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三国最强霸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丝如墨

    “完了,这下完了!”士孙瑞心中悲呼,双脚发颤,险些跌坐在地上。

    董承脸色也很不好看,但他没有完全慌神:“孙贲,我们派人截杀使者,只是出于意气之争,并不是要造反。”

    “截杀使者的罪过,我们愿意担下,绝不会逃避。”

    “不过,你没有完成军令状,也是有罪吧!”

    董承三两语便将自身的罪责降到最小,还顺势来了个反击,这份急智,确实不错。

    士孙瑞听董承这么说,一颗惊惶的心稍稍安定下来,立马出声附和:“卓然将军说的不错,我们截杀使者虽然有罪,但你孙贲没有完成军令状也是事实,如果要施以惩戒,也应该先对你。”

    “先对本车骑施以惩戒呵呵,你们想多了!”

    “孙贲,你莫非想不认那军令状不成这可是抗旨不尊!”士孙瑞冷声质问。

    “军令状之事,既然是陛下钦定,本车骑当然会切实落行。”

    “那你未完成军令状,怎能不受惩戒”

    在知道自己难逃问罪的情况下,士孙瑞想的就是破罐子破摔,一定要将孙贲也拖下水。

    “哼,谁说本车骑没有完成军令状”

    “你完成了军令状哈哈哈,绝无可能!”士孙瑞仿佛听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为何绝无可能”孙贲语带戏谑。

    “你派出的两批使者都被截杀了,怎么可能完成军令状”

    “哦难道杨奉没可能主动投靠本车骑吗”

    “主动投靠呵呵,这更不可能,除非他是傻子!”士孙瑞的语气中满是笃定。

    不单是他,董承和汉献帝也是这么认为的。

    孙贲没有再接话,他只是拍了拍巴掌。

    下一刻,

    一个满脸络腮胡,面圆耳大,鼻直口方的中年武将进入了大帐。

    他先向汉献帝和孙贲恭敬施礼,然后语带戏谑地对士孙瑞说道:“士仆射,我就是你说的那个傻子!”

    杨奉的突然出场,让士孙瑞、董承、汉献帝三人心头一揪。

    士孙瑞满脸都是不可置信:“杨奉,你,你怎么会主动投靠孙贲”

    董承和汉献帝也将目光投向了杨奉,他们同样很想知道答案。

    杨奉先看了看孙贲,见他点头后,才开口回道:“李傕乃是乱臣贼子,我虽然是他的部下,但早就想和他分道扬镳了。”

    “孙车骑与李傕贼子不同,他知道陛下有难,便千里迢迢赶到关中勤王,这份忠义,我和麾下将士十分钦佩。”

    “再者,孙车骑文武双全,智略过人,麾下文武又个个都是人杰,如果问谁能助陛下中兴大汉,那可就非孙车骑莫属!”

    说到这里,杨奉略一停顿,向士孙瑞戏谑反问:“如此忠臣义士,士仆射你倒是说说,我为何不能主动投靠”

    “这,这……”士孙瑞哑然。

    没了最后一丝依仗,士孙瑞、董承、汉献帝三人知道,这回是真的完了。

    想到军令状,想到抄家灭族的下场,士孙瑞双脚一软,整个人跌坐在地上。

    董承倒是没有这么不堪,但也满脸丧气,浑身透着不甘的气息。

    至于汉献帝,则心中忐忑,眼中满是惶恐。

    他很清楚,自己这次做的事情有多么出格,就算孙贲因怒将他弑杀,也不为过。

    悔恨、惊恐、不安的情绪,在汉献帝心里疯狂滋生。

     




第210章 抵达颍川
    ‘军令状事件’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但它引起的余波,却颇为深远。

    首先是汉献帝,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敢再搞小动作,即便有一些小心思,也只是藏在心里。

    其次是朝中老臣,他们出现了明显的分化,除了一些汉献帝的死忠分子,还在与孙贲阵营隐隐对立外。

    大部分人知晓汉献帝的凉薄秉性后,开始如杨彪一般,渐渐认同孙贲,并向孙贲阵营靠拢。

    至于杨奉这部分新降将领,在见识了孙贲对付士孙瑞和董承等人的手段后,也开始收起别样的心思,渐渐融入孙贲阵营。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当然,迁徙队伍距离孙贲的地盘,也越来越近。

    八天后,颍川郡城外,一个国字脸,满脸儒雅的中年男子,带着一众下属正在官道旁,等待着迁徙大军的到来。

    这中年男子正是陈群,历史上创建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和曹魏律法《魏律》的曹魏名臣。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一条人潮长龙自远处缓缓而来。

    由于是长途跋涉,又是行军,倒没有鼓瑟吹笙伴驾。

    渐到近处,只见一万骑兵滚滚奔来,个个稳稳坐在马上,身穿赤甲,外披白袍,举手投足之间,带着浓浓的煞气。

    这一幕,看得陈群心中凛然,暗道孙家军有如此气象,定能席卷天下。

    一万飞虎骑后头,才是正经仪仗,五马之车、华盖、宝扇、华幢等等。

    这时,陈群眼眸一亮,因为他看见了孙贲。

    今天的孙贲骑着一匹白色骏马,身穿银色内甲,外披赤色锦袍,目似点漆,从容自若。

    相距约莫百步时,天子的车驾停了下来,陈群和僚属立马恭敬拜礼:“微臣拜见陛下,拜见车骑将军!”

    随即,准备好的烟火爆竹,纷纷响了起来。

    孙贲见迎接的人准备颇为妥当,脸露满意之色,于是对程昱吩咐道:“赶了大半天路,陛下想必也累了,就在这里休息片刻再进城……颍川郡守是陈群吧,仲德,你招他过来拜见!”

    程昱接令,当即去传陈群过来。

    程昱和陈群是旧相识,见面后,直接打趣道:“长文,只半年不见,你的贤名就传到主公耳中去了,主公特意点名要见你呢。”

    陈群微微一笑:“仲德,你又打趣我,说到贤名,我可比你差远了!”

    “……”

    考虑到不能让主公孙贲久等,两人寒暄几句,便快步穿过防卫线。

    此时阳光灿烂,秋风拂过,给人清爽之感,却并不觉得寒冷。

    汉献帝在近侍地搀扶下,出了马车,只一眼,就看到不远处麦田郁郁葱葱,不由眼睛一亮。

    自关中而来,由于战乱多发,许多地方荒草丛生,给人寂寥之感。

    而此处麦田葱郁,处处透着生机,这让汉献帝不禁心生感慨:“孙贲治下如此,可以算是立下帝王根基了,只可惜之前……”

    就在汉献帝沉浸在浓浓悔意中时,陈群快步走来,恭敬行礼:“颍川郡守陈群,字文长,拜见陛下,拜见主公!”

    “起来吧!”孙贲亲切地回道。

    在政务方面,陈群可以算是三国最顶尖的人才,所以,当初仅匆匆一次会面,孙贲便任命他为颍川郡守。

    而从这段时间的奏报来看,陈群确实很有能力,将颍川郡打理得井井有条。

    越看陈群,孙贲越是满意:“长文,进入颍川地界后,本车骑看到商贾往来不绝,流民少有,盗匪不生,麦田葱郁,可见你这郡守当得不错!”

    “主公谬赞,属下能做出这样的成绩,全赖我军将士威震边界、主公施行屯田,鼓励商贾之功!”陈群谦虚回应。

    说完后,陈群令部下奉上早已准备好的酒食给汉献帝和孙贲。

    汉献帝先看了看孙贲,见他没有开口的意思,便说道:“陈爱卿,这酒食朕接下了,你身为一郡之守,想必有许多政务要



第211章 君民相见
    距离进一步靠近的时候,众人看到了五马之车、龙凤标识、金赤绸带……

    一些出身不凡,很有见识的士人,忍不住惊呼出声:“天啊,这,这是大汉皇室!”

    一路迁徙,虽然动静颇大,但由于古代交通不便,加上没有主动宣扬,天子随行的消息知道的人并不多。

    而到了现在,就完全没有必要遮掩了,甚至还需要大肆宣扬开来。

    考虑到这一点,孙贲招来程昱,安排他去向士子们宣布喜讯。

    程昱领命,很快就带着一队甲兵来到众士子面前,他凝了凝神,朗声高呼:“董卓祸国,李傕乱政,陛下受辱,人神共愤。”

    “孙车骑感念皇恩,领兵入长安勤王,杀败李傕,救下陛下。”

    “如今,陛下就在军中,陛下有旨,一刻钟后接见士民!”

    这话一说出,士子人群中立即沸腾起来。

    几个德高望重的大儒更是眼眸湿润,先是对着五马之车叩行大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即,大儒们又朝着孙贲恭敬拜下:“董卓、李傕欺主祸国,幸得孙车骑忠义勤王,方解陛下罹难。”

    “又有孙车骑治政清明,扶植农桑,疏修坝渠,与民休息,乡野为之欢腾。”

    “孙车骑又聚兵练卒,除贼匪,平蛮夷之乱,四方为之靖宁。”

    “孙车骑忠君爱民,我等无以报效,请受一拜,若有驱使,即当奉命!”

    大儒们做了表率,士子们也纷纷拜礼:“孙车骑忠君爱民,我等无以报效,请受一拜,若有驱使,即当奉命!”

    五马之车内,汉献帝虽然看不到外面的场景,但此起彼伏的山呼声,却让他暗暗心惊:“看来,孙贲很得士人之心啊!”

    如此一来,本想打开车帘看看外面风景的汉献帝,却是生生遏制住这个想法,任由夕阳透过金色丝帘,映在他那黯然的脸庞上。

    孙贲不知道汉献帝此时的复杂心思,他的注意力全投注在了人才问题上。

    人才这事,关系到一方势力的气运。

    颖川文风天下闻名,号称‘天下人才半出颖’,这虽然是夸张,但可见对士人的影响力。

    参加颖川文会的千余士子,虽然不能尽入自己麾下,但就算投了别家诸侯,也没有关系。

    因为,一旦自己成就大势,需要投降和内应……或许就会出现这样一幕。

    有士子跑到孙贲军中,对孙贲说道:“故人来此,孙车骑可愿接纳否”

    到时候,孙贲只需演一出倒履相迎即可!

    既然要收士子之心,当然要借助汉献帝的影响力。

    于是,孙贲传下号令:“众大儒和士子其心可嘉,怎能避礼,请陛下撤去乘舆,缓缓而行,以正天下之心!”

    没过多久,便有侍从将车帘车座撤去,露出一身明黄龙袍的汉献帝。

    异变突生,汉献帝吓了一跳,在众目睽睽中,他下意识地抬头挺胸。

    长年汉宫礼仪的熏陶和习惯,让他身上透着一股雍容华贵的气质,不过,却是少了一分威严。

    众士子都望了过去,年轻士子没见过,但有几个大儒,却是在洛阳见过汉献帝:“果然是陛下!”

    大儒上前大礼参拜,深深叩下头去,已是泪流满面:“幸睹天颜无恙,臣等拜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看到几个大儒叩拜,众士子也立刻跟着叩拜,目睹汉献帝的圣颜。

    黑压压千余士子,最后跪成一片:“恭迎陛下圣驾!”

    “诸位平身,不必多礼!”汉献帝心中微微有些复杂。

    在他看来,孙贲这个举动,固然是利用他的影响力,但同时也稳固了他的地位。

    汉献帝知道,只要他对孙贲还有价值,只要士子们心中还有他这个天子,那他就没有性命之忧。



第212章 大司马、镇国侯
    车驾的速度渐渐放慢,路上行人看到,纷纷跪拜行礼,高呼万岁。

    孙贲笑意盈盈,和贾诩、程昱短暂商议后,决定入城后第一件事,就是召集百官上殿叩拜天子。

    夕阳西下,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孙贲笑着一指:“陛下,请入宫城!”

    汉献帝腰身挺直,下意识抚了抚衣袖,忽有一丝紧张,他知道,这是自己命运的转折点。

    只见前头百官相迎,甲兵林立,空气中弥漫着肃杀的气息。

    相距约莫五十步时,黑压压一片各色官服的人群,朝着汉献帝的车驾,齐刷刷地跪倒了下来:“臣等拜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紧接着,群臣又高呼:“臣等拜见主公,愿主公气吞天下,一统山河!”

    这一瞬间凝聚出来的气象,即便孙贲早有准备,还是身心一醉,不由在马上伸手答礼。

    孙家军文官中,庞统、费祎、朱治坐镇荆州,新入仕的张肱、坐镇淮南。

    武将中,程普、黄盖、韩当、魏延在荆州,甘宁在淮南,文聘在弘农。

    所以,如今在宛城的文官,以贾诩、程昱、蒋琬、尹籍、陈群等人为首。

    武将则以孙策、周瑜、黄忠、许褚、杨奉、徐晃以及新投靠的陈到为首。

    一个个文武英才汇聚在一起,初具一个小朝廷的气象。

    汉献帝听到百官‘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喧啸,内心一阵激动,脸色不由潮红。

    可下一句,却让他心头一惊,一种说不出是喜是忧的感觉,油然而生。

    五马之车抵达宫城大殿前的时候,乐声响起,上百侍从执仪仗引导汉献帝向前。
1...5960616263...1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