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人生赢家[快穿]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绿嬑

    距离上次说要分家, 到现在也有四个多月了,期间张大山夫妻不再提分家的事情,私底下瑞和还是打听过的。好在这个年代、在这个村子,分家并不是多么难的事情,甚至也不需要找族中长辈让他们同意。只要和村干部说清楚,将自己的名字迁出来重新立一个户口就可以,连手续费都不用交呢。打听到这一点时瑞和松了一口气。

    至于分家时家里财物的划分,那就自己私底下商议了。现在住的房子是原主父母留下来的土屋,一共三间,还有一个小院子。原身父母去世之后那间屋子就成了厨房,张大山把院子里的灶台挪了进去,剩下的两间房仍然一兄弟一间。

    房子已经很破,说值钱肯定不值钱,瑞和从张小山记忆中得知,以后的地是非常值钱的,当年原身分家时只分走了五百块钱,里面有两百块据张大山说是原主这些年打工给家里的钱,剩下的三百块是分房子的钱。那时候,张家的房子早就推翻重建过,是结结实实的红砖瓦房,砖瓦间有张小山洒下的汗水。

    张大山拿出三百块说要买张小山那个房间以后给孩子结婚住,那时候张大山的长子才十三岁,说结婚还早着呢,而张小山已经三十岁即将结婚了的。当时张小山虽然不愿意,可他的脾气好,未婚妻的性子和他一模一样,甚至更加柔顺。两人都不是会和人争执的性格,分家已经是张小山鼓起勇气才能说出的话了。

    于是他就拿着五百块钱分家离开。那时候是一九八六年,不管是地价还是房价都比七十年代高了许多,张小山只能勉强买了一间老旧破的土屋,好不容易攒到钱翻建,钱刚用完小儿子就生病了……

    想到这里瑞和又问李大水:“上次婶子说的那间老房子现在户主还卖吗”老祠堂那边有人想卖房子,是老四合院里的一间厢房,要价一百八十五块。

    李大水摇摇头:“不知道,你想买吗”

    “买不起啊。”那么老,买了其实住起来也不比他现在住的强多少。

    买不起。建不起。

    瑞和只好接受继续和张大山夫妻同住一个屋檐下这个现实,打算分家不离家,钱财粮食分开。

    分家的事情势在必行,张大山将两人的三个姐姐都请回来相劝,这还是瑞和第一次见到原身的三个姐姐。

    三个姐姐已经成家,都嫁到了其他公社,平时也没有时间回来,只是瑞和心意已决,姐姐们疼大弟,也疼爱最小的弟弟,因此劝一劝见他不听,只说就算分家也能自己养活自己,她们也就不再多说。

    张大山夫妻不同意也没办法,只要瑞和无赖一点工钱不上交却每顿在家吃饭,他们就受不了。不过瑞和不想做得那么难看,还好张大山看到他心意已决之后也妥协了,于是在腊月二十四那天说好分家的事宜,请来族里的长辈做一个见证。

    首先是房子。不知道是不是现在还没有孩子,亦或是土屋破破烂的关系,张大山对瑞和提出要分自己居住的那间土屋和分厨房那间屋子的一半并没有异议。三间土

    屋是连在一起的,瑞和住的是最右边那间。院子他也占二分之一,水井共用。

    至于家里的粮食,他要十一月底生产队发的属于他那一份,还没过期的票证也要分三分之一出来给他。村里发粮食一般都是两季稻收割之后,因为他是第二季稻种好之后才进厂的,所以张田生那里还记着他两个多月的工分,虽然不多也分了一些粮食,加上基本口粮一百零八斤。瑞和分到一百三十一斤粮食,其他零碎的杂粮张大山没提




159.102 我要成为大明星
    看到这句话说明购买比例不够哦。

    明哥说:“竹筐就不说了, 面包碗送到市总厂之后, 听说很多都要销到国外,一定要做得好看耐用, 如果都做得不好那厂子是肯定进不了的。”指出张大嫂的面包碗做得好, 不过竹筐还是要学。

    又对李大水说,“削竹片也是一门手艺,长短厚薄都有要求,还要除竹青,手太粗太重都不行。不过进厂后这两样不会让一个人做,一般会给你们分组, 三人一组, 一个砍竹子一个削竹片一个编织,当然也不是说死了就是这么一人干一样, 工友之间要互相帮衬。”建议李大水可以专门学削竹片,到时候能和管事求求情,也许还有一点机会。

    就这么时间紧张地到了工厂招工的日子, 瑞和提前和生产队队长请假, 当天更是天还没亮就起来了,揣着红薯在路口和李大水碰面,两人在田边找了个角落蹲着,挖了个洞后塞上碎叶子干树枝点燃,再将红薯塞进去闷。

    李大水愁眉苦脸:“我的手粗, 连针都不会拿, 早知道连竹筐都学不会就不浪费家里十斤红薯了。”他将自己昨晚熬夜削的竹片抱出来给瑞和, “你看看削得好不好”

    瑞和细心地检查了一遍,将削得不太好地挑出来。

    “这些好的你拿去吧,趁红薯还没熟再练一练。”

    两人约好提前出门,打的就是再最后练习一下的主意。瑞和就不与他客气,认真地编织起来。

    李大水羡慕地看着瑞和手指灵巧地绕动,不甘心地再次试了试,最后遗憾放弃。就像勇哥说的,他只能试试看走砍竹子削竹片这条路了,他昨天晚上狠下心来熬夜到三点多呢,临急抱佛脚一回也不知道今天能不能进厂。

    抬头见李大水很紧张的样子,瑞和便安慰他:“你一定可以的,你看你这些竹片削得多好,跟勇哥说的一模一样。”见李大水的视线落在旁边那小捆次品上,瑞和绞尽脑汁再想了一个激励的说法儿:“只要进厂一个月也许能赚三十块钱工钱。”

    瑞和对那三十钱非常垂涎,他被李大水拉着去过一次供销社,里面的东西真多啊!他的目光落在那些糖果、米糕上拔也拔不开。他要赚钱!买米糕呢!只要一想起那甜滋滋的味道,什么苦他都能忍。

    李大水咽了一下口水,这个消息不管听几次,他都觉得心情激荡。“三十块钱啊!真多!”

    在这个一年到头花不了几块钱的普通村子,三十块真的不少了。现在人工贱活少,普通人家一年到头都在地里,到处抠时间去赚别的钱,也都是小钱,一年能赚十几二十块块钱都算好的了。为了这三十块钱,李大水心中勇气翻腾,重重点头:“我们一起努力!”

    等吃过红薯填饱肚子,时间也差不多了。

    两人互相鼓励一番往竹器厂去。等到七点时竹器厂开门了,报名的人有许多,多的是小年轻人。心思大抵和李大水他妈差不多,也是心疼家里年纪小的孩子,做厂总比在地里风吹日晒舒坦吧扎竹筐也是一门手艺,年轻人学东西快,学会了受益一辈子,这样算来做竹器在上美村是再好不过的活儿了。

    瑞和还看见几个眼熟的知青,包括卢培音。今天来了不少人。好在插秧已经结束,这会儿请假也容易批下来,瑞和所在的生产队请假来的不止他和李大水呢。

    李大水拉着瑞和排着队去领竹子,管事的先让他们削竹片,然后再让他们编最竹筐。“要面包碗和竹筐,两样都要。”管事这么说,指着桌子上摆着的成品,“大小就按照桌上那些,时间截止到中午十二点。”

    “加油。”瑞和和李大水击掌,在管事的引领下坐到各自的位置开始工作。

    这不是瑞和第一次独自编一整个竹筐,他对步骤了然于心,在切竹片的时候不慌不忙地在心里再三回顾了几遍。按照明勇说的,面包碗一套有三个,大小依次小一号,桌子上摆着的面包碗是最大号那种,而面包碗是拿来装面包的,需要将竹片切得更薄,他便打算先做面包碗,省得之后时间来不及,匆匆忙忙手抖竹片切不好。

    准备工作做得充分,切竹片很好地让他镇定下来,正式开始编的时候很顺利。熬夜多练习终究给他带来收获,瑞和先后将面包碗和竹筐编好,管事接收之后检查了一番,不仅用手指去拉扯,还拿手掌去压,确定形状好质量也好之后非常满意,还夸他手巧。

    瑞和的脸高兴得泛红。

    &n

    bsp; “行你被录用了,下午就过来上工吧,一点就得到,六点下工,明天早上是七点半上班,十二点下班。不许迟到早退,工钱一月一结,到时候会给你分两个组员,你们一起做,工钱平分。”管事介绍怎么计算工钱,“这种竹筐做一个就得三毛四厘,面包碗厂里有三个型号,大号的一个三毛钱,中号的两毛,小号的一毛,要做就做一整套,叠起来。”

    瑞和连连点头,管事就将他的名字记下,让他按了一个红手印



160.103 我要成为大明星
    看到这句话说明购买比例不够哦。  这样的话瑞和听听就算了,也没往心里去, 只问:“大哥呢, 他怎么没来”

    张大嫂的脸又绿了。她将杯子重重一放, 盯着瑞和:“真的不借”

    瑞和拿抹布擦了擦溅出来的水,边擦边说:“分家的时候大哥给了我二十块钱, 而我将进厂后四个月的工资八成都给了大哥, 除去买粮食的花费,分家后家里至少还剩下一百块钱吧这还是我挣的, 爸妈留下来多少我也不清楚,反正当时都是大哥在料理。我不多说不计较,大嫂就以为我好欺负, 快大过年了还来我家和我胡说,将屎盆子扣在我头上。”说着他抬眼看向张大嫂,眼中是张大嫂从未见过的凌厉。

    “要不我到外头敲锣打鼓把乡亲们都请过来, 让大家评评理, 我到底是怎么不顾你们的死活了。”

    张大嫂气得直喘气,不可思议地看着突然口齿伶俐的小叔子:“你威胁我”

    “大嫂, 是你先威胁我。”瑞和起身, “我要去洗被子了,大嫂如果没事就先回去吧。”

    见张大嫂气冲冲地摔门出去,瑞和不甚在意地将被子拿出去洗。本来能好好说话偏偏不, 张大嫂以为她还能拿捏住自己, 那是在做白日梦呢。他虽然不想和原身的亲人闹得太僵, 却不是顾忌那是原身亲大哥, 只是不想给自己惹麻烦。分家的让步,也是在自己势单力薄下,想要顺利分家不节外生枝而做出的决定。他不后悔当初的做法,却不代表他在今天还要让步。

    当日的推让,才是他今天拒绝张大嫂的底气,不管和谁说他都是占理的。

    “不过,大嫂他们到底要拿两百块钱做什么”瑞和左思右想不得其解。分家后因为住得近,隔壁有什么事其实他还是听得见的,比如说采购什么大件家具、生病用大钱之类的,可张大山家并没有这方面的动静。张大山手里至少有一百块钱积蓄,现在还和他要两百,难道是想要买房子

    “小山”

    瑞和回神,发现是许蔡恒到了,赶紧将人迎进来:“快坐喝水。”

    “这次的桔子果酱比上回的味道更好了。”许蔡恒夸了一句,两人开始上课。

    等今天的课程结束之后,许蔡恒说他二十八要结婚,请瑞和过去吃糖。这消息太突然了!

    “你要结婚啦新娘子是”

    “是庆楠,二十八中午就在小港角池鱼巷摆酒,你一定要来啊。”

    “一定去!”

    “明天我就不来了,这几天你把这三份卷子做了。”

    送走许蔡恒,瑞和开始满屋子转。本来他在镇上买了半斤芝麻糕和半斤红糖糕,打算给许蔡恒做年礼。现在突然听对方要结婚,这份礼就太薄了,许蔡恒教他实在很尽心,自己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对方都是细心地告诉自己。这一年来他进步飞快,已经学到五年级的水平了,许蔡恒功不可没。

    他将两包点心放在桌上,左瞅瞅右看看,确实没有好贺新婚的其他礼物。年中的时候,李大水的大姐李大美结婚他有去吃席,见亲朋好友都是送布啊、搪瓷缸子或者热水瓶、被单等。当时他送的也是一个热水瓶。这一次许蔡恒结婚,他打算买一对印着双喜字的搪瓷缸子,最后他再封五块钱礼金应该就差不多了。

    吃过晚饭瑞和去找李大水说起这事,约对方一起出门。李大水拍着胸脯应下,他最喜出门玩儿,好朋友不用上课来约他一同出去,他可开心了。“庆楠这名字好熟悉啊,小山你认识吗”

    瑞和摇摇头:“我就听许先生说过一次,知道他们俩处对象。”

    第二天一早李大水就来敲瑞和的门了:“我也带了钱,看看还有什么能买的。”

    “婶子没说你”李大水的钱都在秀娥婶子那里呢。

    “嗨!我妈说男人出门不能空着手,做什么都没底气,给了我五块钱呢!让我看着买,过年好走亲戚用。”

    两人走去镇上,路上闲聊时李大水主动说起许蔡恒的相亲对象。“巧了,我妈认识她,原来是张庆楠,也是咱们村的,就住在港口那边。听说是家里老五,上头两个姐姐两个哥哥,下面还有一个弟弟。”

    上美村的主体占地范围比较圆润规整,不过在和矿山路接壤的地位延伸出去的一小块地方,也是上美村的,那块土地临近港口,因此平时也被成为小港角。

    瑞和恍然大悟:“原来是小港角的,怪不得我没什么印象。”他在那边没亲戚,平时根本没去那里走动。

    “是吧!我也没印象,

    不过我妈见过,说干活很利索是个好姑娘。”李大水皱眉,“漂亮不漂亮我妈都不说,我真怕以后我妈给我找一个干活超级利落长得却是个母夜叉的对象,那我不得哭死。”

    “别胡说。”瑞和忍不住敲他一下,“我觉得婶子说得对,会干活才好呢,你们两夫妻一起干活攒家底,以后过日子红红火火多好,脸是能吃还是能喝”

    他娘以前就是这么说的,准没错。

    娶妻当娶贤。

    李大水嗷一声捂住耳朵:“怎么你也这么说,咱们是好兄弟你可得站在我这边呐……”

    &



161.104 我要成为大明星
    看到这句话说明购买比例不够哦。  听着铜锣声醒来的徐瑞和,只来得及将自己的身体摸一遍, 然后脑中掀起惊涛骇浪。

    “走走都快点啊!我都敲了多久了, 人到齐了没嘿大山你弟弟呢快去喊起来, 怎么睡得跟猪一样喊都喊不醒!”

    “都快点, 今天任务重,隔壁生产小队早到地里了,你们好意思嘛羞不羞啊!”

    徐瑞和睁大眼睛看着周围环境, 陌生的景色映入眼帘, 嘈杂的话语一刻不歇通通塞进脑子里,他只觉得头嗡嗡响恍若在梦中。

    他不是躺在床上等死吗

    门被踹开,一个高壮的男人站在门口拍门:“快走了!队长催着呢!怎么还在床上——”说着大步走进来将徐瑞和一拖,“快快快别磨蹭了!”他有些怕这个人, 觉得他又高又壮打人一定很痛, 便踉跄着配合对方往门外走。

    他头痛欲裂, 却谨慎地不敢开口, 出门之后这位大哥就松开他的手径直往前走。徐瑞和忍着头痛观察四周, 就见不少人在眼前走动, 穿着是短打看着和他一样是贫苦人,来不及多看, 那位大哥在前面再次喊他:“小山快点!”

    真奇怪, 他觉得这人说话的腔调很怪异,可他却听得懂。来不及多加思考, 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 徐瑞和晕乎乎地跟着砸门拖他出门、喊他小弟的男人去上工了。

    “今天收番薯!”

    来到田里, 徐瑞和见“大哥”开始掘番薯,又被对方瞪了一眼,赶紧蹲下学着其他人去捡番薯。耳边是吆喝声还有没间断的铜锣声,加上他现在头十分痛,慢慢地就有些受不住,只觉得眼前一阵阵发黑,又嗡一声长鸣,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晕过去之后,张家老大张大山简直目瞪口呆,这小山从今早就不对劲,赖床就算了,怎么突然还晕了到底是亲弟弟,他赶紧丢开铁耙将弟弟抱起来,他们队的生产队队长张田生正好在旁边,赶紧过来查看,皱着眉头说:“中暑啦大山把他送回去吧,等他好了再来。”
1...6768697071...2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