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文坛救世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卖萌无敌小小宝

    周云深有种不吐不快的感觉,他叹息了一声说道:主要是写作入门的门槛太低了。现在随便什么人,以为自己看了本史书之后就觉得能写历史了,这简直就是对历史的侮辱!或许大家也都知道了,有个所谓的青年作家,学都还没上完,就想着要来写历史小说,以为历史小说的读者会跟盗墓小说读者一样好忽悠,大错特错!

    您是在说张楚?

    穆原狐疑的询问起来,他心里同时也乐开了花。

    毕竟这已经透露得很明显了,盗墓小说目前全世界就只此一家,别无分号,而且还是学生!

    之前关于张楚新书要写历史的传闻已经在网上沸沸扬扬的,传播得非常广泛。

    他的读者们当然都是各种支持,只不过在旁人眼中就稍微有些不自量力。

    周云深这种人气不高的中年人,在话题度上面哪里有张楚高?

    节目做了这么久,穆原总算是来了点精神,这种爆点是多少节目都梦寐以求的。

    哪怕《讲诉比较正经,并不是那些挑事儿的访谈节目,但也需要收视率跟话题来维持节目经费的!

    周云深很爽快的承认,对,就是他。他一个理科生,大学都还没毕业,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历史跟张楚之前写过的幻想小说并不一样,其余作品只要想象力好文笔一般就能写,但历史作品要求的是准确,很难想象一个年轻人写历史。

    现在张楚还没有正式宣布新书的类型吧?就算他写历史,其实我觉得也挺期待的,毕竟人家是高考状元,北大学子,去年的最佳新人得主。

    穆原不知道究竟是在帮张楚解释还是在刺激周云深,他这番话倒是让电视机的观众们知道究竟张楚是谁。

    的确,在人们固有的影响里面,写历史的几乎都是学富五车的专业人士,像张楚这样的年轻人几乎不懂历史。

    周云深继续开口说道:我们这些专业人士写历史,必须清晰的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不能信口开河,或者把史书上面的东西翻译成白话文。就像我写《敦煌的时候,不仅亲自重返敦煌,而且还把相关历史记载全部都找到,同时也把宋朝的风俗人情西域各个民族都了如指掌。历史不能顺便书写,希望张楚能把时间放在学习跟之上,不要老是想着写东西。

    电视机前面的张楚摇了摇头,这位周老师明明是为了卖书,几句话里面都不离他的那本《敦煌。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行为可以理解,毕竟谁不说自己的作品好呢!

    但张楚很反感周云深这种夸赞自己贬低别人的做法,尤其这被踩的人名字叫张楚。

    原来是这样,怪不得你爸打电话回来呢。楚岚极其气愤的说道,什么时候年纪成了衡量一本书好坏的标准,你的书还没写出来呢,他们就知道不行,什么道理!

    妈,您别气。他呀,无非就是想抨击我来获得网络热度罢了,我偏偏就不如他的意。

    周云深或许是想踩一踩张楚,只不过这次恐怕踩到了刺猬身上!

    张楚一直都觉得一部感人的历史作品一定不是炫耀历史知识的佶屈聱牙的考证专集,也不会是生硬地把古文翻译为白话的历史流水账。

    以史为鉴,如果历史作品都不能吸引读者,那这个词语又有什么意义呢?

    张楚想要从人性的角度对历史人物进行有趣的文学的观察,把人的历史分解成鲜活的极具个性的充满魅力的特殊个体来进行描述。

    更何况自己也不是没有去了解这方面的历史,他几乎把明朝的典章器物文化风俗等概念了然于胸,深入到了明朝的历史情境中去。

    为什么现在历史类的作品被书店读者们束之高阁?

    还不是因为它们晦涩难懂,除了真正的历史爱好者之外,估计没人会这种违背现代消费者习惯的图书!




第314章 最畅销的历史书
    对于很多读者而言,他们看历史图书,是因为觉得它们有用,当人们在现实中遭遇生活的烦恼或者工作的挫折时,或者为了避免遭遇这些不幸,人们就需要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从历史中汲取营养。

    人们都是现实的,都渴望成功。而内容丰富的中国历史宝库就是中国最大的成功学宝藏。

    现在的人们遇到的生活和工作的问题,几乎都能在历史上找到影子。

    央视科教频道的收视率可不算太低,而且影响力也非常大,周云深的这期节目一播出之后立即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老周,干得漂亮。

    华强出版社的编辑纪光河夸赞着说道,以往周云深的作品在发售前可没有这么强的宣传作用。

    周云深坐在办公桌对面,他摇摇头说道:小意思而已,你要是让我批评一个历史大家,我可办不到。但张楚这种跨界写作的名人嘛,就没什么问题了。

    纪光河将电脑的显示器转过来,用手指着屏幕上面的文字说道:出版界也讲究欺软怕硬,这么大一个软柿子与其被别人捏了,还不如我们动手呢。你看看,现在效果有多好!

    往常在千度搜索上面输入周云深的名字,几乎搜索不到什么新鲜的事情,无非就是以往的作品链接跟书评。

    但现在可不一样了,一搜索全是最新发布的新闻消息,热度增加相当明显!

    【张楚新作被专家批评缺乏专业性】

    【《少年游作家狠批当下历史创作乱象,放言通俗写作是在扼杀历史作品生命力!】

    【作家周云深:没有相关历史知识不应该涉足历史题材创作!】

    【年轻人该不该写历史?历史究竟应该是严肃的还是通俗的?】

    【历史创作应该尊重史实,历史事实不容抹杀】

    【周云深携新作《敦煌做客央视《讲诉栏目,揭露目前历史创作中的各种问题,引人深思。】

    各种各样的消息纷至沓来,尽管这只是网络媒体,并没有印在报纸上面,但已经足够传播了。

    周云深满意极了,认真创作竟然还比不过这种花边新闻,早知道骂人能获取这么大的关注,那自己还辛辛苦苦跑什么宣传!

    一道大门徐徐拉开,周云深仿佛看到了一条充满鲜花与掌声的捷径,只要自己舍得放下面子,现在找出几个跟张楚这样有名气的作家并不难,经常把他们拖出来批评抨击一下,保管能赚足眼球。

    这时候,编辑纪光河提议着说道:老周,既然现在热度还不错,我们就开始准备《敦煌的预售吧,趁热打铁,免得夜长梦多。

    可以啊,上市的时间敲定了吗?周云深有些激动的说着,作为一名全职的作家,老书销售每况愈下,只有等新书上市之后才能拿到稿费。

    2月10日全国统一上市,现在还是好好宣传,知道敦煌去过敦煌的人很多,你这本书有热卖的潜质。

    周云深瞪大了眼睛,那需要我做什么?我继续在微博上面抨击张楚?还是换一个作家?

    尝到走红甜头的周云深有点中毒过深的感觉,媒体的关注就像毒药一样,让他不愿意放弃。

    毕竟只是说点不好听的话而已,如今就已经有媒体来申请采访了,放在往常可没这种待遇。

    纪光河抬眼看了看周云深,提醒着说道:这种事情偶尔一次两次还行,要是做多了就没效果。你毕竟是作家,又不是文学批评家。

    这样啊。周云深颇为失望,或者我可以转型当一个文学批评家,可比我写作舒服多了。

    儿子,这人很有名望吗?他的话不会对你造成太大影响吧?

    楚岚关切的询问着,这可是上了央视科教频道的节目,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其余新闻媒体肯定不会放过这次机会。

    张楚摇摇头,应该不是特别有名才对,最有名的那种我都有印象。现在他的批评其实一点也站不住脚。作品都还没有写出来完呢,哪有这种批评。

    就算是这样也挺烦的,你写的时候可千万要注意,别有太多太多的漏洞,不要给那些人攻击你的机会。楚岚不由分说的就将张楚推到书房去,他们说他们的,你写你的,好好写。写完交给你们导师慢慢看。

    张楚这会儿并没有被影响太多,他知道自己将《万历十五年写出来就会有不少争议。

    在地球上面时,说起最著名的历史作品,十个人里面有七八个都会提及《万历十五年。

    在这部作品之前,人们不知道历史还可以这样写,它似乎只能在象牙塔之内乏人问津;但黄仁宇之后,不仅明史走入了公共的视野,整个历史学都在大众范围内引起一场又一场关注热潮。与此同时,围绕着黄仁宇史学观及治学方法的各种争议也接踵而来!

    这本书可以说是风靡时代,畅销不衰的历史著作,几十年时间来不知道卖出去了多少正版盗版印刷品。

    在民间,黄仁宇是大名鼎鼎的历史大师,但在史学界,黄仁宇更像一位旁门左道,国内主流的明史专家并不太采纳他的看法,甚至有人专门分析黄仁宇的作品硬伤,批评他的治学态度。

    生前身后,黄仁宇可谓是聚集誉谤一身!

    这本书能畅销几十年的时间,绝不是一句写法新奇就能打发掉的,许多学校大一学生的推荐书目就是它。

    就算是火爆到极点的《明朝那些事儿在销量上面也比不过《万历十五年,毕竟时间太久了。

    甚至于在2017年大热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播出之后,这部1982年出版的作品时隔三十多年,重新登顶了京东图书历史类销售榜冠军的宝座!

    几十年时间来,它就根本没有从各种排行榜统计中跌下去过,默默增加着销量。

    在张楚穿越来的时候,《万历十五年依旧是京东图书近30日历史类作品的第一位,一件商品的评价数超过了8万人。

    而在天猫生意参谋最新的数据显示,万历十五年书籍每天的爆款订单数在1000以上,成为图书类行业排名的前三甲,仅次于一本高考复习参考资料以及另外一本英语四级真题资料!

    对于自己还没写完的这本书,张楚的确信心十足,他很想知道周云深看到《万历十五年之后究竟是什么样的表情。



第315章 颠覆性写作(求订阅)
    最贵的学区房就是自家的书房。

    张楚这些天来就像只辛勤的小蜜蜂一般,刚刚如果没有被自己老妈从书房里面叫出去的话,他可能已经把海瑞这部分都写完了!

    之前虽然在燕京带着爸妈旅游,不过一有休息时间就看书写书,如今看起来进度相当不错。

    只差最后一部分写戚继光的内容就写完,毕竟《万历十五年的字数并不多。

    它在如今的历史界也能算得上是划时代的作品,现在的历史读物都是四平八稳的,比较教条化。

    现在张楚要用这种新鲜的讲诉历史的方法去冲击历史学,让《万历十五年成为冲击历史学坚硬板块的第一冲击力,它会提供一种新的可能性,告诉人们历史也可以这么写!

    挑战权威肯定会有不少争议性,现在周云深的批评只能算是小意思,等这本书正式上市之后,招来的争议绝对是排山倒海的。

    这种程度的质疑简直就像是在给张楚喂一道开胃菜,拿来练练手。

    毕竟国内史学界一直以来都有相对保守的一面,很难接受新鲜东西,看到这本书的时候绝对会认为他的这种历史叙事方式不合规范。

    其实现在张楚也并不是没有接到这样的反馈,自己的老师也曾经建议过他,不要采用这种方式写作。

    但失去了文学性写作的《万历十五年还是它自己吗?

    这就像是在要求一本玄幻作品不要修炼,要求一本奇幻作品变得现实,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如今市场上面的通俗类历史图书种类并不多,而且都还只是处于最初级的阶段。

    就像现在翰林轩书店里面历史类作品占据的书架很少,毕竟没多少人能去拿起来然后买回家。

    它们大多是从历史名人的人生经历,从重大历史成败中直接归纳总结经验教训,然后紧密联系读者们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组稿和宣传。

    比如那书架上面很多历史作品都是冠以谋略智慧历史法则等等的名字,简单打开了图书市场

    在张楚看来,历史图书的意义就在于通俗!

    通俗并不等于是胡编乱造,绝大部分通俗历史图书的史料来源跟遴选过程非常严谨。

    现在通俗历史图书仅仅是处于萌芽的状态,别说是重新解读历史谈历史悟人生,就连很多谈论历史观点人生历程为人处世内容的图书也非常少见。

    这种情况下,张楚不会直接拿出当年明月或者赫连勃勃大王曹三公子这样同属历史作品,先用一本《万历十五年奠定基调再说!

    相比起《明朝那些事儿的写作风格,《万历十五年就要温顺一些,要是没有这个前期铺垫的话,估计史学界的老学究们要看得吐血。

    张楚的想法很简单,自己这具身体才19岁,不需要那么着急把所有东西都一股脑儿扔出来。

    未来还很漫长,现在可以慢慢播下种子,再等一段时间来收获,反正作品摆在那边又没人能抢走!

    杨轩琮在燕京大学放寒假之后就一直赋闲在家,老伴儿每天出去跳广场舞,自己则是呆在家里看书,偶尔给正在上三年级的小孙子讲点寒假作业上面的问题。

    作为一名已经退休的大学教授,杨轩琮的业余生活听起来很是无聊,但他却没有任何怨念,反而乐在其中。

    看着一个又一个的学生成才,那就是他最大的乐趣!

    这不,庸庸碌碌好几届之后总算是有个靠谱点的学生了,杨轩琮从开学起就一直注意着张楚这个名气很大的学生。

    最初他还以为这孩子要长期缺课或者上课不认真听讲,结果倒是发现跟普通学生没什么区别。

    这时候杨轩琮又想起了自己收到的那篇文章,这孩子竟然把历史跟文学联系起来,脑袋也太灵活了些。

    活了大半辈子,杨轩琮在看到《万历十五年之后才知道了,原来历史还可以这样看待,这样书写。

    这种影响对他来说,是革命性的和颠覆性的!

    在张楚之前从来没有类似的作品,这就有点像当年港台武侠小说对中国通俗文学界的冲击,也像香江歌后邓丽君对中国流行歌曲的冲击一样。

    当然,对历史具体的讨论,对一些结论和描述方式有不同的意见是正常的,因为历史很难有一致意见,看历史的角度不同掌握的材料不同立场和出发点不同都有可能影响历史叙事,有争议是正常的。
1...140141142143144...54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