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黄石翁

    这一日。

    罗信正在庭院内吹箫,突听外面传来了吹吹打打之声,便收起洞箫,推门而出,便见到一行人吹吹打打地向着村长家的方向走去,心中就是一喜。身旁传来了大哥的声音:

    这是谁家办喜事啊?最近没有听说啊!

    这个时候罗平夫妇也从屋子里走了出来,好奇地向着院门走来。罗信眉宇之间泛着喜悦道:

    应该是张兄高中了!

    话落,罗信便举步向着村长家的方向行去。

    等等我!

    罗青喊了一声,便向着罗信追了过去。罗平夫妇看了一眼,便回到屋子里,取了五两银子封在一个纸袋中作为贺礼向着村长家走去。

    五两银子在上林村已经是大礼中的大礼了,按照常理罗家送个二三百文铜钱就已经足够了,但是罗平夫妇知道张洵和罗平十分交好,按照他们武人的说法,那就是一个头磕在地上的兄弟。所以这礼断不可少了。

    更何况

    如今罗家也不差这点儿银子!

    来到了村子家门口,见到大门口已经聚满了人,都是村里人,一个个不住地向着张树恭喜,而张树也满面喜色地在发赏钱。远远地看到了罗信,便笑着呼道:

    信儿!

    村民们回头看到是罗信,便自觉地让开了一条路,罗信一路道谢地来到了张树的跟前,躬身一礼道:

    恭喜张伯伯!

    张树便呵呵笑着道:先进去吧!

    如今张树已经把罗信当做子侄,而罗信也把张家当做自己家一般,闻言笑着便和大哥一起走进了大门。进入到客厅之后,见到林昌和小叔。张树之子高中,作为村里的另外两个秀才自然要来道贺,而他们两个的身份摆在那里,自然要被请进来。

    罗信和罗青两个晚辈自然上前拜见,拜见之后,便和罗青老老实实地坐在下首。不一会儿,罗平夫妇也被请了进来,那些长辈就互相寒暄,罗信和罗青无奈地看了一眼,继续老老实实地坐在那里。

    又大约过去了两刻钟的时间,张树走了进来。众人俱都站起来,又是一轮的恭贺。张树喜笑颜开地一一打着招呼,然后坐在了主位上。罗平来得晚,没有听到张洵究竟是成为了童生还是秀才,便有些焦急。张树看到了罗信焦急的模样,和众人寒暄了几句,便望着罗信道:

    信儿,洵儿在我回来之前还提到了你。

    罗平急忙站了起来施礼道:张伯伯,张兄没有回来?

    没有!张树笑着说道:在县城和一些同年聚会。过些日子便会回来。

    张伯伯,张兄高中的是?

    唉!张树轻叹了一声道:院试还是差了一点儿,只是过了县试和府试,成为了童生。

    罗信便道:张伯伯不用担心,以张兄的学识,三年后一定高中。

    求收藏!求推荐票!




第六十一章 科考难
    求收藏!求推荐票!

    呵呵,借你吉言!张树高兴地说道:洵儿还说,三年后与你一起院试。

    那是张兄抬爱我了!罗信谦虚道。

    呵呵

    张树摆摆手示意罗信坐下,罗信已经知道了自己想要了解的情况,便退后几步坐了下去。而张树也不再理会罗信,毕竟这里有着很多罗信的长辈,没有道理和一个小孩子说个没完,便转向其他人聊了起来。

    接下来,张家大摆三天流水席,到了十日之后,张洵回到了上林村。回到家里拜见了父母之后,在下午时分,听到了罗信家里传来了悠扬的洞箫声,便知道罗信已经从林秀才那里回到了家里,张洵便顺着乡间小路来到了罗信的家。

    站在院门之外,负手而立,静静地聆听着罗信吹奏的洞箫,双眸现出了赞叹。

    信弟的洞箫技艺又长进了。

    一曲《梅花三弄吹奏完毕,张洵从沉醉中醒来,抬手握住门环轻轻敲击三下,然后后退一步,含笑而立。

    吱呀一声,院门打开,露出了手握洞箫的罗信身形,脸上就是一喜,然后双拳一抱躬身施礼道:

    学生拜见张童生。

    滚蛋!张洵被罗信逗得忍不住爆了一句粗口。

    哈哈哈

    罗信便开怀大笑,张洵也觉得好笑,乐了起来。

    小弟,什么事情这么好笑?罗青从屋子里出来,一眼看到了张洵,便喜道:

    张兄回来了!

    嗯,今日刚回!

    张兄请!

    三个人走进了屋子里,张洵先是去东厢拜见了罗平夫妇,然后才随着罗信和罗青来到了西厢落座。罗信沏一壶茶,三个人围桌而坐,罗信便开口道:

    张兄,童生试难吗?

    童生试还好。特别是县试,知县大人的印象十分重要,像你我都给知县大人留过印象,只要是时文写得不是太糟糕,通过县试没有问题。

    但是府试就不同了,基本上靠的都是真功底。只是竞争性却并不是太激烈。

    为何?罗信问道。

    张洵便笑道:正是因为各县县试的时候都是凭着知县大人的印象,那么文章的水平就有些参差不齐,那些只是凭着印象通过县试的人自然是很难通过府试。而那些有真本事的人也自然会脱颖而出。所以对于你我这样有真功底的人,府试并不难。别说是三年后,就是今年信弟你下场科考,也会通过府试。

    那院试呢?

    院试啊!张洵的脸上露出了一丝遗憾和不甘道:院试可是真正的竞争了,每个通过府试的人学问都不低,大家基本上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高下之分并不是很大。所以竞争十分激烈。想要通过院试成为秀才身,难啊!

    看着张洵脸上的那一丝遗憾和不甘,罗信也不知道如何相劝。张洵长吁短叹了两声,这才接着说道:

    院试不仅要看个人的学问,还要看现场的发挥,更要看主考的喜好。这就有了很大的不确定性。有的人轻轻松松地过了县试和府试,但是却被院试死死地拦住几十年,蹉跎了岁月,唉

    罗信也微微皱了一下眉头,眼中现出了思索之色,屋子里的气氛便有些沉重,罗信坐在那里便有些不自在。同时眼中也露出了一丝担忧,担忧自己的小弟心生恐惧,将来下场科考的时候不能够正常发挥。

    但是罗信微微蹙起的眉头非常短暂,随后就舒展开来,双眸中露出了坚定之色,双眸熠熠生辉地望着对面的张洵道:

    张兄,秀才可不是你我奋斗的终点。如果院试这一关我们都过不去,还谈什么会试?到了会试之时,一个个更是从千军万马中杀出来的,每个秀才的水平会更高。所以说院试并不是真正的竞争,真正的竞争在会试,真正的竞争对于你我来说还没有开始。张兄可是丧了锐气?

    张洵猛然抬头,望着星目熠熠的罗信,眼睛也渐渐地亮了起来,没有通过院试的沮丧心情渐渐地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昂扬的斗志。朝着罗信伸出一只手道:

    信弟,我在县学等你。

    好!罗信也伸出一只手握住了张洵的手道:到时候你我一起高中!

    对!一起高中!张洵的声音大了起来,眉宇之间的积郁之气完全消散。

    三月。

    天气转暖,又到了农耕之时。

    晚饭之后,罗平兴致勃勃地说道:明日我和青儿去整理天地,然后在去河里抓一些鱼苗,到时候又有一个好收成。

    罗青听得眉飞色舞,这一年由于罗家的家境好了,罗青每日都有大鱼大肉养着,不仅仅个头长得极快,只有十二岁的他已经长得有了几分英武,而且武学有着很大的进境。一听要抓鱼,便是跃跃欲试。倒是罗信微微皱了一下眉头道:

    爹,我们今年不养鱼了。

    为什么?罗平不解地问道,罗氏和罗青也不解地望着罗信。

    爹,去年我们家因为养鱼而获利不少,今年村里一定家家户户都会养鱼。

    养就养呗,他们养他们的,我们养我们的。罗平无所谓地说道。

    罗信的脸上便现出了一丝苦笑道:爹,就凭阳林县这么一个小县城能够消化掉那么多的鱼吗?

    罗平的脸上都是一愣,有些犹豫地问道:你是说,到时候卖不出去?

    嗯!罗信点头。

    卖不出去,我们就自己吃呗!罗青大大咧咧地说道。

    你能够吃多少?罗平瞪了罗青一眼,罗青就是一缩头。

    爹,到时候卖不出去,到了冬季冰冻地干之后,也就死了,一年白忙乎。所以我们不养了,明年村邻们养的鱼总要送到县城去卖,但是他们却没有将鱼运送到县城的车,在我们上林村也就三家有牛,村长家有骡马。到时候我们家的牛车就负责运送鱼到县城,每运送一次收一份钱,也未必就比养鱼获利少。而且到时候鱼肯定便宜,大哥想要吃鱼,和村邻买就是了,他们一定高高兴兴地低价卖给我们。

    求收藏!求推荐票!



第六十二章 危机
    万分感谢冰河舞者同学的打赏!

    啪!罗平大手一拍桌子道:好,就按照信儿说的办。这读书人就是不一样,花花肠子就是多。

    罗信便哭笑不得地望着自己的老爹,罗氏当即就不愿意了,嗔道:

    什么叫花花肠子?那叫那叫

    智慧!罗信及时地开口道。

    对,就是智慧!罗氏得意地说道。

    对!对!是智慧!罗平连忙符合着说道。

    果然,第二天罗平和罗青去田里干活的时候,看到了村邻们都在将垄沟挖深,那模样一看就是要稻田养鱼,就连罗信的爷爷一家也是如此,爷爷,大伯和罗胜正在地里忙乎着。罗平和罗青对视了一眼,眼中都流露出对罗信的佩服之色。罗平便压低着声音对罗青道:

    青儿,真是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啊!信儿还没有成为秀才呢,就能够预知后事,这读书人就是厉害!

    也不是读书人都这样!罗青也压低着声音说道:爹,你看村长一家和爷爷一家也不是在准备稻田养鱼?村长可是秀才,小叔也是秀才,他们都没有想到,只有小弟想到,还是小弟一个人厉害!

    不错!只有我儿子厉害!

    罗平忍不住无声地咧开嘴笑了起来,那边的爷爷和大伯看到了罗平和罗青父子两个脸上的笑容,不由脸色一红。想起去年还因为稻田养鱼而训斥过罗平,而如今却学着老二稻田养鱼,心中便发窘,又见到老二在那里笑,便以为罗平和罗青父子两个在嘲笑他们,大伯便不禁冷哼了一声,爷爷更是狠狠地瞪了罗平一眼。

    罗平有些莫名其妙,心道:干嘛瞪我?

    不过罗平是个憨厚的性子,便对罗青道:青儿,下地干活。

    看到罗平和罗青父子下地干活,爷爷和大伯便也不再去看他们,低下头干活。过去了大约两刻钟左右的时间,旁边的一户农家也在地里挖垄沟,准备养鱼。在罗平和罗青来的时候,没有好意思和罗平说话,因为去年他也嘲笑过罗平,今年却在学着人家稻田养鱼,这心里怎么想也觉得有些别扭。

    但是,大约两刻钟之后,他偶然抬头看了一眼罗平家的天地,神色便不由一愣,拿起锄头又靠近了一段距离,最终忍不住心中的好奇道:

    罗兄弟,你怎么又把垄沟填浅了?

    爷爷和大伯闻听也霍然抬头,向着罗平家的田里看去,果然见到了罗平和罗青父子两个将垄沟填得浅了。

    呵呵罗平憨厚地笑道:今年不养鱼了。

    为什么?那个农户不解地问道。

    就我们父子两个忙活不过来!罗平憨厚地笑。

    那个农户便撇了撇嘴道:你们家就三亩田,有什么忙不过来的?

    不想那么累!罗平依旧憨厚地笑:青儿要练武,信儿要读书。。

    败家子!爷爷冷哼了一声,全然忘记了去年因为罗平养鱼他也骂过罗平败家子。

    罗平和罗青父子也不再言语,只是默默地干活。

    午饭后。

    罗青将上午在田里的事情说给了罗信听,罗信便淡淡一笑,拿着书离开家去了林秀才家。在林秀才家学习了一个时辰之后,拿着书来到了田埂,便看到家家户户都在加深着垄沟,干得热火朝天,只有自己一家已经快要整理完了田地。罗信便在田埂上先和爷爷和大伯,还有堂兄打了一声招呼,然后和父亲,大哥闲聊了几句。父亲大哥没有时间理会罗信,只是和他聊了几句,便赶他回家。

    罗信便点头答应,然后目光向着远处望去,一片农忙的场景还真是壮观。突然,他的神色微楞,他看到了远处一大片田里有着几个陌生人正在指挥着一些人干活,那干活的一些人罗信都认识,但是那几个指挥的人却是完全的陌生,便不由对父亲问道:

    爹,那几个陌生人是谁?

    罗平抬头看了一眼道:信儿是问的张老爷家的地?

    嗯!

    罗信点头,这一年多他对于上林村的情况已经十分了解了,这张老爷名字叫张德福,原本不是上林村的人,在仙城开了一家最大的粮铺,赚了钱之后,便在上林村置地,十几年下来,倒是让他置下了八百亩良田。而且在上林村置下了一个很大的庄子,夏季的时候偶尔来避暑。

    听说张老爷一家买卖做大了,要去府城,所以把庄子和田地都给卖了。

    哦,那新来的是哪户人家?

    不知道!罗平回了一声,便继续干活。

    罗信又远远地看了一眼,便顺着田埂走去。远远地便看到河里有无数的孩子正在抓鱼苗,二狗子和张铁柱也都在河里抓得不亦乐乎,罗信便摇摇头,反身向着自己的家里走去。

    阳林县。

    一户人家。

    火炕上摆着一张方桌,方桌上放着一锅热气腾腾的肉,三个汉子坐在火炕上喝酒,却正是于斌,李老二和王四狗三个人。
1...2627282930...73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