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气无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关越今朝
“全镇好几处风景都和凤角不相上下,而且有几处无论交通条件,还是开发程度都要优于风角,比如桦树岭的风景,再比如于翰林庄的人文文化。我也就是随便说说,仅是一家之言,请镇长理解。”苗玲玲说到此处,收住话头。
李光磊点点头:“不错,论开发程度、交通条件,凤角根本排不到前面,但它却有别处不具备的特点。刚才一路走来,大家也看到了,到处怪石、苍松、野径、翠柏;夏秋之际,更是绿草茫茫、碧水漴漴;冬季又会滴水成冰、树挂婆娑,这就是原生态。
现在国内到处都是人工造景,有的人工景造的真是美,名人故居之类更是比真的还真。就拿桦树林和于翰林庄跟人家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没有可比性。相比较而言,凤角山没有人为开发,特点反而明显,那就是原生态,这是其一。
其二,凤角山有美丽传说,是一代一代口口相传下来的,这又增加了它的神韵,这就是它巨大的文化价值,而且是不可复制的价值。
其三,小小凤角公路,竟然成了全省村村通试点工程,常务副厅长亲自到场剪彩,这在国内是独一份。刘厅长现在已经是省厅一把手,这个广告效应可是不得了,也是别处复制不了的,最起码全省交通系统都知道有凤角这么个地方。”
苗玲玲“哦”了一声:“我怎么就没想到”
“苗镇长,你怎么可能没想到在昨天的汇报中,你可是两次提到凤角山的。”李光磊笑着说,“走吧,还有好多路呢。”
人们继续向前行进,边走边说,边讲边走。
停停走走,又用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到了山顶。
站在山顶,极目远眺,暖阳映照下的景物别有一番风情。
“以前光是看资料,真正登上风角山还是第一次,原来景色这么美,看来真是孤陋寡闻了。”苗玲玲发出感慨。
李光磊笑着说:“苗镇长真是太谦虚了,刚才一路走来,沿途的景物、人文,你可是信手拈来,讲的绘声绘色。”
“是吗我那只是照本宣科。”苗玲玲客套之后,又道,“对了,镇长刚才说到凤角山美丽传说,我倒很感兴趣。”
“苗镇长考我,你怎么可能不知道”
“只听说过丁点,还是想听镇长解读一番。”
“看来存心考我。有老书记和老庞他们在,我也不好班门弄斧呀。”
“可苗镇长就想听你讲呀。”庞大刚插了一句。
“哈哈哈……”
经庞大刚这么一说,李、苗二人都弄了个大红脸。
不好再推辞,李光磊直接讲说起来:“话说很久很久以前,应该是在上古时期吧,这里住着几户人家,其中有一个小伙子就叫‘傻角’。傻角是一个孤儿,以狩猎为生,日子过得很清苦,却也很充实。饶是自己不富裕,傻角仍然帮助身边更穷苦人家,有时甚至饿着肚子,却把猎物给了邻居。
一个雷雨交加的晚上,傻角听到门口有动静,就拿着火把、弓箭,开门出去探看。只见一个大水坑里,水花飞溅,浪头翻卷,怪声连连。傻角下意识抽出一只弓箭射去,正射到浪头中,浪中立即传出一声嘶吼。紧跟着,一股劲风袭来,大片水花溅落,傻角急
第七十六章 来去匆匆为哪般
又是上凤角山,又是田地间调研,又是查资料、座谈的,返回镇里时已是晚上十点多了。
奔忙了一天,在工作组吃晚饭时又喝了几两酒,身上确实乏累,李光磊只是瞟了眼桌上纸张,便进到里屋休息了。
这一觉睡得真是香甜,早上醒来时已是七点多了。
洗漱之后,到食堂吃过早点,李光磊返回办公室,坐到桌后,翻阅着那沓文档。
文档最上面是一张单页纸,纸上是钟正全的笔体:李镇长,我到您办公室时,你不在屋子里。这是各部门和政府各位副职的方案,一共是十六份,全部收齐。钟正全,三月二十四日下午四点零五分。
拿起单页纸,来回翻看了一遍,李光磊嘴角浮上一抹笑意,轻轻摇了摇头。
一份份数过,正好十六份,正好是三个副镇长和十三个部门。
放下单页纸,第一份方案就是于思新的,这也是李光磊正打算找的。略过前面那些套话,李光磊径直翻到了关键部分,认真审看那些举措。看着上面内容,他笑了,这才是方案,才是真正切实可行的举措,说明于思新肚里有些东西,也确实用了心。如果真能做到这些,完成分解到的任务目标不成问题,不只是他个人,分管下属部门也肯定能完成。
按顺序挨个看下去,只看关键内容,十六份方案全都言之有物,与前天会上的空洞之词简直是天壤之别。现在人们给出的措施更具体,目标也更明确,先不论最终能否实现,但只要认真去做,结果应该不会差。
看了一遍方案,李光磊心情大好,既为方案可行,更为人们的态度。看来好多人并非能力不行,而主要是态度,对待工作的态度,还有对待自己这个暂行职权者的态度。当然了,方案是有了,关键还是执行,能否真正执行才是关键,人们能否真正认可自己也还任重道远。
看了看时间,上午九点多。
正考虑是否要继续出去考察,门外传来敲门声。
说了声“进来”,李光磊看着门口方向。
屋门推开,乔晓敏快步走进屋子,神色间带着焦急。
李光磊问:“怎么啦,有事”
“好多村民到了院里,说是要找镇长,要补偿款。”乔晓敏道。
“补偿款什么补偿款,谁在现场”李光磊追问。
“我也不清楚是什么补偿款,反正人们就那么吵吵。”停了一下,乔晓敏又说,“看到村民来找,钟主任就让我来向您汇报,他先去应对那些人了。”
“知道了,你先去吧。”李光磊说着,挥了挥手。
“好的。”应答一声,乔晓敏出了屋子。
“补偿款什么补偿款”李光磊自语过之后,拨出了一个号码。
只到一通回铃音响过,电话也没人接。正要二次拨打时,电话却响了。
扫了眼号码,李光磊拿起电话听筒。
听筒里立即传来钟正全声音:“镇长,是于翰林庄村民来了,要文化补偿款。”
李光磊问:“文化补偿款,是不还是省级文化村的,什么时候的款项,不是都发给他们了吗给桦树背的款项也是有据可依的。”
“他们吵吵不该给桦树背钱,还说即使没有桦树背的事,整个钱也没发够。”听筒里回复着。
停了一下,李光磊说:“于思新在哪让他去现场。”
“于……他好像下乡了吧。”对方给出答案。
“下乡这么的,你先稳住人们,了解情况。”做过吩咐后,李光磊结束了通话。
“下乡啦”李光磊疑惑着,拨打了于思新号码。
回铃音响了三、四声,才传出于思新声音:“什么事”
“你现在在哪”李光磊问道。
“下乡呀。”于思新语句中满是怨气,“领了那么多的任务,不去一线调研怎么行我是笨鸟先飞,否则到时又让人拿着开刀了,又……”
李光磊沉声打断:“少说没用的,马上回来处理事。现在于翰林庄村民就在镇里,还要文化补偿款,说是款项没有完全发放。”
“什么,还要文化补偿款,他们也太……”话到半截,于思新语气一转,“现在我负责综治、城建、土地管理,旅游工作不归我管。”
李光磊语气很冲:“少费话,最快时间赶回来。当初文化村的事可是由你直接经手,划归苗镇长后就再没补偿资金,而且现在你又分管治安工作,你来处理正合适。”
于思新推脱起来:“可,可我已经到了村里,回去至少也得一个多小时,还是……”
李光磊冷冷的说:“你要实在不想回来,那我只好找杨书记了,我记得你曾经说过……”
“好,我回去,算你狠。”电话里吼了一声,便没了动静。
“不回来可得行。”李光磊放下听筒,又拿起面前方案,翻阅起来。
……
将近中午时分,于思新来到李光磊办公室,进门就嚷嚷:“没有这么办事的,凭什么非让我处理”
“村民呢”李光磊答非所问。
“刚央求走,说是还会来。”停了一下,于思新又追问道,“凭什么非找我”
&nb
第七十七章 就看你的了
虽然于翰林庄村民离去了,但李光磊知道,这事没完,村民们还会来,下次肯定就没这么容易走了。另外,通过村民要补偿款一事,李光磊对于这个款项发放也产生了质疑,也想弄清事情始末。只是这事不便于大张旗鼓调查,根本就不能引起别人注意,暂时只能自己悄悄的进行,于是李光磊就把注意力集中到了财务报表上。
只是从报表上来看,省里下拨资金、下发到村资金、文化配套支配及其它等项完全吻合,不带差一分钱的。而且配套支配数额并不大,从数据及细项来看,似乎也在正常范围,即使差也差不了多少。
可村民为什么说还差着多呢究竟是空穴来风,无理取闹还是暗含蹊跷,变相流失呢带着疑惑,李光磊一遍遍翻数据,一次次想关联,可是好几天下来,楞是没找出来,反倒是财务陈雪梅催要了一次报表。
当然了,李光磊也不可能整天就想这事,其它工作也必须开展,调研就是其中重要一项。
在这几天中,李光磊调研了多个项目,涉及农业、旅游、招商、税收、教育、计生等多个方面。虽说调研还不够细致,但在此过程中,也有一定收获,还弥补了一些漏洞。
在调研期间,李光磊也非常注重沟通、讨论,个别人员也给予了积极回应,苗玲玲就是其中一位。这不,这天早上刚上班,苗玲玲就来了。
在对面椅子坐定,苗玲玲递过了一沓纸张:“镇长,那天从你这回去以后,我又认真琢磨了一番,觉着你说的‘善于取舍,优先重点’策略完全正确。根据这个策略,我把这些项目按启动时间做了分类,一共四个批次。当然了,这个时间不是绝对的,还要根据招商情况和旅游政策变化做调整。”
苗玲玲说着,从文件袋取出一沓纸张递了过去:“这里面还有辅助说明,请镇长审阅。”
接过纸张,示意对方随意,李光磊认真看过整个方案,还对个别重点回看了一番。
放下方案,又沉吟了一会儿,李光磊抬起头来,说:“不错,非常不错,这个划分比较合理,既有层次性,便于抓重点;又有灵活性,能够及时进行调整。只要我们能够按方案逐步落实,前景绝对错不了。”
“谢谢镇长鼓励,其实方案都是镇长指导,我只是用文字记录了一下。”客套之后,苗玲玲迟疑着说,“镇长,假如方案真能如期实施,全镇旅游必定上个新台阶,也能为全镇经济发展做出大贡献。只是,只是前提必须有资金,无论配套建设,还是项目推广,没有钱绝对不行。”
“是呀,钱是必须的,拉投资是项目成败的重要因素,不只是旅游,好多产业同样如此。”缓缓说过,李光磊语气忽的坚定,“办法都是人想的,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会拉来投资,就能弄成项目。”
苗玲玲握拳、点头:“对,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一定会成功。”
迟疑了一下,苗玲玲又道:“镇长,我一直有个疑问,旅游一直都是镇里短板,全县旅游也不景气,您怎么会对旅游如此重视。即使凤角等景点有一定特色,但也并非那么突出,何况相关配套又欠缺很多,这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李光磊一笑:“既然苗镇长感兴趣,那我不妨就说说。我到于翰林镇这一年多,可以说跑遍了原凤角乡区域,几乎辖区村子的沟沟岔岔、山山岭岭都去过。通过一走一看,我发现凤角旅游资源真不少,有些资源也真的很有特点,这是我首先想到发展旅游的原因之一。
通过近几天的调研,我又发现,不只凤角区域,于翰林区域同样有旅游资源,有的资源更是可以与凤角形成互补。以全镇整个旅游资源来看,放眼全县还没有哪里能超过这里,尤其原生态这一块在全市也是风毛鳞角。当然了,我对全市、全县旅游资源了解,主要还是通过资料,大都没做现场调研,但资料来源绝对可靠,也可以说非常权威。这是我力主发展旅游原因之二。
原因之三,旅游业是环保产业,可以刺激消费,推动产业发展,加快城镇化步伐。旅游产业能够提供就业岗位,提升当地价值和品牌,尤其对交通客运和餐饮住宿业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其它诸如生态效应、幸福价值效应还有很多。
当然了,旅游固然有这么多好处,却不是那么好做的,更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交通、饭店等方面全面发展,需要这些产业先行一步,更需要宣传、推广、建设等大批投资。可以说,旅游业与这些产业相辅相成,相互影响,是一个系统化工程,显效周期较长。也正因为短期内难以收到显著成效,也才导致好多人不愿意去做‘前人植树,后人乘凉’的事,而大多都是应景的喊一喊。正因为这样,也才更需要有人去做,去为旅游产业后续发展做铺垫,这是原因之四。”
“佩服佩服。真没想到,镇长年纪轻轻竟然有这样的情怀,令我等实在汗颜。”苗玲玲表情凝重,态度认真。
停了停,觉得刚才言词易产生歧义,苗玲玲赶忙又补充道:“镇长,说您年纪轻,我没别的意思,也正因此,才更佩服你,才更觉得我自己欠缺太多。”
李光磊大度
第七十八章 老常又帮我一次
屋门推开,常有礼进了屋子。
看到对方,李光磊立即起身,迎了上去:“常主任今天怎么有空了,请坐,请坐!”
镇长竟然这么热情,常有礼真是受宠若惊。虽然李光磊现在是暂行镇长职权,但就冲现在的架势,当镇长是肯定的了。对方现在才二十来岁,照这样下去,别说是镇长了,县长也当得,市长都有可能。因为激动,握着对方右手,常有礼都不禁全身抖动。
略一诧异,把对方按到椅子上,李光磊又去沏茶倒水。
慌得常有礼连连说“不渴”,还表示要“自个来”。
李光磊没有让对方动手,而是坚持将热情进行到底。他之所以这么热情,既是对老同志的尊重,也是对常有礼支持修路的感谢,还有对对方的歉意,为那几次忽悠而亏欠。当然了,他也借忙碌之机,想想对方来的目的,并适当斟酌一些应对之法。
看着镇长又是拿茶叶,又是倒热水,还亲自把怀子递到近前,常有礼既感动,又不知所措。他语无伦次的表达着谢意,眼睛慌乱的看向一旁。
终于,常有礼找到了话头:“镇长,这是要大力发展旅游呀。”
李光磊坐回椅子上,拿起桌上纸张:“你是说这个方案吧这只是镇里发展经济的一个方面。前几天也给你们传达了省、市、县指示精神,‘迎接新世纪,跨越大发展’是核心,镇里也必须拿出相应举措,发展旅游就是举措之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