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三国最强霸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丝如墨

    刘备一行人随陈登赶到州牧府,入了陶谦卧室,刘备远远看到,陶谦双手托着一个用黄色布匹包裹的牌印。

    “州牧官印啊!”

    这一刻,刘备的心跳开始加速,不过,他的心性比较坚韧,知道眼下不是留意州牧官印的时候,硬是将注意力收了回来。

    刘备快步走到陶谦身边,只问他的身体状况,丝毫不理陶谦手中的州牧官印:“陶公,时下入秋,天气渐渐寒凉,你应多多歇息,郯城内外事务,我会帮衬一些,你就尽管放心吧!”

    “呵呵,好!好!好!玄德事事心系徐州,老夫何德何能,怎敢受玄德如此大恩,还请玄德受老夫一拜!”陶谦说着说着就要起身。

    “些许小事,何足挂齿,陶公实在是折煞我了!”刘备连忙将陶谦扶住。

    对于刘备的表现,陶谦十分满意,他伸手将黄色布匹拉开,牌印的真面目终于显现。

    刘备虽然早已知晓这是何物,但当这牌印出现在他面前时,他还是忍不住心跳加速,双目闪现炙热。

    刘备故作镇定,疑声问道:“陶公,这是何意”

    陶谦满脸刚正,一边将州牧官印递给刘备,一边说道:“玄德,如今天下大乱,王纲不振,你乃汉室宗亲,实应匡扶社稷。”

    “老夫知晓你仁义无双,又忠君爱民,只可惜汉室衰微,没能重用于你。”

    “老夫年迈无能,身体每况愈下,与其让徐州落入曹操、孙贲这样的枭雄手中,还不如赠予玄德,作为崛起根基。”

    “只望玄德得到徐州后,能够善待百姓,积蓄势力,挽救汉室危机!”

    刘备听得心花怒放,几乎把持不住,不过,他知晓眼下还不是接下州牧官印的时候,当即退后几步,拱手一拜道:“陶公,我虽然是汉室苗裔,但功微德薄,不曾造福一方百姓,担任平原相犹恐不称职。”

    “此番带兵入徐州




第300章 以势压人
    “可,可孙贲以灭族相威胁,这实在是太残暴了!”

    “残暴不,这是杀伐果断,这是不妇人之仁,不得不说,孙贲虽然年纪不大,却有着枭雄之风。”

    听陈珪如此说,陈登顿时陷入沉思,刚才因为气愤,他看问题有些极端,有些偏了。

    现在细细一想,却是明悟,乱世中,只有杀伐果断,只有不拘泥于道义,不拘泥于名节,才能真正成事!

    “父亲,孙贲只凭一封书信,便想将我们陈家吓住,这也太瞧不起我们陈家了吧”陈登心中仍是愤愤。

    “不,正是因为孙贲太看得起我们陈家了,他才这样做的!”陈珪再次摇头。

    “这又是为何”

    “孙贲起事以来,从无败绩,这次来争夺徐州,只带了兵马数万,可见他对自身实力的自信,如此自信的他,却需要通过放开底线来威胁,可见他对我们陈家的忌惮。”

    “父亲,既然孙贲对我们陈家如此忌惮,我们何不明投于他,却暗连刘备毕竟,刘备可是愿意给我们陈家特权。”

    “糊涂,愚蠢!”

    “这……”

    “自接到孙贲的书信开始,我们便再也没有摇摆的余地了!”

    “父亲,我明白了!”

    “登儿,进门的时候,你准备说什么”

    “父亲,今晚我帮刘备在陶谦面前说了好话,还帮他获得了东莞、琅琊两郡的军政大权。”

    “你啊……”

    “父亲,我现在该怎么办”

    “你给孙贲回一封信,先说明陈家投诚之意,再将今晚发生的事情如实告知。”

    “好,我这就去!”

    ……

    当晚,孙贲的书房内。

    贾诩从孙贲手中接过陈登的来信,快速浏览后,笑着说道:“主公,陈家父子果断卖了刘备,看来,他们还算是明白人!”

    “希望他们真能识趣,否则,就别怪我心狠手辣了!”孙贲目光中泛着一丝冷光。

    “刘备得了东莞、琅琊两郡的军政大权,这局面对我们可是越发不利起来。”

    “哼,陶谦、刘备既然不想按规矩出牌,那我也无需顾虑这么多了。”

    “主公这是准备动兵了么”

    “不,现在还不到动兵的时候。”

    “那主公的意思是”

    “我准备借天子的名号,以势压刘备,顺便驱虎吞狼!”说到这里,孙贲略一停顿,然后问道:“文和,你这儿可还有空白圣旨”

    “还有五卷。”

    “五卷嗯,只需一卷就够了,待会我来说,你来写。”

    “诺!”

    没过多久,一卷圣旨便是成型,扫了一遍内容,贾诩不由赞道:“主公善借外力,属下佩服!”

    孙贲哈哈一笑:“天子既然掌控在我们手中,如果这资源不用,那就浪费了!”

    ……

    一夜很快过去,到了第二天,有亲卫来报,说是陶谦有请。

    孙贲大略猜到了陶谦的用意,悠然一笑,便和麾下文武前往州牧府议事大堂。

    众人依主宾坐好后,陶谦拖着病躯,肃然起身道:“诸位,老夫年迈,时日已不多,虽有二子,但他们才德浅薄,难堪国家重任。”

    “玄德乃汉室宗亲,德广才高,此次如果不是他和大司马解除徐州之危,后果不堪设想。”

    “老夫本来希望玄德能够接领徐州,可惜玄德为公义而来,坚辞拒绝。”

    “眼下,东莞、琅琊二郡无人镇守,我想委托玄德署理两郡军政事务,特请诸位做个见证!”

    陶谦这话一出,议事大堂内顿时一片哗然。

    有人为陶谦的这个决定大声叫好,也有人提出质疑,但大部分



第301章 刘备入局
    这一刻,刘备心中可谓是百味杂陈,他有些后悔特意支开诸葛亮了,如果诸葛亮在这儿,他根本不可能像现在这样被动。

    从利弊角度考虑,刘备很容易判断出,拒绝圣旨对自己更有利。

    只不过,他一直以来都以忠君来标榜自己,拒绝圣旨会破坏自己苦心经营的忠君形象。

    矛盾!为难!

    刘备拳头紧握,心中郁气积压,想发泄却找不到合适的途径。

    一旁的张飞见自家大哥很为难,当即出列喝道:“孙贲,你故意支使我大哥去对付曹操,这是何居心”

    所谓主辱臣死,许褚见张飞对自己主公无礼,也出列喝道:“张飞,你一个小小都尉竟敢质问当朝大司马,我看你这是想造反”

    “放屁,老子怎么可能造反”

    “哼,我看不仅你想造反,你大哥刘备也是一样,居然敢抗旨不尊。”

    “许褚,你再胡说八道,老子就把你的嘴巴……”

    张飞还没说出‘撕烂’二字,就被刘备挥手制止,只见他深吸一口气后,朝着孙贲恭敬跪道:“微臣接旨!”

    “好!好!好!”孙贲连道三声好,笑赞道:“玄德果真是忠义贤臣!”

    “大司马谬赞,为陛下分忧,乃是臣子本分!”刘备嘴角未抽,徐徐起身。

    议事结束后,刘备匆匆回到临时府邸,在将事情经过告诉诸葛亮后,面带忧色地问道:“军师,眼下这局面我军该如何应对”

    诸葛亮先是眉头一皱,但很快就舒展开来,他很清楚,事情成了定局,再抱怨已是无用。

    稍作思考后,诸葛亮献策道:“主公,孙贲借皇命支使我军攻打曹操,为的是两虎相争,而他则坐收渔翁之利。”

    “孙贲这算盘确实打得很好,但只要主公故意拖延出兵事宜,他也拿主公没办法。”

    “眼下,主公最紧要的事情便是,派人接手并经营琅琊郡,只要将这份实力转化,主公在乱世便有了一份根基。”

    诸葛亮的话刚说完,一旁的张飞便出声附和道:“大哥,军师说得对,这孙贲根本没安好心,大哥只管做你的琅琊郡太守,至于攻打曹操,我们慢慢拖延便是!”

    只可惜,刘备有着其它的考虑了:“军师、三弟,你们虽然说得很有道理,但皇命不可违啊,我即为朝廷命官,岂能漠视皇命”

    “再者,孙贲这人阴险狡诈,必会监视我军的一举一动,如果我军久久不出兵,孙贲便会以我抗命不遵为由,将我污为反贼。”

    “到时候,孙贲就能以征讨反贼之名,对我军出手,或者,借皇命反令曹操来攻打我军。”

    “所以,这道圣旨,我是不得不接啊!”

    诸葛亮听了后,先是点点头,随后又摇摇头:“主公,只要天子还在孙贲手中,那他就一直掌控大义名分。”

    “主公秉承忠义本身没错,但如果一味顾忌大义名分,那就会陷入处处被动的格局。”

    “主公也清楚,如今的皇命并不是天子的本意,而是孙贲的越俎代庖,这种情况下,于我军有利的旨意,则遵之,于我军不利的旨意,则抗之!”

    “当然,主公以忠君、仁义立身,这反贼的称号能不背最好不背。”

    “所以,主公可以亲率大军徐徐赶往兖州的同时,安排子义、宪和经营琅琊郡,安排子龙协助陈元龙镇守东莞郡。”

    对于诸葛亮的提议,刘备大部分认同,唯独关于赵云协助陈登镇守东莞郡这一点,他有着不同的看法:“军师,我们安排子龙插手东莞郡的防务,怕是有些不妥吧”

    州牧府议事结束后,陈登便找到了刘备,说东莞郡以刘备的号令为尊。

    从当初陈登到北海寻他救援徐州开始,刘备



第302章 孙贲娶亲
    孙贲徐徐起身,边踱步,边解释道:“仲德,刘军的实力不弱,以我军在徐州的力量,现在动手,想大胜刘军并不容易。”

    “可若是等刘军粮草耗尽回撤时动手,就可以达到以逸击劳的效果,并且,如果能借用地形围困,那还很可能兵不血刃大败刘军。”

    “当然,最为关键的是,刘军粮草耗尽回撤时,必然距离琅琊、东莞二郡较远。”

    “到那时候,只要发动陈氏父子这颗棋子,便可断去刘备的后路!”

    听了孙贲胸有成竹的分析,程昱认可地点点头,随后又是问道:“主公,我军差不多该撤出郯城了吧”

    “不错,从明天开始,就可以陆续撤离,等出了郯城地界,便化整为零,秘密向琅琊、东莞二郡潜伏。”

    “主公离开宛都(宛城)已有不少时日,为了防止保皇派势力暗暗抬头,却是可以趁这个空档回去震慑一番。”

    “震慑就不必了,据锦衣卫探报,保皇派们还算老实!”说到这里,孙贲语气一转:“不过,宛都确实该回去一趟。”

    “哦不知主公回宛都所为何事”

    “哈哈哈,为的是婚事!”

    “婚事哈,这可真是大喜事!”

    如今孙贲的势力日渐鼎盛,成婚生子便成了势在必行之事,这也是许多孙家军重臣的期许。

    因为,古代诸侯只有有了子嗣,势力才能彻底稳固。

    孙贲决定回宛都成婚,便是考虑到了这一点,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孙贲想给糜环、张倩一个名分,一个交代。

    九月十二日,孙贲约见了张倩、糜环的长辈,经过商议,定婚期为九月十五日。

    由于孙贲这次不是简单的纳妾,而是娶平妻,因而需要筹备三书六礼。

    三书六礼中,三书为聘书、礼书,迎亲书。聘书也就是订亲之书,即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礼书,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迎亲书,迎娶新娘之书。

    六礼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安床。

    纳采,为古时婚礼之首,男方属意女方后,请媒人作媒,叫做纳采。

    问名,男方询问女方的姓名及生曰时辰,叫作叫做问名,也就是‘合八字’。

    纳吉,合八字的时候如果测为吉兆,便遣媒人致赠薄礼,叫做纳吉,也就是‘过文定’。

    纳征,指奉送礼金、礼饼、礼物及祭品等,即正式送聘礼,叫做纳征,也就是‘过大礼’。

    请期,指由男方请算命先生选择婚期,叫做请期,也就是‘择日’。

    亲迎,指新郎乘礼车,赴女方家迎接新娘,叫做亲迎。

    安床,指择定良辰吉日,在婚礼前数天由好命佬将新床搬至适当位置,然后,在婚礼之前,再由好命婆负责铺床,将床褥、床单及龙凤被等铺在床上,并撒上各式喜果,如红枣、桂圆、荔枝干、红绿豆及红包,安床后任何人都不得进入新房及触碰新床,直至结婚当晚新人进房为止。

    除了亲迎外,其他一切,都由孙贲的婶婶吴氏(孙策的母亲)(孙贲的父母已过世)安排。

    听着婶婶介绍三书六礼,孙贲是一头雾水,不过他记得一点,那就是定好的成婚良辰吉日,就在三日之后。

    时光飞转,三天很快过去,大婚当天,宛都笼罩在浓浓的喜庆氛围中,街道两边挂满了双喜灯笼,贴满了红彩福字。

    孙贲的大司马府内,各处门窗都贴有双喜彩纸,门头长廊挂上双喜灯笼,周围都是穿着红衣的仆人




第303章 洞房花烛
    婚礼在按部就班中进行着,孙贲感受着周围热烈的气氛,穿越两年多的他,再次有了进入美梦的感觉。

    等迎亲队伍回到大司马府后,媒人婆领着糜环、张倩先入侧房,接下来便要等待良辰吉时,再拜堂成亲。
1...8687888990...1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