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霸三国之最强系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闽南小书侠
到时候这就是一纸空文,没什么效力。
但几个人都明白,这可是有威力的。
章羽这边,全部赋税加起来也就两成半,他们凭什么要交五成甚至八成的赋税
其他几个诸侯,百姓几乎没有自己的土地,他们都在给地主种地。
然而地主要收税,收了之后官府要收税,普遍收下来都要超过五成的税收。
五成税收,那可是要命的。
章羽他们之前提高税率,那也远远低于他们。
曹操算是收的比较少了,他收三成半,可是他收了之后,地主还要收一波,真到百姓手中就没有多少了。
章羽这边减税了,还规定最多两成半。
他们不减税
可以啊,章羽会通过集中渠道去宣传,到时候百姓知道,这边赋税那么低,他们凭什么那么高。
反了他。
&
nbsp;不反,不敢反,那也没事,总有一天要爆发,等章羽打过去,百姓会支持谁
这些诸侯,赋税如此的高,凭什么向着他们
这也是章羽这个政策的高明之处。
规定了都要减税,诸侯不听,百姓可是很愿意支持章羽这个皇帝的。
这是给他们出了一个大难题。
章羽开始让策划这一事件,这可不是小事,影响到所有诸侯。
这一定会让他们难受一阵子,同时也告诉他们,章羽已经强大到什么样子,逼迫他们进行改革,让他们降低赋税。
章羽这是跟所有地主作对,也
第1039章 荀彧奔江东
荀彧出逃,此事本来是一件大事,但是曹操顾不上。
章羽等了几天,果然荀彧到了幽州。
荀彧从江东一路北上,一路的考察。
走了一圈,他的心中变化极大。
整个天下已经不是他认识的天下。
荀彧为人固执,但是这次他改变了很多。
三个月的行程,同时也听到很多。
特别是在江东书院,他停了许多的公开课,同时又跟许多学子聊天,还听了两场辩论。
此时他改变更大,这江东书院,如此开放,如此的兼容并蓄。
这让荀彧改变太大了。
他一直知道江东书院十分的兴盛,学员都是几千人,但是不一样的是,这里的学术之风如此的兴盛。
一些不出名的教师,竟然有大师级别的水平。
这让荀彧怎能不改变呢。
看完江东书院之后,荀彧感叹道:“不用几年,这天下就是章羽的了,有如此多的优秀人才,何愁不兴啊。”
“如果彼时的大汉有此意识,又怎会落得如此下场。”
“唉,可惜这些诸侯,特别是章羽跟曹操,竟然都心不向着大汉。”
荀彧很无奈,之后他又去看了看普通百姓的生活。
走了几个地方,那的百姓日子过的非常好,非常的开心。
不仅吃穿不愁,孩子还能上学,同时不用承受繁重的徭役等等。
在荀彧心中,这是大治的景象,就算是大汉最强盛的时候也做不到这样。
不久,荀彧北上,想看看其他地方。
他一路向北,徐州也是如此。
不同的是他看到了章羽的筑路大军。
他还跟那些工人住了几天。
荀彧开始以为这些人是章羽征调的徭役,毕竟章羽在打仗,需要大量的钱粮,而修路,这不知道要耗费多少。
但是章羽做了。
“你们平常吃的不错啊,白面馒头,还有大饼。”荀彧跟工人坐在一起,看他们吃饭。
那工人幸福的笑了笑说道:“三天还能吃一次肉呢,那滋味,真叫好。”
“肉”
工人点点头说道:“对,拳头大小的一块红烧肉,汤都是贵人喝的骨头汤,都是猪拉到工地上直接杀的。”
荀彧震惊,给工人吃那么好,已经是非常奢侈,但是还给肉吃。
“看你们都很卖力啊,给干活,为何还那么高兴”荀彧拿出直接随身带的大饼吃着问道。
“给章大人干活能不卖力吗谁不卖力谁就没有良心。”
“对,必须卖力。”
几个工友附和着。
荀彧有些震惊,看他们样子不像被逼迫。
荀彧又问道:“这哪有这样的说法,怎么叫没有良心。”
那工人急了,说道:“可不是,章大人,好吃好喝的供着我们,吃的都是好粮食,另外还给我们那么多工钱,不卖力,哪里对得起章大人啊。”
旁边的几个工友又点头附和。
一个工友小声的说道:“就是规矩太多了,上厕所要到茅厕去,喝水必须喝烧开的,还规定两天
必须洗一次澡。”
“瞎说什么,那些读书人都说了,这是防止生病,这样做,不容易生病。”
荀彧这次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这不仅吃好喝好,还有工钱拿。
他打听了一下,这工钱还不是小数目。
“我在其他地方也看了一下,他们可没有工钱啊”
一个工友说道:“没工钱就两种人,一种是战俘,他们要免费做三年,三年后放了他们,另外就是个子比较矮的,他们是大海那边的人,说话听不懂,也不知道为什么,可能也是战俘吧。”
章羽用战俘修路,这荀彧自然是知道的。
只是他好奇的问道:“到时候真的能放他们走吗他们
第1040章 荀彧的困惑
第1043章荀彧的困惑
荀彧观察过,这商队有一千多人,拉了大量的货物。
但是他们发现一个特点,护卫竟然只有一百个。
如此多的货物,要是以前,护卫要比拉货物的人还多。
五百人的商队,可能请的护卫就要一千人。
但如今,让他感慨。
“老哥,你这是从江东来的”荀彧跟那商队东家说道。
“对,从江东来的,到北平去,拉点东西过来,主要是要在这里运一些皮货出去卖。”那东家说道。
“你这队伍那么大,怎么护卫就那么点人”
“嗨,那是象征性的请一些,这不是害怕被外乡人欺负,上次我们入住一个村子,竟然多要了我们几百大钱。”商队东家说道。
荀彧满脑子都是疑惑,这不是应该防备被抢劫,怎么变成了这事了
“你是外面来的吧。”那东家听了荀彧的问题就判断出来。
荀彧苦笑了一下,看来到这里,自己就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
荀彧苦笑之后说道:“没错,本来在兖州,混不下去了,又读了点书,想来这里找事做。”
那东家听到对方是读书人,对他双手抱拳说道:“嘿,我最喜欢跟读书人打交道了,读书人来这里就没错了,章大人知人善任。”
那商队东家又对章羽一顿夸奖,这让荀彧内心很无奈。
耐心的等东家讲完,荀彧又问道:“你这不用请大量的护卫,一次能赚不少钱吧”
听到赚钱,那东家立刻就眯笑起来,很满足的说道:“顺利都卖出去的话,能赚几万大钱,一年可以跑五六趟。”
“赚那么多不是听说这里要交各种费用”荀彧故意问道。
那东家说道:“嗯,税收挺高的,但是比起以前来,还算合算挺多的,有章大人军队保护,一路上非常安全,而且不用请大量的护卫,这笔钱算下来,更值得。”
商人是很会算账的,如此算下来,他们是十分的愿意交这笔税收。
荀彧主要是想打听一些有没有什么苛捐杂税,但除了税收,竟然没有其他费用。
如此算下来,确实是很赚钱。
以前,世家也非常的赚钱,他们赚的还是暴利。
但是那都是官商勾结,进行垄断的贸易。
荀彧不知道怎么评价章羽重商的政策。
“这重商,也许也只有章大人这边才有这样吧。”荀彧感慨的说了一句。
你东家听了也说道:“没错,以前读书人都要重农抑商,以前不知道错,重农是为了保证粮食的稳定,但如今重商也重农,百姓不仅有钱了,粮食还多了。”
自从章羽来了之后,粮食产量确实高很多很多,从来就没有缺粮过。
这让荀彧不知道怎么回答,他在兖州,是章羽逼迫他们,他们才重视商业。
荀彧了解的更多。
这一路上到北平还要五六天的时间,荀彧打算这一路都跟着这支商队,了解更多的事情。
这商队的东家,一年要往返几次南北,所以了解很多。
“这驰道什么时候能修通就好了,走那些驰道,速度可真是快多了。”那东家感慨的说道。
“我在兖州,听人说,章大人修这路,劳民伤财,还死了许多的民工。”荀彧又说道。
“这都是瞎说,死人没死人不知道,但是我知道,这路可没花百姓一分钱,而且百姓是争着要去修路,一个人去工地修路,可以养活一家人,多好的事情啊。”
很多说法都验证了荀彧考察的内容。
他从方方面面都了解到,这里真的大治,比任何时候都要好,更别说跟其他诸侯的对比。
很多的政策,让他无法理解,但是确实效果非常好。
根据荀彧的经验跟计算,章羽单单依靠土地的税收肯定无法支撑如此大的开支。
不过他又想到了食盐,如今用海水晒盐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nbs
第1041章 见荀彧
荀彧很感慨,没来过,尽管有各种情报,但也难以理解。
亲自到这里走了一走,才知道这里的繁华,这里的安定。
荀彧来到了北平的书院。
这里规模更大,学生也一样多,但荀彧觉得,这里跟江东书院比起来还是有些差距的。
毕竟,江东书院有几个大师坐镇,学术之风非常的浓重。
荀彧来到了这里,看了看,找几个学子聊聊天。
不用说,这里的学子也是积极向上,学术之风也很浓重。
单单两个书院,都不用去看辽东书院,这荀彧就知道章羽这边的人才到底有多少。
众多的人才,强悍的军队,同时还有庞大的财富,这让荀彧知道,曹操是打不过他的,败亡只是迟早的问题。
荀彧不会为曹操感到可惜,他并不忠于曹操,而是忠于汉室。
但是他也明白,汉室是真的灭亡了,以前还有一个皇帝可以效忠,现在连皇帝都没有了。
荀彧在城内转了两天,了解了很多东西。
又过了一天,他晚上去东升客栈,一是找个地方住,二是找跟他一路的那东家。
荀彧有很多话想说,但是不知道说给谁听。
“荀先生,快来快来,整了点火锅,一起吃。”东家热情的招呼荀彧。
同桌的还有几个商人模样的人,要是以前,绝对没有机会跟他们坐一起。
荀彧是世家之人,地位也非常的高,一般的商人也见不到他。
此时荀彧觉得好真实,对方虽然是商人,但也没有唯利是图,没有奸诈狡猾。
荀彧放下了世家的身份坐了下来。
“荀先生,告诉你,只有章大人治下的火锅才正宗,这火锅还是章大人让人整出来的。”那东家行陶,抓了一把涮羊肉下去。
荀彧也拿起筷子吃了起来,吃了一会儿后,他感觉非常的过瘾。
陶东家又给他倒了一点酒。
“荀先生,你到北平来找到活计了没有你是读书人,到处都有机会,实在不行,去做帐房先生,工钱也不低。”陶东家说道。
另外一个商人也附和说道:“嗯,这里很尊重读书人,你做过帐房没有做过的话,我给你介绍,保准没问题。”
荀彧苦笑了一下,他确实做过帐房先生,还是是做几个州的帐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