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汉冠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雨落未敢愁
.......
“刘渊回信,他已经是出发了,按照时间,恐怕过两日,就要到新郑了。”
“不错。”
听着张宾的汇报,王生脸上也露出笑容来。
“新郑,便是我给刘渊选的墓地了,另外,让一个使者,带着我的信件去并州找刘琨,他应该知晓怎么做的。”
若是在新郑将刘渊绞杀了,那么,秉承着斩草除根的心思,王生就绝对不会把并州的匈奴人留着。
灭族!
别的不说,匈奴男人,肯定是要全部杀死的。
至于女人,倒是没有这个必要。
毕竟这个时代,人口是非常重要的。
而女人,就代表着人口。
“让张弘张光他们好好准备,另外,齐王那边,也要做些防范,至于这军中,刘聪,也要拿下。”
刘聪手底下有三千匈奴骑兵,这三千人,肯定是不能放过的。
“都安排下去了,不过...”
张宾脸上有着犹豫之色。
“不过什么?”
“现在若是将匈奴人灭族了,主公恐怕会有不好的名声,到时候,朝中之人,恐怕也多有攻谒主公的。”
这一点,王生倒是预料到了。
毕竟这个刘渊与高门之间的很多人都是有关系的。
这一方面,确实是因为刘渊有文学本领,另外一方面,也跟刘渊花大价钱结交所谓文豪士人有关。
“攻谒,有时候不见得是坏事。”
王生最近做得有些太完美了。
皇帝虽然对他多有赞赏赏赐,但是...
以王生对这个皇帝的了解,心中的忌惮,恐怕随着他受到的荣誉增多的愈加深厚。
对王生来说,功劳,在日后可能会成为埋葬他的主因。
所以...
灭族匈奴...
自然是会受到很多非议,然而,一个不完美的前方统帅,一个有黑点的前方统帅,却是更能得到皇帝的信任,以及安心。
毕竟...
广元侯有黑点,就相当于一把刀握在皇帝手上,待他要动手的时候,就随时可以动手。
而完美的广元侯,对于皇帝来说,反而是悬在他头上的一把刀。
两者的危险性,或者说,在皇帝心中的危险程度,完全是不一样的。
张宾是聪明人,马上就明白了王生口中的话语。





汉冠 第一百七十五章 兵不厌诈灭匈奴(3)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汉冠最新章节!
三日的急行军,让刘渊所部率领的大军,距离新郑,已经是不足百里的距离了。
再有一日,便到新郑了。
“新郑就在眼前,荥阳那边,有什么讯息过来吗?”
刘渊所言之信息,自然就是在刘聪的讯息了。
刘聪在军中,消息肯定是比他灵通得多的。
“荥阳那边倒是没有信件过来,不过我等派遣出去的斥候,到现在都没有回来,会不会是迷了路了。”
迷路?
斥候身边,都有向导的,对荥阳地界都非常熟悉,应该不会是迷路的。
刘渊眉头微皱,对着众人摆了摆手,说道:“急行军三日,将士们都有些疲惫了,先在此处休整半日,等将士们养足精神了,再到新郑去。”
这斥候去而未归,总是让人有些心神不宁。
莫非...
齐王打到新郑来了?
不可能。
若真是如此,广元侯那边应该是有消息过来的。
现在没有过来,便说明没有此事。
那没有此事....
又是何事?
刘渊心中非常奇怪,他生性谨慎,不然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停下来。
“再派些斥候出去,看看新郑,以及颍川的情况。”
情报,对于战场来说,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刘渊并不敢轻视。
“诺。”
手下将领,马上去安排更多的斥候,从军中出发了。
而在另外一边,距离新郑有数十里地的中牟县城之中,张弘眉头微皱。
“你是说,刘渊停下来了?”
手下斥候轻轻点头。
“刘渊在管城外二十里处扎营,并且不断派去斥候,探查新郑周边情况。”
“哦?”
张弘眼睛闪了闪。
“看来这个匈奴五部帅,倒也是一个生性谨慎的人,看得出来,他是看出了什么异常之处,只是...既然是入了口袋,即便是没有到口袋深处,只要这个袋口一收,里面的人还是逃不出来,只不过与之前相比,有些危险性,以及,遭受的损失肯定是比前面的多的。”
毕竟若是刘渊进了口袋,并且没有防备,他们的进攻就非常的让人措不及防,可能刘渊部下还没有什么反抗,便已经是人头落地了。
但...
也只是这种差别罢了。
匈奴人战力平庸,近来由新招募了不少士卒,现在正是练兵的好时机。
在张弘看来,刘渊,便是他手中新兵的磨刀石。
“快马将消息送到荥阳,管城...”
不过张弘想了一下,将前面那一句话收了回去。
“主公的消息比我灵通得多,现在恐怕他已经是知道了刘渊的讯息了,我手书一封,将我的手书送到荥阳,送与主公,另外,让阳城的张光将军布好防线,不要让刘渊溜出去了,我便先率领大军,将口袋收紧。”
时间就是生命。
在战场上,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若是等信使到荥阳的一来一回,那什么战机都已经贻误了。
所以他要率先出击,先将刘渊围住,让他跑不了,之后,再等广元侯的命令。
张弘的斥候信使刚离开没多久,中牟城外的驻军便已经是开始动起来了。
不到一个时辰,浩浩荡荡的大军,便朝着管城方向急行军而去。
.....
此时荥阳城中,王生确实是知道了刘渊在管城外停下来的消息了。
“刘渊,倒也是机警,但进了口袋,便不要想着出去!”
王生的看法与张弘的看法是相似的。
“派人前去通知张弘张光将军,让他们依据局势而变,务必要将刘渊所部留在荥阳,将刘渊留在荥阳!”
匈奴士卒可以不全歼。
但是刘渊,一定要留下来,不管是生擒也好,还是尸体也好。
等刘渊回去了,以他的号召力,恐怕整个并州都得糜烂。
“主公,既然要对刘渊下手了,那刘聪...”
张宾在一旁提醒。
王生轻轻点头。
“他手底下的三千匈奴士卒已经被我调离了,现在他手底下可用的亲信,不过百人,将刘聪抓捕,若是胆敢反抗,当场击杀。”
王生与刘聪抵足而眠,不过是表演而已。
而且...
就算是关系有这么好,到了现在,王生也会毫不客气的下达命令。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这个道理,王生心里面是明白的。
“诺。”
对付刘聪,实在是太简单了,刘聪时常进出荥阳帅府,身边也没有带人,张宾只是派遣了数十个卫士,便将刘聪擒住,再派数百人,去缴了刘聪亲信的枪,将这一干人全部下狱。
至于那三千人...
匈奴人肯定不是铁板一块,收服二五仔,让其为之效命便是了。
若是不服...
杀个三千人,王生是丝毫不介意的。
而在管城外,口袋经过半日的时间,便已经是收紧了。
在张弘接到王生的命令之后,心中便再没有迟疑了。
直接在刘渊尚且没有多少准备的时候,乘着夜色,直接摸到刘渊军营之中。
接着...
便是一面倒的屠杀。
当刘渊从军帐中跑出来之后,脸上惊魂未定,眼中更是错愕更多了。
他一时间还没有搞清状况。
谁袭击了他?
齐王?
还是...
广元侯?
齐王的话,根本不可能,毕竟前方并没有收到有关消息。
但若是后者...
又不可能,他与广元侯无冤无仇,广元侯为什么要对他下手?
这..这不科学啊!
只不过,刘渊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想这些东西了,大军已经是袭来了。
“大帅,快走,再不走来不及了。”
直到现在,匈奴大军都没有组织起几次有用的反击了,反而是乱糟糟的一片,喊杀声,求饶声,逃命呼喝声....一时间不绝入耳。
刘渊也知道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他咬了咬牙,直接跃上马背。
“走!”
活下去,才能知道,真相是什么,才能翻盘。
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只是...
刘渊根本跑不出去。
在离了着火的营寨没多久,他便发现,有人在前面等着他了。
正是一脸带笑的张弘。
当见到刘渊的那一刻起,张弘便知道,他的任务完成了。
而刘渊在见到张弘的那一刻起,也什么都明白了。
所谓之调令,而且还要他亲自率领...
恐怕...
这件事是广元侯预谋已久的。
只是...
为什么?
广元侯为什么要针对他?对付他?
刘渊满脸通红,眼神怨毒至极,他想不明白!
而在他对面,张弘挥了挥手,刘渊一众溃兵,便已经是被围了起来了。
胜负...
根本没有悬念。




汉冠 第一百七十六章 两军对峙天下乱(1)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汉冠最新章节!
并州匈奴五部帅刘渊叛逆,妄想与齐**应外合,被广元侯及时发现,诛灭在荥阳。
一干党羽,如刘渊子嗣刘聪刘和等,皆被当场斩首,累及两万余人。
一时间,荥阳喋血,并州山河皆被血染。
仅仅是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里面,原本渐渐起势的并州匈奴,因为叛乱的原因,被广元侯诛杀殆尽。
在刘渊被杀之后,广元侯便派大军入并州,与并州刺史一道,将并州匈奴可谓是连根拔起,男**本被诛杀殆尽,幼小的也都被贩卖为奴隶,即便是有出逃草原的,也成了其中不起眼的一支,换而言之,并州匈奴五部,自曹操乃至于上前回溯到汉朝,从草原迁过来的匈奴异族,在并州基本上除名的。
当然...
赶尽杀绝,王生也并非是没有付出代价。
第一个代价,王生对并州匈奴斩尽杀绝的态势,在朝堂中受到很多的非议。
当然...
这不是最大的代价。
这最大的代价,自然就是浪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将原本对付齐王最好的时间错过了。
如今寒冬将至,天气酷冷,要想发动战争,便要先做好损失的准备。
况且...
广元侯之前对陈留作战,之后又对并州匈奴人作战。
这连日的作战,早就让广元侯麾下疲累了。
现在的军队,可没有后世军队的素养。
若是不给他们足够的休整时间,这战斗力以及战斗意志,恐怕无法支撑一次大规模作战。
是故...
在平定了并州匈奴之后,王生便上书雒阳,言之要练兵,整顿荥阳陈留,对豫州的齐王,采用步步蚕食,诱导投降的方式,稳固进行。
要王生现在继续支持一场战争,那自然是可以的。
但是...
有些冒险,另外...
现在的齐王死了,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好处。
荥阳打了几场大仗之后,居然是陷入两军对峙的阶段。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广元侯是因为冬日酷寒的原因,加之连日作战,是故要休整,至于齐王...
在很多人看来,现在已经是变成冢中枯骨了。
只等着广元侯的大手一挥,便成为历史的尘埃。
皇帝如此想,齐王那边的人,自然也是如此看法了。
此时...
荥阳城中。
王生颇有闲情的在荥阳帅府看书。
他白衣白袍,随意的躺在自制的太师椅上,在他身后,甲胄宝剑在左侧,帅位上还有厚厚的一层文书,在文书的最上面,白炽色的,像是圣旨。
邹衍的五德始终说的是黄帝,他属于土德,其后夏、商、周、秦分别为木、金、火,按照这样“天意的历史规律”,汉革秦命,土克水,汉应该是土德了。
但刘邦却自认为黑帝,乃水德,所以制度服色一仍秦旧;汉朝官方正式承认土德,是在刘家天下确定百年之后汉武帝时代才实现的。
在公元前104年,正式宣布改制,中国又由黑色世界变成黄色世界,“以正月为岁首;服色尚黄;数用五;官名的印章改为五字。”
汉武帝此次改制乃司马迁等人推动完成的,中国的又一次颜色改变有它很大功劳;
刘歆由于论证有功,由此当上了国师,封为嘉新公。
不过,王莽似乎真是相信了刘歆的论证,当绿林军攻到皇宫,宫人妇女啼呼曰:“当奈何!”他仍然模仿孔子故事曰:“天生德于予,汉兵其如予何!”
既然王莽封汉为火德,东汉的刘秀乘势“利用了这一点,来做‘光复旧业’的事业。”
公元25年,刘秀就成了火德皇帝,国色又变成了红色。
汉朝一会儿水德,一会儿土德,一会儿火德,更表明了这种迷信的历史解释完全操之于人。
国色的变迁声称“苍天已死,**当立”的东汉末黄巾起义,本来是****,却要按照五德相克的理论,号称土德,建立黄色世界。
当时的革命纲领《太平经》提出,东汉是火德王,汉运衰,代汉而兴者当为土德。
起义头目张角自称“**”,以示将承汉祚而王天下。
很不幸,他的黄色世界没有建立起来。
倒是曹丕实现了黄色世界的梦想,他和平方式的禅让,倒对应了五德相生的理论。
220年,他不仅按照土德改制,还把年号定为黄色——“黄初”。
但是,三国时期的中国也是三个颜色,因为刘备号称自己是汉室正统,仍是火德的赤色;孙权刚开始也争黄色的火德,后来要为汉报仇,按照五德相克的理论,就采用了木克土的木德,所以东吴的世界是青色。
晋又玩起了禅让的把戏,取代了魏,那么晋该什么颜色什么德呢?
公元266年,也就是司马炎泰始二年的九月,大臣们认为“今大晋继三皇之踪,踵舜、禹之迹,应天从民,受禅有魏,宜一用前代正朔服色,皆如有虞遵唐故事,于义为弘。”
司马炎似乎对此并不在意,也就同意了。
有一个叫孙盛的却说,“仍旧,非也。且晋为金行,服色尚赤,考之天道,其违甚矣。”他按照五德相生的算法,晋应该是金德,尚白。
结果司马炎又听信了白色方案,结果中国变成了白色的海洋。
这也是为何西晋尚白的原因。
“主公如今清闲了,然而刘渊一死,这朝堂上,弹劾主公的人变多起来了,陛下刚开始还弹压,后来随着着弹劾的奏章越来越多,索性也就不管此事了。”
王生看着张宾走过来,脸上带着笑容。
“诸臣弹劾,不是坏事。”
皇帝司马遹若是想要这种奏章不存在,以在雒阳的能力,轻松便可以做到,但他不做,其中就有些意味在里面了。
或许是对他在荥阳做的事情不满,或许是有其他的心思。
现在先让这股势头续住,等日后要对付广元侯的时候,便可以用上这股势头了。
但不管如何。
这狡兔死,走狗烹,狡兔尚未死,这走狗自然也是烹不了的了。
“只是益州那边传来了坏消息,**病死,李雄居然敢妄自称王,他自称成都王,赦免境内罪犯,建年号建兴,废除晋朝法律,约法七章。任命叔父李骧为太傅,兄长李始为太保,折冲将军李离为太尉,建威将军李云为司徒,翊军将军李璜为司空,材官**为太宰,其余的人委任各自不同。追尊他的曾祖父李武为巴郡桓公,祖父李慕为陇西襄王,父亲**为成都景王,母亲罗氏为王太后。”
称王?
这**倒是死得快,不过...
他在荥阳取得如此大的战果,这李雄居然还敢称王,倒也真是不怕死。
“恐怕,这也是陛下为何不满我的原因。”
在皇帝看来...
齐王原本很快就能平定,却被王生硬拖了一年,而李雄成都称王,名头立起来了,朝廷便不能不去管他了。
而朝廷支持豫州作战便已经吃力,不可能开辟第二战场的。
况且...
秦雍的河间王,并没有得到皇帝的信任。
如此,皇帝司马遹更不可能出兵了。
“呵呵,陛下不满,我这个做臣子的,也没有什么办法啊!”




汉冠 第一百七十七章 两军对峙天下乱(2)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汉冠最新章节!
王生将手一摊,示意他也没办法。
他毕竟是人,不是神。
皇帝若是觉得他做得不够好,可以换帅。
然而...
之前换帅的结果如此还历历在目,恐怕皇帝轻易是不敢做出这种决断来的。
王生心中没有什么君君臣臣的条条框框,他的灵魂是后代来的。
之前他尚未职场,但对职场上的内容已经是深恶痛绝了,现在自然也不会再去看皇帝的脸色了。
尤其是在他有了一定的实力,有了一定的凭借之后。
皇帝需要用他。
仅此一点就够了。
而他也不是年羹尧,皇帝司马遹也不是雍正帝。
要对他动手,估计皇帝也没有这个能耐。
宫中,朝中,军中...
乃至是在世家之中,王生都安排了属于自己的眼线,自己的势力,对于皇帝...
王生敬重,但并不害怕。
“只是益州的事情,陛下肯定是等不了的,若是他执意出兵,恐怕...”
这也是张宾担忧的地方。
李雄在成都称王,这是挑战皇帝权威的举动,若是皇帝司马遹不做一些反应的话,日后便会有更多的李雄出现。
不管皇帝司马遹要不要管,想不想管,这益州的事情,他都放不下。
“陛下对于局势,还是非常清楚的,况且,西面秦雍之地河间王早有反意,齐王尚未除去,便想要对付益州的李雄,实在是想的太远了。梁州益州如今都落在李雄手中,有蜀道天险,剑阁峥嵘,要想攻破益州,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便是我前去进攻,都要谋划再三,才能动手,现在陛下手中,一是没有可用的将领,另外一点,也是没有可用的士卒。”
虽然王生对付齐王,并没有从北营调出多少兵马来,北营的士卒,尚且有近十万。
然而...
对付李雄,恐怕不是十万人能够做好的。
而且...
这十万北营士卒,是为了拱卫雒阳的,司马遹也不会轻易的将这十万人调出去,这是他手中掌握的精锐,也是他完完全全能够掌握的大军。
像是其他的,虽然也是听他的号令,但其实...
已经是不算是他的嫡系了。
皇帝肯定是不会将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的。
置于调动他...
恐怕在皇帝心中,齐王的祸患,比之益州的李雄来说,要大得多。
毕竟李雄是异族人,而齐王与他,却是正统之争。
皇帝肯定是不会调动他的。
若是调动。
去益州倒也不是不可以。
不过这一来一往的时间,恐怕要对付李雄,也需要个几年的时间。
王生是有时间拖下去的。
但是皇帝支不支持得住那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王生在司隶的屯田虽然小有成效,但也支持不了如此折腾。
况且...
王生在这几个郡采取的屯田之策,都是比较激烈的,有王生派兵在当地镇压,自然是翻不起什么风浪,但一旦王生将屯田军撤走,当地的世家大族,肯定是会有所动作的,皇帝能够拥有今年的收成,恐怕便更不容易了。
另外...
皇帝若是愿意冒险出兵,对于王生来说,这未尝不是一个好消息。
这某种程度上,代表这皇帝在冒险,这冒险,便表示是皇帝空虚,这皇帝空虚便表示着有机可寻。
皇帝是那个着急的人,而王生则不是。
“等齐王这边的战事解决了,再解决益州那边的事情,是再好不过的了,而且益州离雒阳太远,又曾是蜀汉盘踞之地,地势险要,要想谋取,恐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1...414415416417418...4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