率。

    就比如说爱迪生实验几千次发明了灯泡,如果没有资金支持,他又何以能做几千次实验上个世纪声名赫赫,改变全世界的贝尔实验室,更是它的母公司at&t用钱砸出来的。

    当然,现阶段方哲还没打算砸上几百亿去建立什么东方贝尔实验室,也没打算资助哪个疯狂的科学家去不断地做实验,他想做的,只是先从资助一批优秀的留学生开始,先努力播下顶尖人才的种子。

    在方哲的计划中,喜马拉雅基金会未来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基金会成立后便开始资助国内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领域,以及有志于芯片,人工智能等未来科技领域的优秀青年出国留学,方哲不能否认的是,现阶段在这些领域,国内与国外依然有不小的差距。

    第二个阶段,大致从基金会成立的3年后,也就是大约在2015年左右,开始建立类似于前世阿里巴巴旗下的达摩院以及贝尔实验室的雏形。

    彼时汇众公司经过又一个3年的发展,必然已经成为接近甚至媲美微软,谷歌等公司的世界顶级巨头,到那时,汇众将从顺应3g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之类的潮流开始向引领和开创时代潮流的顶尖科技公司转变。

    至于第三个阶段,对现在的方哲和汇众来说还有点太遥远,起码在方哲的设想中,最少都要实现曾经贝尔实验室的辉煌,每一个发明,都是为了改变世界!

    “基金会的事,我最近才刚刚安排人开始筹划,今天找你来,主要是你刚好回国,又正好是我设立这个基金会的主要对象之一,所以就想找你聊聊听听你的意见。

    你知道国内虽然每年有不少留学生,但大部分都是抱着镀金的心态去的,真正致力于追求学术和科学信仰的,基本也都留在国外了。”

    说到这儿,方哲有些无奈的笑了笑,中国虽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留学人口,但是流失比例也是世界上最高的,越是往上的优秀人才,越容易留在国外不回来,也因此国内有很多人都调侃,我们的华清燕大,是专门给外国培养人才的!

    虽然方哲建立喜马拉雅基金会的目的是为了培养顶尖人才的种子,但是他当然也希望,这些人才学有所成之后,能够为自己和汇众所用,能够报效祖国。

    &nb



第四百六十一章 瘫痪的12306
    事情得从上个月的23号说起,也就是11月23日,这一天,铁道部官方正式对外宣布,全国的客运铁路线已经全面支持网络在线购票,用户可以登录铁道部旗下的唯一官方售票网站12306购买车票!

    消息一出,全国上上下下的网友一片欢呼沸腾,尤其是一些常年在外打工的年轻人,更是互相奔走相告,盼了这么多年,终于能在网上买火车票了,再也不用去火车站排长队,再也不用担心自己买不到回家的火车票了!

    从媒体到舆论,都纷纷大力表扬铁道部新推出的这项贴心服务和功能,许多网友在网上评价说,“等了这么多年,咱们的行政部门总算与时俱进了一次!”

    铁道部的某位领导,在接受央视记者的专访时,“贴心为民”的说道:“我们赶在年底之前上线这个网站呢,就是希望能让咱们老百姓,更方便的买到车票,回家过年!”
1...9899100101102...11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