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赢家[快穿]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绿嬑
“小山你醒了”张大山听到动静推门出来, 上前来去摸他的头,问:“你怎么晕在路边了哪里不舒服啊”
瑞和着急去找李大水,他不知道勇哥家在哪里, 现在天色这么黑也不知道几点了。于是赶紧敷衍过张大山:“大哥我没事, 我现在要去找大水, 他肯定等我好久了。”
张大山笑了:“别着急,就是大水发现你晕在墙边才送你回来的。”
“那我现在就去找他。”瑞和稍微放心了一些,不管怎么样和别人约好了就要守时, 李大水知道自己晕了也好, 不会空等自己耽误正事。“哥, 你知道勇哥家在哪里吗”如果张大哥不知道,瑞和就打算去李家看看,如果李大水家人还没睡的话再请对方帮忙带个路。
“你就别去了, 你嫂子已经去学了。”张大哥说,“刚刚你晕着也不知道是什么毛病,你嫂子就替你去了。我想了想你嫂子去和你去也没差别, 等再过几年你也能做满工分了, 你嫂子也能歇一歇。”
瑞和的心一跳,下意识摇头。张大山皱眉:“你不愿意小山,咱们家谁能进厂都一样,既然你嫂子去了你就别去了。快去睡吧, 你刚刚才晕过还是要多休息。”
“不, 我要去。”瑞和继续摇头看着张大山, “我和大水说好了的。”
“小山!”张大山严厉起来, “你大了,不能这么任性!”
“反正我要去。”瑞和看了看,“番薯也被嫂子拿走了是不是那我再去拿一份。”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身上,那张糖票已经不在了。
张大山拽住瑞和的手,脸上是难得的严厉:“小山!别任性!我们家不能两个人进厂,工分不够,一年到头分的粮食家里是不够吃的!你嫂子是个女人,心细手细,就让她去吧!赶紧睡觉去!”
瑞和想不到原主的记忆里没有的这一茬倒被他遇上了,想来想去竟然是自己“晕倒”在路边引发了这个意外,他有些生气,气自己胆子太小,系统460为了让自己冷静才让自己晕过去。如果自己勇敢一点就好了!
不过事情已经发生只能找方法补救,他对张大山的敬畏已经淡了很多,这种底气来自于他对这个世界不再是一无所知,也来自于张小山的记忆。
他坚持:“我要去,一定要去。”说着跑到厨房里去装红薯。
既然张大哥不愿意,肯定不会再给自己一张糖票,他赶紧装了五十斤红薯,只希望明勇哥能接受。
张大山真的是大吃一惊,怎么这小山今天晚上性子这么轴,怎么说都说不听以前他不是最听自己的话了特别是这两个月,更是十分老实。他忙跟上去,左劝右劝就是不能拉住瑞和,一气之下说:“好我不管了!反正你大了翅膀硬了,干脆分家好,我也不管你了!”
分家
瑞和的耳朵竖起来,他想起原主后来也是和张大哥分家的,张小山三十岁时要结婚了,问张大山要放在他那里的钱,前前后后张小山放家里的钱有两千多,结果张大山只拿出两百块。不承认收过两千三百块钱。
于是两兄弟分家。
他觉得现在分家也好,即使自己进不了厂也可以继续下地赚工分,他自己能养得活自己的。于是瑞和点头:“好,分家!不过我现在没空,等我回来再和大家说分家的事情吧。”他想了想又加上一句,“咱们分粮食和分房子。”
张大山不可置信地看着弟弟扛着红薯跑出家门,只觉得今晚遇到的事情都跟做梦一样。分家他竟然同意了张大山的脸色黑得像锅底,觉得自己的当家威严遭到了打击,又气又恼又羞。
瑞和飞奔到李大水家,在李大水的大哥帮忙下来到明勇哥家。明勇在他自己的屋子教他们,点着的油灯亮度有限,李大水和张大嫂学得认真,见瑞和过来都有些吃惊。
明勇说:“别说话了赶紧学,我家里人都睡了。”他将袋子颠了颠估摸重量,同意收下瑞和这个学生。
张大嫂只好闭嘴,视线忍不住飘到墙角处多出来的一袋子红薯,那袋子鼓囊囊的看着就有五六十斤,心疼得要命,埋怨丈夫怎么放小叔子过来,这多出来的红薯多浪费啊!这个月煮的粥要更稀了!可是她不敢在外人面前撵小叔子回去,这对她的名声不好,听了明勇的话只好悻悻地低头继续绕竹片。
学习扎竹筐的机会来之不易,瑞和盘腿坐着的时候还会不由得想起刚刚顶撞张大山的场景,心中还有些后怕。他深深呼出一口气,忍不住悄悄问:“系统460,你觉得我刚刚那么做对吗”
系统460沉默了一会儿,想着要多给宿主鼓励,于是回答:“我觉得宿主刚刚很勇敢。”对不对的,这要宿主自己判断。
瑞和却很高兴,露出大大的笑容。
十二点的时候明勇看了下手表让他们回去,李大水拉着瑞和出去之后羡慕地说起那只手表:“足足要一百块钱呢!说是二手货,新的要一百五十多,勇哥说他这表准备结婚的时候做彩礼的,多体面啊。我一定要进厂,以后也赚钱买手表。”
瑞和也看见了,正想说什么却被张大嫂一把拉过去,一转头就对上张大嫂的黑脸:“你这是怎么回事你哥没跟你说明白”瑞和挣脱开她的手:“说了,还说要分家,改明儿就分。”
这下子轮到张大嫂傻眼了。
第二天下地的时候李大水还问呢:“怎么无缘无故说要分家”瑞和就把张大山拿分家来顶他的事情说了:“我想过了,我十六岁也大了,自己能照顾好自己。”
李大水很是为他生气:“你大哥那是什么人啊,说分家好像你就怕了一样。我见到你嫂子的时候都吓一跳,她还跟我说你不来了。分家也好,你做工那么卖力,回头给队长说一说看能
38.38 穿越1972
看到这句话说明购买比例不够哦。 竹器厂里的工人几乎都挤在财会室门口等着领工钱了, 别的地方都十分安静, 瑞和走出工厂之后在大门口的榕树下挥手招呼李大水:“走吧!”
李大水将草根吐掉跳起来,“领好了”
“嗯。”
两人肩并肩往家走。之前工厂招聘的时候李大水的名字被管事记了下来,等到年前接到最后一批大订单, 而厂里切竹片的工人有一个手受伤一个脚受伤, 那时候管事才将李大水叫来充当临时工, 只做砍竹子和切竹片的工作,赶工了半个多月,今天和工人们一起领工资。
李大水在路上喜滋滋地说:“八块钱呢!回去我妈肯定很高兴。我还问了管事的, 他说我做得好,等年后厂里开工让我还来, 如果三个月都做得好就给我转正。”
“那太好啦, 秀娥婶子一定高兴。”瑞和很为他高兴,如果不是李大水他还进不了厂,见李大水进不来他还很抱歉呢,现在能一起赚钱他心里非常开心,“那年后开工我们一起上班一起下班。”
“嗯!”李大水点头。“对了,你让我帮忙打听的事情我已经打听出来了, 现在咱们村宅基地一分地大概三十多块钱,我妈说请村里人来建房子不贵,包三餐, 一天一人给八毛钱就行, 不过材料要两三百块钱呢。你真要买地建房子啊你的工钱不是都给你哥了吗哪里来的钱买地”
瑞和谢过他:“帮我谢过秀娥婶。我已经决定了, 过年后就分家, 分家后再攒钱买地。”
“你哥能同意”
“我同意就行啦,只要我跟大队里说一声,把我的户口迁出来重新立户就行。”
距离上次说要分家,到现在也有四个多月了,期间张大山夫妻不再提分家的事情,私底下瑞和还是打听过的。好在这个年代、在这个村子,分家并不是多么难的事情,甚至也不需要找族中长辈让他们同意。只要和村干部说清楚,将自己的名字迁出来重新立一个户口就可以,连手续费都不用交呢。打听到这一点时瑞和松了一口气。
至于分家时家里财物的划分,那就自己私底下商议了。现在住的房子是原主父母留下来的土屋,一共三间,还有一个小院子。原身父母去世之后那间屋子就成了厨房,张大山把院子里的灶台挪了进去,剩下的两间房仍然一兄弟一间。
房子已经很破,说值钱肯定不值钱,瑞和从张小山记忆中得知,以后的地是非常值钱的,当年原身分家时只分走了五百块钱,里面有两百块据张大山说是原主这些年打工给家里的钱,剩下的三百块是分房子的钱。那时候,张家的房子早就推翻重建过,是结结实实的红砖瓦房,砖瓦间有张小山洒下的汗水。
张大山拿出三百块说要买张小山那个房间以后给孩子结婚住,那时候张大山的长子才十三岁,说结婚还早着呢,而张小山已经三十岁即将结婚了的。当时张小山虽然不愿意,可他的脾气好,未婚妻的性子和他一模一样,甚至更加柔顺。两人都不是会和人争执的性格,分家已经是张小山鼓起勇气才能说出的话了。
于是他就拿着五百块钱分家离开。那时候是一九八六年,不管是地价还是房价都比七十年代高了许多,张小山只能勉强买了一间老旧破的土屋,好不容易攒到钱翻建,钱刚用完小儿子就生病了……
想到这里瑞和又问李大水:“上次婶子说的那间老房子现在户主还卖吗”老祠堂那边有人想卖房子,是老四合院里的一间厢房,要价一百八十五块。
李大水摇摇头:“不知道,你想买吗”
“买不起啊。”那么老,买了其实住起来也不比他现在住的强多少。
买不起。建不起。
瑞和只好接受继续和张大山夫妻同住一个屋檐下这个现实,打算分家不离家,钱财粮食分开。
分家的事情势在必行,张大山将两人的三个姐姐都请回来相劝,这还是瑞和第一次见到原身的三个姐姐。
三个姐姐已经成家,都嫁到了其他公社,平时也没有时间回来,只是瑞和心意已决,姐姐们疼大弟,也疼爱最小的弟弟,因此劝一劝见他不听,只说就算分家也能自己养活自己,她们也就不再多说。
张大山夫妻不同意也没办法,只要瑞和无赖一点工钱不上交却每顿在家吃饭,他们就受不了。不过瑞和不想做得那么难看,还好张大山看到他心意已决之后也妥协了,于是在腊月二十四那天说好分家的事宜,请来族里的长辈做一个见证。
首先是房子。不知道是不是现在还没有孩子,亦或是土屋破破烂的关系,张大山对瑞和提出要分自己居住的那间土屋和分厨房那间屋子的一半并没有异议。三间土屋是连在一起的,瑞和住的是最右边那间。院子他也占二分之一,水井共用。
至于家里的粮食,他要十一月底生产队发的属于他那一份,还没过期的票证也要分三分之一出来给他。村里发粮食一般都是两季稻收割之后,因为他是第二季稻种好之后才进厂的,所以张田生那里还记着他两个多月的工分,虽然不多也分了一些粮食,加上基本口粮一百零八斤。瑞和分到一百三十一斤粮食,其他零碎的杂粮张大山没提他也就没要。
其实,虽然瑞和进厂,可前四个月的工钱加全勤奖金总共一百七十一块两毛,他每个月都给张大山八成
39.39 穿越1972
看到这句话说明购买比例不够哦。
李大水听罢看向瑞和, 瑞和将大衣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 确实喜欢得不得了。这外套给他穿显大, 可他还在长高, 大一点以后还能穿好几年。
看出瑞和意动,李大水拉着瑞和说:“你要真想买, 咱们再砍砍价”
瑞和点头,看向卖家:“能不能便宜一点”
“已经很便宜啦!你看看这料子,上好的呢子面料, 穿十年都不会坏, 而且我还不要票!绝对是新衣服, 你看牌子还挂着呢。这么好的衣服,你就是有钱在百货大楼也买不到!”
瑞和有心买, 李大水便加入帮他砍价,三个人压低声音互相压价, 最后瑞和以三十二块五毛钱买下这件呢子大衣。不过他身上没有这么多钱, 刚和卖家商量等他回家拿钱, 巷口放哨的女孩子哒哒哒地跑回来低声说:“有工商所的市管来了!”
一下子卖家买家都跳起来。
男人左右手同时一抓一拽再一绑, 扛着大包裹拔腿就跑。
“快走快走!”
一眨眼间人四窜, 李大水也拉着瑞和跑出巷子,远远地避开那群市管。市管穿着统一的制服, 走起路来虎虎生风, 看得瑞和有些害怕。他以前见过这些人将巷里偷偷做生意的人抓起来, 听说所有的东西都充公, 还要被关三个月。听秀娥婶子说, 前些年被抓到要关好几年呢,这些年已经算比较宽松的了。
看上的大衣没买成,瑞和有些遗憾,在今后的日子里他还总是想起这件深蓝色的呢子大衣,在昏暗的巷子里,那件大衣却似乎格外鲜艳,在他的记忆里扎根多年。等他以后买到更多的大衣,却总觉得没有当年那一件好看,那一件摸着柔软。
不过此时的瑞和与李大水一样,被那些工商局市管的突然到来惊吓到,一时之间也顾不上别的了,抄别的小路避开后赶紧回家。投机打把,买家也要受罚的。
晚上,瑞和坐在床上开始纳鞋底,今年年底刚从生产队里领到一捆线绳,平时他都忙根本没时间纳鞋底,现在只有一双千层底鞋能穿,如果哪天下雨了,那就连替换的鞋子都没有。
油灯光下,瑞和突然出神,他想起了下午那件事,忍不住和系统460诉苦:“不用布就能买一件呢子大衣,可惜没买成。你说如果我明天再出去还能再碰见那个人吗”说完叹了一口气,自问自答,“我看是不成了,今天在那里碰见市管,那个老板肯定不敢再上那里去卖。我能去哪里找他呢应该是找不到了。”
油灯灯芯噼啪一声跳了一下,门板被敲响了。
“小山是我。”
是张大山。
瑞和下床去开门,张大山裹着一身冬夜的寒气进来,坐下后闲扯几句,只是两人分家后没什么来往,平日这个下地那个进厂上班,聊来聊去没什么好说的,在说完今年秋收收成比往年差这个话题之后,张大山咳嗽一声终于进入正题。
原来他想借钱,是想去买房子。不是重建现在居住的房子,而是直接买新的。
村里有一户叫做张从陆的人家,他家的房子是前年刚起的,簇新簇新的还是两层楼,不知道为什么突然要卖房子,要价两百四十块钱。
“我就想着买下来,以后你想来住也是可以的。”
瑞和觉得很不可思议,为什么张大山觉得自己会借这么多钱就算真的要买,那也是他自己买,做什么要借钱给张大山买之后再去蹭住
“大哥,这钱我不能借。我一直在补课你也是知道的,我打算明年夏天就去读中学,所以我进厂赚的钱都是以后的生活费,轻易不能动用。你要是想买房,我可以借你二十块钱。”当然是打欠条那种。
张大山被这个说法惊住了:“上中学你是得了什么失心疯不成,大好前程不要去上学”
上中学这件事是许蔡恒建议的,他说:“小学好办,现在不少学生根本没五年都呆在学校的,家里事情忙,带弟弟妹啊下地帮忙啊,学校管得也不严格,只要来结业考试就给你毕业,考不考得上中学那就是你自己的事情了。”
他摆摆手,“不过如果一年到头没怎么来学校的学生,一般也没有心思上中学。但是中学就不一样了,小山,中学的内容我的确能教你,但你如果要顺利地中学毕业,就一定要去上课,按部就班地学习,不然的话学校不可能让你毕业。”
不能毕业,就不能上高中,就不能取得高中毕业生资格去参加高考。
许蔡恒说了可以在明年六月底小学结业考把他的名字也报上去,让他也去考一考,收五分钱考试费就行。只要明年去考结业考试成功,就能和其他学生一样正常被中学录用,学籍就在上美村小学。手续上是不差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