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救世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卖萌无敌小小宝
扁担长板凳宽哥哥弟弟坡前坐有个小孩叫小杜还有什么嘴说腿腿说嘴的,光看这词都觉得舌头在抗议。
恐怕一般的歌手还真不敢挑战这首歌曲。
就算能在录音室里面唱出来,在现场表演的话很容易就卡壳出错,难道一直都要假唱?
更何况,绕口令变歌词真是在考验一个人的想象力。
除了这些以外,好像其余部分都写得挺好。
周康吐槽一番之后就将这个文件转发给了湘南卫视的胡杨。
反正张楚已经把歌曲写出来,至于采不采纳就要看他们自己的决定!
不管怎么说,周康倒是挺想要听听这首《中国话,感觉跟以往听过的歌曲都不大相同。
这首歌的内容很符合汉语桥比赛的特点,就看录制方愿不愿意接受。
其实在他的想象中,张楚应该会写出一首中国风的歌曲,没想到会是这样。
但这货毕竟不是专门写词作曲的,偶尔跨界就行,用不着强求。
看到邮件发送成功的回执之后,周康就开始投入到认真工作中,《魔戒上市是重中之重,接下来翰林文化传媒的工作重点就要放在这部作品上面。
虽然现在马上就是五一节,可公司里几乎没有人放假,从领导到员工都在加班!
娱乐圈就是这样。
在普罗大众休息的时候,才是他们最忙碌的阶段。
他们不能仰仗着张楚的人气高号召力强就偷懒不宣传了,那样只会不断吃老本。
翰林文化传媒公司要做的事情不是消耗张楚的人气,而是要增加他的人气!
老本总有被吃完的时候,现在张楚还如此年轻,根本不是吃老本的阶段。
当然,宣传肯定是要花钱花费资源的。
天下不可能有免费的午餐。
如果有,一定得反复思考一下为什么。
这部《魔戒对张楚来说具备相当的意义,算是他时隔许久以来的回归,从现实题材回归到幻想领域里面!
自从《悟空传之后,他就一直没有写什么幻想类的作品。
《霸王别姬《挪威的森林《人民的名义以及《达芬奇密码都算得上是现实题材,哪怕《达芬奇密码带有悬疑推理色彩,但也并不是幻想。
写过了那么多作品之后,现在回到了最拿手的奇幻。
这本书在全球范围内如果能稳住口碑跟销量,那么他顶级作家的位置才会稳定下来,而不是一书成神然后转瞬即逝的流星!
周康对《魔戒在大陆地区的销量其实并不算自信,起码从他看过的内容跟文笔而言,这跟张楚之前的写法都有些不同,看起来趣味性跟可读性似乎要弱一筹。
简单而言,就是在最开始阶段可能留不住读者。
喜欢的人会喜欢得要死,但不喜欢的人也估计会不喜欢到死。
大陆地区只是它的附属战场,主要战场还是在欧美!
一个东亚人写的西方奇幻作品能征服欧美读者吗?
谁也给不出答案来。
但既然兰登书屋都有信心跑去戛纳电影节卖书,证明这家公司对张楚的新书还是非常看重的。
翰林文化传媒要考虑的是全球销量,只有南海出版公司才会只考虑国内的销量。
还是先按照计划来吧,等会儿开会的时候看看叶总怎么说。
胡杨觉得自己大概不懂文学家艺术家音乐家这些人到底是怎么思考的。
即便张楚现在根本算不得文学家,但起码算个文学工作者,这货居然交了个全是绕口令的歌曲过来!
他这是什么意思?如果不想写汉语桥的主题曲,那干脆就拒绝算了。现在弄这首歌曲来滥竽充数吗?
现在胡杨有些生气,他觉得自己被糊弄了。
之前原本还因为节目上热搜而对张楚有些欣赏与喜欢,现在迅速转变了态度。
筹备组的其余工作人员有些莫名其妙,现在顶头boss在发脾气,如果询问一下会不会惹火上身?
樊天华等人面面相觑,完全不知道张楚弄了什么东西让胡杨暴跳如雷。
几人用眼神交流一番之后,神经大条的田乐才鼓起勇气询问道:胡总监,这张楚到底写了什么歌词啊?能不能给我们看看?
这会儿胡杨正在揉自己的右手,刚刚他用实际行动回忆起了初中时候物理老师讲力这章节时候的内容。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拍桌子虽然发出了响亮的声音,但手掌也痛得不行。
听见了下属的问题后,胡杨开口说道:我把它弄到投影仪上面,你们自己看吧。
如果张楚直接拒绝的话,说不定他还不会这么生气,宁愿被拒绝!
会议室内,田乐樊天华等人纷纷扬起脑袋看着前方幕布上面投映出来的文档,然后一个个黑人问号浮现了出来。
这是什么鬼?
扁担宽板凳长都能当歌词,他也太偷懒了些!
搞不懂啊,这大神的思维果然很奇特。
胡总监,我算是理解了,这真的很敷衍!
没这么夸张吧,我觉得这形式还挺不错的啊,如果真的能把绕口令融合进去。这难道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吗?
先别着急下结论,我觉得后面歌词好像也还挺好的,你们看完再发表意见吧。一个资历比较好的员工黄志开口劝说着,我这老家伙都能勉强接受新颖的歌词,你们一个个年轻小伙小姑娘的,结果直接就下定论了,这样不好。
胡杨这会儿心中的怒火也伴随着手掌的疼痛消散不少,他决定再看看后面的内容,省得说冤枉了别人。
他在心里暗自下定决心,如果后面的内容一样糟糕的话,就干脆把这首歌的歌词放到网络上,让网友们看看张楚写歌的水平到底有多高!
前面《悟空《挪威的森林《从前慢都是精品,现在轮到《中国话就变得如此劣质。
一个人的水平不可能下滑这么快,唯一的解释就是用没用心。
【伦敦玛丽莲买了件旗袍送妈妈】
【莫斯科的夫斯基爱上牛肉面疙瘩】
这两句歌词放在普通歌手身上自然不功不过,可在张楚这边就不能有平庸。
失望,还是很失望!
【各种颜色的皮肤,各种颜色的头发】
【嘴里念的开始流行中国话】
【多少年我们苦练英文发音和文法】
【这几年换他们卷着舌头学平上去入的变化】
当胡杨看到这几句的话时候,脑袋里面突然嘭一下炸开!
这关于中国话的描述很让胡杨激动。
这不就是汉语桥的真实写照吗?
以前他上学的时候都还得学习英文,现在却是四大洲的外国大学生们在学习怎么说中文,怎么写中文!
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写得好!田乐突然拍手叫好,不过张楚也很自恋啊!好聪明的中国人,好优美的中国话,这小子脸皮真厚。
我觉得绕口令好像是一个搭配跟引子,引出来后面的内容。胡总监,您看看后面的内容,写得特别好,而且很符合咱们节目的特点。
是啊,光看这词都燃起来了!
【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
【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
【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
【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
汉语桥正是孔子学院总部推出的比赛,各个分赛区也是在不同的孔子学院里举办,来自全世界几百多个孔子学院以及其余地方的参赛选手不正是在讲中国话么?
可胡杨却拖着下巴认真思索起来,写得的确很好,但会不会口气太大了些?
汉语的使用人数的确很多,但实事求是的说汉语使用范围并不算特别广。
如果这个歌词被有些人利用的话,很容易背上夜郎自大的批评声。
胡杨现在略微有些头疼,如果是普通综艺节目,他不会担心任何争议与批评,那都是用来提升关注度的。
可汉语桥大赛是政治任务,自己把它弄成半个真人秀就已经很大胆,湘南电视台以及国家汉办那边就颇有微词,如今弄一个可能会带来负面消息的主题曲,估计领导们会想要打人!
保持稳定是他们一直追求的东西,又想要收视率又不想承担风险,世界上哪有什么两全的事情。
在座的筹备组成员里面,黄志是最能明白胡杨心情的。
这位老油条的职场嗅觉非常灵敏,他看着面容纠结的胡杨,主动询问道:胡总监,您觉得这首歌怎么样?
从内容上面看,非常符合我们的节目。我收回之前的话,张楚并没有刻意敷衍我们,而是真正在很短的时间里面写了首无比贴切的主题曲。
胡杨并非顽固的人,顿了顿之后接着说道:但是嘛,歌词好像口气有点大,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这是在学美国搞霸权主义吗?
不要过分解读一首歌吧,估计就是想表达一个咱们中国话很流行,在国外越来越多人愿意去听去学。樊天华知道过分解读有时候会成就一部作品,但有时候也会毁掉它。
一直在边上沉默的成员魏薇犹豫了一下才开口说道:我觉得主题曲的事情还是交给上面去定夺吧,不管最后结局是好是坏,都是上面的决定。
这样挺好的,咱们找人把这首歌的编曲弄一下,然后看看台里有谁会唱歌就去帮忙录个母带,如果同意的话再找合适的歌手好好录制。你们怎么看?
胡杨被这妹子提醒了,他对汉语桥的任何大决定都做不来主,只有看领导们。
胡总监,要不然你来唱吧,你可是ktv麦霸!
我觉得可以,直接让领导们听歌,这样比看歌词跟曲谱要简单明确些。
你们难道没有看张楚的备注吗?这是一首中文rap,感觉唱出来肯定会很奇怪。而且他还建议我们找女歌手来演唱,女歌手有几个能唱好rap的?
中国有嘻哈里面应该是有几个唱rap还不错的女歌手,但我觉得这首歌好像没必要找专门的rapper。
他们也是雷厉风行的人,《中国话的词曲都是现成的,那就交给台里的专业人士去制作。
湘南电视台里面各个部门都很齐全,音乐部门可是算一个大部门,顶级录音室都有好几间。
胡杨站起身来,我去找老唐帮忙弄,你们谁来唱母带?这可是在大领导前面的好机会,可别浪费了这个机会!
胡总监,我跟你一起去吧。我虽然不会唱,但我能至少长了耳朵会听啊。
走走走,一起嘛。
对啊,我也想知道这哆来咪发唆怎么变成一首歌。
张楚真有几把刷子啊,这好像才半个小时不到吧,他就把歌拿过来,还偏偏写得挺不错。你们说他是临时写,还是之前就写好了存着?
我觉得应该是之前写好的吧,半个小时哪够啊!
他又不知道我们会邀请他写主题曲。
真笨,如果我们不邀请他的话,他作为推广大使到时候可能会主动说这件事。
汉语桥筹备组的九名成员浩浩荡荡的朝着八楼录音室走去,一边走还一边在争辩着。
这让其余人有些莫名其妙。
这可是一个大型的电视台,各种各样的部门都聚集在这里,有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第一时间传遍整个公司。
对于张楚的这首歌,大家却不约而同的选择了保密,他们都想听到这首歌具体什么样子,现在的询问都一一无视掉!
中文绕口令配上rap,这搭配看起来无比酸爽,格外混搭。
中国的音乐爱好者里面,喜欢rap这种嘻哈饶舌音乐的是少数,张楚却偏偏写了这种风格,还真是个年轻人!
第893章 一本书的诞生
这边湘南卫视在录制张楚的歌曲,那边南海出版公司则是将张楚新书上市的时间通知给了各个经销商以及连锁书店。
《魔戒可是书店销售的重中之重,大家都在等待着他这王炸。
由于出版公司那边首印了200万册,所以根本不会出现供应量不足的问题!
雪花般的订单朝着南海出版公司那边飞去,大家都先要早点在仓库里面看到这部作品。
唉,这张楚的名字就是好用。这都省下了我们好多的功夫!
顾新学略微感慨着,如果是其余作家的书从文档的稿子变成实体书印刷出来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且还有更大的挑战在等着他们。
印刷好的书,不等于会出现在书架的书店上面。
很多作品可能印刷了,但没有书店愿意进行销售,只能烂在仓库里。
运气好的话,碰见比较大型的出版公司就靠谱,大公司一般都会跟零售书店签订协议,将成品书从印刷厂发货运送到各个书店。
这种方式的好处就在于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书店可以跟出版公司自己对接。
但书店也不是慈善机构,书店的书架展位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书都往里面塞!
猜你喜欢