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救世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卖萌无敌小小宝
其实我觉得张楚挺聪明的,只要有《鬼吹灯在,他一时半会儿就糊不了,就算在《万历十五年栽个跟斗,后面也能爬起来。
我觉得他能火起来真的是有问题,会不会是有人专门打造出来的?
你们猜猜他这本书到底能不能冠吧,这大概是把他拉下来的最好机会了。
虽然对张楚有些看不惯,但也不得不承认他的人气很稳,要是《鬼吹灯能被改编的话,那简直就是固若金汤!
现在出版圈里面很多人都等着张楚栽跟头,他们甚至把看笑话的饮料瓜子茶水都已经准备好。
前作有多辉煌,后作相对而言就要有多凄惨,目前《万历十五年的预售在最后时刻都依然还没有突破到8万册,更别说是10万了。
这对于一个天天上新闻,读者数量暴增的作家来说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甚至很多给媒体供稿的评论人都把这本历史学术作品称之为张楚的滑铁卢,认为他有极大的可能在这本书身上遭遇到写作生涯最大痛苦!
暖气的存在对抹茶来说非常重要,当它在江城的时候,每天要么趴在玻璃前晒太阳,要么瘫倒在电取暖器前酣睡,但那些哪里比得上舒服的暖气?
毕竟它刚刚出现在这个世界的时候就接触到了暖气,结果却跑到了寒冷的南方,幸亏今年江城没有下雪,否则的话会把它冷得缩成一团。
都说冬天是养膘的好时候,抹茶身体力行的践行着这句话,它原本修长的四肢以及瘦削可人的面孔这会儿都仿佛膨胀了一般。
吃了又睡,睡了又吃,偶尔看看电视,或者蹲在窗台看外面的风景,生活惬意得很。
张楚没事儿总喜欢给它买玩具买零食,杂七杂八的东西相当多,甚至还特意在新房子里面给这小家伙准备了间娱乐游戏屋!
他蹲下身子来将猫用小虾干倒在抹茶的饭盆里面,还没等他开口,虾子身上的腥味就将抹茶给吸引过来。
除了小虾米,还有什么鸡肉味的流质零食,含有微量元素的咀嚼片,三文鱼肉条,扇贝味的鲣鱼干,鸡胸肉,猫草饼干,以及所有猫都无法拒绝的罐头!
不光是张楚这么宠爱他的猫,就连他的读者们也经常会往梦龙文化公司那边寄一些猫粮玩具给抹茶。
谁让他们查不到张楚的住处,经纪公司那边倒是一查就知道,所以这些快递让他很是头疼,最后只好拿出去捐给流浪猫收留基地,免得浪费读者的一片好心。
猫吃的东西甚至比人吃的还要好,张楚承认自己是个懒虫,自己在家做饭实在麻烦,所以外卖外面餐馆就是最好的选择。
网络上面的夸赞并没有让他飘飘然,其余作家的敌视也没有让他失去平常心,人不遭妒是庸才!
《万历十五年从来都不是一本依靠爆发的销量型作品,它是润物细无声的慢慢销售,很多人都是在以通俗的水平去要求一本学术型的历史作品。
如果它没有在首周首月拿到冠军,张楚一点也不担忧,只要能得到专业人士普通读者的认可,那未来一定是属于这本书的!
火车轰隆作响,在黑夜里沿着轨道朝着远方而去。
陆轩坐在火车硬座车厢内久久不能入睡,其余人几乎都已经歪歪扭扭的睡着,但里面的各种味道以及声音都反复侵袭着他的身体感官。
这正是反城的高峰期,大家都是过完春节之后回学校回工作地点的,所以大包小包的东西非常多。
动车票早就销售一空,要不是用了抢票软件,恐怕陆轩连这个火车硬座位置都抢不到。
还有几分钟就可以看看这本历史书了,希望火车不要过什么隧道啊!
陆轩暗自祈祷着,他今天可是有备而来,就打算靠着张楚的这部新作品来打发无聊的火车时间,充电宝已经就绪。
作为一名工科院校的学生,陆轩平时看的作品却是以各种科幻历史奇幻作品为主,尤其是历史类的作品更是他的心头好。
当初要不是家里人硬逼着选理科,高中分科的时候就已经是一名文科生了。
他看书从来都是只看作品,并不会介意作者到底是谁。
实际上,张楚目前最火爆的《鬼吹灯他没有看过,因为从看到书名起就有点害怕,所以干脆敬而远之!
但这本《万历十五年得到的推荐可不一般,那么多史学研究界的大佬竟然都说这本书很有特色,值得一看。
这些大佬按照常理来说是不会说谎的,而且还有几家报纸也给出了异常精彩的评论。
陆轩脑海里面浮现出之前看到的评论,几乎震撼了整个史学界!
《书海文艺给出了五星推荐,他们的书评人俨然沉迷其中:张楚的这本书,简直给我们开放了另一个世界,每一位这本书的人都会惊讶,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写。
《今日中国的书评人同样给出极高的评价:历史是如此的有趣复杂丰富,原来历史人物并不是像以前初中高中教科书那样单调格式化。可以这么说,这本书就像是匕首一样,撕开了由意识形态统治历史写作的铁幕!
《中国青年报的供稿人大概是张楚最忠实的铁杆,那夸赞的词语几乎让每个看到的人都为之汗颜:我有一种强烈的预感,当《万历十五年出版之后,咱们中国历史学界的精神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毫不夸张的说,它会改变我们中国人的历史习惯,进入一个全新的学术历史书写跟的时代!
这让他觉得有种度日如年的感觉,为什么这凌晨前的几分钟如此漫长?跟他一样心情的读者比比皆是,很想知道能在上市前征服几乎每一个书评人史学家的作品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万历十五年这个年份已经被网友们拎出来单独进行了许多次的讨论,他们无论是从正史还是野史上面都找不到任何可写的事件来!
如此平淡无奇的一年,为什么直接就能写出一本书,难道里面全都是装的水文吗?
历史的魅力就在于此,大家掌握的东西都是从时间长河里面剩余的东西,用这只言片语去还原历史真相无比困难。
当陆轩看到手机上面的时间变成00:00之后,立即就点击进入到豆瓣读书的app中,正当他想要输入万历十五年几个字进行搜索的时候,却发现在豆瓣读书的首页中间赫然便是这本书的购买链接!
一本电子书8块钱的价格并没有阻止陆轩,动作极其流畅的付款,然后跳转到页面,没有任何一丝时间浪费。
第357章 横空出世的黑马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所谓的喜欢历史更多的是喜欢那些演义性质的人物评传,或者野史性质的宫闱秘史,而不是正史。
大家可以在睡眠时捧着本《三国演义,读到精彩处夜不能寐;当他们抱着厚重的一本《资治通鉴的时候却难免昏昏欲睡。
陆轩承认自己是大多数当中的一员,他也并不怎么喜欢枯燥乏味的正史,那玩意儿除了真正研究的人之外,好像没几个人能看得进去。
开始付费进行之后,陆轩的脑袋好像就自动把火车上面的各种声音气味给隔绝,脑袋里面就只剩下手机上面的文字而已。
【在历史上,万历十五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
不知道有多少读者在看到开头第一段的时候直接喷了出来,他们还以为张楚在翻阅各种史册之后发现了这一年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大事儿,结果直接就来了这样一句。
历史作品不看大事儿看什么?
看农民怎么种田,看手工业者怎么发展,看官员们怎么内斗,看皇帝怎么消遣吗?
陆轩忍不住翻了两个白眼,严重怀疑这八块钱是不是要打水漂了!
好在第二段之后张楚就开始自问自答起来,为什么要把这样平淡无奇的一年当做书名来写这样一本一本专著
【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是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当年,明朝的朝廷上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的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
读者们的疑问在这里得到了短暂的解答,这一年的确没有发生什么大事儿,但正是在这种平静之中才能够看出问题来!
这么吐槽自己的书名真的好吗?陆轩忍不住笑了起来,这开篇就将写作目的摆出来。
是的,这一年一点也不重要,大家千万别纠结这一年。
如此清纯不做作的开头真的跟外面那些妖艳贱货不一样,别的作品都是在反复强调这一年或者这个事件究竟对历史有多么重要!
偏偏张楚在开篇就直接表明观点,从细节中来看表面一派太平的大明朝为什么会一步一步走向衰落和灭亡。
都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陆轩并不是专门的研究者,他只是个历史读物爱好者而已,夸赞完开头之后就开始往前面。
然而这却让他有些不习惯,上来讲万历皇帝就是一个混乱的午朝小故事,然后开始讲各种规矩。
原来皇帝也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啊!
陆轩之前的万千梦想中有一个就是重生去当皇帝,结果看起来当时的皇帝虽然是权力的象征,但并不表示可以将个人意志绝对凌驾于封建礼制之上让自己为所欲为。
别说是册立太子了,万历皇帝就连册封皇贵妃都办不到,君臣之间的矛盾相当突出。
整个车厢里面的声音已经越来越弱,每个人几乎都闭上眼睛睡觉起来,但陆轩的脑袋却极度亢奋,眼睛盯着屏幕不肯移开。
这可真是一本好书,他看了这个,觉得以前学校里看得那点历史课本都白念了。
那些课本中的所谓历史,所谓历史人物,就像是三流电视剧或者三流动画片,人物都是被固定下来并且夸张处理,忠奸善恶智愚清浊都只有一副面孔!
但是张居正海瑞戚继光万历皇帝,这些在历史课本中的角色在《万历十五年里面一一出场的时候,陆轩觉得自己仿佛在亲身经历他们的处境他们的苦恼他们的梦想他们的野心他们的无奈。
不管判断什么,都可以用道德作为武器,看不惯谁,罪名找不到的话,那就从道德上面做文章。
就像是鲁迅说的那样,翻开历史一查,这些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一页上面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其实就是吃人!
形式高于一切,道德高于一切,道貌岸然的儒教建立起一套表面世界,同时大家在潜规则之下继续结党营私贪污受贿。
一套儒教体系,一套潜规则,两者互不干涉的组成了这个封建王朝。
书中的观点非常鲜明,封建帝制的弊病就是以道德代替法制,人们往往凭借私人关系来弥补制度的不足。
其实这在现代社会也依然存在,依法治国的口号很响亮,但讲究人情的传承从来都没有断过,很多时候人制就代替了法制!
看过许多作品的陆轩都被张楚这种历史写法给惊讶住了,读史的角度和纵横捭阖史料的能力实在太强。
半夜除了张楚的铁杆粉丝外,也没有太多人熬夜来看这样一本号称是学术型的历史作品。
所以这本书最初一个小时的销量看起来有些糟糕,比《少年派那时候的购买人数都还要少,更别说是跟《鬼吹灯相比了!
不过依然有那么几个专业人士想要审视一下这本被业界人士反复夸赞的作品到底有哪些特殊的地方。
江肖缘是《帝国霸业的作者,他的这部历史作品是讲诉隋唐之交,唐高祖李渊如何开辟唐朝这个最让当代人自豪的朝代。
这次他就是来观察潜在竞争对手的,反正多卖一本电子书也不会让《万历十五年跑到榜首去。
两本历史书相隔两天发行,不出意外的话肯定会被人反复拿出来比较,就算没有人主动比较,出版社那边也会安排相关的新闻捆绑上张楚。
这是学术性的作品?这是欺负我读书少吗?江肖缘坐在书房里面疑惑异常,这种新颖的题材和写法怎么看也不像是学术作品啊!
但如果要说它是通俗的作品,好像也特别牵强,通篇都在借那些历史人物的遭遇来诉说种种观点。
江肖缘如同遭受电击,自己的那本书虽然名字取得很霸气,但其实内容依然是老一套的东西,他在写作的时候读了很多前人的东西,不幸的是它们经常令自己昏昏欲睡。
难道我以后也要以写这样的东西为生吗?
江肖缘不止一次在心里询问自己,他感到有些沮丧,就在这彷徨犹豫的时候,《万历十五年突然出现了!
这就像是一盏指路明灯般让江肖缘看清了学术文本还可以这么写,他对自己的下一本书充满了期待。
不仅仅是江肖缘一个人受到了冲击,其余许多业内人士都在第一时间被这种新颖的写作方式独特的历史观点给击中!
复旦历史系教授刘志奇同样陷入思索之中,他不仅看过许多学术作品,自己同样写过给别人批改过,但没有任何一本作品能给他带来类似的感觉。
历史应该是无比严谨的才对,可为什么张楚的这种写法让他看起来轻松异常,仿佛在看什么轻松读物,但该有的思考跟观点一个也不少!
这哪里是清流,分明就是历史学术作品里面的一股泥石流,《万历十五年以洪水出闸的气势一往无前的在历史学术界冲刷而过,将它的身影留在每一个看过的人心中。
哪怕是最初看过了作品原稿的杨轩琮,也不得不佩服起自己这名学生来,能用这么短的篇幅向人们揭示出一个不争的事实,那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
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军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都无法扭转时局。
上至天子,下至庶民都成为那个腐朽制度的牺牲品。大明历史步入万历年间,纵使再有重华大孝,武穆精忠之类的贤君良将,也难扭转历史滚滚前进的车轮。
《万历十五年的章节名字其实就是对每个人的定位,万历皇帝是活着的祖宗,张居正是过去式,首辅申时行是调解员,海瑞是古怪的模范官员,而戚继光则是孤独的将领!
不少人都对张楚的这种定位表示了赞同,他们最初还以为这本书里面都是胡编乱侃,结果却发现有理有据的,看起来很让人信服。
很少有一本学术类的作品能在发行之初就吸引眼球,但《万历十五年很轻松就做到了!
不管是内行还是外行都看得津津有味,很多对历史不怎么感兴趣的读者也被张楚的这本书给吸引住,不是历史书不好看,而是僵化的是想局限了人们的视野,消磨了历史学者的个性。
如今最具创新意识的作品横空出世,对历史望而却步敬谢不敏的人都不得不沉迷其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