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黄石翁

    但是……

    你罗信就当着徐阶的代表,张居正的面,直接这么说,真的好吗

    “咳咳……”

    王锡爵咳嗦了两声,延缓了一点儿时间,脑子里快速地思索着,只是半息的时间,便开口道:

    “不器兄……”

    却没有想到,罗信却是一摆手止住了王锡爵。他当然不能够让王锡爵说出口,有些话不说出来还好,一说出来,就难以应对了。往往会造成无可逆转的后果。

    “泰岳兄今日来是和我畅谈治国理念,想要说服我反对高阁老的十税一,他因为这不是治国,而是乱国。”

    王锡爵的脸色就是一沉,想要开口驳斥张居正。张居正心中却是一叹,自己没有及时抽身离去,让罗信把握住了机会。既然罗信将盖子解开了,那就和王锡爵辩驳一番吧,难道我张居正还怕了他不成

    张居正兴奋了起来,目光变得炯炯有神。但是,罗信的声音却及时地响起,打断了两个人即将发生的激烈的辩论。

    “我方才还在说泰岳兄变了!”罗信满脸笑容地说道:“泰岳兄这一来,即便是我在今日之后,保持沉默。外面也会传出我罗信和泰岳兄秘密达成协议的言论。”

    王锡爵神色就是一变,心中暗道:“好厉害的政治手段,如果不是罗信提起,这绝对会引起高拱的怀疑。”

    “不器兄,那你是如何决断”

    王锡爵开口,既然罗信将此事挑明,他也就顺势问个明白。最好逼罗信说出自己的立场。而且在他看来,以罗信和徐阶的关系,再加上张居正抢先上书立太子,罗信和张居正的关系也绝对不想表面这般和睦,而是应该十分紧张。罗信不可能支持徐阶,自己这么一问,罗信顺势说出支持高拱,这就取得了意外的效果。

    而此时的张居正也紧张了起来,罗信如此公开地揭开了盖子,莫非他要表明支持高拱的态度

    &nbs

    p; 罗信笑了两声,然后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放下茶杯,缓缓地说道: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罗信只是一个礼部尚书,只要做好礼部的事情的就行了。至于商税的事情,那是内阁各位阁老要考虑的事情。”

    花厅内陷入了寂静,张居正和王锡爵都陷入了思索之中。

    张居正明白,今日来拜访罗信的目的,因为王锡爵的到来,已经失去了效果。而罗信保持中立,谁也不支持,也在他预料之中。所以,他叹息了一声,站起来向罗信告辞。王锡爵也起身告辞,他的心中要比




第1502章 建议
    罗信知道自己的弱点,而且这个弱点十分明显。

    如果把各地州府的官员比作树枝,这京城的官员就是树干。罗信在在各地州府培植了很多力量,其中不乏四品知府,布政使等等,这些年,罗信几乎大多数时间都在外放,很是经营了一片势力。就各个州府的力量来说,便是徐阶也不如,更不用说是高拱了。

    但是,这些都是树枝,在最重要的树干方面,也就是说在京官这个层次,罗信非常弱。他在京城的时间太少了,根本就没有培植出强有力的势力,和徐阶,高拱比起来,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究其原因,便是罗信从来没有在京城独当一面过。你没有独当一面的经历,就没有树立大旗的资格,自然就不会有人汇聚在你的周围。

    如今罗信终于竖起大旗了,成为九卿之一,那周围的京官会是一个什么反应

    肯定有观望的,决定自己是否靠拢罗信,也肯定有审视的,想要看罗信的笑话,更有等着罗信犯错误的,将罗信打翻在地。

    罗信深深知道,如今他的一言一行,都会被放大来看,一旦给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想要再扭转过来,便需要花十倍的时间和精力。

    罗信不想浪费那个时间和精力,所以他每走一步,都要深思熟虑。便如同白天张居正的来访。便让罗信应付得非常艰难。

    这是罗信的疏忽,他完全没有想到,张居正如今变得会如此……厚脸皮!

    刚刚摆了自己一道,抢在自己前面上书立太子,然后就主动拜访自己。当罗信将张居正接进来之后,心中便已经明白了张居正来此的目的,恐怕在张居正离开之后,便是高拱和自己生出嫌隙之时。

    好在王锡爵来的及时,让自己摆脱了困扰,让张居正白来了一趟。

    但是,罗信反省自己。自己白天就不应该见张居正。只要不见张居正,就算张居正有千百妙计,也无可实施。

    “自己还是被历史上的张居正形象影响到了啊!”罗信无声地叹息:“以后再也不能够这样了,张居正现在已经变得腹黑了。不过,不腹黑的张居正,怎么可能在历史上博得如此大的名声

    还是自己有些天真了!”

    闭上了眼睛,渐渐入睡。

    清晨。

    罗信起床习武,洗漱吃饭,然后上朝,下朝去礼部。他很低调,没有传说中的新官上任三把火,而是将自己关在房间里,熟悉礼部的业务。他原本就是礼部侍郎,对礼部的司设,职责,从上到下的状况,以及过往都十分清楚。但是毕竟之前没有坐在礼部尚书这个位置,有很多文案是接触不到的。这些日子,便将这些文案搬到了自己的房间,细细的查阅,了解礼部的人事变化,各项工作任务,要将对礼部的了解深入到细微,要做到不管是工作还是人事,都要烂熟于心。

    做这些工作,让罗信很疲劳。在他看来,要比打仗还疲劳。每天回到府中,张洵等四个人也是雷打不动地来到府中,罗信便和他们说起自己在礼部了解的情况,以及自己的工作。而张洵四个人也对罗信的做法提出点评,或者是出主意,务必让罗信将这个礼部尚书的位置坐稳了,这杆大旗不能倒。

    “不器,我觉得你有些太低调了。”海正皱着眉头说道:“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就算你不烧火,却也不能够低调得像是一个隐形人吧你只有二十六岁,正是风华正茂,锐气张扬的时期,你沉稳的如同徐阶和高拱……

    不!

    你还不如高拱!

    &n



第1503章 召集
    “因为张居正是徐阶的学生呗!”还没有等罗信开口,云知秋便撇了撇嘴说道。

    “徐阶又不止张居正一个学生。”张洵淡淡地说道。

    “那你说为什么”云知秋不服气地问道。

    张洵的目光变得深邃道:“你们只要想一想杨廷和,夏言,严嵩,就应该知道了。”

    海正眉头一扬道:“这三个人的结局都非常不好。”

    “不错!”张洵点头道:“徐阶不想落在那种下场,所以他要给自己留后路,要选一个自己信得过的接班人。一旦选中,他就会送这个人一辈子还不清的恩典,然后再尽全力将这个人送上大明权利的巅峰。如此,在徐阶告老还乡之后,那个人便不得不保护他和他的家族。

    张居正就是徐阶挑选出来的这个人选。我们现在要弄明白的是,徐阶有很多学生,为什么单单选择了张居正”

    “因为张居正的学识和心智都极高,超过徐阶的其他学生。”陶兴彦开口道。

    “这是一个方面。”张洵点头道:“但不是关键的。我研究了徐阶这几十年的过往,发现刚开始的时候,他对张居正也没有那么特殊,他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张居正是一点点脱颖而出,最终成为了徐阶的唯一选择。”

    “他怎么做到的”罗信问道。

    “张居正有着极强的才干,有着极强的心智,这是无可怀疑的。但是当初也不是没有和张居正一样拥有着极强的才干和心智的人,但是他们和张居正的做法却完全不同。他们在显示了才干之后,便开始持才而骄,被徐阶表扬了几次,又持宠而娇。

    但是张居正呢

    他反而对徐阶愈加的恭谨,无论徐阶交给他什么任务,原本他已经想好了完全的计划,但是却没有立刻去实施,而是在事前先去请示徐阶。等事情做完了之后,又在第一时间来到徐阶面前汇报。然后在外面还会说,这都是徐阶的功劳,他能够取得这点儿成绩,都是徐阶的栽培。这样的学生,你们说,徐阶能够不倾力培养吗

    等到后来,因为不器的原因,张居正和徐阶起了一些龌龊。但是那个时候,徐阶发现再培养一个人来代替张居正已经来不及了,而且形势也逼得张居正不得不再度依靠徐阶,于是两个人便又和好如初,但是这一切都得益于张居正之前的十几年给徐阶留下的印象。”

    罗信沉默了片刻,望着张洵道:“你说张居正这个例子,是让我懂得如何和陛下相处吗”

    “不错!”张洵点头道:“陛下竟然将答应你任礼部尚书的事情给忘记了,这说明你在陛下心中的印象正在减弱。所以,我认为你应该像张居正那样,经常找陛下汇报一些工作。常请示,常汇报,才会让陛下忘不了你,信任你,到最后离不开你。”

    罗信又沉默了片刻道:“我明白了。”

    “呵呵……”张洵笑道:“你觉得内阁四个人如何哪个最难应付”

    “现在是徐阶,未来是高拱啊!”罗信叹息了一声道:“恐怕这个未来还不会太久。高拱此人刚愎自负,心胸还不够宽广,一旦翻脸,后果难以预料。”

    “是啊!”张洵认真地说道:“所以,即便是和高拱联手,也不要太过接近。有了距离,才会有顾忌。”

    “是啊!”罗信揉了揉眉心道:“如今徐阶身位内阁首辅,挟遗诏,平反起复当初罢黜和死去的官员,得天下人心。徐阶就已经够我应付的了。而高拱也是一个极不稳定的因素。但是我如今还弱小,不能够直接和他们掰手腕,只能够在夹缝中生存。”

    “看来不器你还是要在高拱面前受些委屈啊!”张洵道。

     



第1504章 训话
    仪制清吏司下又有着很多官员,这些官员掌管着各种礼仪,还有掌管着全国的学务和科举等重大事情。

    祠祭清吏司下也有着很多官员,这些官员掌管着祭祀天地,还有像之前刚刚发生不久的新皇登基,送先帝进陵之事。

    主容清吏司下也有着很多官员,主要是扶着和外国打交道,像鸿胪寺,四夷馆、同文馆之类的。

    精膳清吏司下也有着很多官员,掌管国宴之类的,还有给各级生员的粮金补贴等等。

    虽然都在礼部,也都是礼部下属的衙门,但是也有高低之分,也有彼此间的龌龊。这都是因为各司职务不同,引来的相互的心理不平衡。

    最尊贵的当属仪制清吏司,因为他们管着科举啊!

    大明读书人想要当官,首先要闯的关卡是什么

    科举啊!

    所以仪制清吏司的被重视,被尊贵可想而知。

    最富有的是精膳清吏司,置办国宴的采买,分配生员的粮金贴补,哪个不是有油水的差事

    所以这两个部分,是礼部官员脑袋削尖儿想要进去的部门,能够进入这两个部门的官员,哪个不是有背景的人

    这便让另两个部门的官员心中生出羡慕嫉妒恨,矛盾自然也就产生了。

    祠祭清吏司祭祀天地,这就是一个和鬼神打交道的衙门,不管科举,便没有人愿意搭理你,不掌管钱财,也就没有油水。真正的清水衙门。

    主容清吏司和外国人打交道,多是烦扰之事,苦不堪言。

    林林总总,一堆官员到齐。

    罗信坐在主位上,目光向着那些官员望去,这些官员的绝大部分他都认识,那些他不认识的官员,也都认识他。有着在礼部工作一段时间的经历,这就是优势。所以,罗信先是深情地回忆了一下在礼部当侍郎时期的事情,在当侍郎的时候,和那些官员相处的时光,甚至还随意地问了十几位官员,你家媳妇生了吗你家孩子学问如何八股有长进了吧写出新诗了吗

    等等等等。

    反正都是一些生活琐碎。但是正是这些生活琐碎,拉近了他和那些官员的距离,让那些官员感觉到罗信把他们当作朋友,当知己。一时之间,这凝聚力增加了不少。望向罗信的目光也亲切的不少。

    拉完了感情之后,罗信又开始展望。反正就算一番承诺,就是不会拖延薪水,各种福利一项不会少,升职的机会也肯定不会亏待大家,最差也不能够比其它部差。这一下子,又让那些官员望向罗信的目光除了亲切,又夹杂了热切。

    但是,随后罗信微笑温润的神色变得严肃,原本被罗信鼓动得热血沸腾的官员一个个都冷静了下来,心中有些惴惴不安地望向了罗信。

    “各位同僚,天下没有白吃的宴席,大家都是读书人,我相信大家道理都懂。不可能只有获得,没有付出。

    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一件事。只要我坐在礼部尚书这个位置一天,礼部便是一份付出,一份收获。

    我在礼部时间不短,深切知道礼部的风气。

    浮夸和散漫!

    首先是这浮夸,我在礼部的时候,看过不少的书面报告,也听过很多口头汇报。无论是书面还是口头,辞藻的堆砌不少,但是真正的事情却讲不清楚。即便是将事情讲清楚了,却又给不出明确的意见,只是大而化之,夸夸其谈,没有一句落在了实处,对解决问题没有丝毫帮助。

    这里是礼部,不是文会。是让你们来



第1505章 难题
    说到这里,罗信砸吧砸吧嘴道:“大家都知道,在先帝时期,经筳便给停了。”

    众人纷纷点头,这经筳的初始是让一些饱学大臣给皇帝讲述学问和治国之道。但是儒家最擅长的是什么

    是仪式感!

    所以,弄着弄着,就弄出来一套完整,隆重,繁琐的仪式。

    既然完成,隆重,繁琐,那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花钱,花大钱,极尽奢华。

    嘉靖帝当初登基后,还是延续了经筳,第一次开经筳,便花了将近四十万两白银。然后嘉靖帝就给停了。

    太花钱了,有这些钱,嘉靖帝修道用多好啊!

    嘉靖帝连朝都不上,停个经筳不是很正常吗谁敢说什么

    这一停就是三十多年,当初置办的那些仪式用的东西,早就丢的丢,坏得坏,如今重开经筳,势必要重新置办,这需要大量的银子。

    于是,罗信继续说道:“如此重开经筳,必定需要大量的银子,大家一会儿议议。我们再说这皇太子册封。陛下已经下旨,要求隆重举办。这又是一笔大银子。不知道大家对花费多少有没有个数”

    陈以勤早就做好了准备,如今他已经决定紧跟罗信,不想在放弃机会。而且他和罗信在裕王府共事过一段时间,对罗信也有着基本的了解。知道罗信绝对不是一个无所事事的人,早晚会在礼部露出獠牙,所以这些日子他便做好了一切的准备,此时罗信话一落,他便立刻开口道:
1...721722723724725...73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