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黄石翁

    稻田养鱼!

    这是在后世一种普及的方法,只要把垄沟挖得深一些,种田的时候,放些鱼苗,反正得给庄家施肥,那鱼自然也就有了食物。鱼苗并不缺,村子旁的河里就有,他和大哥就抓过,在河套磊个土坝,就能够抓到还未长大的鱼苗,当初他们哥俩抓了都让娘亲炸酱吃了。

    把思绪理了一下,便开口道:爹,我们可以在稻田里养鱼!

    养鱼?老爹翻了一个白眼道:读你书,庄稼活你不懂。

    怎么就不懂了?只要有水就能够养鱼。

    嗯?老爹神色一愣,觉得儿子说得也有道理。

    爹,你听我说

    罗信便将自己想要的计划说了一遍,老爹老娘和大哥都听得眼睛发光。最终老爹一拍桌子道:

    养,反正就算养死了也没有什么损失。明天我们就去把地按照信儿说的方法重新整理一遍,马上就要春种了,耽误不得。

    我和大哥去抓鱼苗!罗信也眉飞色舞。

    你一个读书人去抓什么鱼苗?不行!老娘严肃地说道:上次让你去翻地都换来了你爷爷埋怨。

    没事,我就当玩儿了。罗信嘿嘿笑。

    第二天。

    一大早,罗平和罗青就去田里了。罗信则是依旧去学堂,下午去林秀才那里,从林秀才那里出来,罗信背着书箱直接跑到了田埂,看到一群人正围着自己家的田看着,还指指点点。跑到近处便听到了议论声。

    罗老二这是在干什么?

    怎么把垄沟挖得这么深啊?

    而且周围还磊了一个土坝?

    哪有这么种田的?

    这不是胡闹吗?

    原本日子就过得差,我看这到了秋,罗老二家要借粮喽。

    罗信挤到了前面,便看到父亲和大哥正在田里忙乎着,虽然周围的村邻在指指点点地议论,但是父亲和大哥却是一句话也不说,只是闷头干活。罗信看了一遍,心中便佩服。老爹不愧是庄稼好手,自己只是在饭桌上详细地说了一遍,老爹就干的有模有样。

    目光向着旁边的田里看去,便看到了爷爷,大伯一家,此时爷爷和大伯都阴沉着一张脸,仿佛老爹和大哥给他丢了多大的人。最终爷爷朝着老爹喊道:

    老二,你过来。

    哎!老爹应了一声,直起腰向着爷爷走去:爹,有事?

    爷爷瞪着眼睛问道:老二,你这是在干啥?

    养鱼!老爹憨憨地笑。

    养鱼?在稻田里养鱼?爷爷不可置信地问道。

    哈哈哈周围的村邻都大笑了起来,笑声中充满了讥讽。

    是!老爹依旧憨憨地笑。

    你爷爷伸出手指点着老爹道:赶紧去把田改了,简直是胡闹。

    爹,这是我自家的地。老爹虽然依旧憨憨地笑,但是话中的意思却是犟。

    爷爷气得脸色涨红,手指颤抖地点了点罗平道:好!好!好!出息了你!你就胡闹吧,我不管了,秋里别到家里借粮。

    是,爹!

    罗平又憨憨地笑了笑,转身向着自家的田走去。罗信看在眼里,心中暗道:

    别看老爹憨,老爹也是一个有脾气的人啊!看来当初的分家对老爹伤害很深啊!有脾气好啊!省得将来自己做官之后离开家,家里被爷爷,大伯和小叔家欺负。

    求收藏!求推荐票!




第五十二章 抓鱼
    万分感谢天下纵横有我同学的打赏!

    罗信不担心自己做官之后家里被村邻欺负,没有人敢。担心的恰恰是自己的亲戚。如今看到了老爹如此模样,心中反而放下了心。

    爹,大哥!罗信在田埂喊了一声。

    老爹和大哥听到罗信的声音,脸上便现出了开心的笑容。

    信儿,别下来!你穿着长袍,别弄脏了。

    噢!

    罗信应了一声,低头看看自己的新袍子,也确实不适合下田,便老老实实地站在了田埂上。周围的村邻看到了罗信,便一个个收住了声音,然后渐渐地散去。

    信儿,你回家读书吧!老爹再次喊道。

    罗信想了想,自己在这里也确实帮不上忙,而且老爹和大哥干得不错,便点点头道:

    爹,大哥,我回去了,让娘做好吃的。

    好,哈哈哈

    罗平和罗青开心地大笑了起来,罗信便背着书箱转身向着家里走去。在他的背后,堂兄罗胜撇了撇嘴,低声嘟囔着:

    好吃的?能有什么好吃的?

    罗信推开了院门,便听到了一阵咯咯,嘎嘎声,见到母亲正在院子里面忙乎着,院子靠东头已经用木头夹起来栅栏,分成了三部分,里面各自有着二十个鸡仔,二十个鸭仔和二十个鹅仔。

    娘!罗信唤了一声,跑到了栅栏旁伸头向着里面望着。

    信儿,下学了?

    嗯!

    咱家也养鸡鸭鹅了!老娘的脸上挂着幸福。

    罗信也高兴地点头,家里越来越有农家的气氛了,整个院子里生动了很多。

    娘,今天做好吃的,我要吃肉。罗信为了肚子卖萌。

    好,娘这就去给你们买肉!

    罗氏喜滋滋地说道,如今家境变得好了,而且还不是一般地好,让她心情格外舒畅,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不能够出去显摆。

    父亲和大哥在田地里忙乎了三天,终于将地弄好了。罗信和大哥并排躺在火炕上,千叮咛万嘱咐要大哥明天下午等着他回来再一起去抓鱼,然后才带着微笑睡去。

    第二天。

    一从林秀才家里出来,罗信就一路飞奔地朝着家里跑去,砰地一声撞开了院门,便抻着脖子喊道:

    大哥,我回来了!

    大哥从屋子里出来:小弟,我们走。

    好!

    罗信放下书箱,哥俩一人拎着一个木桶向着村外的大河跑了过去。来到河边,便向着上游跑去。他们两个已经不是一次来这里抓鱼了,轻车熟路,罗信跟在大哥的后面跑着,心中非常雀跃。实际上他的心中也有些奇怪,自己来到大明之后,似乎因为这个身体的原因,灵魂也变得年轻有活力了。

    他不仅不排斥这种感觉,反而非常享受。能够重新过一次美妙的童年,为什么不好好地享受?

    两个人在上游找了一个小河坝,然后便开始先用木桶装淤泥,堵这样一个河坝最少需要五捅淤泥,实际上这个河坝并不小。

    两个人用淤泥将上游的水口堵住,切断了河坝的水源,之后兄弟两个就拎着木桶跳进了河里,开始用木桶往外泼水。

    河坝内的水渐渐地稀少,一条条鲤鱼苗在惶恐不安地来回穿梭,罗信和罗青兄弟两个相视一笑,便开始熟练地往木桶里抓鱼。

    将坝内的鲤鱼苗抓了一干二净,罗信兴奋地拎起木桶道:大哥,我们明天再来抓。

    好!

    两个人拎着木桶往回去,这要是放在另外一个八岁儿童的身上,根本就拎不动。但是自幼习武的罗信倒是拎得还挺轻松。

    两个人直奔田里,远远地便看到父亲坐在田埂上抽着烟袋。

    爹!兄弟两个喊道。

    罗信便从田埂上站了起来,向着小哥俩跑了过来,然后一手接过一个木桶,一边大步向着田地走去,一边看了一眼桶里的鱼苗,脸上就是一喜道:

    没少抓啊!

    嗯,将近一千条呢!罗信高兴地说道。

    父子三人大步走到了田里,罗平将两个木桶朝着田里一倒,数百条鱼苗就攒动着在垄沟内游去,钻进了地下的淤泥中消失不见。

    有门!罗平的脸上现出欣喜之色道:信儿,你说我们养多少条?

    罗信思索了一下道:三千条吧,养多了恐怕就都死了。

    三千条啊!罗平的眼睛就是一亮,一边算着一边说道:就算三文钱一条,那也是九千文啊,就是九贯钱啊!

    九贯钱在大明这个时候已经不是小数目了,半贯钱就够罗信一年的束脩,九贯钱够罗信交十八年束脩的。

    爹,买头牛吧!罗信道:将来这鲤鱼长大了,在村里根本就卖不出去,还是要运到县城里。而且大头都要卖给县城里的饭馆,我们需要一个牛车。

    嗯!罗平点头道:买头牛还能够耕地,不亏。

    爷爷,大伯和堂兄站在自家的田地里冷眼旁观,眼中尽是一种看败家子的模样。周围的村邻也都在指指点点。但是罗信父子三人却全当没有看到。他们也不担心将来鱼长大了被村邻偷走,在这个时代,农家人还是非常纯良和讲究道德的,没有人干这种偷鸡摸狗的事情,特别的一个村子里的人。

    罗青和罗信一连抓了三天鱼苗,大约抓了三千多条,这才作罢。然后罗信便不管了,开始专心地读书。

    家里买了牛,农活变得更加轻松。罗平和罗青倒是倒出来更多的时间练武,罗信也完全脱离了农活,因为家里根本就用不上他。他开始更加专心地读书,身上渐渐地多了书卷气,少了一份刚猛,多了一份儒雅。

    四月中休假的时候,罗信再次进城,换了一卷书,又在陆管家那里支了两锭银子,去城里的店铺买了一套茶具,买了一些龙井茶。只不过这茶不是新茶,让罗信感叹自己居住的地方还是太小。又买了一副围棋,买了两支毛笔,零零碎碎的东西,这才和大哥一起返回了上林村。

    求收藏!求推荐票!



第五十三章 中秋
    万分感谢leave丶铭同学(100),梅花金同学的打赏!

    时光在平静中流逝。

    罗平每日清晨依旧练武,练的并非关刀,而是太极拳和武当七星剑。

    也许是这个年代没有污染的原因,或者是这个时代没有后世那么浮躁,罗信的生活又非常简单,每日读书和练武,他的太极拳竟然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和大哥的切磋中,竟然让大哥非常地不适应,长长让年龄小的罗信占据了上风。但是,如果是罗信拿起了关刀,那一往无前的气势便让罗信不敌,这让罗信心中感叹,大哥还真是一员猛将的料子。

    练剑的时候他依旧手持洞箫,而且越加的顺手,也渐渐地领悟了一些武当七星剑的奥妙。

    学业也在飞速地精进之中,林秀才在吃惊之后,已经开始传授罗信四书五经的精义,和八股文制艺的方法。

    而且罗信的字已经显露出大成的境界,一手柳公的笔法令林秀才都不住地赞叹。

    吾不如也!

    洞箫的技艺也在增进,《苏武牧羊《关山月《阳关三叠《平湖秋月《葬花吟《良宵梅花三弄等等名曲罗信一一练习,每日午后,家里人聆听罗信吹箫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偶尔和张洵下下围棋,罗信已经开始展露自己的围棋水平,张洵已经不是对手。有了茶和茶具,罗信和张洵也经常品茶论道,友情日深。

    转眼到了秋季,庄稼开始丰收了。今年的雨水很好,村里的家家户户都获得了丰收,每个人的脸上都荡漾着喜悦的笑容。但是这种喜悦的笑容中还夹杂着对罗信一家的羡慕。

    罗信家丰收了!

    丰收的不仅仅是庄稼,还有养的鲤鱼。

    真能够养活啊!我们明年也要试试!

    这是每个村邻心中的想法,就是一向看不起罗平的爷爷,大伯眼中的目光也变得复杂。想起当初当着村邻的面对老二的斥责,而且还颇为绝情地告诉老二,到了秋季不要去家里借粮,爷爷的老脸就有些微红。

    而且罗平一家这几个月不仅仅是将房子重新修缮一新,而且在房后又围了一个院落,将养在前院的鸡鸭鹅都养在了后院,前院整理地清洁爽利,前院中一棵桃树硕果累累,桃树下罗平用心做的一张矮几铮明瓦亮,两边各自放着一个躺椅,罗信常在那里半躺读书,或者与张洵品茶下棋。

    这种变化村邻都看在眼里,一个个望着罗信一家田里的丰收,再看看旁边站在田里的爷爷和大伯,不仅指指点点,低声的议论。

    罗老二一家自从分家之后,日子过得是越来越红火了!

    是啊!

    村里人谁不知道啊,罗家三兄弟,罗老二是最憨厚的,也是罗家最能干的。那罗家老大平时就知道习武,罗家老三就知道读书,罗家的大半农活都压在了罗家老二的身上,但是却偏偏不得他爹的心意,最后竟然被赶了出来。

    呵呵这下子好了,你看罗老二家的日子?虽然当初罗恒吝啬地只是分给罗老二家三亩田,但是人家却偏偏想出了稻田养鱼的方法,这红火的日子是挡不住喽!

    还有啊,当初冤枉信哥儿,给信哥儿造谣的事情就是罗家老三媳妇搞出来的,信哥儿因为此事还受了他爷爷的打。啧啧

    一阵阵议论声传到了罗恒,罗野和罗胜的耳中,罗胜和罗野父子两个脸不是脸,鼻子不是鼻子。罗恒低喝道:

    干活!

    祖孙三人便抡起镰刀,埋头干活。

    罗平在罗信的提醒下早就联系好了县城的饭店,此时罗青在收割庄稼,而罗平则是赶着牛车,开始往县城里送鱼,母亲在家里欢快地忙乎着做饭,罗信倒是几次想要下田帮助大哥,却被父母和大哥严词拒绝。拗不过家里三个人,而且张洵也多次相劝,最终罗信还是无奈地接受了这个时代的规则。

    八月十五。

    中秋!

    学堂放假,罗信一早便去了林秀才家送了一盒月饼和一些水果。自从罗信家富裕了之后,倒是送给林秀才的礼越来越多,这让林秀才心中也高兴。

    从林秀才家里出来,罗信便要前往县城陆家,一是去换书,二是中秋拜访一下,这也是礼节。这次是父子三人一起进城,而且不用走,是乘坐着牛车。父亲在前面驾车,罗青和罗信坐在后面的车上。
1...2223242526...73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