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气无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关越今朝
第十九章 人说来就来
正月最后一天,凤角工作组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全体成员都神情严肃,葛玉庆头脸更是冷的厉害。
看了看时间,又环视屋内一周后,葛玉庆说了话:“同志们,经过一段时间准备、调整,凤角修路工作终于进入新阶段,设计图纸已经拿回,相应的支持也已争取到位,我们也该再次启动修路工作了。
在过去的十多天时间里,简单整修干干停停,尤其从人代会开始,就一直停着没动,总共出工也不到二百个。前几天我们还有借口,毕竟参加劳动的这些人大都是镇里代表,都要参会,也要传达会议精神。可现在该传达的已经传达,冻土也开始融化,图纸都拿到了,我们还怎么推脱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呀,这个东风就是人工。虽说有了图纸,天气也转好,可万事都得靠人干,没人怎么行尤其要是没人干,工程还一直停下去的话,已经争取到的支持也肯定要失去,要想再争取就难了,关键前提是工程必须正常进行着。说说吧,怎么办”
那还能怎么办各负各的责任呗。人们讥诮的想着,都把目光投到了李光磊身上,葛玉庆更是紧紧的盯着旁边的年轻人。
疑惑的瞅了瞅左右,李光磊道:“大伙这是……哦,是疑惑人工的事吧,我想,我想慢慢人会多起来的。”
这叫什么话这是工作组副组长应有的态度人们脸上神情又精彩好多。
葛玉庆脸色更为严肃,但语气还相对和缓一些:“李副组长,这一天十来人,太少了,每村就一个,要是这样的话,怕是简单整修也得好几年吧关键还没整出个结果呢,新的破损又该造成了,根本也不可能整修出结果的。在年前的时候,我就把这项任务交给了你,自己去跑图纸和其它支持。现在图纸和支持都有了,不知这人什么时候能到位呀。怎么着一天也得百十来人,一个村也得十人左右吧,哪怕先有几个村达到也好。若是因为人工到不了位,耽误了工程,这个责任……”
人们都听出来了,这话虽软,分量可不轻。
“应该会有人吧。”李光磊还是给了个含糊的答复。
“困难就那么大要是你觉着难以完成的话,也不妨说出来。看看别人谁还能做,实在都不行的话,我也可以接过来。”葛玉庆提出了方案。
“困难是不小,不过我完全能够胜任,就不劳烦他人了。”别看刚才李光磊吞吞吐吐,这话倒是回答的非常干脆。
葛玉庆就是一楞,原以为对方会顺杆爬,却原来并不撒手。这个态度既符合常理,却也有些出乎意料。自己刚才这就是敲打,对方肯定能听出来,正常情况下,应该继续努力去做,否则就彻底丢份了。可按照对方近阶段的表现,以及刚刚含糊的态度来看,似乎应该顺水推舟认栽才对,但这分明是瘦驴拉硬屎呀。
尽管心中狐疑,也很是不悦,但葛玉庆还是尽量语气平静的说:“光磊同志,有信心很好,我们就是要对自己有信心,对工作前景有信心。可是光有信心是不够的,必须要有积极举措,要有实际的推动进度才行。现在时间已经很紧迫了,你看是三天能落实呀,还是五天能有信给个准确回复,工作组也好计划时间。”
在众人目光注视下,李光磊缓缓的说:“估计快了吧,也许说来就来。”
“快了到底是多长时间还说来就来。”葛玉庆语气中带了怒意,他觉得对方更像是逗闷子,没有一点严肃性。
“时间……”李光磊迟疑了一会儿,又说,“要不我再问问。”
问问弄了半天,就是这么个态度尽管已经火气上蹿,但葛玉庆还是尽量压着,也尽量语气平静:“问吧。”
“先问谁呢,先问……”李光磊拿出手机,却没有立即拨打,而是叨叨咕咕着,像是在斟酌抉择。
葛玉庆那个气呀,但他没有发作,而是就那样冷眼旁观,想看这小子要玩什么花样。
其他人等则是看热闹不嫌事大,脸上表情精彩之极,就差直接起哄喊好了。
就在众人都盯着李光磊的时候,屋外却响起一阵脚步声,不多时便有一群人站到了窗外。
怎么个情况看到外面几十号人,葛玉庆不由一楞,再一细看,好像都是桦树背村人,他首先想到了一件事:上访闹事。年前时候这个村已经弄过两出溜事了,都跟那个二楞子有关,现在二楞子也在人群中,还急吼吼的站在打头位置,肯定总没好事。
“李副组长,去看看。”葛玉庆很自然的想到了李光磊。
“那我这电话还打不打”李光磊询问后,并没等着回复,而是不慌不忙的离开座位,拉开了屋门。
还没等李光磊开口,二楞子倒先说了话:“李组长,我们要修路干活,去哪干,怎么干”
“修路干活常主任呢”李光磊左右看着。
“我们先走的,走的不快,摩托都停院子后面了。他等着最后一拨人,估计也快到了。”说到这里,二楞子“诶”了一声,“好像他们来了。”
“突突突。”
“轰轰轰。”
农用车、摩托车声大作,瞬间停了半院子。
常有礼快速跳下农用车,来在李光磊近前:“李组长,接您
第二十章 麻烦还在后头
?
农历二月二这天,天气晴朗,阳光充足。自过春节以来,好天气倒也不少,但没有一天超过今日。
今天也绝对是个好日子,凤角修路工作正式启动。
六百多人全都列队整齐,集中在指定场所。这里面有交通局技术人员,有凤角工作组全体同志,其中更多的是各村出的劳力。
在前天的时候,桦树背村带头去了八十多人,但当天技术人员还没到位,工作不知怎么做,人们都先回了村里,昨天又修整了一天。今天按规定时间,到达指定地点时,各村出的劳力总和已经达到了五百人之多。
在整齐的队伍前面,停放着六台施工机械,其中两台铲车、两台钩机、两辆翻斗车。六台机械上全都批着大红花,铲臂和钩斗上挂着鞭炮,机械前方地面也有鞭炮摆放。
葛玉庆、李光磊站在公路拐弯处,张望着自县城的来车方向。
“来了,来了。”葛玉庆招手示意着,和李光磊一起回到队列附近。
“轰轰轰……”
一台白色越野车裹挟着尘土,由远而近驶来,径直停在队列不远处。
葛玉庆快步来在车前,打开车门,笑脸相迎:“欢迎于局长莅临检查指导工作!”
一个中年谢顶男子步下汽车,正是县交通局长于大江。于大江笑着说:“老葛,少来这套,我最怕听你说虚话,指定没好事。”
“于局长,这叫什么话我们带着十二分热忱,欢迎您这上差大领导,怎么会是虚话全是发自肺腑呀。”说到这里,葛玉庆压低了声音,“工作组替局里办事,局里支持一下,这本来就是互相帮助、互利互惠,你怎么说不是好事呢”
“行行行,你别跟我瞎拽。”于大江摆着手,四下张望一番,问道,“镇里人没来”
“怎么,于局长,嫌我们这规格不够”葛玉庆答非所问。
“你……”话到半截,于大江探过头去,压低声音,“老葛,我是提醒你,不要让人挑出理来,那样对你和修路工作都不利。”
葛玉庆一笑:“现在刚开始弄,就不麻烦镇领导了,也省得领导来或不来都为难。等着工程竣工通车的时候,再请他们大驾光临,大家也都抹点粉。”
于大江点指对方:“你呀,你呀。”
其实对话双方都心知肚明,根本不是葛玉庆所讲理由,主要还是他自己托大,不想把镇里那些人当做领导。
“对了。”葛玉庆一指李光磊,“于局长,这位是于翰林镇副镇长李光磊同志,也是工作组副组长,这几百号人就是他动员来的。”
于大江伸出手去:“是吗了不起,了不起。”
李光磊赶忙与对方握手寒暄,然后一同到了队伍前。
在专人组织下,列队的人们及时拍起了整齐而热烈的巴掌。
待到掌声停歇,葛玉庆大声道:“今天是二月二龙抬头,是个龙欲飞天的日子,代表着欣欣向荣、奋发向上,我们在这个美好日子正式启动修路工程。由于时间紧、任务重、经费少,我们的启动仪式很简单,好多领导都没有惊动,但县交通局于局长还是在百忙之中来到现场。这条公路工程肯定离不开交通局……”
在葛玉庆几分钟热情的开场白后,于大江又发表了讲话。于大江讲话很简单,主要就是肯定了这种精神,也赞扬了人们的态度和觉悟。
简短的讲话结束后,随着葛玉庆的一声“开工”,顿时鞭炮齐鸣、机械轰隆,现场进入了真正的工作模式。
在现场转了一转,于大江指着绵延的劳动现场,说:“老葛,说实在的,短期内召集这么多义务劳力,我真不太相信。不过看了以后,我知道他们绝对是村里干活好手,不是你们找的托。尤其听了人们的热情与奉献,更是感动不已,不容易,也不简单。”
“于局长,可不能拿老眼光看人,更不要贬低我们的热情与能力。前几天是人不多,可是经过李组长做工作,一下子就点燃了人们的激情,只要肯努力,一切都不是问题。”说到这里,葛玉庆话题一转,“于局长,我们是有热情,不过更需要您的大力支持。您财大气粗,拔根汗毛……”
“得得得,别一见面就这事。”于大江连连摆手,然后转向李光磊,“李组长真是年轻有为,一下子动员这么多人,真是不简单。只是我很好奇,李组长究竟用了什么奇招妙法,人们就自愿义务劳动呢”
“主要是葛组长领导的好,桦树背常主任觉悟高、带了好头,更离不开您的支持。”李光磊笑着说。
看似说的轻松,但李光磊却心中暗道:照方抓药,损招一个。
自然不完全相信李光磊的话,但于大江还是对其一番赞赏。李光磊也学着葛玉庆,对于局长好一番奉承。
常有礼离着众人不远,自是听到了李光磊对自己的赞赏,在暗喜的同时,也心疼不已,就为了动员这些人,他可是下了血本的。不过想到未来前景,还是充满了无限遐想,脑中又回忆起了那件事
第二十一章 你们村不修了
?
尽管麻烦还在后头,不过工程总算开始了,工作组诸人都很兴奋。但在兴奋之余,其他人员更多的是激动,而葛玉庆却多了份惆怅,李光磊则还有着深深的忐忑。
葛玉庆惆怅的是,现在工程已经开始,真正是开工没有回头箭,只能前进,不能退缩,即使彷徨都不该有。可正如李光磊所说,用钱地方多的是,到哪去弄那些钱虽说车到山前必有路,可他已经趟了许多荆棘,楞是没踩出一点点路来,这和预想差别很大。而更令他惆怅的是,这份担忧只能埋在心底,还得表现出成竹在胸的架势,这就更折磨人了。
李光磊和葛玉庆一样,也在愁钱的事,也在为筹钱想办法。除此之外,他还多了一份担心,担心戏法变漏了。如果真是那样,可就麻烦了,更麻烦的是肯定还要影响到修路大计。
对于李光磊和葛玉庆的内心,好多人看不到,但能看到的是修路搞起来了。而且不但设备和技术人员无偿服务,还有着五、六百人的义务劳动力。人们对于这些现象,既好奇,也不解,还有着诸多的猜测。
在这些人中,有人可不仅是好奇那么简单,而是有着深深的妒忌与憎恨。他们不能接受的是,凭什么是那俩家伙搞起来,那就是两个没人理的倒霉蛋。越想越气,越想越恨,恨不得那俩家伙马上倒霉,倒的霉越大越好,最好是再也爬不起来,永世不得翻身。
对于人们的诸多心态,李光磊能想得到,但他没时间去细想,光是修路的事就忙得不可开交。
相比前些时候召集人手,现在李光磊又忙了好多。这些天,葛玉庆忙着找支持、拉赞助,修路现场的事就落到了李光磊头上。虽说交通局赞助了设备和技术人员,几百号村民也是义务做工,但还有许多管理工作要做,这自然就落到了李光磊头上。
在这期间,李光磊主要抓的就是安全和衔接,安全无小事,衔接很重要。对于安全问题,李光磊特别注意的是两方面,一是施工现场安全,二是食品卫生安全。
施工现场既要安全生产,也要防火防盗,李光磊让庞大刚辅助来做。庞大刚是“老凤角”,又做过主抓安全的副乡长,现在也一直负责治安,对于安全管理很在行,也非常尽职,为李光磊分担了不小的压力。
义务帮工人员的午晚餐,还有交通局人员的一日三餐与住宿,都由工作组负责。刚开始两天,上工人员达到了五百多,后来根据工作需要,减掉一多半,但每天至少还有二百多人。虽然葛玉庆指定齐祖仁具体来做,但李光磊并不敢忽视,仍然密切关注着。这既因为涉及数百人安全,更由于对齐祖仁的质疑,他总觉得这人靠不住。
除了这些事宜,村民与技术人员、村与村之间,还有好多事情需要沟通、磨合,这也是需要李光磊着重注意的。
每天奔忙于工作组和工地之间,暂时抛开以后的烦心事,李光磊忙并快乐着。可是刚开工不到一周,麻烦就来了。
这天上午,李光磊因为忙于给镇里的报表,晚去了一会儿工地,庞大刚电话就来了。
刚一接通,就响起庞大刚急促声音:“李组长,有村民阻挠施工,不让机械进场。”
李光磊急问:“为什么哪的人”
庞大刚道:“是桦树背村的二赖、三赖,亲哥俩。这次修路,各占了他们两家二分地,他们就以这个理由阻挠。谁说冲谁来,村书记、主任说话也不行。”
“不是这些事都协调好了吗怎么还有这事”李光磊又问。
“他们现在就躺在铲车前,也不说具体事由,反正就不让机械动那两块地,分明就是赖皮。”停了停,庞大刚压低了声音,“你看是不吓唬他们一下,实在不行让张猛来”
略一沉吟,李光磊给出回复:“暂时先不要激化矛盾,你只管控制好现场,并适当关照交通局人员的情绪,我马上就去。”
做过交待,简单安排了一下,李光磊驾驶着刚买的二手摩托车,一溜烟的奔向施工现场。
经过二十来分钟行驶,摩托车到了桦树背村地界,远远便看到了围观的人群。
摩托车停在人群外围,李光磊从车上下来,顺着人们让开的通道,径直来在人群中间。
一台铲车停在当场,铲斗前躺着一个人,铲车尾部也躺了一个。这两人大约四十多岁年纪,一样的灰色衣裤,一样卷头发,容貌也很像。现场浓重的气味,还有那两人赤红的脸颊,表明这两人喝过酒了。
明明感受到有人绕着身边走,但地上二人依旧双目紧逼,而且还向铲车方向滚了滚。
在绕着场子转了两圈后,李光磊没有看着那二人,而是盯在了常有礼脸上:“怎么回事”
刚才就想汇报,被李光磊眼神制止了,现在对方发问,常有礼赶忙搭话:“李组长,是这样的。修这条路需要经过他们两家……”
李光磊抬手打断:“前面的事我都知道,不就是修路各占了常万富、常万贵二分地吗你自告奋勇由村里处理,事后当面向我汇报,说是都已经处理妥当,怎么又闹出这档子事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